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马格说明书_第1页
德马格说明书_第2页
德马格说明书_第3页
德马格说明书_第4页
德马格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操作版面 “Ergocontrol NC4” 页面显示, 操作和基本设置内容3Ergocontrol NC4 控制系统143.1功能选择键163.2手动功能键163.2.1模式选择键183.2.2机械手按钮184磁盘使用194.1驱动程序盘, 源程序盘194.2诊断程序盘194.3参数储存194.4帮助功能键和专家系统195频幕20频幕设置20页面选择216页面显示 (索引)227机器 (配置)238基本设置249操作进入25输入密码 (允许可更改的输入)25取消密码 (取消输入)259.1密码设置页面269.2磁卡设置279.3密码等级281071 1 Ergocontrol NC4 控制版面磁盘插入口泵,模具,料筒加热键开始键磁卡插入口机械手按钮特殊功能键选择梭选择键软键打印机急停键操作模式选择键手动功能键 数字键功能键显示频Fig. 1:Ergocontrol NC4 控制版面1.1 1.1 功能选择键以下的功能选择键(见 Fig. 2) 可快速选择所需主要页面组。其他页面可通过显示频下方的软键点击进入。报警功能组服务页面功能组 索引功能组机械手功能组自动循环功能组过程控制功能组程序功能组温度功能组注射装置功能组模具装置功能组Fig. 2:功能选择键1.2 1.2 手动功能键模具打开 / 闭合液压顶出后退 / 前进中子抽芯 / 进芯自动安全门打开 / 关闭模厚调整增加 / 减小Rotary table latchesmove in / move out气阀 1-4打开Rotary table index boltmove in / move out旋转模板逆时针 /顺时针在手动和点动模式下可通过下面的按钮(见Fig. 3 和 Fig. 4)进行相应的操作。Fig. 3:手动模具装置功能提示“模厚调整”按钮只针对曲轴式机床。“自动安全门”和“气阀14”按钮只有当这些功能配置以后才起作用。“Rotary table latches”, Rotary table index bolt” and “旋转模板”应用于带转转模板的多色注塑 。注射装置1或2前进 / 后退螺杆前进 / 后退螺杆1或2旋转Fig. 4:注射装置的手动功能键提示注射装置2只用于多色注塑。特殊功能键打印帮助输入切换toFig. 5:特殊手动功能键提示:特殊功能键根据客户需求。他们的要求会在机床操作手册内显示出来。点击打印按钮可直接打印显示频当前页面,或通过外接打印机打印。提示:帮助功能是选配功能。需要额外的磁盘。控制版面中带有外接端口程序页面(如:“输入”,“输出”)和自由编写页面。当需要输写时,光标必须移到书写区域,然后点击“ABC”按钮。 信息字母在各手动功能键上。1.2.1 1.2.1 模式选择键机床有四种工作模式“点动模式”,“手动模式”,“半自动模式”,“全自动模式” (见 Fig. 6, 从作到右)Fig. 6:模式选择键在点动模式下,动作的速度和压力都很低,螺杆不能动作;在手动模式下,手动点击各动作时,机床按页面上设置的参数进行动作;在半自动模式下,机床按设定的参数工作一个循环后,停止在模具打开的状态;在全自动模式下,机床按设定的参数进行循环工作。提示:机床正常运行时可通过切换到半自动模式来停机,这样比较方便。1.2.2 1.2.2 机械手按钮一个完整的机械手(料头夹持,机械手,可放置的机械手)可以通过一下相关的按钮进行机械手的开关和相应手动动作。料头夹持 / 机械手开 / 关料头夹持 / 机械手相关位置料头夹持 / 机械手单步模式机械手归位Fig. 7:机械手按钮通过不断点击“单级模式”,每一序列中设置的动作都可以一步步执行,按“归位”按钮可以开始一个完整的循环。2 2 磁盘使用机床的控制程序存储再磁盘中。提示:所有的磁盘可以(也应该)在电脑力备份。原始盘应存放在安全位置。2.1 2.1 驱动盘, 源程序盘如果控制程序因为某种原因而损坏,必须重新安装驱动盘( “SPS” (machine PLC), “EC pages” and “EC firmware” )。如果机床作了某些功能更改,则“SPS源”程序也必须重新安装。 2.2 2.2 诊断盘诊断盘用于机床控制程序错误诊断以及出现严重误动作时对机床进行初始化。!注意磁盘的使用必须咨询售后服务工程师。提示:只要机床开机时,驱动盘和诊断盘在软驱内,程序就会自动启用。所以安装完毕后,必须吧驱动盘和诊断盘从软驱中拿出。2.3 2.3 参数存储盘所有的工艺参数均可以存入可写入磁盘。