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079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与之前的《GB/T 20799-2014》、《GB/T 21735-2008》、《SB/T 10395-2005》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 适用范围扩大:新标准不仅涵盖了肉类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环节,还进一步明确了在流通、销售等经营环节的卫生要求,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

  2. 标准性质变化:《GB 20799-2016》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其规定的各项要求对行业内企业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之前的《GB/T》系列为推荐性国家标准,《SB/T》为商业行业标准,实施上更为灵活,不具强制执行力。

  3. 细化卫生要求:新标准对肉和肉制品的原料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卫生条件和操作程序提出了更具体、严格的要求。例如,增加了对冷冻、冷藏设施温度控制的具体指标,以及对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等。

  4. 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强调了食品经营者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增强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可追溯性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微生物指标更新:根据最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调整了微生物限量指标,如对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监控更加严格,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6. 增加检测方法:提供了更详细的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利于监管部门和企业执行标准时有统一的标准遵循。

  7.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新标准还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注,鼓励采用环保包装材料,减少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12-23 颁布
  • 2017-12-23 实施
©正版授权
GB207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pdf_第1页
GB207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pdf_第2页
GB207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2079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2 0 7 9 9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2 0 1 6 - 1 2 - 2 3发布2 0 1 7 - 1 2 - 2 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 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发 布G B2 0 7 9 92 0 1 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T2 0 7 9 92 0 1 4 鲜、 冻肉运输条件 、G B/T2 1 7 3 52 0 0 8 肉与肉制品物流规范 、S B/T1 0 3 9 52 0 0 5 畜禽产品流通卫生操作技术规范 。本标准与G B/T2 0 7 9 92 0 1 4、G B/T2 1 7 3 52 0 0 8和S B/T1 0 3 9 52 0 0 5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 ;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G B2 0 7 9 9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肉和肉制品采购、 运输、 验收、 贮存、 销售等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肉和肉制品经营活动。本标准的肉包括鲜肉、 冷却肉、 冻肉和食用副产品等。本标准不适用于网络食品交易、 餐饮服务、 现制现售的肉和肉制品经营活动。2 术语和定义2.1 鲜肉畜禽屠宰后, 经过自然冷却, 但不经过人工制冷冷却的肉。2.2 冷却肉( 冷鲜肉)畜禽屠宰后经过冷却工艺处理, 并在经营过程中环境温度始终保持04的肉。2.3 冻肉经过冻结工艺过程的肉, 其中心温度不高于-1 5。2.4 食用副产品畜禽屠宰、 加工后, 所得内脏、 脂、 血液、 骨、 皮、 头、 蹄( 或爪) 、 尾等可食用的产品。2.5 肉制品以畜禽肉或其食用副产品等为主要原料, 添加或者不添加辅料, 经腌、 卤、 酱、 蒸、 煮、 熏、 烤、 烘焙、 干燥、 油炸、 成型、 发酵、 调制等有关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生或熟的肉类制品。3 采购3.1 应符合G B3 1 6 2 12 0 1 4中第2章的相关规定。3.2 采购鲜肉、 冷却肉、 冻肉、 食用副产品时应查验供货者的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等资质证件。3.3 鲜肉、 冷却肉、 冻肉、 食用副产品应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检疫标志。3.4 不得采购病死、 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 不得采购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检验或者检疫检验不合格的肉、 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制品。4 运输4.1 应符合G B3 1 6 2 12 0 1 4中第3章的相关规定。4.2 鲜肉及新鲜食用副产品装运前应冷却到室温。在常温条件下运输时间不应超过2h。G B2 0 7 9 92 0 1 62 4.3 冷却肉及冷藏食用副产品装运前应将产品中心温度降低至04, 运输过程中箱体内温度应保持在04, 并做好温度记录。4.4 冻肉及冷冻食用副产品装运前应将产品中心温度降低至-1 5及其以下的温度, 运输过程中箱体内温度应保持在-1 5及其以下的温度, 并做好温度记录。4.5 需冷藏运输的肉制品应符合4.3的相关规定。需冷冻运输的肉制品应符合4.4的相关规定。4.6 冷藏或冷冻运输条件下, 运输工具应具有温度监控装置, 并做好温度记录。4.7 运输工具内壁应完整、 光滑、 安全、 无毒、 防吸收、 耐腐蚀、 易于清洁。4.8 运输工具应配备必要的放置和防尘设施。运输鲜片肉时应有吊挂设施。采用吊挂方式运输的, 产品间应保持适当距离, 产品不能接触运输工具的底部。4.9 鲜肉、 冷却肉、 冻肉、 食用副产品不得与活体畜禽同车运输。4.1 0 头、 蹄( 爪) 、 内脏等应使用不渗水的容器装运。未经密封包装的胃、 肠与心、 肝、 肺、 肾不应盛装在同一容器内。4.1 1 鲜肉、 冷却肉、 冻肉、 食用副产品应采取适当的分隔措施。4.1 2 不能使用运送活体畜禽的运输工具运输肉和肉制品。4.1 3 装卸肉应严禁脚踏和产品落地。5 验收5.1 应符合G B3 1 6 2 12 0 1 4中第4章的相关规定。5.2 验收鲜肉、 冷却肉、 冻肉、 食用副产品时, 应检查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检疫标志等, 应开展冷却肉、 冻肉的中心温度检查。5.3 验收肉和肉制品时, 应检查肉和肉制品运输工具的卫生条件和维护情况, 有温度要求的肉和肉制品应检查运输工具的温度记录。6 贮存6.1 应符合G B3 1 6 2 12 0 1 4中第5章的相关规定。6.2 贮存冷却肉、 冷藏食用副产品以及需冷藏贮存的肉制品的设施和设备应能保持0 4 的温度, 并做好温度记录。6.3 贮存冻肉、 冷冻食用副产品以及需冷冻贮存的肉制品的设施和设备应能保持-1 8 及其以下的温度, 并做好温度记录。6.4 不得同库存放可能造成串味的产品。6.5 肉和肉制品的贮存时间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7 销售7.1 应符合G B3 1 6 2 12 0 1 4中第6章的相关规定。7.2 鲜肉、 冷却肉、 冻肉、 食用副产品与肉制品应分区或分柜销售。7.3 冷却肉、 冷藏食用副产品以及需冷藏销售的肉制品应在04的冷藏柜内销售, 冻肉、 冷冻食用副产品以及需冷冻销售的肉制品应在-1 5及其以下的温度的冷冻柜销售, 并做好温度记录。7.4 对所销售的产品应检查并核对其保质期和卫生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发现有异味、 有酸败味、 色泽不正常、 有粘液、 有霉点和其他异常的, 应停止销售。7.5 销售未经密封包装的直接入口产品时, 应佩戴符合相关标准的口罩和一次性手套。G B2 0 7 9 92 0 1 63 7.6 销售未经密封包装的肉和肉制品时, 为避免产品在选购过程中受到污染, 应配备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 如一次性手套等。8 产品追溯和召回应符合G B3 1 6 2 12 0 1 4中第7章的相关规定。9 卫生管理9.1 应符合G B3 1 6 2 12 0 1 4中第8章的相关规定。9.2 运输、 贮存、 销售人员在工作期间应遵循生熟分开的原则。9.3 对贮存、 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刀具、 容器、 操作台、 案板等, 应使用8 2以上的热水或符合相关标准的洗涤剂、 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9.4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 使用前后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