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7299-1987 是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饲料添加剂 D-泛酸钙》。这项标准详细规定了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D-泛酸钙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旨在确保其在畜牧业中的安全有效应用。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以化学合成或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D-泛酸钙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本标准时所依据的其他相关标准文件,这些文件对于理解和执行本标准的具体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3. 术语和定义:虽然此部分具体内容未详述,通常会定义D-泛酸钙及可能涉及的关键术语,确保对标准中所有提及的术语有统一的理解。

  4. 要求

    • 感官指标:规定了产品应有的外观、色泽等感官特性。
    • 理化指标:具体说明了D-泛酸钙需满足的纯度、水分含量、砷含量、铅含量等理化要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生物学活性:规定了D-泛酸钙的有效成分含量及其生物效价,确保其作为维生素B5来源的功能性。
  5.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等手段来测定产品的各项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纯度检测、有害元素限量测试及生物活性测定等。

  6.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前应进行的检验类型(如批检、型式检验)、抽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确保每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要求。

  7. 标志、标签:要求产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及执行标准等,便于用户了解产品信息并正确使用。

  8. 包装、运输和贮存:提供了关于产品包装材料、方式、运输条件及贮存环境的具体指导,以防止产品在流通和储存过程中质量受损。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不仅为D-泛酸钙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还为饲料生产者和畜牧业使用者提供了选择和使用D-泛酸钙作为营养补充剂的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7299-2006
  • 1987-02-25 颁布
  • 1987-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7299-1987饲料添加剂D-泛酸钙.pdf_第1页
GB7299-1987饲料添加剂D-泛酸钙.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7299-1987饲料添加剂D-泛酸钙.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民 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UDC 6 3 6 . 0 8 5饲料添加剂D 一泛酸钙GB 7299一 87Fe e d ad di t i veDe x t r o c a l c i u m p a n t o t h e n a t e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合成法制得的D - 泛酸钙, 在饲料工业中作为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分子式: CHC a N , O ,分子量: 4 7 6 . 5 4按1 9 8 3 年国际原子量)结构式 : q、.les.JIJH O C H 声( C H , ) , - CC O N H ( C H , ) , 0 0 0一llJ1 技术要求 1 . 1 外观和性状 本品为类白色粉末, 无臭, 味微苦, 有引湿性。水溶液显中性或弱碱性, 在水中易溶, 在乙醇中极微溶解, 在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12 项 目与指标项目指标钙含量( C a ) , 纬8 . 2 -8 . 6氮含最( N ) , %5 . 7 - 6 . 0比 旋度( C a 1 o )+2 4 - - - 2 8 . 5 0熏金属( 以P b 计) , 环(0 . 0 0 2干 燥失重, %(5 . 02 试验方法 除特别注明外, 试验中所用试剂为化学纯试剂。水为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溶液为水溶液, 仪器设备为一 般实验室仪器设备。国家标准局 1 9 8 7 - 0 2 - 2 5 批准1 9 8 7 - 1 0 - 0 1实施GB 7299一 872 . 1 鉴别21 . 1 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钠( G B 6 2 9 一8 1 ) : 取氢氧化钠 4 . 3 g , 加水溶解成 1 0 0 . 1 ; 硫酸铜( G B 6 6 5 - 7 8 ) : 取硫酸铜 1 2 . 5 g , 加水溶解成 I O O m ; 酚酞( H G B 3 0 3 9 ) : 1 0 a ( g / m l ) 乙醇溶液; 盐酸( G B 6 2 2 一 7 7 ) : I m o l / L溶液; 三氯化铁( G B 1 6 2 1 - 7 9 ) ; 9 %( g / m l ) 溶液; 草酸按( H G 3 - 9 7 6 - 8 1 ) : 取草酸馁 3 . 5 g , 加水溶解成 l 0 0 m l ; 冰乙酸( G B 6 7 6 - 7 8 ) o 2 . 