中国思想革命:1917-1923.ppt_第1页
中国思想革命:1917-1923.ppt_第2页
中国思想革命:1917-1923.ppt_第3页
中国思想革命:1917-1923.ppt_第4页
中国思想革命:1917-192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革命:1917-1923,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一些新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系列激烈的变革。他们号召用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且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 同时发起一场白话文运动。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包括传统伦理、风俗、人际关系和社会习俗,以粉碎性的一击;同时,还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变革超过了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甚至有论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以来,还没有发生过如此剧烈及根本的社会和思想变革。 这场变革被称为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一、背景,一战期间,民族主义和民主情绪格外强烈,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和取消秘密缔约的理念,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系列起义事件在世界各地产生。1917年的俄国革命;芬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的社会主义者的反抗运动。相比之下,中国却饱受混乱和军阀割据之患。中国的知识分子深感有责任来复兴受冲突弥漫和内战蹂躏的中国。,为抗议“二十一条”,旅日中国留学生成批回国,中国商人组织也了一场广泛的抵制日货运动。“二十一条”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加速了随之而来的民族主义的爆发。,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崛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一战期间,由于国内外的有利条件,中国工商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扩张,特别是在纺织、面粉、丝绸、火柴、水泥、烟草和近代银行与股份公司这些领域。民国成立后,不再把资本家和商人视作怀疑对象,也没有像清朝那样禁止私人团体和协会的形成,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和保护工商业发展的规定。,一战期间,在华帝国主义势力迅速衰退,然而这却为中国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一个黄金时机。新兴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的商人阶层和劳动阶层,这些人不同于旧式的不关心政治的商贾和农民,而是对中国在帝国主义压抑下的困境很敏感,并决心保卫国家利益。这些人大多居住在城市,使城市的中心和其经济得以扩展。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天津和广州都成为大都市。从1907年到1917年,这些阶层中至少有一千万人接受了近代教育,被灌输以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者的决心,要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混乱的双重苦难中“救国”。,二、新文化运动的展开,1.陈独秀与新青年 1915年,自日本归国的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矢志唤醒国内的青年来摧毁死气沉沉的旧传统,创建一种新文化。陈独秀在第一期号召年轻一代来冲破老的、腐朽的社会因素,并且改革他们的思想行为,以实现民族的觉醒。青年受到感召,要从世界上各种文明中选择有活力、新鲜的元素,以便为中国创造一种新文化。在这个不朽的任务中,陈独秀提出了六项指导性原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猛烈抨击保守主义和传统主义是中国罪恶的根源,儒家更是罪恶之渊薮。儒家是农业和封建社会秩序的产物,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必须彻底根除。因为儒家:提倡繁缛的礼仪和宣扬柔顺的美德,这使中国人软弱、消极,不适应现代世界的斗争和竞争。承认家庭而非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支持个人地位的不平等强调是人顺从依赖的效忠;宣扬正统思想,完全无视思想和表达的自由。,2.蔡元培和北大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这所国立高校具有保守的传统,教授大多来自官场,学生无心向学,只把学习当做出仕的敲门砖,大学的轻浮气氛和师生的散漫士气弥漫其中。 蔡元培提出三项原则:大学应该是研究机构不独致力于介绍西方文明,还要创造新的中国文化;不但要保存国粹,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之重估;大学教育不是就是科举考试的替代品;容许绝对的学术自由,保证不同理论与观点的自由表达,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在蔡元培指导下,北大成为令人振奋的高等教育机构,教师中有不同政治理念的教授自由主义的、激进的、社会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和反动的。,3.胡适及其贡献 胡适是科学思维、实用主义、白话文写作的积极倡导者。胡适评价传统伦理和理念的主要方法受赫胥黎和杜威的影响而采取实用主义。在实用主义者看来,真理是按照使用的程度变化的,而使用则基于实验之上,这种态度明显是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与儒家中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观念完全不同。因此,在胡适看来,儒家与近代世界中的现实毫不相干。他创造了“孔家店”这个侮辱性词汇,他的追随者则疾呼“打倒孔家店”。,胡适提倡的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科学和民主。从实用主义出发,他提倡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实验和解决,逐步地改造社会。在他的支持下,“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那个时代的口头禅。因此他提倡完全西化。“到西方去”是他的要旨。,在胡适的白话文倡导下,北大学生于1918年创办了新潮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圭臬: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进行了全面攻击。他们批评对国粹全盘的接受,并要求对所有经学和古典文献进行批评性的重估,创造新文化。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不可知论、实用主义、自由主义、议会制度和个人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有关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第一次得到公开的探讨和争论,中国的青年迫不及待的阅读每期新杂志。,1919年,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同时,也很少见到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些辩论本来可以用来维护已建立的秩序和现状的,却一点不被重视事实上,闭口不谈。”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三、五四运动,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 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陆宗舆, 倘再有借名纠众,扰乱秩序, 不服弹压者,著即逮捕惩办,勿稍疏弛,此令。 徐世昌总统5月6日训令,上海商人罢市后游行,“查栖息于津埠之劳动者数十万众,现已发生不稳之象,倘牵延不决,演成事实,其危厄之局,痛苦有过于罢市者,市面欲收拾而不能矣。” 天津总商会6月10日急电北京政府,?,四、新文化运动的扩展,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革命的催化剂,随后对西方的兴趣仍在持续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中间却出现了分歧。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另外,迷恋传统的知识分子则将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归咎为西方的物质主义,因而建议用中国的唯心主义作为矫正方法。这些不同的思想脉络再加上对东西方文明、科学与形而上学孰优孰劣的大讨论,以及用现代的方法和标准重估中华民族遗产的努力把新文化运动推上一个高峰。,1919年5月1日至1921年7月11日,杜威访问了中国。杜威告诉中国的学生与大众:“(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中国)政治革命是一场失败,因为他是外部的、形式上的,只触及社会运作机制,而没有影响实际控制社会的生活观念”。杜威的哲学在美国学生听来枯燥无味,而中国学生却热切恭听。他描述道:“这里求知若渴我确信,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青年中这是绝无仅有的”。,1920年10月到1921年7月,罗素在中国访问,也做了一系列演讲,但内容与杜威大不相同。他没有告诉中国人应该做些什么来适应现代世界,相反,他高度赞扬了中国人对生活静谧、人道、忍耐与和平的看法。他倡导:“西方应该学习中国正当的生活理念,而中国应该获得西方的知识,但要抛弃机械主义的观念。”,罗素的建议没有在中国知识界引起大的反响,因为他们急于成为现代人,渴盼成为爱国的、民族的、积极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和平的、孝顺的和消极的。他们急于摧毁儒家来推进西化,而不是教导西方如何获得中国人有关生活的人道观念。,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越来越获得知识分子的欢迎。对渐进式社会变革和迅速根本变革孰优孰劣的一场大辩论很快便爆发了。这就是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五、五四的评价,五四运动本质上是一场“社会政治思想”革命,目的是要赢得民族独立、个人解放,以及创造一种新文化,批判地和科学地重估民族遗产和有选择地接受外国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认为,“思想基础”的彻底改变,是现代化和民族振兴成功的先决条件。旧道德、旧习俗、旧文学、旧的社会关系,以及旧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都受到了贬抑性攻击,以开辟新的体制。然而,新文化新体制却姗姗来迟。五四运动在摧毁过去方面比在创造未来方面更为有效。,五四有三项功绩不容忽视和置疑。 第一,文学革命导致1920年白话文的正式确立和以方言写作的新文学的兴起。这种文体以人文主义、浪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