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汉语的文字.ppt_第1页
专题二汉语的文字.ppt_第2页
专题二汉语的文字.ppt_第3页
专题二汉语的文字.ppt_第4页
专题二汉语的文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汉语的文字,2,一、汉字的变迁 文字是语言的代表,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我们要了解汉语的历史,不能不谈一谈汉字的变迁。 汉字的变迁主要体现在字形的变迁。关于字形,应该分为两方面来看:第一是字体的变迁;第二是字式的变迁。字体是文字的笔画姿态,字式是文字的结构方式,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3,(一)字体的变迁 汉字从产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形体在不断地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 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 大致说起来,汉语的古今字体只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刀笔文字,其笔画粗细如一,不能为撇捺;第二类是毛笔文字,其笔画能为撇捺,粗细随意。如甲骨文、金文、小篆等,都属于刀笔文字;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都属于毛笔文字。,4,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又叫“殷墟文字”,“殷契卜辞”等。它是殷代的人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关于卜卦的文字(“契”就是刀刻)。甲骨文是殷代王朝所用的,字体和金文稍有出入。现在我们所能看见的是商王盘庚从黄河以南迁到黄河以北的时候起,到商纣亡国的时候的甲骨文字。时间约在公元前14011122年。,5,甲骨文大部分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甲骨文,6,金文,原来叫做钟鼎文,因为这种文字多数刻在鼎上和钟上。后来大家觉得不限于钟鼎,所以改称为金文。古人把铜铁都叫做金,金文实际上是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刻在铜器上,这种行为叫做“铭”,所以金文又称“铭文”。金文大多是吉祥的话(“吉金”)、庆功的话或自勉的话。金文的时代是从商代到六朝,共两千多年。,7,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金文,8,战国时代,列国割据,文字不能统一。所以许慎说文解字序里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小篆是秦国的文字,当时的统一实际上是叫天下的人都用秦国的文字。这样就做到了“天下书同文”了。 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9,战国时代,列国割据,文字不能统一。所以许慎说文解字序里说“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规定以小篆为统一书体在全国推行,并“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的各种文字。小篆是秦国的文字,当时的统一实际上是叫天下的人都用秦国的文字。这样就做到了“天下书同文”了。 为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书文,作为标准的文字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以及皇权巨大的影响,小篆迅速在全国推行开来。,10,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一定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小篆,11,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这就是“隶书”。隶书开始时是写得比较草率的和不够规范的小篆。到秦始皇统一文字时,隶书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规范的字体。隶书改篆书一味圆转的线条为方折的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和规范的需要。隶书不仅仅在秦朝民间广泛流行,政府文件一般也都用隶书书写,但重要的诏书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书在秦代又称“佐书”。 随着秦王朝的覆灭,小篆也就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首要书写方式和书法的典范。,12,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隶书以前的汉字是用绘画式的线条书写的,而隶书以后的汉字是用横竖撇点折等笔画构成的。