1 2 方法 2 . 1 . 2 . 1 称取样品约5 0 m g加氢氧化钠溶液5 m l , 振摇, 加硫酸铜溶液2 滴, 即显蓝紫色。 2 . 1 . 2 . 2 称取祥品约 5 0 m g , 加氢氧化钠溶液 5 m 1 , 振摇. 煮沸 1 m i n , 放冷, 加酚酞指示液 1 滴, 加I m o l / L盐酸液至溶液退色, 再多加。5 m 1 盐酸溶液, 加三抓化铁溶液2 滴, 即显鲜明的黄色。 2 . 1 . 2 . 3 本品的水溶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 称取样品 0 . 5 g , 加水 5 m l 溶解, 加草酸按溶液, 即发生自色沉淀; 分离, 所得沉淀不溶于冰乙酸, 但溶于盐酸。 22 钙含量测定 2 . 2 . 1 试剂和溶液 氛化按( G B 6 5 8 - 7 7 ) ; 氨水( G B 6 3 1 一 7 7 ) ; 氨一 抓化按缓冲液 ( p H 1 0 . 0 ) : 取氯化馁 5 . 4 g , 加水2 0 m ! 溶解后, 加氨水 3 5 m l , 再加水稀释 .l 0 0 m 1 , 摇匀; 硫酸镁( G B 6 7 1 一 7 7 ) : 取硫酸镁 2 . 3 g , 加水使溶解成 1 0 0 m 1 ; 铬黑T ( H G 1 0 - 2 3 7 2 - 8 2 ) ; 抓化钠( G B 1 2 6 6 -7 7 ) ; 铬黑T指示剂: 取铬黑T O . 1 g , 加氯化钠 l o g , 研磨均匀. 即得;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G B 1 4 0 1 - - 7 8 )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液: 0 . O 5 m o 叮 L 。按中国药典一九八五年版二部附录1 2 8 页配制一与标定 2 . 2 . 2 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 0 . 5 g ( 准确至0 . 0 0 0 2 8 ) , 置 2 5 0 m l 锥形瓶中, 加水 l O m l 使溶解; 另取水 I O m l , 加氨抓化按缓冲液 l O m l , 硫酸镁溶液 1 滴与铬黑T指示剂约 5 0 -7 0 m g , 滴加 。0 5 m o l / 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液至溶液自 紫红色转变为纯蓝色, 将此溶液倾人上述锥形瓶中, 用。 . 0 5 m o l / L 乙二胺四乙酸二 钠标准液滴定, 至溶液自紫红色转变为纯蓝色。 2 . 2 . 3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钙含量X , ( 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按式( 1 ) 计算:X , ( %)V又 F只 0 . 0 0 2 0 0 4G X ( 7一 X )X 1 0 0 I)式中: V样品消耗 0 . 0 5 m o l / 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液体积, m l ; F一 一 。 . O 5 m o l / 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液的浓度校正系数; G样品重, 9 ; X , 样品干燥失重, 重量百分数( 0/ a ) ;0 . 0 0 2 0 0 4 滴定度( 每 1 . 1 0 . 0 5 m o l / 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液相当于0 . 0 0 2 0 0 4 8 钙) 。 25 氮含量测定G B 7299一 87 2 3 . 1 试剂和溶液 硫酸钾( H G 3 - 9 2 0 - - 7 6 ) ; 或无水硫酸钠( H G 3 - 1 2 3 - 7 6 ) ; 硫酸铜( G B 6 6 5 - 7 8 ) : 粉末; 硫酸( G B 6 2 5 - 7 7 ) ; 氢氧化钠( G B 6 2 9 -8 1 ) : 4 0 写( g / m l ) 溶液; 锌粒 ; 硼酸( G B 6 2 8 - 7 8 ) : 2 %( g / m l ) 溶液; 甲基红( H G 3 - 9 5 8 - 7 6 ) : 0 . 1 % ( 9 / m l ) 乙醇溶液; 澳甲酚绿( H G 3 - 1 2 2 0 - 7 9 ) : 0 . 2 % ( 9 / m 1 ) 乙醇溶液; 甲基红一 滨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取 0 . 1 %甲基红的乙醇溶液 2 0 m l , 加 0 . 2 %澳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 0 m 1 , 摇匀; 硫 酸 标准 液: 0 . 0 5 m o l/ L 。 按中 国 药 典 立九 八 五 年 版 二 部附 录1 3 3 页 配 制 与 标定 232 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0 . 5 g ( 准确至。 . 0 0 0 2 8 ) , 用滤纸将样品包好置于干燥的5 0 0 m l 凯氏烧瓶中, 然后各依次加入硫酸钾( 或无水硫酸钠) l o g , 硫酸铜粉末0 . 5 g , 再沿瓶壁缓缓加硫酸2 0 m l , 在凯氏烧瓶口放一小漏牛并使烧瓶成 4 5 斜置, 用直火缓缓加热, 使溶液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以下, 等泡沸停止. 强热至沸腾, 待溶液成澄明的绿色后, 继续加热3 0 m i n , 放冷, 沿瓶壁缓缓加水2 5 0 m 1 , 振摇使混合, 放冷后, 加氢氧化钠溶液7 5 m l . 注意使沿瓶壁流至瓶底。自 成一液层, 加锌粒数粒, 用氮气球将凯氏烧瓶与冷凝管连接, 取硼酸溶液5 0 m 1 , 置5 0 0 m l 锥形瓶中, 加甲基红一 澳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 0 滴. 将冷凝管的一端浸入硼酸溶液的液面下, 加热蒸馏, 至接受液的总体积约为2 5 0 m 1 时, 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 使燕气冲洗约I m i n ,用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 馏出液用 0 . 