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7399-1998 胶姆糖卫生标准》是中国关于胶姆糖(通常称为口香糖)生产与销售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确保此类产品的卫生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该标准自1998年发布实施以来,对胶姆糖的原料、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及标签标识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食品级胶基、甜味剂、香料及其他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为原料,经混合、造粒、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胶姆糖。不包括药用或特定保健用途的胶姆糖。

  2. 原料要求:规定了生产胶姆糖所使用的所有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卫生要求,禁止使用非食品级原料或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3. 生产过程控制:强调生产环境、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操作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生产工艺流程需科学合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4. 卫生指标:具体设定了多项卫生指标限值,包括但不限于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不得检出,以保证产品在微生物方面的安全性。

  5. 添加剂使用:对允许添加于胶姆糖中的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种类及其最大使用量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添加剂使用安全合理,不超出国家规定的安全限量。

  6. 检验规则:明确了产品出厂前需进行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批产品进行严格检验。

  7. 标签标识:要求产品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及执行标准号等内容,便于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并监督。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8-05-05 颁布
  • 1999-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7399-1998胶姆糖卫生标准.pdf_第1页
GB17399-1998胶姆糖卫生标准.pdf_第2页
GB17399-1998胶姆糖卫生标准.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7399-1998胶姆糖卫生标准.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s 1 7 3 9 9 -1 9 9 8前言 本标准是全国糖果卫生标准协作组依据国家“ 八五” 食品卫生制标规划起草的, 参照了国外法规及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总会、 原国内贸易部等行业标准, 以及有关企业标准, 结合实际情况, 规定了胶姆糖的卫生要求、 检验方法, 为食品卫生监督提供了全国统一的要求。 本标准于1 9 9 8 年 5 月5日 发布, 1 9 9 9 年1 月 1日实施。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 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上海市卢湾区 卫生防疫站、 黑龙江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国家进口 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中心( 广州) 、 广州番禺糖果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卫东、 戴马清、 范保荣、 黄妙英、 陈晓 枫、 程湘东。 本标准由 卫生部委托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胶姆糖卫生标准G B 1 7 3 9 9 -1 9 9 8H y g i e n i c s t a n d a r d f o r c h e w i n g g u m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姆糖的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胶基、 糖、 香精等食品添加剂为原料, 经机械加工、 压制而成的咀嚼类糖果。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2 7 6 0 -1 9 9 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 B 4 7 8 9 . 2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 B 4 7 8 9 . 3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 B 4 7 8 9 . 4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 B 4 7 8 9 . 5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 B 4 7 8 9 . 1 0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 B 4 7 8 9 . 1 1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 B 4 7 8 9 . 1 5 -9 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G B / T 5 0 0 9 . 3 -8 5 食品中水分的 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1 -1 9 9 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2 -1 9 9 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3 -1 9 9 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1 4 -1 9 9 6 食品中 锌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3 4 -1 9 9 6 食品中 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 G B / T 5 0 0 9 . 3 5 -1 9 9 6 食品中 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方法3 卫生要求3, 胶基 生产胶姆糖所用胶基必须是G B 2 7 6 0 所列原料制成。3 . 2 感官指标 外观完整、 边缘光滑, 色泽均匀, 大小一致; 具该品种应有色泽, 气味及滋味。 无潮解现象, 无肉眼可见杂质, 无异味。3 . 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 9 9 8 一 0 5 一 0 5 批准1 9 9 9 一 0 1 一 0 1 实施G B 1 7 3 9 9 -1 9 9 8表 1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干燥失重, %c铅( 以P b 计)m g / k g砷( 以A s 计) , m g / k g镇铜( 以C u 计) , m g / k g簇锌( 以Z n 计) , m g / k g(二氧化硫( 以S O : 计) , m g / k g食品添加剂 7 1 O 0 . 5 5 1 0 3 0按G B 2 7 6 0 规定3 . 4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 微生物指标项目指标菌落总 数, 个/ 9减大肠菌群, M P N / 1 0 0 g成致病菌( 指沙门氏 菌、 志贺氏 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搏菌, 个/ 9 5 o o 3 0不得检出 2 04 检验方法4 . 1 干燥失重按G B / T 5 0 0 9 . 3 规定执行。4 . 2 砷按G B / T 5 0 0 9 . 1 1 规定执行。4 . 3 铅按G B / T 5 0 0 9 . 1 2 规定执行.4 . 4 钢按G B / T 5 0 0 9 . 1 3 规定执行。4 . 5 锌按G B / T 5 0 0 9 . 1 4 规定执行。4 . 6 二氧化硫按G B / T 5 0 0 9 . 3 4 规定执行。4 . 7 色素按G B / T 5 0 0 9 . 3 5 规定执行。4 . 8 菌落总数按G B 4 7 8 9 . 2 规定执行。4 . 9 大肠菌群按G B 4 7 8 9 . 3 规定执行。4 . 1 0 致病菌按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