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930.1-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pdf_第1页
GBT2930.1-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pdf_第2页
GBT2930.1-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pdf_第3页
GBT2930.1-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pdf_第4页
GBT2930.1-2001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 6 5 . 0 2 0 . 2 0 B 2 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2 9 3 01 一2 9 3 01 1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R u l e s f o r f o r a g e s e e d t e s t i n g 2 0 0 1 一 0 3 一 1 4发布2 0 0 1 一 0 6 一 0 1实施 国 家 质 7U 技 术 监 督 局发 布 GB/ T 2 9 3 0 . 1 -2 0 0 1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I S T A) ( 国际种子检验规程) ( 1 9 9 9年版) 对G B 2 9 3 0 -1 9 8 2 ( 牧草 种子检验规程 进行修订。 本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上, 等效采用了国际规程( I S T A, 1 9 9 9 ) 的第二部分: 扦样。 另外, 又纳人了国 际规程未列人、 但在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且有适宜检验方法的2 9 个植物种, 旨在使标准既具有国际 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又可满足我国种子检验工作的实际需要。 本标准对G B 2 9 3 0 -1 9 8 2 第3 章的主 要改变是调整了 扦样的植物种, 删去了原国 标中 仅有扦样方 法、 但无其他项 目检验方法的3 5 个植物种, 增加了可开展全项检验的4 5 个种, 使扦样总种数由原来的 1 0 0 个增加至 1 1 0个。 另外, 在种批重量划分、 扦样容器数确定及扦样与分样方法等方面, 均依据国际规 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增补和修订。 本标准是GB / T 2 9 3 0 . 1 - - 2 9 3 0 . 1 1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由以下 部分组成: G B / T 2 9 3 0 . 1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 B / T 2 9 3 0 . 2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净度分析 G B / T 2 9 3 0 . 3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植物种子数测 定 G B / T 2 9 3 0 . 4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 B / T 2 9 3 0 . 5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生活力的生物化学( 四哩) 测定 G B / T 2 9 3 0 . 6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健康测定 G B / T 2 9 3 0 . 7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种及品种鉴定 G B / T 2 9 3 0 . 8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 B / T 2 9 3 0 . 9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重量测定 G B / T 2 9 3 0 . 1 0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包衣种子测定 G B / T 2 9 3 0 . 