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589-2004 纳米氧化锌》这一标准主要规定了纳米氧化锌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适用于纳米氧化锌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该标准具体内容包括:

  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纳米氧化锌的基本概念,描述了其作为粒径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特殊氧化锌形态的特点。

  2. 分类:根据纳米氧化锌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纯度、比表面积、形貌等,进行了分类,以便于用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

  3. 要求:详细规定了纳米氧化锌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纯度、杂质含量、粒度分布、比表面积、晶体结构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使用要求,保证性能稳定。

  4. 试验方法:阐述了检测上述技术要求的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和条件,如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晶体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量粒度及形貌,比表面积通过氮气吸附法测定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检验规则:规范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抽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以保证每批产品的质量一致性。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规定了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注的信息内容,如产品名称、型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商信息及安全警示等;同时,对包装材料、方式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提出了要求,以防产品受潮、变质或物理性质改变。

此标准旨在为纳米氧化锌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统一的质量评估依据,促进该材料在各领域的有效利用与标准化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9-29 颁布
  • 2005-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9589-2004纳米氧化锌.pdf_第1页
GB-T19589-2004纳米氧化锌.pdf_第2页
GB-T19589-2004纳米氧化锌.pdf_第3页
GB-T19589-2004纳米氧化锌.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9589-2004纳米氧化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7 7 . 1 6 0H 7 1(8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9 5 8 9 -2 0 0 4纳米氧化锌Na no- z i nc o xi d e2 0 0 4 - 0 9 - 2 9 发布2 0 0 5 - 0 4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布GB/ T 1 9 5 8 9 -2 0 0 4月U吕 本标准由国家科技部提出。 本标准由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 S A C / T C 2 4 3 ) 和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 S AC / T C 6 3 / S C )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山东兴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丰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运法、 袁方利、 范国强、 刘幽若GB / T 1 9 5 8 9 -2 0 0 4纳米氧化锌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纳米氧化锌的范围、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近球状的纳米氧化锌粉体材料, 不适用于纳米氧化锌丝、 氧化锌带及其他形状纳米氧化锌粉体 该产品主 要用于橡胶、 涂料、 电 子陶 瓷、 化妆品、 化 纤擒 品及日 用品 等。 分子式: Z n O 相对分子 质量: 8 1 . 