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C 1039-2000 南方鲇》是一项针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这一淡水鱼类制定的标准,主要涵盖了该鱼种的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要点以及产品质量要求等方面。根据此标准,南方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在中国南方地区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和市场需求。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南方鲇的基本特征,包括体型大小、颜色特征等外部形态描述,有助于区分其他相似物种,确保品种纯正。接着详细规定了适宜于南方鲇生长繁殖的最佳环境条件,比如水温范围、水质指标等,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依据来创造良好养殖环境。

在养殖管理方面,《SC 1039-2000 南方鲇》还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原则,涉及饲料选择与投喂量控制、疾病预防措施等内容,旨在提高成活率及产量的同时保证产品品质。此外,对于捕捞后处理流程也有相应规范,如清洗消毒方法、包装运输要求等,以延长货架期并保持新鲜度。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0-02-22 颁布
  • 2000-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SC 1039-2000 南方鲇.pdf_第1页
SC 1039-2000 南方鲇.pdf_第2页
SC 1039-2000 南方鲇.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SC 1039-2000 南方鲇.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s C 1 0 3 9 -2 0 0 0 前言 为了鉴定南方姑, 鉴别南方姑和其他物种, 保护和保存南方站原种优良的性状及种质, 避免苗种生产中种质混杂和性状退化, 开展南方贴种质的有效监测,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 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熊传喜、 谢从新、 周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南方鱼 占S C 1 0 3 9 一 2 0 0 0S o u t h e r n s h e a t f i s h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南方贴( S i l u r u s m e r i d i o n a l i s C h e n ) 的主要形态构造特征、 生长与繁殖、 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南方姑的种质鉴定。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 C 1 0 3 7 - 2 0 0 0 鱿3 学名与分类3 门学名 南方站( S i l u r u s m e r i d i o n a l i s C h e n ) . 注: 原名南方大口贴( S i l u r u s s o l d a t o v i m e r i d i o n a l i s C h e n ) .3 . 2 分类位置 贴形 目( S i l u r i f o r m e s ) , 贴科( S i l u r i d a e ) , 站属( S i l u r u s ) .4 主要形态构造特征4 . 1 外部形态特征4 . 1 . 1 外部形态 体延长, 头略扁平, 体侧扁, 体表光滑无鳞。皮肤多粘液。口宽阔, 上位。上领末端在眼后缘的垂直下方, 下领突出, 上下领及犁骨上有许多绒毛状细齿。须 2 对, 其中上领须长, 达到胸鳍基后。幼鱼具须3 对( 体长达到1 5 c m左右时1 对颊须消失) 。 眼小, 上面覆盖透明薄膜。 背鳍短小, 位于腹鳍之上前方。胸鳍有一硬刺, 其前缘锯齿细弱, 大个体仅残存齿痕。 腹鳍小, 其末端未超过臀绪起点, 臀鳍很长, 其后端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小, 边缘略内凹。体色灰褐色或灰黄色, 腹部灰白色, 各鳍灰黑色。 