1 1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检验报告 修订后的标准在编写格式上, 与国际规程有一定区别。 国际规程将所有附件均置于全部检验项目的 正文之后, 而且规程的大部分内容在附件之中, 使用时需前后相互参照, 颇为不便。而本标准在编排上, 将各项目均作为独立的标准编写, 将主要内容编在正文之中, 并将相关的附录紧继各标准的正文之后。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代替G B 2 9 3 0 -1 9 8 2 第3 章。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兰州)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彦荣; 参加起草人员: 孙建华、 余玲、 南志标、 曾彦军、 卫东。 GB / T 2 9 3 0 . 1 -2 0 0 1 I S T A前言 农业上最大的风险之一是所播品种的种子不能表现其生产能力。种子检验便是为了在播种前评定 种子的质量, 使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种子质量是由不同特性综合而成的概念。 这些特性对种子产业 的不同部门生产者、 加工者、 储藏者、 经营者、 农民、 认证机构以及负责种子管理的政府机构或部门 等极为重要。在所有情况下, 检验的最终目的是测定种子的种用价值。 种子是有生命的产品, 其状况不像检验无生命或非生物产品那样能准确地予以预测。 所采用的方法 必须基于种子科学知识和种子检验工作者经验积累. 所要求的准确性和重演性则因检验的目的而定。 本规程规定的标准定义和方法可用于国际贸易间的种子质量评定, 为此目的, 检验方法的高度准确 性和重演性是必须的。当种子交易超越国界时, 有可能在不同国家的检验室检验。因此. 所有检验室采 用一致的标准方法非常重要. 这样可在允许范围内获得一致的检验结果。 本规程分为两部分规程正文和附件。 规程正文部分阐述了各项目测定的目的和原则、 采用的定义、 以及概述了所用的方法和程序。 附件部分对定义加以引申, 并详述了规程中所规定的程序和方法。 如按照本规程检验的结果, 需填报协会的国际种子检验证书, 那就必须严格地遵守规程, 对规程每 项条文的解释应与该章附件中的有关细节相符。 建议一个国家在管理国内种子贸易和实施国家种子质量管理法规时, 应尽可能采用本规程及其附 件。虽然此种情况并不必采用国际种子检验证书, 但应认识到, 如果与这个为国际范围所接受的规程和 附件条文不符, 将会阻碍各国间的种子自由流通。 咨询检验( a d v i s o r y t e s t s ) 是一种根据送验者要求、 为特殊目的而 进行种子批评价的检验。 这种检 验 需考虑诸如播种的季节、 土壤类型和海拔高度等因素。对于这种检验, 本规程和附件仅提供一个基本的 指导, 有关文献的其他技术可作为补充方法。 本规程和附件是为世界主要作物制定的。 尽管不是每个细节, 但是原则上也适用于本规程未提及的 其他作物种类。 另外, 为提供足够的指导, 有必要提到专门制造商的仪器设备, 但这并不意味着I S T A认为此类仪 器设备最好, 而排除其他制造商的同类产品。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T 2 9 3 0 . 1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代替GB 2 9 3 0 - - 1 9 8 2第 3 章 R u l e s f o r f o r a g e s e e d t e s t i n g -S a mp l i n g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批的扦样程序、 实验室分样程序和样品保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牧草种子、 草坪草种子和饲料作物种子质量检验的扦样。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2 9 3 0 . 4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 B / T 2 9 3 0 . 7 -2 0 0 1 牧草种子 检验规程 种及品种鉴定 G B / T 2 9 3 0 . 8 -2 0 0 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扦样 目的 扦样的目的是从大量的种子中, 随机取得一个重量适当、 有代表性的送检样品。 4 定 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 . 1 种子批, e e d l o t 种( 品种) 、 产地、 生长年限和收获时期相同以及质量基本一致, 在规定重量之内的批量种子。 4 . 