3 8 ( 按 2 0 0 1年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1 9 1 -2 0 0 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 q v I S O 7 8 0 : 1 9 9 7 ) GB / T 5 3 4 -2 0 0 2工业硫酸 GB / T 1 2 5 。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 / T 2 9 2 2 化学试剂色谱载体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GB / T 3 1 8 5 -1 9 9 2 氧化锌( 间接法) G B / 丁6 6 7 8 -1 9 8 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 B / T 6 6 8 2 -1 9 9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n e q I S O 3 6 9 6 : 1 9 8 7 ) G B / T 9 7 2 3 -1 9 8 8 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n e q I S O 6 3 5 3 - 1 : 1 9 8 2 ) H G 2 7 9 2 -1 9 9 6 饲料级氧化锌 H G / T 3 6 9 6 . 1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H G/ T 3 6 9 6 . 2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 G/ T 3 6 9 6 . 3 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产品分类1 类: 主要用于医药、 化妆品、 电子材料;2类: 主要用于橡胶、 塑料、 涂料、 陶瓷、 化纤、 催化剂;3 类: 主要用于橡胶4技术要求4 . , 外观: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4 . 2纳米氧化锌应符合表 1要求GB/ T 1 9 5 8 9 - 2 0 0 4表 1要求项目指标1 类2 类3类氧化锌( Z n D ) / %)9 9 . 09 7 . 095 . 0电镜平均粒径% n m1 0 01 0 01 O QX R D线宽化法平均晶粒/ n m1 0 01 0 01 0 0比表面积/ ( m / g )1 51 53 5团 聚 指 数(1 0 01 0 01 0 0铅( P b ) / % 60. 0 010. 0 010 . 0 3锰( Mn ) / %(0 . 0 0 10 . 0 010 . 0 0 5铜( C u ) / %(0 . 0 0 0 50 . 0 0 0 50 . 0 0 3锅( C d ) / %(0 . 0 01 50 . 0 05汞( Hg ) / % 50 . 0 0 0 1砷( As ) / %0 . 0 0 0 31 0 5 挥发物/ %镇0 . 50. 50 . 7水溶物/ %毛0 . 1 00 . 1 00 , 7盐酸不溶物/ %蕊0 . 0 20 . 0 20 . 05灼烧失重/ %(245试验 方法51 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的试剂, 操作者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严重者应立即治疗。使用易燃品时, 严禁使用明火加热。5 . 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 B / T 6 6 8 2 -1 9 9 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 H G / T 3 6 9 6 . 1 , H G / T 3 6 9 6 . 2 ,HG / T 3 6 9 6 . 3 之规定制备。5 . 3 氧化锌含A测定5 , 3 . 1 方法提要 将试验溶液调整到 p H1 0 , 以铬黑 T为指示剂, 用 E D T 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锌离子, 根据 E D T A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 , 确定氧化锌含量。5 . 3 . 2 试荆和材料5 . 3 . 2 . 1 盐酸溶液: 1 +1 ;5 . 3 . 2 . 2 氨水: l +l ;5 . 3 . 2 . 3 氨一 氯化钱缓冲溶液( p H 1 0 ) ;5 . 3 . 2 . 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 。 ( E D TA ) 约。0 5 m o l / 1 . ;5 , 3 . 2 . 5 铭黑 T指示液: 称取 。 _ 5 g铬黑 丁和 2 g盐酸经胺溶于1 0 0 ml , 三乙醇胺中。5 , 33 分析步骤 称取约( 0 . 1 2 0 . 1 4 ) g 试样, 精确至 0 . 0 0 0 2 g , 置于2 5 0 mL锥形瓶中, 加少量水润湿, 加 3 m l盐酸溶液, 加热使试样全部溶解。冷却后加 5 0 mL水、 用氨水中和至沉淀析出并再溶解, 加 1 0 mL氨一 氯GB / T 1 9 5 8 9 -2 0 0 4化钱缓冲溶液, 加 5 滴铬黑T指示液, 摇匀。色即为终点。5 . 3 . 