可使用3 “ 高密度 1.44 MB 磁盘可通过点击“45模具目录”页面上的“磁盘工具”软键进行格式化。提示该格式化功能只有在机床停止动作的情况下进行。!注意格式化会使磁盘上原有的数据丢失。信息不同机型(如:System, Concept)的上存储的参数不完全兼容.它们可以通过模具目录转换程序(Mould Catalogue Conversion software package)再外部PC上进行转换. 2.4 2.4 帮助功能和专家系统帮助盘可以显示EC页面,错误或报警,参数设置的相关帮助信息。可以通过点击“?”按钮激活。专家系统可以提供参数优化和成型缺陷方面的建议;可以通过相关页面进行激活。3 3 频幕机床开启后频幕显示“0主页面”( 0 MAIN MENU) (见 Fig. 8) Fig. 8:“0主页面” (0 MAIN MENU)频幕设置页面左上角显示了1到5级密码,或当未输入密码时显示地球。这也是光标的起始位置。页面的中上方显示了页面名称,页面名称下面是出错报警的显示区域。页面名称和报警区域右边实时显示注射过程中各阶段的时间和名称。当在页面输入区域输入值时,显示了该参数的最大和最小值。右上角是日期和时间显示。页面的主要区域用于显示主要内容和进行参数设置。页面下方是一些快捷软键。页面选择有两种方式进行页面选择:a) 选择功能键,然后在选择频幕下方的软键;b) 输入要进入的页面号码;c) 进入“80页面显示”页面,然后通过光标进行选择。 信息光标的移可以通过选择键或旋转梭进行。 (见 Fig. 1)4 4 页面选择(索引)所有页面都显示在“80 页面索引”上。 (见 Fig. 9)该页面可以通过点击“i”功能键或在光标起始位置输入80显示出来。在该页面上可以通过选择键或旋转梭选择进入所有页面。也可直接通过在光标起始位置输入数值进入。 Fig. 9:“80 页面显示”( 80 PAGE LAYOUT (index))5 5 机器(配置)在“0 主页面”上点击“机器”软键,进入“1 机器”页面。 (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Fig. 10:“1机器”( 1 MACHINE)这儿显示一下信息:d) 机器号e) 机器尺寸 (“M:“),f) 螺杆直径 (Screw diameter),g) 液压马达 (“H:“),h) 马达功率 kW / 频率 Hz (Drive),i) 主泵输出 l/min (“P:“),j) 软件包 (CPU Program, EC Firmware and EC List) 这些为售后服务提供信息。6 6 基本设置“83设置”页面可以通过点击“i”功能键,然后点击“设置”软键进入。在该页面上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通过选择框 ( or )进行选择:k) 按键发声: 按键发声打开或关闭l) 频幕保护启动: 设置时间使在最后一次操作后开始启动频幕保护。如果设置为0,则表示频幕保护关闭。m) 自动报警页: 如果多于一个报警同时出现,则立即自动进入报警显示页面。n) 更改报告记录: 打开更改报告记录。在右边的“更改原因”里可以预先进行设置。然后当每次更改时,会让操作着确认更改的原因。o) 口令卡: 选定后,操作着只能通过口令卡进行操作。p) 日期和时间设置: 移动光标至更改区域,然后输入适当值。q) 单位选择: 在这个区域可以对参数进行单位的更改。r) 外部打印机的接口 COM2 。 Fig. 11:“83 设置”( 83 SETUP)页面7 7 操作进入只有输入口令或插卡才可以进行参数的更改。输入口令 (允许进入)s) 输入点 “.“t) 输入口令 (最多5位) (不可见)信息刚到的机床的初始口令在出厂时就已经设置好为0。u) 点击 ”E”.如果口令有效,则频幕左上角显示口令级别;光标可以移动。也可选用口令卡:v) 插入口令卡取消口令 (禁止进入)w) 点击小数点 “.“x) 点击清楚键 “C”.口令级别消失,参数设置被禁止。提示如果在“83设置”页面上启用了频幕保护,则设置时间一到,口令自动取消。或者也可以拔出口令卡设置口令页面所有的口令显示在“87口令”页面上。 (见 Fig. 12)该页面只有超级用户即5级密码才能进入并显示出来。提示机器出厂时的超级密码为0在“87 口令”页面上共有50个从1到4不同级别的密码可以设置。可通过光标进行口令位置选择和级别(1到4)的设置。密码最多为5位。可以在超级密码区域更改超级密码。提示:如果使用相同的密码可能会使机床遭受设置错误。 Fig. 12:“87 口令“( 87 PASSWORD)页面7.1 7.1 设置口令卡口令卡可以在“87口令“页面进行级别设置 (见 Fig. 13)该页面只有超级用户即5级密码或口令卡才能进入并显示出来。