2 初次样品 p r i m a r y s a m p l e 从种子批的一个点所扦取的一小部分种子 4 . 3 混合样品 c o m p o s i t e s a m p l e 由种子批内所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混合而成。 4 . 4 送验样品 s u b m i t t e d s a m p l e 送到检验站的样品, 可以是整个混合样品或它的次级样品( 其重量见表 1 ) , 4 . 5 试验样品 w o r k i n g s a m p l e 在实验室内从送验样品中分出的次级样品, 供测定某一检验项目中所规定的质量特性。 4 . 6 次级样品s u b - s a m p l e 按送验样品和试验样品规定的任何一种分样方法, 将样品减少而取得的部分样品。 4 . 7 封缄s e a l e d 对装有种子的一个或若干个容器采取一定方式加封, 加封后的容器除非损坏封缄物或留下启封的 痕迹, 否则不能重新打开。此定义适用于种批和种样的加封 国家质 f技术监督局 2 0 0 1 一 0 3一 1 4批 准 2 0 0 1 一 0 6 一 0 1实施 3 G s / T 2 9 3 0 . 1 -2 0 0 1 5器具 5 . 1 扦样器 a ) 单管扦样器; b )双管扦样器。 5 . 2 分样器 a ) 钟鼎式分样器; b )横格式分样器。 5 . 3天平 感量为1 g 和0 . 0 1 g , 5 . 4其他 a ) 分样盘、 分样板、 分样勺、 刮铲、 直边匙等; b )样品袋( 盒、 瓶、 罐) ; c )封缄物( 见封条等) 。 6 种子批的扦样程序 6 . , 扦样前的准备 扦样员应向种子经营、 生产、 使用单位了解该批种子混合及贮藏过程中有关质量的情况。 种子批的排列应使各容器或该批种子的各部分便于扦样。种子批的所有者应按扦样员的要求提供 该批种子混合的全部真实情况 6 . 2 种子批的划分 6 . 2 . 1 种子批的大小 每批种子不得超过表 1 所规定的重量, 其容许差距为 5 %; 若超过规定重量时, 须另行划批, 并分别 给以批号 ; 若小于或等于规定重量的 1 %时, 称作小批种子。 表 1 种子批的最大重量和样品最小重量 种名 种子批的 最 大 重 量 样品最低重量, 9 送 验 样 品 净度分析 试 验 样 品 计数其他植物 种子的试验样品 学名中 文 名 k g 1 2 3 4 5 6 7 8 9 1 0 11 1 2 1 3 1 4 A c h n a t h e r u m s i b i r ic u m ( L . ) Ke n g A e s c h y n o m e n e a me r i c a n a L . A g r o p y r o n c r i s t a t u m ( L . )G a e r t n A g r o p y r o n d e s e r t o r u m ( F i s c h . e x L i n k ) S c h u l t . A g r o p y r o n mo n g o l i c u m Ke n g . A g r o s t i s a l b a Ru t h . A g r o s t i s s t o l o n 价r a H u d s o n A l o p e c u r u s p r a t e n s i s L. A ma r a n t h u s h y b r i d u s L. A ma r a n t h u s p a n i c u la t u s L . A n t h o x a n t h u m a d o r a t u m L. A r r h e n a t h e r u m e l a t i u s ( I . )P . B e a u v , e x J . P r e s l 邑 C . P r e s l A r te mis i a f r i g i d a Wi l l d . A r t e mis i a o r d o s ic a K r a s c h . 羽 茅 合 萌 冰 草 沙生冰草 沙 芦 草 小 糠 草 甸旬蔚股颖 草原看麦娘 绿 穗 觅 繁 穗 览 黄花茅 燕 麦 草 冷 篙 黑 沙 篙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0 1 0 0 0 0 5 0 0 0 5 0 00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0 1 0 0 0 0 1 5 0 1 2 0 4 0 6 0 5 0 2 5 2 5 3 0 2 5 2 5 2 5 8 0 2 5 5 0 1 5 1 2 4 6 5 0 5 0 . 2 5 3 2 2 2 8 2 . 5 5 1 5 0 1 2 0 4 0 6 0 5 0 5 2 . 5 3 0 2 0 2 0 2 0 8 0 2 5 5 0 GB/ T 2 9 3 0 . 