4 结果计算 氧化锌含量以氧化锌( Z n O ) 质量分数 w,用 E D 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葡萄紫色变为正兰计 , 按式( 1 ) 计 算:Vc m X 1 0 - s儿又 1 0 0(1 ) 式 中 : V 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 E D TA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 单位为毫升( m L ) ; c E D T A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的数值, 单位为摩尔每升( m o l / L ) ; m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 9 ) ; M氧化锌的摩尔质量的数值( M=8 1 . 3 9 ) , 单位为克每摩尔( g / mo l )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 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 2 %05 . 4 粒度的测定5 . 4 . 1 电镜平均粒径的测定 取氧化锌试样, 以水和乙醇的混合液体( 1 +1 ) 作溶剂, 经超声波振荡仪分散后, 取( 1 -2 ) 滴于制样薄膜上, 置于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台上, 在约1 0 万放大倍数下, 选择颗粒明显、 均匀和集中的区域, 用照相机摄下电子显微镜图。在照片上用纳米标尺测量不少于 1 0 0 个颗粒中每个颗粒的长径和短径( 可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 取算术平均值。 平均粒径 w 2 按式( 2 ) 计算: 艺( d , +d , )W, = 不 ? n(2 ) 式中 : d ,微粒的长径, 单位为纳米( n m) ; d , 微粒的短径, 单位为纳米( n m) ; n 量取微粒的个数。5 . 4 . 2 X 一 衍射( X R D ) 线宽化法平均晶粒的测定 将样品按X射线衍射仪要求制样后进行衍射测定, 角度范围从 2 5 0 - 3 5 0 ; 用分析纯氯化钾按样品同样条件进行衍射测定; 以氯化钾的 2 8 . 3 “ 半峰宽作基准半峰宽, 通过测定样品氧化锌的3 1 . 7 0 晶面的衍射峰的半峰宽, 用谢乐公式计算平均晶粒。5 . 5 比表面积的测定 称取约0 . 6 g试样, 精确至。 . 0 0 1 g , 按 GB / T 2 9 2 2规定的方法测定。5 . 6 团聚指数的测定 取约。 . 0 5 g 纳米氧化锌试样, 置于5 0 m L 烧杯中, 加( 2 - 3 ) 滴六偏磷酸钠分散液, 用玻璃棒 搅匀润湿分散, 再加( 1 0 - 2 0 ) mL水, 用功率为 2 5 0 W 的超声波分散 1 0 m i n 。按激光粒度仪 ( 测量范围:0 . 0 2 p m - 1 0 0 p m ) 进样要求测定体积平均粒径D ; 由5 . 4 . 2 条获得平均晶 粒作为一次平均粒径d o 团聚指数 T按式( 3 ) 计算: T= D/ d (3) 式 中: D 分散后激光粒度分析仪得出团聚颗粒平均值, 单位为纳米( n m) ; d -5 . 4 . 2 条获得的一次粒子的粒径平均值, 单位为纳米( n m) o5 . 7铅的测定5 . 7 . 1 原子吸收法( 仲裁法) 按 HG 2 7 9 2 -1 9 9 6相应方法测定GB / T 1 9 5 8 9 -2 0 0 45 . 7 . 2化学 法 按 GB / T 3 1 8 5 -1 9 9 2 相应方法测定。5 . 8 锰含.测定5 . 8 . 1 原子吸收法( 仲裁法)5 . 8 . 1 . 1 方法提要 参见GB / T 9 7 2 3 -1 9 8 8 第 3章。5 . 8 . 1 . 2 试剂和材料 锰标准溶液: 1 m L 溶液含锰( Mn ) 0 . 1 m g ,5 . 8 . 1 . 3 仪器、 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带有锰空心阴极灯; 波长: 2 7 9 . 5 n m; 火焰: 乙炔一 空气。5 . 8 . 1 . 4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3 0 g 试样( 精确至。 . 0 1 g ) , 置于 2 5 0 m L烧杯中, 加少量水润湿, 加 1 5 0 m L盐酸溶液, 使其完全溶解 , 转移至2 5 0 m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锰、 铜、 锡的测定 。5 . 8 . 1 . 5 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 1 0 mL试验溶液 A共四份, 分别置于 1 0 0 mL容量瓶中, 以下操作按 G B / T 9 7 2 3 -1 9 8 8 第6 . 2 . 2 条中的“ ( 1 ) 份不加标准溶液, ( 2 ) , ( 3 ) , ( 4 ) 份分别加人成比 例的 标准溶液, 均用水稀释至1 0 0 mL 。用空白溶液调零, 在规定的仪器条件下, 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加人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 绘制曲线, 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轴相交, 交点 X即为待测元素的浓度。 ” 进行操作。5 . 8 . 1 . 6分析 结果的表述 锰含量以锰( Mn ) 的质量分数 w 。 计, 按式( 4 ) 计算: , Xl 0 0X1 0 - 、, 八 八2 5 0 cw , =- 一一又 - 丁 二 下 二 丁 - 入 I Uu = m X 1U/Lou刀. . . . . . . . . . . . .。 。 。 (4) 式中 : c 由曲线上查出试验溶液中被测元素浓度的数值, 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 / m L ) ; m -5 . 8 . 