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2010.7-1989 是一项关于聚乙烯醇树脂灰分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测定聚乙烯醇(PVA)树脂中残留的无机物质含量,这些无机物质在高温灼烧后会转化为灰分。具体测试流程和要求如下: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聚乙烯醇树脂产品,通过灰分含量的测定,可以评估树脂的纯度,了解生产过程中无机杂质的残留情况。

  2. 定义:灰分是指样品在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后剩余的无机残渣。

  3. 试验条件与设备

    • 高温炉:能够维持温度在550±25℃。
    • 坩埚:一般使用瓷坩埚或铂金坩埚,确保不与样品反应。
    • 天平:精度能满足测试需求,通常要求精确到0.1毫克或更小。
  4. 样品准备

    • 将聚乙烯醇树脂样品研磨至适宜粒度,确保试样均匀。
    • 称取适量试样(具体量依据实验要求确定),精确至所需精度。
  5. 测试步骤

    • 将称好的试样放入预先灼烧至恒重的坩埚中。
    • 放入预热至规定温度的高温炉中,灼烧一定时间(通常为3-4小时),直至残余物呈现恒定质量。
    • 灼烧过程中可适当通风,以助于有机物质完全氧化。
    • 灼烧结束后,将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称量灰分的质量。
  6. 计算方法:灰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表示)=(灰分的质量 / 样品的原始质量)× 100%。

  7. 重复性与再现性:标准中可能包含关于实验重复次数及接受的灰分测定值变异性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2010.2-2010
  • 1989-12-25 颁布
  • 1990-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2010.7-1989聚乙烯醇树脂灰分测定方法.pdf_第1页
GB12010.7-1989聚乙烯醇树脂灰分测定方法.pdf_第2页
GB12010.7-1989聚乙烯醇树脂灰分测定方法.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2010.7-1989聚乙烯醇树脂灰分测定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标 准GB 1 2 0 1 0. 7 一 8 9聚乙烯醇树脂灰分测定方法D et e r m i n a t i o n f o r a s h c o n t e n t o f p o l y v i n y l a l c o h o l r e s i n 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马福炉灼烧恒重侧定聚乙烯醇树脂中灰分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高碱醇解和低碱醉解工艺生产的聚乙烯醉树脂中灰分。2 原理 将试样灰化并经高温灼烧至恒重, 计算灼烧残渣( 即灰分) 的含量。3 仪器3 . 6柑踢; 1 0 0 m L , 瓷增祸。增塌钳。分析天平: 感量。 . 1 m g ,干燥器; 内 装无水氯化钙或变色硅胶干燥荆。电炉; 2 k W,马福炉: 最高使用温度达8 0 0 r- , 控温精度士2 5 C,,勺了口叼L乙乙乙东乙4 操作步吸 在经过7 5 0 8 0 0 0C 灼烧恒重的 增锅中, 称取聚乙船醉试祥( 高碱醉解的试样取2 -3 g , 低碱醇解的试样取5 g ) , 准确至0 . 2 m g , 放在电炉上于4 0 0- 4 5 0 0C 炭化, 然后放入预先升温至7 5 0 - 8 0 0 的马福炉中灼烧至恒重( 约5 h ) 。 取出柑祸. 在空气中冷却1 - 3 m i n , 然后移入干燥器中至少冷却 1 h , 降至室温,称量( 每次冷却时间应严格一致) , 准确Y. 0 . 2 m g ,5 , 1结果计算与表示 灰分含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r , 一 凳 任 瓷 1 0 0式中: 了 一 灰分含量, %; , 。 一 一柑锅质量, 9 ; 二 。 一 增 塌 加 试 样 的 质 量, 。- 一 增塌加灰分的质量, g o5 . 2 取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8 9 一 1 2 一 2 5 批准1 9 9 0 - 1 1 一 0 1 实施G B 1 2 01 0 . 7 一8 96 允许差平行试验结果的两值之差不大于 0 . 0 3 0 0 0了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各项: 注明按照本国家标准;b . 试样名称、 批号; 送样单位;d . 按第5 章计算的结果;e . 试验人员;仁 试验日 期。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树脂产品分会( S C 4 ) 归口。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一分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道德、 胡凤珍、 陆庆云、 赵椒珍。 本标准参照采用日 本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