0 5 m o 1 / L 硫酸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 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2 . 3 . 3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氮含量 x : 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按式( 2 ) 计算:X ,%) =( V一 V)XF只 0 . 0 0 1 4 0 1C( 1 一 X)X 1 O Q,- , , , 甲 , 二(2)式中: V样品溶液消耗硫酸标准液体积, m l ; I , 空白溶液消耗硫酸标准液体积, 。 场 F硫酸标准液的浓度校正系数; 样品重, 9 ; X , - 一 样品干燥失重, 重量百分数( %) ;0 . 0 0 1 4 0 1 - 一 一滴定度( 每 1 m 1 0 . 0 5 m o l / L 硫酸标准液相当于0 . 0 0 1 4 0 1 g 的氮) 。 2 . 4 比旋度的测定 2 . 4 . 1 仪器设备 旋光仪。 2 . 4 . 2 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2 . 5 g ( 准确至0 . 0 0 0 2 g ) , 置于5 0 m l 容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制成每l m l 含5 0 m g 样品的溶液。按中国药典一九八五年版二部附录 1 6页测定旋光度。配制溶液及# If 定时均应调节温度至2 0 10 . 5 心 。 2 . 4 . 3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样品的比 旋度( a 孔) 按式( 3 ) 计算GB 7299一 87r + 月l o o丫 1 1 1 , x 丫式, : 。 _卜 一 比旋度; D一 一 钠光谱的 。线; , - 一 1则定时的温度; n- 一 测得的旋光度; 1一旋光管的长度, d m; r - - 一每I O O m l 溶液中含有样品的克数( 按干燥品计算) 。 25 重金属的测定 2 5 . 1 试剂和溶液 盐酸( G B 6 2 2 - 7 7 ) : l m o l / L溶液; 冰乙酸( G B 6 7 6 - 7 8 ) 1 6 %溶液。取冰乙酸 6 m 1 , 加水稀释至 I O o m l ; 饱和硫化氢水溶液: 将硫化氢气体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至饱和为止本液应置棕色瓶内, 在暗处保存; 标准铅溶液: 按中国药典一九八五年版二部附录3 8 页配制( I m l 含。 . o l m g 的P b ) 2 . 5 . 2 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 1 g ( 准确至0 . 1 g ) , 置干S O m l 纳氏比色管中, 加水适量使溶解, 加盐酸溶液 I m l , 加水稀释至 2 5 m l 。另取标准铅溶液 2 m l , 置另一 5 0 m l 纳氏比色管中, 加冰乙酸溶液 2 m l , 用水稀释至2 5 . 1 。分别向两支比色管中加饱和硫化氢水溶液I O m l , 摇匀, 在暗处放牲l O m i n 。两管同置白 纸上, 自 上面透视, 样品管V示的颜色不得比标准管更深。 2 . 6 干燥失震的测定 261 测定方 法 称取样品 ! g 准确至0 . 0 0 0 2 g ) , 授于已在 1 0 5 C 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0 5 0 X 3 0 . m的称量瓶内, 打开称坛瓶瓶盖, 跨于 1 0 5 C 烘箱中, 干燥至恒重 262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于 燥失重 x ( 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按式( A ) 计算:x( %) =( G 一 c , ) 了又 1 0 0 。 , . , , , 。 ()式中: 一 干燥前的样品加称量瓶重, B .一干燥后的样品加称量瓶重, B . 样品重, 83 验收规则 3飞 本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所 有出厂的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梅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幼证明书。 32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质+ k 检验, 检验其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33 取样方法 取样需备有清洁、于 燥、 R有密闭性和避光性的样品瓶。瓶T _ A 占 有标签, 注明生产厂名称、 产品乍称、 批 号及取样 日期.G B 7 299一 8 7 抽样时, 应用清洁适用的抽样器。每批产品抽样2 份, 每份抽样量应为检验所需样品的3 倍量, 装入样品瓶中, 一件送化验室检验, 另一件应密封保存, 以备仲裁分析用。 3 . 4 如果在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 应重新抽样. 抽样量是第一次的两倍, 进行核验产品重新检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 则整批不能验收。 3 5 如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 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 按本标准的验收规定和检验方法进行仲裁检验。4 标志、 包装、 运翰和贮存 4 . 1 标志 4 . 1 . 1 采用鲜明的标签。 4 . 1 . 2 标签的内容应包括: 品名、 批准文号、 商标、 批号、 贮存条件、 净重及生产厂名。 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