1 . 4条中称量的试料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 绝对 差值不大于。 . 0 0 2 % ,5 . 8 . 2化 学法 按 GB / T 3 1 8 5 -1 9 9 2相应方法测定。5 . 9铜含f 的测定5 . 9 . 1 原子吸收法( 仲裁法)5 . 9 . 1 . 1 方 法提要 参见 G B / T 9 7 2 3 -1 9 8 8第3章。5 . 9 . 1 . 2 试剂和材料 铜标准溶液: 1 M I溶液含铜( C OO . 1 m g5 . 9 . 1 . 3 仪器 、 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带有铜空心阴极灯; 波长: 3 2 4 . 7 n m; 火焰: 乙炔一 空气。5 . 9 . 1 . 4 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 1 0 M I , 试验溶液 A共四份, 分别置于 1 0 0 MI容量瓶中, 测定方法同 5 . 8 . 1 . 5 锰的测定 。5 . 9 . 1 . 5 分析结果的表述 铜含量以铜( C u ) 的质量分数 w 计, 按式( 5 ) 计算:G B/ T 1 9 5 8 9 -2 0 0 4 c X 1 0 0 X 1 0叭 =- m X 1 0 / 2 5 0X 1 0 0 =2 5 0 c(5 ) 式 中 : c 由曲线上查出试验溶液中被测元素浓度的数值, 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 / m L ) ; m -5 . 8 . 1 . 4 条中称量的试料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 0 0 2 %,5 . 9 . 2化学法 按 G B / T 3 1 8 5 -1 9 9 2相应方法测定5 . 1 0 铜含,的测定5 . 1 0 . 1 试荆 和材料 锅标准溶液: 1 mL溶液含锡( C d ) 0 . 1 mg ,5 . 1 0 . 2 仪器、 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带有锡空心阴极灯; 波长: 2 2 8 . 8 n m; 火焰: 乙炔一 空气。5 . 1 0 . 3 分析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 1 0 mL试验溶液 A共四份, 分别置于 1 0 0 mL容量瓶中, 测定方法同5 . 8 . 1 . 5 锰的测定5 . 1 0 . 4 分析结果的表述 锡含量 以锅 ( C d ) 的质量分数 w。 计 , 按式 ( 6 ) 计 算 :cx1 0 0X 1 0 - W s = m 门6 / 2 5 0X 1 0 0 =2 5 0 cm( 6 ) 式中 : c 由曲线上查出试验溶液中被测元素浓度的数值 , 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 / mL ) ; m -5 . 8 . 1 . 4 条中 称量的 试料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 . 0 0 2 %,5 . 1 1 汞含f的测定5 . 1 1 . 1 方法提要 同G B / T 5 3 4 -2 0 0 2的5 . 6 . 2 . 1 ,5 . 1 1 . 2试荆 硫酸溶液: 1 +1 ; 其他同 G B / T 5 3 4 -2 0 0 2的5 . 6 . 2 . 2 ,5 . 1 1 . 3 仪器、 设备 同GB / T 5 3 4 -2 0 0 2的5 . 6 . 2 . 3 .5 . 1 1 . 4工作 曲线的绘制 同G B / T 5 3 4 -2 0 0 2 的 5 . 6 . 2 . 4 . 2 ,5 . 1 1 . 5 分析步骤5 . 1 1 . 5 . 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量( 2 . 0 0 士。 . 0 1 ) g样品, 置于1 0 0 mL烧杯中, 加2 0 m L水, 加入 1 0 m工硫酸溶液。溶解试料后,加人。 . 5 mL高锰酸钾溶液, 将此烧杯盖上表面皿, 煮沸数秒, 冷却。5 . 1 1 . 5 . 2 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除不加试样外, 与试验溶液同时同样处理。5 . 们. 5 . 3测定 按G B / T 5 3 4 -2 0 0 2的5 . 6 . 2 . 4 . 3 测定试验溶液和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值。GB/ T 1 9 5 8 9 -2 0 0 45 . 1 1 . 5 . 4分析结 果的表述 汞含量以汞( Hg ) 的质量分数 w 计, 按式( 7 ) 计算: ( m , 一M O X 1 0 - 1策 之右一 n乙只 1 0 0 =( m, 一m )1 0-( 7 )式中 :刀 1 -刀 。 夕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汞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微克( k g )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空白试验溶液中汞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微克 IR g ) ;试料的 质量, 单位为克( g )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 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 绝对差值不大 于。