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2、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3、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却持久的记忆,“深刻却持久的记忆”主要是指 ( )A完成统一 B制度创新C修筑长城 D暴政而亡4、有学者认为,正是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本身葬送了大秦帝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权高度集中导致暴政加速覆亡 B争夺皇位的战争瓦解了大秦政权C朝议制度未能制约皇帝独断专行 D皇帝制度超越了社会的发展水平5、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郡县制是秦朝统全国后最早开始实施的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B.C.D.6、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则树兵也,求其息宁岂不难哉!”秦始皇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追溯到A.郡县制B.西周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7、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8、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中央集权制 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 D分封制9、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10、“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值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这表明军机处( )A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B侵夺了南书房的权力C军机大臣掌握实权 D其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1、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B.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C.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D.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12、元代统治者将过去的三省合并为一省,作为宰相机构,即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行省1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14、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干政最厉害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明朝皇帝懦弱B.明朝推行内阁制度C.封建专制制度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15、“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16、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进行了探究,并准备撰写历史小论文。在拟定的论文标题中,出现错误的是。A.趣谈周公与宗法制B.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明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7、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C.唐朝皇帝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18、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罗马法的基础 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 B. C. D. 19、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A雅典成年男性公民B 雅典妇女C 外邦人D 奴隶20、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A地域决定政治 B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C统治阶级的统治方式不同 D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21、他为了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决定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他”是()A.克利斯提尼B.伯利克里C.梭伦D.亚里士多德22、一般认为,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在雅典建立起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因为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但这时的民主尚不充分,三、四等级公民的政治权利仍受限制。其“民主尚不充分”主要在于( )A.陶片放逐法沦为封建统治的工具B.四百人议事会排斥第四等级公民C.由最大部落所选将军出任执政官D.梭伦改革的财产法定资格仍有效23、十二铜表法的编纂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A.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公正B.给平民带来了好处C.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D.维护了平民的利益24、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成文法25、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说明( )A.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B.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D.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2、 非选择题(共两个材料题,每题25分,共50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1) 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6分)。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5分);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模式,试举两例予以说明(10分)。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