1 -2 0 0 1 表 1( 续) 种 子 批 的 最 大 重 量 k g 样品最低重量, 9 学名 中文 名净 度 分 析I 计 数 其 他 植 物 试 骏 样 品 种 子 的 试 验 样 品 1 5 I A rte 1 6 一 A r t a m i s i a s p h a e r o c e p h a l a K r a s c h mx s i a m u d a nr c a As t r a g a l u s a d s u r g e n s P a l l . As t r a g a l u s r ic e r L . As t r a g a l u s me 但小批种子( 见 6 . 2 . 1 ) 按表 1 规定的净度分析试样 执行 。 6 . 4 . 5 其他说明 当送验样品小于规定重量时, 应要求送样人另行送样, 只有满足规定重量时才可检验。如果确因种 子价格昂贵等而不能满足重量要求时, 在可能情况下可以检验, 但需在检验证书或报告上注明: “ 送验样 品重量仅为_9 , 与规程要求不符。 ” 65 初次样品的扦取 从每个取样的袋( 容器) 中, 或从袋( 容器) 的各个部位, 或从散装大堆的各个部位, 扦取重量大体上 相等的初次样品。袋( 容器) 装种子堆垛存放时, 应在整个种子批的上、 中、 下各部位随机选定取样袋( 容 器) 扦取初次样品, 除在扦样数目( 见表2 、 表 3 ) 有规定外, 不需在每袋( 容器) 中的不同部位扦样。 当种子 是散装或在大型容器里时, 则应随机从各个部位及深度扦取初次样品。 对于不易流动的带秤壳种子, 则可徒手取得初次样品。 对于装在小型或防湿容器( 铁罐或塑料袋) 中的种子, 如有可能, 应在种子装人容器前扦样。否则应 把规定数量的容器打开或穿孔取得初次样品。 6 . 5 . 1 扦样器扦样 用适宜的扦样器根据扦样要求扦取初次样品。 单管扦样器适用于扦取袋装种子, 扦样时用扦样器尖 端拨开包装物的线孔, 凹槽向下, 自袋( 容器) 一端与水平成 3 0 。 向上慢慢斜插人袋( 容器) 的中心。然后 将扦样器旋转 1 8 0 0 , 凹槽向上、 减速抽出, 将样品装人扦样容器中。双管扦样器可垂直使用, 适用于扦取 袋装( 容器) 或散装种子, 使用时须在关闭状态沿对角斜插人袋( 容器) 内或种子堆中, 然后开启孔口轻轻 摇动, 使扦样器完全装满, 最后关闭、 拔出, 将样品装人扦样容器中。 扦样后所造成的孔洞 , 可用扦样器尖端对着孔洞拨几下, 使麻线合并在一起。密封纸袋扦样后可用 粘布粘贴封闭孔口。 6 . 5 . 2 徒手扦样 对于下列各属的种, 特别是有秤壳不易自由流动的种, 则可徒手扦得初次样品。例如: 冰草属( A - g r o p y r o n ) , 剪股颖属( A g r o s t i s ) 、 看麦娘属( A l a p e c u r u s ) 、 黄花茅属( A n t h o x a n t h u m ) 、 燕麦草属( A r r h e n - a t h e r u m ) , 雀麦属( B m m u s ) I 虎尾草属( C h l o r i s ) 、 狗牙 根属( C y n o d o n ) , 鸭茅属( D a c t y l i c ) 、 披碱草属( E l y - 二 。) 、 堰麦草属( E l y t r i g i a ) 、 羊茅属( F e s t u c a ) 、 绒毛草 属( H O l c u s ) 、 黑麦草属( L o l i u m ) 、 糖蜜草属( M e l i n - i s ) , 黍属( P a n i c u m ) 、 雀稗属( P a sp a l u m ) 、 早熟禾属( P o a ) 、 针茅属( S t ip a ) 及结缕草属( Z o y s i a ) 。 采用徒 手扦样, 要特别注意手指合拢, 握紧种子, 以免种子漏出。 Gs / T 2 9 3 0 . 1 -2 0 0 1 66 混合样品的取得 如初次样品是均匀一致的, 则可将其合并混合成混合样品。 6 . 7 送验样品的取得 送验样品可按 7 . 2 给出的方法之一, 将混合样品减少到规定的数量。 6 . 8 送验样品的处理 样品必须包装好, 以防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样品应装人防湿容器, 一是供水 分测定; 二是种子批水分较低, 并已装在防湿容器中。 在其他情况下, 供发芽试验用的样品不可装人防湿 容器 。 样品必须由扦样员尽快送往种子检验站, 不得延误。 经化学处理的种子应将处理药剂的名称送交种 子检验 站。 每个送验样品须有标记或标签, 并附扦样单。 了实验室分样 程序 7 . 1 试验样品的最低重量 试验样品的最低重量在各项 目检验规程中作了规定。表 1 所列净度分析的试验样品重量是按至少 含有 2 5 0 0粒种子推算而来的。 表 1 “ 计数其他植物种子的试验样品” 一栏的样品重量是供测定其他植物种子数目用的, 其重量为 “ 净度分析试验样品” 一栏重量的1 0 倍, 最高重量为1 0 0 0 g o 了2 试验样品的取得 种子检验站收到送验样品时, 通常须经减少至等于或大于规定的 供各项测定的 试样重量。 