自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固定了下来,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隶书,13,隶书是为简易而创造的,此风一开,大家更向简易的道路上走去,于是有了草书。现在我们所能看见的草书是汉建武三十年(公元五十四年)的木简。草书是尽可能把隶书每字的笔画连接起来成为一两笔,省事是省事了,但是这样就走到了极端,学会了隶书的人不一定能看懂草书。,14,草书,15,写字的方便带来了别人认字的麻烦,于是又产生了行书。行书可以说是把隶书简化了而又参用草书笔画的一种文字。,行书,16,楷书是汉字字体的最后形式。楷书只是隶书的变体,所以有人叫做“今隶”。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就逐渐成熟了。它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把隶书的扁形,改为基本上呈正方形。后来人们常把汉字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讲的。,楷书,17,山东昌乐神秘甲骨文解谜 比安阳甲骨文更早 齐鲁晚报7月13日刊登的神秘东夷甲骨文惊现潍坊?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最近中国文字研究权威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王宇信教授等人聚集昌乐,经过研究,专家们初步认定这些神秘甲骨上所附的“行列整齐”的符号为中国早期文字,在出现时间上应早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为区别起见,专家把这些神秘符号命名为昌乐骨刻文字。 自2004年以来,昌乐县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昌乐县袁家庄及其附近的纪台等古文化遗址上发现并收集了一批当地老百姓翻地挖出的带字骨头。2007年7月,山大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凤君教授开始对带字骨头进行研究,他认为这批资料极为重要:如果真是从古文化遗址上收集来的,它应是山东龙山文化的遗物,是中国早期的文字;如果是后人刻的,应该有摹本,这摹本应是龙山文化的遗物,应该把它找出来。刘凤君在肖广德家里,又看到了一百多块刻字的骨头。刘凤君认为这批刻字的骨头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18,7月30日,中国古文字研究权威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教授等5人聚集昌乐,观看了大量的骨刻文字照片和实物,举行了一次座谈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赞同刘凤君的鉴定意见,认为这批文字是比安阳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原始文字,认为它与安阳占卜的甲骨文不同,是一批记事骨刻,应称为“昌乐骨刻文字”。与会专家认为它是继安阳甲骨文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有关专家认为,昌乐骨刻文字的发现表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了作为文明标志的文字,使传说中的龙山文化时期成为信史。另外,昌乐骨刻文字和殷墟甲骨文类似,都是刻在兽骨或龟甲上,这和以纸草、泥板、石板为文字载体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体系明显不同;它的出现,使有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能再次提前。(高祥森) (来源:齐鲁晚报),19,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女书 流传于中国湖南江永县上江圩一带的女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这种传女不传男的文字,准确记录了当地的方言土语,反映封建社会里妇女们经历过的历史事实和种种痛苦。专家认为,女书与汉字有着极为古老的渊源关系,保留了汉字的篆刻痕迹。,20,21,(二)字式的变迁 汉语的文字像其他文字一样,在远古时代是由图画过渡到文字的。不但结绳不是文字,图画也不是文字。当图画只表示一件事而不是表示固定的词的时候,那还不是文字。等到“图画”能表示每一个词的时候,不但笔画简单了(只剩主要的,最能表示事物特性的轮廓),而且更重要的是“图画”和有声语言联系起来。拿汉字来说,就是每一个原始汉字都代表着一定的声音。有人以为象形文字直接和概念相联系,而不和声音相联系,那完全是错误的。,22,甲骨文的“万”字,像一个巨螯(o)屈尾的蝎子形状,其本义是指蝎子。此字后来借用为数词,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又表示多,如万物、万象等;又引申为极其、非常、绝对等义,如万全、万无一失等。,23,甲骨文的“虎”字,形象地勾画出虎形的基本特征:大口利齿、强健灵活的腰身,爪尾有力,毛色绚丽。 金文、小篆的字形,渐趋简化和抽象,其象形的意味也就逐渐消失。“虎”字古今词义变化不大,都作老虎讲;但因老虎特别凶猛,故取其猛意,引申为比喻勇猛、威武之义,如虎将、虎威等。