0 0 0 0 5 %.5 . 1 2 砷含f的测定 按H G 2 7 9 2 -1 9 9 6 相应方法测定。5 . 1 3 1 0 5 挥发物含f X 1 9 定5 . 1 3 . 1 方法提要 在( 1 0 5 - 1 1 0 ) 的温度下, 将试样烘干至恒重, 计算挥发物含量5 . 1 3 . 2 仪器、 设备5 . 1 3 . 2 . 1 称量瓶: 0 5 0 m mX 2 5 m m;5 . 1 3 . 2 . 2 电烘箱: 温度能控制在( 1 0 5 -1 1 0 M .5 . 1 3 . 3 分析步骤 用已预先在( 1 0 5 - - 1 1 0 ) 条件下恒重的称量瓶称取约 5 g试样( 精确至 。 . 0 0 0 2 g ) , 置于电烘箱中, 于( 1 0 5. 1 1 0 ) 条件下烘至恒重。5 . 1 3 . 4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分的质量分数 w7 , 按式( 8 ) 计算:( m 一m, ) 刀 jX 1 0 0( 8 ) 式 中 : m, 干燥后试料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 m一 一 干燥前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 . O S %5 . 1 4 水溶物含f的测定5 . 1 4 . 1 方法提要 将试样溶解于水中, 经加热、 搅拌、 过滤后, 取一定量的滤液蒸发, 烘干至恒重, 根据烘干后残留物的量 , 确定水溶物 的含量 。5 . 1 4 . 2仪器 、 设备5 . 1 4 . 2 . 1 瓷蒸发皿: 1 5 0 mL5 . 1 4 . 2 . 2 电烘箱: 温度能控制在( 1 0 5 -1 1 0 ) - C a5 . 1 4 . 3 分析步 骤 称取约1 0 g ( 精确至。 . 0 1 g ) , 置于4 0 0 m L 烧杯中, 用少量水润湿, 加2 0 0 m L 无二氧化碳的水, 在不断搅拌下加热煮沸 5 mi n , 迅速冷却至室温, 全部移人 2 5 0 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 弃去最初的2 0 m L滤液。用移液管移取 1 0 0 m L滤液, 置于已预先恒重的瓷蒸发皿上, 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干。移人烘箱中, 在( 1 0 5 - 1 1 0 ) 条件下烘至恒重。5 . 1 4 , 4 分析结果的表述 水溶物含量的质量分数二: , 按式( 9 ) 计算: 刀 1W s 一-一 石丽灭而X 1 0 0 =22 5 0 - ,- 。 。 (9 )GB 汀1 9 5 8 9 -2 0 0 4 式 中: 。1 水溶物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 . 2 %.5 . 1 5 盐酸不溶物的测定5 . 1 5 . 1 方法提要 试样用盐酸溶解后, 经过滤、 洗涤、 烘干至恒重。计算盐酸不溶物的含量。5 . 1 5 . 2 试荆和材料5 . 1 5 . 2 . 1 盐酸溶液: 1 十3 ;5 . 1 5 . 2 . 2 硝酸银溶液: 1 7 g / L e5 . 1 5 . 3 仪器、 设备 高温炉: 温度能控制在( 8 5 0 士2 5 ) 0 C.5 . 1 5 . 4 分析步骤 称取约1 0 g 试样( 精确至。 . 0 1 g ) , 置于4 0 0 m L 烧杯中, 用少量水润湿, 加2 0 0 m L盐酸溶液, 加热使试样全部溶解, 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 不溶物用水洗涤至无氯离子, 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不溶物连同滤纸移人已预先恒重的瓷增竭中, 低温灰化后, 移人高温炉中, 在( 8 5 。 士2 5 ) 条件下灼烧至恒重。5 . 1 5 . 5 分析结果表述 欲酸不溶物含量的质量分数 二 。 , 按式( 1 0 ) 计算:一w s =竺 x1 0 0式中 :m ; 盐酸不溶物的质 量, 单位为克( g ) ;仍试料的质量 , 单位为克( 9 )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 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 0 0 5 0 0 ,5 . 1 6 灼烧失直的测定5 . 1 6 . 1 方法提要 在( 8 0 0 8 5 0 ) 0C 温度下, 将试样 灼烧2 h , 计 算挥发物含量。5 . 1 6 . 2 分析步骤 称取预先在( 1 0 5 - 1 1 0 ) 条件下恒重的试样( 2 - - 3 ) g , 精确至。 . 0 0 0 2 g , 置于已恒重的钳祸中在高温炉中, 于( 8 0 0- 8 5 0 ) 下灼烧2 h , 然后取出增祸移至干燥器中, 冷 却至室温, 称量。5 . 1 6 . 3 分析结果的表述 灼烧失重的 质量分数w o o , 数值以%表示, 按式( 1 1 ) 计算: w ,o =竺 二- X 1 0 0 。 。 ( 1 1 )式 中:ml 灼烧后试料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m 灼烧前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 . 0 5 %06 检验规则6 . 1 本标准采用型式检验和常规检验。6 . 1 . 1 要求中规定的纳米氧化锌所有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 在正常情况下3个月至少进行 1 次型式检验 。GB/ T 1 9 5 8 9 -2 0 0 46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