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9432.2-2004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性能检验》。该标准主要针对危险货物在使用大包装运输时,为了确保运输安全,规定了一系列大包装容器的性能检验要求和方法。下面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展开说明: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用于装运固体或液体危险货物的刚性、柔性及复合材料制成的大包装容器,旨在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性能测试,验证这些容器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货物泄露、散落,以及在常规运输条件下的物理损坏,从而保护人员、财产和环境免受潜在危害。

性能检验内容

  1. 跌落试验:模拟大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坠落情况,检查其抗冲击能力。根据大包装的类型和设计类型,确定不同的跌落高度和跌落姿势进行测试。

  2. 堆码试验:评估大包装在堆叠存储状态下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在一定时间及负荷条件下不发生坍塌或变形。

  3. 气密试验(仅对特定类型):对于需要密封的危险货物大包装,检测其密封性能,防止气体泄漏。

  4. 顶部提升试验(如适用):验证大包装在顶部被提吊时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5. 液压试验(对液体大包装):通过施加内部液压压力来检验大包装对液体货物的容纳能力和密封性,确保无渗漏。

  6. 振动试验:模拟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环境,检查大包装及其封闭系统的耐久性。

  7. 防渗漏试验:确保大包装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不会发生危险货物的渗漏。

检验程序与合格判定

标准详细规定了每项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使用的设备、加载条件及合格判定标准。例如,跌落试验需在特定高度下进行,大包装在跌落后若无泄漏、无内容物移位超过允许范围、无结构性损坏等,则视为通过测试。

标签与标记

标准还涉及大包装上应标注的信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包装符号、大包装代码、最大净质量或容量、生产国等,以确保货物信息的准确识别和安全管理。

