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2部分专题10第4讲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含解析).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2部分专题10第4讲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含解析).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随堂巩固第2部分专题10第4讲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含解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1(鉴赏诗人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梅雨柳宗元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注梅雨: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当时被贬谪于此。北津:北去回乡的渡口。素衣:本句是“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化用。本诗的颔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塑造了一个被贬谪于江南、深夜难眠、满腹忧愁的诗人形象。诗人被贬于永州,内心压抑,字面上说猿啼鸡鸣扰人清梦,实质上是因为内心烦忧而辗转难眠。2(鉴赏景物特点)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蓝田溪与渔者宿钱起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本诗中“隐沦处”的美好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答案(1)环境的“清”“明”“静”。如写“隐沦处”水清可以濯发,月明使人留恋,说明“隐沦处”的环境优美。(2)和渔者同宿相谈甚欢,情趣相投,其乐融融。这里境合于心,人合于情,自然是美好的。3(鉴赏事物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摊破浣溪沙咏桂花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注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大:一作“太”。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形:有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的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有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神:精神气度如魏晋名士一般超凡脱俗,个性鲜明,风度翩翩,节操高尚,令人崇敬欣赏。4(鉴赏意境和作用)阅读下面的这首小令,完成后面的题目。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这首小令的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答案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山图:金风玉露的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绚丽多彩,泉水清澈,苍松荫道,金菊绕园盛开。不仅表达了词人的赞美之情,也为后面的抒情做了有力的支撑。1解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可从“愁深”“梦断”句感知,是一个“满腹忧愁的诗人形象”。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诗人的忧愁之深,与其被贬密切相关。颔联中“楚猿夜”“越鸡晨”的细节,可见愁之深,以致彻夜难眠。2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理清整首诗的行文脉络:诗的前六句写诗人喜爱渔者的居住地,中间四句写与渔者宿的乐趣,最后两句写不忍与渔者分别。其次,要抓住关键词,如“清泠泉”“月明”“沙上鹭”“野火尽”“秋山曙”等,由此分析便可概括出答案。3解析先通读全词,抓住色彩、形态、香气等三个方面的特点,再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从“神”的方面加以阐释。4解析前四句集中写秋天的景色。“秋景堪题”,是总写,是对秋景概括的赞美。以下三句,各自以绚丽的色彩展开对秋景的描绘,远处的红叶,近处的黄菊,通过青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