,24,甲骨文、金文的“丽”字,是一只鹿的形象,而特别突出了鹿头上一对漂亮的鹿角。所以,“丽”的本义是一对、一双。这个意思,后来多写作“俪”。此外,“丽”字又含有漂亮、华丽的意思。,25,古文字的“尘”字,从土从三鹿,表示群鹿奔腾,沙土飞扬的意思。“尘”字的本义指飞扬的尘土,又泛指极细微的沙土,故小篆的“尘”字从小从土,称小土为尘。,26,“字”的构形,上部一个宝盖头(宀)代表房子,下面一个“子”字表示婴儿。婴儿在屋内,表示生育之义,引申为养育、滋生、孳乳等义。古人把最早产生的独体象形字称为“文”,而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合体字叫做“字”。因为合体字是由独体的字孳乳衍生出来的,所以称“字”。后世“文”、“字”不分,多以“字”来作为文字的通称。,27,汉字的字式有两种类型:单体字和合体字。 1.单体字又可分为两类: (1)刻画具体事物的简单轮廓(象形),如虎、万、丽、人、木等; (2)用简单的线条表示抽象概念(指事),如一、二、三、上、下等。 有些字不是纯粹的单体,而是从单体上加一两笔,如甘、刃等,是介乎单体和合体之间的字式。,象形字,29,2.合体字又可分为两类: (1)用两个以上的单体字的意义结合成为一个新的意义(会意),如好、森、莫、尘、孬等; (2)用一个单体字表示意义范畴,另一个字表示声音(形声),如清、城、功、露、笠、烈、贷、圆、阁等。,祭是一個会意字,像人手持肉块供放到祭桌上,表示以酒肉祭祀和供奉神、祖的意思。祭在后代成为一种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如祭奠、公祭等。此外,祭字还可用作姓氏。不过用作姓氏的祭字不读j(音记),而应该读作zhi(音债)。,31,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几千年前的字式,大多数保存到现在使我们从此可以看见一些社会发展的事实。 例如甲骨文中有“犂”(犁),可见殷人的农业发达,已经晓得用牛耕田了。例如“赋”“税”二字,一个从贝,一个从禾,可见上古的赋税主要是征收农作物(税),但也不一定是实物,可以用货币作为代价(赋)。即使将来毛笔完全不用了,我们也可以知道古代的笔管曾经用竹,因为 “筆” (笔)字是从竹的。,32,二、汉字的优缺点 现在世界上比较通行的文字有两种:一是用几十个字母记录词语语音的表音文字;二是兼表音和表形的汉字。这两类文字体系,都各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说哪种文字绝对好,哪种文字绝对不好。欧洲的一些学者认为,表音文字是最进步的文字,汉字是一种落后的文字。这种偏见被国内的一些学者所接受,他们在书刊上谈到汉字时,很少说到汉字的优点,这是片面的。,33,(一)汉字的优点 汉字的最大优点,是它的超方言性。中国是地域广阔、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古代不可能做到语言规范化;就是现在推广普通话,也还不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汉字却是全国通行的书面语言交际工具。语言不同,以笔代口写出字来,却完全一样。如果是文字拼音化,就会出现广东文、闽南文、上海文、北京文等,妨碍人们思想交流。,34,汉字的另一优点,是它的有理性。文字是一种符号体系,它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所谓无理性,是指纯表音文字,如假借字、音节文字、字母文字等,这种文字纯系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谓有理性文字如汉字,它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是代表事物形类的标志。,35,如“水”字,是从象形文字水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再如“汪”、“洋”两字,用“水”表示类属,用“王”、“羊”表示读音,叫做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这种形声兼顾的特点,便于识别和记忆。,36,许慎在说文中指出“好,美也,从女、子。”段玉裁在注中又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好,本谓女子,引申为凡美之称。” “本谓女子”,之所以又能“引申为凡美之称”,这显然是由于人们,特别是男子的审美意识在起作用人的审美眼光开始转向自身了。女子为美,美好者则人皆爱好之,因此“好”又用为动词,表示喜爱的意思。,“麓”字是个会意兼形声字。鹿的生活习性是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最理想的活动场所是在山脚林间。甲骨文“麓”字从林从鹿,是个会意字,像鹿在林中之形,其本义是指山脚。同时,“鹿”与“麓”读音相同,所以鹿又可以代表“麓”的读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麓”字又是一个从林鹿声的形声字。至于金文的“麓”字,从林录声,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形声字。,38,“家”字是由“宀”和“豕”两个部件构成。 “宀”表示房屋,是家的空间建筑的抽象形式,而“豕”则是猪的古名。到底“宀”下有猪的原初意义是什么呢?