监督与复验

为持续保证大包装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标准提倡定期监督检验和复验机制,特别是在大包装材质、制造工艺发生变化时。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9432-2009
  • 2004-01-16 颁布
  • 2004-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9432.2-2004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性能检验.pdf_第1页
GB19432.2-2004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性能检验.pdf_第2页
GB19432.2-2004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性能检验.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9432.2-2004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性能检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1 3 . 3 0 0 ; 5 5 . 0 2 0一一C 66访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 9 4 3 2 . 2 - 2 0 0 4 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I性能检验 S a f t y c o d e f o r i n s p e c t i o n o f l a r g e p a c k a g i n g s f o r d a n g e r o u s g o o d s 一 P e r f o r ma n c e t e s t s2 0 0 4 - 0 1 - 1 6 发布2 0 0 4 - 0 7 - 0 1 实施 木 督冒 瞥 臀 瓣 瞥 蓬 臀 臀暴 发 “G B 1 9 4 3 2 . 2 -2 0 0 4 前 暇 勺 本标准的第 4 章 、 第 5章和第 6 章为强制性的, 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联合国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1 3 修订版) 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2 5 1 )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危险品中心实验室。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天津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亚太地区危险品协会, 江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利兵、 赵国庆、 尚为、 黄勇、 向雪洁、 蒋雪枫。 GB 1 9 4 3 2 . 2 - 2 0 0 4 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 性能检验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货物大包装的要求、 试验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大包装的性能检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 日 期的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1 9 4 3 2 . 1 -2 0 0 4 危险货物大包装检验安全规范通则3 术语和定义 G B 1 9 4 3 2 . 1 -2 0 0 4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要求 大包装的性能试验要求见表t o 表 1 性能试验要求导 升 七 井 川5 试验5 . 1 试验项目 大包装试验项目见表2 ,5 . 2 样品数f5 . 2 . 1 不同试验项 目的样品数量见表 2 a 表 2 试验项 目和抽样数f单位为件户犷一3333荞川GB 1 9 4 3 2 . 2 - 2 0 0 45 . 2 . 2 在不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下, 允许减少抽样数量, 一个样品同时进行多项试验。5 . 3 试验准备5 . 3 . 1 对准备供运输的大包装, 包括所使用的内包装和物品, 应进行试验, 内包装装人的液体应不低于其 最大 容 量的9 8 % , 装人的 固 体 应 不低 于 其最 大容 量的9 5 %。 如大 包装的内 包装 将装 运液 体和固 体,则需对液体或固体内装物分别作试验。将用大包装运输的内包装中的物质或物品, 可以其他物质或物品代替 , 但这样做不得使试验结果成为无效。当使用其他内包装或物品时, 它们应与所运 内包装或物品具有相 同的物理特性 。允许使用添加物 , 如铅粒包, 以达到要求的包件总质量 , 但这样做不得影响试验结果 。5 . 3 . 2 塑料做的大包装和装有塑料内包装( 用于装固体或物品的塑料袋除外) 的大包装, 在进行跌落试验时应将试验样品及其内装物的温度降至一1 8 或更低。如果有关材料在低温下有足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 , 可以不考虑进行这一预处理。按这种方式准备的试验样品, 可以免除 5 . 3 . 3中的预处理 。试验液体应保持液态, 必要时可添加防冻剂。5 . 3 . 3 纤维板大包装应在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放置至少2 4 h 。有以下3 种方案, 可选择其一: 最好的环境是温度2 3 士2 和相对湿度 5 0 士2 写。其他两种方案是: 温度2 0 士2 和相对湿度6 5 士2 0 o ; 或温度2 7 士2 和相对湿度“士2 0 o . 注: 平均值应当在这些限度内。短期波动和测量限可能会使个别相对湿度量度有士5 的变化, 但不会对试验结果 的复验性有重大影响。5 . 4 试验内容5 . 4 . 1 底部提升试验5 . 4 . 1 . 1 适用范围: 装有底部提升装置的大包装。5 . 4 . 1 . 2 试样准备: 大包装应装载至其最大许可总质量的 1 . 2 5 倍, 负荷应分布均匀。5 . 4 . 1 . 3 试验方法: 大包装由吊车提起和放下两次, 叉斗位置居 中, 间隔为进人边长度的四分之三( 进人点 固定的除外) , 叉斗应插人进人方向的四分之三。应从每一可能的进人方向重复试验。5 . 4 . 2 顶部提升试验5 . 4 . 2 . 1 适用范围: 装有顶部提升装置的大包装。5 . 4 . 2 . 2 试样准备: 大包装应装载至其最大许可总质量的2 倍。柔性大包装应装到其最大许可总质量的6 倍, 载荷分布均匀。5 . 4 . 2 . 3 试验方法: 按设计的提升方式把大包装提升到离开地面, 并在空中停 留 5 m i n。5 . 4 . 3 堆码试验5 . 4 . 3 . 1 适用范围: 用于相互堆积存放的大包装。5 . 4 . 3 . 2 试样准备: 大包装应充灌至其最大许可总质量 。5 . 4 . 3 . 3 试验方法 : 将大包装的底部放在水平的硬地面上, 然后施加分布均匀的叠加试验载荷 , 持续时间至少5 m i n , 木质、 纤维板和塑料材料大包装, 持续时间为2 4 h .5 . 4 . 3 . 4 试验负荷的计算: 施加到大包装上的试验负荷应相当于运输中其上面堆码的相同大包装数目最大许可总质量之和的1 . 8 倍。5 . 4 . 4 跌落试验5 . 4 . 4 . 1 适用范围: 用于所有大包装。5 . 4 . 4 . 2 试样准备: a ) 按照设计类型, 用于装运固体的大包装应充灌至不低于其容量的9 5 , 用于装运液体的中型 散装容器应充灌至不低于其容量的9 8 %。减压装置应确定在不工作的状态, 或将减压装置拆 下并将其开口 堵塞。 b ) 大包装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装货。拟装货物可以用其他 物质代替 , 但不得影响试验结果 。 如果是固体物质 , 当使用另一种物质代替时, 该替代物质的物理性质( 质量 、 颗粒大小等) 应与 GB 1 9 4 3 2 . 2 - 2 0 0 4 待运物质相同。允许使用外加物如铅粒袋等, 以便达到规定的包件总质量, 只要外加物的放 置方式不会使试验结果受到影响。5 . 4 . 4 . 3 试验方法: 大包装须跌落在坚硬、 无弹性、 光滑、 平坦和水平的表面上, 确保撞击点落在大包装底部被认为是最脆弱易损的部位 。5 . 4 . 4 . 4 跌落高度 : 见表 3 表 3 跌落高度单位为米一 1.8 一一牛1.2 斗一CII o.8一5 . 4 . 4 . 5 拟装液体的大包装跌落试验时, 如使用另一种物质代替, 这种物质的相对密度及粘度应与待运输物质相似, 也可用水来进行跌落试验, 其跌落高度如下: a ) 如待运物质的相对密度不超过 1 . 2 , 跌落高度见表 3 ; b ) 如待运物质的相对密度大于 1 . 2 , 应根据待运物质的相对密度 d计算 ( 四舍五人取第一位小 数) 其跌落高度 。见表 4 0 表 4 跌落高度计算单位为米卜 下 I & IN- dX1.5升万一下 II M IN-9dX1.0一一 一 in & INA d X 0. 67二 一6 检验规则6 . 1 制造厂应保证所生产的大包装符合本标准规定, 并由有关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用户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 , 对接收的产品提出验收检验 。6 . 2 检验项目: 按本标准第4 章、 第5 章的要求逐项进行检验。6 . 3 大包装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性能检验 :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产时进行性能检验;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如果大包装与其设计类型 仅存在细微的差别, 如外部尺寸稍微缩小等, 可允许对此大包装采用选择性试验; 在正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