首先将送验样品充分混和, 然后用多次对分法或随机抽取与组合法取得试验样品。 徒手减半法只适用于 6 . 5 . 2 所列的植物种。 重复样品须独立分取 , 在分取第一份全试样或半试样后, 须将送检样品的剩余部分重新混和, 然后 分取第二份全试样或半试样。 7 . 2 . 1 分样器法 此法是采用分样器将送验样品分成两个大约相等的部分。分样方法如下: 分样前应清扫分样器, 以 防种子混杂; 分样时可先将第一次全部通过分样器的两部分样品, 再次倒人分样器进行样品混合, 必要 时可采取 3 次倒入进行混合; 然后, 将样品反复通过分样器, 每次去掉一半, 连续对分递减至大约为规定 重量的样品。分样器种类很多, 常用的有钟鼎式分样器和横格式分样器。使用钟鼎式分样器时, 将样品 放人漏斗后应拨平种子, 然后快拨活门, 使样品迅速下落至两个盛样器内, 此法适用于除有秤壳种类以 外的各类种子。使用横格式分样器时, 应将种子均匀地沿分样器人口倒人, 以使两个盛样器获得大致相 等的样品, 这种分样器一般适用于大粒种子以及有秤壳的种子, 但也有一些类型适用于小粒种子。 7 . 2 . 2 方框对分法 此法是采用一个盛样盘及装人其中的专制方框进行分样。 方框内具有同样大小的若干立方小格, 其 上方均开口, 下方每隔一格是无底的。 分样时, 将送验样品初步混和后, 均匀地倒入方框内。当提出方框 时, 约有一半样品留在盘上。 这样将样品连续对分, 直到取得约等于而不小于试验样品所需的重量, 此法 适用于各类种子的分样。 7 . 2 . 3 匙子法 此法只适用于单粒的小种子样品。 将样品初步混和后, 均匀倒人盘内, 保持盘不动。 用匙取、 刮铲挡 随机取不少于 5 处的种子, 以组成约等于而不少于试验样品所需的重量。 7 . 2 . 4 徒手减半法 本方法仅适用于下列各属有程壳种子: 黄花茅属、 燕麦草属、 臂形草属 ( B r a c h ia r i a ) 、 虎尾草属、 稗属( E c h i n o c h l o a ) 、 披碱草属、 画眉草属 G s / T 2 9 3 0 . 1 -2 0 0 1 ( E r a g r o s t i s ) 、 糖蜜草属、 狼尾草 属( P e n n i s e t u m) 、 柱花草属( S t y l o s a n t h e s ) ( 除 柱花草S . g u i a n e n s i ; 外) 。 分样时, 将种子均匀地倒在光滑清洁的平面上, 用刮板将种子充分混匀成堆; 将整堆种子对分成两 半, 每半再对分一次, 这祥得到四部分; 然后把其中每部分再减半共分成八部分, 排成两行, 每行四部分; 合并和保留交错部分: 如将第1 行的第1 , 3 部分与第2 行的2 , 4 部分合并, 把剩余的四部分移开。 对保 留的部分, 再按同样方法重复分样 , 直至分得所需的样品重量。 8 样品的保存 8 . 1 检验前 尽量做到收到样品并按规定要求登记后就开始检验, 如不能及时检验, 需将样品保存在凉爽和通风 良好的室内, 从而使种子质量的变化降到最低限度。 8 . 2 检验后 为便于本检验单位或其他检验站复验, 应将保留样品( 分除试验样品后剩余的送验样品) 在适宜条 件下保存一年 , 使种样质量的变化降到最低。但检验站对保留样品质量发生劣变不承担责任 G B / T 2 9 3 0 . 1 -2 0 0 1 附录A ( 标 准的附录) 多容器 种子批异质性测定 A1 范 围 适用于检查多容器种子批是否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A2 定 义 多容器种子批异质性测定。 分别测定种子批中规定数量的若干个样品所测得的质量值, 求得质量值间实际方差与随机分布的 理论方差的差异。每一样品取自各个不同的容器, 容器内的异质性不包括在内。 测 定程序 1 种子批的扦样 扦样的容器数见表 A1 , 勺JCJ AA 表 A1 种子批的容器数( N o 5 6 7 8 9 1 0 1 1 - 1 5 1 6 2 5 2 6 - 3 5 3 6 4 9 5 0 或 以上 扦取容器数与临界H 值( 1 0 0 概率) #Fitkhwill56789下 二 1 0 1 1 1 5 1 7 1 8 2 0 临 界 H 值 2 . 5 8 2 . 0 2 1 . 8 0 1 . 6 4 1 . 5 1 1 . 4 1 1 . 3 2 1 . 0 8 1 . 0 0 0 . 9 7 0 . 9 0 扦样的容器应严格随机选择。应从容器的顶部、 中部和底部扦取种子, 使取出的样品代表种子批的 各部分。每一容器扦取的重量应达到表 1 “ 送验样品” 一栏所规定重量的一半。 A3 . 2 测定 异质性可从下列任一项目质量值测得。 A 3 . 2 . 1 净度任一成分的重量百分率 在净度分析时, 如能把某种成分分离出来( 如净种子、 其他植物种子或禾本科牧草的批粒) , 则可用 该成分的重量百分率表示每份试样重量大约含 1 0 0 0 粒种子, 分析时将每个试验样品分成两部分, 即 分析对象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