这就需要追溯到先民的生活方式了。“豕”是牲畜的一个种类。驯养牲畜是先民的特有的物质资料积蓄方式,而牲畜则是先民的基本储蓄物。因而“家”中之“豕”就是作为“畜”的代表,即一种财产积蓄的符号而出现的。,39,然而,“豕”之所以可以成为“畜”的代表也并非偶然。在上古时代,大牲畜中牛、羊主要用于祭祀,而马则主要用于交通与军事,只有猪是主要用来食用。从考古发现来看,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家畜骨骸以猪骨最为常见,可知猪在先民栏圈中,特别是家庭栏圈中是一个最基本的种类。由此可见,“家”字以“豕”为表意符号,完全是符合古人的思维逻辑的。,40,(二)汉字的缺点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形声字的声符大都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表形字,用以当作表音的声符,不如字母表音准确。汉字在表音功能方面有不少缺点,而主要是以下三点: A.形声字的声符不能区分声调的差异,同一个声符往往表示不同的调。如“胡”字是阳平字,但“糊涂”的“糊”读阳平,“糊弄”的“糊”读去声。,41,B.形声字的声符,往往因语言的变易,而丧失或减弱了表音功能。如“尚”读“shang”的第四声,但以“尚”为声符的“倘”、“躺”读“tang”的第三声,“党”读“dang”的第三声,“徜”、“常”读“chang”的第二声,“敞”读“chang”的第三声。 C.汉字的一字多读的重音现象。如“参”字,在“参加”、“参观”等词中读“can”的第一声,在“人参”一词中读“shen”的第一声,在“参差不齐”一词中读“cen”的第一声,共有三个重音。,42,三、关于汉字的简化问题 汉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若画成其物,笔画就多。从汉字发展史来看,简省笔画一直是汉字演变的明显倾向。 从1952年起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收集在群众中流行的简体字进行研究,到1955年文改会就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第二年公布批准了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又扩大了简化字的范围和字数,这是两千多年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改革。,43,谈谈你对于汉字简化问题的思考,44,新中国成立以后,各行各部门需要广大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建设才能,但是当时全国适龄人口中有80以上是文盲。因此需要大力开展扫盲活动、而扫盲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解决识字问题。 陈章太说:“汉字繁难,这给劳动大众确实造成很多负担,第一字数多,第二笔画多,特别是书写学习都困难,这样来考虑来加速汉字的简化。” 实际上汉字简化自古以来就有了,手头字实际就是一种简化字,早就在民间使用。 陈章太说:“中国的汉字简化早已有之,从甲骨文,金文一直到隶书、楷书,这里头相当一部分是简化字。”,45,简化汉字有着不能掩抑的优点:字数少、书写简便。这也是当年作这项事业的人们最有力的理由。但为了这点便利,造成学习、理解、阅读和使用上多方面的困难,代价是很重的。 张钊汉字简化,得不偿失,46,47,三、割裂了整个汉字体系 许多汉字是自成体系的,常用字简化后割裂了与非常用字的联系,致使从小学简化字的人一辈子也记不住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字。如:会写 “扑(撲)” 不会写 “璞”和“蹼”, 会写 “还(還)”和“环(環)”不会写 “寰”和“鬟”。其他还有: 仅(僅)谨 瑾 盘(盤)磐 牺(犧)曦 彻(徹)澈 撤 蜡(蠟)猎(獵)鬣 歼(殲)纤(纖)谶chen 伤(傷)殇(殤)觞(觴) 声(聲)馨 磬 罄 梦(夢)懵 甍,48,四、形体笔画比较丑陋 许多汉字原来是非常方正美观的,简化以后字形变得极为难看。如: 讠(言) 钅(金) 车(車) 龙(龍) 汉(漢) 刘(劉) 华(華) 长(長) 拣(揀) 东(東) 五、合并偏旁,字不达意 像“貓(猫”)和“豬(猪)”简化以后都成了狗类了,实在是太滑稽了。,49,六、同音字合并,字义混乱 汉字本来是有精确分工的,非要人为地让一个字去承担本不该它应该具有的含义。如: 后:前后 皇后 原本为 前後 皇后 发:发现 头发 原本为 發現 頭髮 面:面部 面粉 原本为 面部 麵粉 板:木板 老板 原本为 木板 老闆 七、毫无道理地将汉字进行切割,音形皆损 如:掛(挂) 蠍(蝎) 槨(椁),50,八、简化后出现表音错误 如:鄰(邻) 賓(宾) 韵母本是in,但简化字是用韵母为ing的字作偏旁,容易让人读错。 九、有些字笔画本不多,完全没必要简化 如:減(减) 涼(凉) 時(时) 國(国) 十、使汉字的可识别性大大降低 汉字简化以後,使原来差别很大的字变得非常相像,导致经常被人搞错。 如:鳳(凤)和 風(风) 厲(厉)和 歷(历) 特别是“凤”和“风”,经常出现姓名中的“凤”和“风”让人分辨不清。,51,陆俭明 应做到识繁写简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说,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总的发展趋势是趋向简单,解放初期实行汉字简化,一方面是继承前人工作,因为汉字简化从清末就有人主张了,另外也是因为新中国成立时90%的文盲率急需扫盲,对汉字简化有利于此。