南方鱼 占 外形见图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 0 0 0 - 0 2 - 2 2 批准2 0 0 0 一 0 4 一 0 1 实施s c 1 0 3 9 一2 0 0 0 图 1 南方贴的外形图4 . 1 . 2 可数性状4 . 1 . 2 . 1 背鳍鳍式: D . 0 , 5 6 ,4 . 1 . 2 . 2 臀鳍鳍式: A . 0 , 7 3 -8 6 ( 多数为7 8 8 5 ) ,4 . 1 . 2 . 3 胸鳍鳍式: P . 1 , 1 4 -1 5 ( 个别为1 6 ) ,4 . 1 . 2 . 4 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 1 3 1 7 ,4 . 1 . 3 可量性状 体长为体高的5 . 3 -6 . 4 倍, 为头长的4 . 4 -5 . 3 倍; 头长为吻长的 2 . 9 -3 . 5 倍, 为眼径的 8 . 4 -1 6 . 5 倍, 为眼间距的1 . 5 -1 . 8 倍。4 . 2 内部构造特征4 . 2 . 1 缥 有缥管, 一室。4 . 2 . 2 脊椎骨 脊椎骨总数: 5 9 6 1 ,4 . 2 . 3 腹膜 灰白色或灰黑色。5 生长与公殖5 . 1 生长 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和体重的实测平均值见表 1 , 表 1 南方贴不同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的实侧平均值年龄, 的12345678体长 , c m3 2 . 95 7 . 06 4 . 48 2 . 51 0 0 . 01 1 0 . 01 1 7 . 01 2 9 . 0体重, 94 9 7 . 01 9 1 2 . 52 6 9 4 . 55 2 8 3 . 36 8 0 0 . 01 2 0 0 0 . 01 4 5 0 0 . 01 5 0 2 5 . 0 南方站生长方程和体长与体重关系式见附录A( 提示的附录) 。5 . 2 繁殖5 - 2 . 1 性成熟年龄: 雌、 雄鱼 3 -4 龄达到性成熟。5 . 2 . 2 性成熟个体性腺每年成熟一次, 一次产卵。卵为粘性。5 . 2 . 3 怀卵量: 不同年龄组个体平均怀卵量见表2 。 表 2 南方站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平均怀卵量年龄 , 龄34567体重, g2 7 0 05 2 5 06 6 0 51 3 0 5 01 5 4 2 0绝对怀卵量 , 粒2 8 8 6 06 7 7 1 01 4 5 0 0 01 7 5 6 3 22 0 5 1 7 6相对怀卵量, 粒/ 91 0 . 81 2 . 92 2 . 11 3 . 31 3 . 3S C 1 0 3 9 一 2 0 0 06 遗传学特性6 . 1 细胞遗传学特性 南方贴体细胞染色体数: 2 n =5 8 , 臂数( N F ) : 9 8 , 组型公式: 2 0 m+2 0 s m +1 4 s t +4 t , 南方姑染色体组型见图 2 ,4 苏 X 洲盆 n 器 跳 X 劣 其 名 x 耳 月 丫x a x x布 莽西 n 西 x 孔万 苏花 :声 日幼石 0 布 石月月民X. 月4 0 奋: 邢 I 肠图 2八 八SUm南方姑染色体组型图6 . 2 生化遗传学特性 南方姑肌肉的乳酸脱氢酶( L D H) 同工酶酶谱见图3 , 酶带扫描图见图4 , 醉带的活性强度见表 3 e秀,工0曰图 3 南方贴肌肉组织L D H同工酶电泳酶谱图图 4 南方蛤肌肉组织 L D H同工酶酶带扫描图表 3 南方姑肌肉组织L D H酶带相对迁移率活性强度 , %L D H ,0.41L D H f0. 38同工酶酶带活性强度 L D H ,0 . 3 5L D H ,0.329 2 . 8 67 . 1 47 检测方法了 门年龄的鉴定7 . 1 . 1 材料 用脊椎骨鉴定年龄, 同时取耳石为对照。7 . 1 . 2 操作步骤 a )取下脊椎骨, 保存在编号的纸袋中; b ) 将保存在纸袋中的脊椎骨取出, 洗净后在水中煮沸5 - 1 0 m i n , 取出阴干; c )在解剖镜或投影仪下观察年轮, 确定鱼的年龄。s c 1 0 3 9 一2 0 0 0了 . 2 繁殖力的测定 按S C 1 0 3 7 的规定执行。7 . 3 染色体的检测 按S C 1 0 3 7 的规定执行。74 生化遗传分析 分析样品取自背部白肌, 其余按S C 1 0 3 7 的规定执行。S C 1 0 3 9 一2 0 0 0 附录A ( 提示的附录)生长方程和体长与体皿关系式A 1 体长和体孟生长方程 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见式( A 1 ) 、 式( A 2 ) L = 2 2 0 W, = 6 3 5 4 3 .式中: 么t 龄时鱼体体长, C M; Wt 龄时鱼体体重, 9 ; e 自然对数的底; t -鱼的年龄, 龄。1 2 1一e - 0 - 1 0 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