“现代我们使用的简化字,绝大部分是古已有之,有的是古代手体字,有的是古代草书,也有一部分是同音代替。”陆俭明认为,在趋势就简的前提下,没有再变回繁体的必要,具体到一些个别字可能需要调整。比如就两岸交流等问题,陆俭明认为可以实行“识繁写简”的方案,即认识繁体字使用简体字。,52,经过四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简化汉字在普及教育和书写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从另一方面看,简化字也并非全无可议之处。,53,但文字的规范一经确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各行其是,放任自流。汉字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待汉字也要像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一是要继承传统而不能割断传统,二是要改革,按照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使之成为更好的交际工具。,54,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使得学习汉语汉字的人越来越多。在各国教汉语的教师中,有的来自台湾,有的来自大陆,在教汉字时自然就会出现繁简两套教法。对这两套教法是否统一,或如何统一,有待海峡两岸及海外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讨论解决。,55,四、汉字不能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1958年国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它的作用是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以及给汉字注音。目前拼音方案的应用范围还有扩大的可能。如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汉字,可以用拼音写这个字,书刊中的生僻字可以加上拼音,在引用外国的人名、地名时,有人主张用拼音方案拼译等。可以预测,这套方案将会同汉字一样长期存在下去。,56,但曾有人认为,人类语言的书面符号都应走向拼音文字的道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文字一概视为落后文字。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偏见。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之一,它不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载体,而且在现在,仍然是全国人民以及国外炎黄子孙的共同交际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汉字的优越性,这个文字体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重新走拼音文字的道路。,57,五、汉字的二重性和字谜文化 字谜是汉字文化圈中特有的一种现象。字谜的长盛不衰与汉字形体结构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汉字,就不会有在汉字基础上产生的字谜。,58,字谜分为谜面和谜底两部分。谜面,既要与谜底汉字紧密扣合;又要尽可能地偏离真正指称的对象,表现出似乎与谜底汉字无关系的内容。字谜谜面一般比较简短,要在三五个字中体现谜面这种相互悖逆的特点,光凭人类语言能力和修辞技巧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谜底汉字要能适合谜面制作的需求。如果谜底汉字不能提供谜面需求的种种条件,字谜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不可能的。,59,(1)汉字交际意义与偏旁笔画连读字义的差异 汉字偏旁笔画可以拆分,拆分后各部件所具有的表义作用,正好适合谜面制作的需求。汉字的合体字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偏旁组成。离分合体字的自然偏旁,把合体字的偏旁当做独立文字看待,并将其“字义”连读成义,就有了一个与谜底汉字不同的谜面意义,从而造成与谜底汉字在语义上的歧异。,60,思想不集中忿(分心) 火车站内人行道胎(月台) 植树亲(立木) 千里相逢重(千里) 一公尺来(一米) 一一补足是(一、一、足),61,用在社会交际中的汉字,每个都有规定的形体和特定意义,这是汉字的第一重构成,为人们所熟知。但构成这个汉字的偏旁笔画意义,特别是它们连读后所表达的谜面意义,却与汉字的交际意义无关,对一般人来说是陌生的,不习惯的。但它“确实”存在于这个汉字之中,在游戏中用,能够得到人们认可,于是形成了汉字的第二重构成。,62,汉字形体结构上的完整性和可拆分性,造成了汉字本身交际意义和字谜游戏意义的区别,由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