信息:初始口令卡的级别为5级,口令为0y) 插入口令卡z) 点击用户卡aa) 在用户卡区域输入密码 bb) 在口令级别区域输入级别cc) 点击储存到卡 用户密码: KEY: 50C 加热关闭,机床结束循环,停止在起始位置“加热监控“ 打开温度公差 手动和点动模式下:半自动和全自动模式下: 没有达到螺杆不能动作机床停止在温度超出偏差时的位置,然后只有当温度在公差内以后才能移动到起始位置 超过加热关闭加热关闭,机床停止在温度超出偏差时的位置,然后只有当温度在公差内以后才能移动到起始位置Table 1:“加热监控”功能 降温温度的设置可以在机床在自动循环过程中出现出错后自动降温至设定的温度,以防止停留时间过长而造成材料的降解或危险。(除了温度超出上偏差而造成的加热关闭后)。该温度的设置可以在手动条件下直接进行输入。在开始生产前,油温必须达到可操作的温度 (4510C). 可通过选择 “油温预热“ 来进行油温加热。提示:在油预热过程中机床不能进行其他任何动作提示:当油温到达设定值以后,必须取消油温选择。!注意!如果某一节温度设置为 0C,就意味这这节温度及其温度监控被完全关闭了。 各节温度偏差可单独设置(根据具体需求),也可以通过 Tol+ 和 Tol- 快速设置各节温度同一偏差 。如果热电偶损坏,相应的该节温度会显示704C ,同时加热关闭。激活 “断线控制“ (i.e.: “如果热电偶损坏,开环控制”) 意思是指当热电偶损坏后各段温度加热速率会按照热电偶损坏前较长时间内的加热速率来进行开环控制,这样加热不会关闭,机床可以继续运行。提示:“断线控制“必须在热电偶损坏前激活,理想的是当机床运行稳定以后越快选择激活越好。 8.3 锁模力设置锁模,包括模具运动和顶出,中子顺序。 8.3.1 动作序列设置对于某些复杂的模具,Demag根据不同模具的时间,次序,频率提供不同的动作序列。在柔性序列中,中子和顶出的动作可以在基本序列,如:“模具打开中子出顶出前进顶出后退模具关闭“过程中增加中间停止和其他要求。标准配置的Concept机器只提供“基本序列“,ZE可提供”无重复的柔性序列。Fig. 15:“183机器设置” (183 Setup Machine)页面在 “183机器设置” 页面上显示了“基本序列“,”无重复柔性序列“和”可重复柔性序列“。他们的选择可通过页面上的选择框进行选择。(see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可重复“意思是指”可多行程“。模具通过标有模具标志的按钮可直接进入”10模具设置”( 10 Mould Setup )页面 。模具开合模速度,位置和模保,模厚调整在同一页面上进行设置。提示:在这个页面上,直压式和曲轴式的机床,在锁模力,模厚上的设置上有些不同。Fig. 16: 直压式锁模系统 “10模具设置”(10 Mould Setup) 页面 例如: 以下是关于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设置的描述.模具打开模具从合模位置开始以V1 = 10% 的速度开模到位置 “Start-V2” = 5.0mm,然后切换到速度 V2 = 60%. V2速度一直运行到位置 “Start-V3” = 100.0mm. 在该位置减速到 V3 = 60%, 然后一直到模具打开位置200.0mm.模具合模模具从打开位置200.0mm 开始以速度 V1 = 90%合模,到位置150.0mm切换到V2 = 60%. ,模具以V2 运行到位置100.0mm 切换到V3 = 40% ,然后以 V3一直到0.2mm模具开始上高压。模具保护在设定的模具保护力4.0KN下,在模保时间2.00内,模具必须完成从模具保护开始位置60.0mm 到结束位置0.2mm。如果“模保重复“关闭,且设为零,则机床在模具关闭的时候停止。如果”模保重复“打开,且设为1,则机床在因模具保护而合不上模的情况下会在合一次模。如果第二次合模还不成功,模具再次打开,顶出,机床出现报警。如果报警没能及时消除,且”模具冷却关闭“激活着,则在经过设定的时间后,模具冷却水会自动关闭。 (e.g. 防止模具冷凝水的产生,从而保护模具.)锁模力、模厚(液压锁模装置)所需的锁模力是 “Clamping force 2” = 250kN.对于含内弹簧的模具需使用锁模力1 Clamping force 1 (其值大于模保力,小于注射和保压时的锁模力2)来防止模具因弹簧而撑开 。.他的值是由设定值决定,是指在锁模力2建立之前锁模力1的作用时间 。模具安装后设置模厚。在点动状态下,按住合模键,直到模具合上,然后移动频幕光标到“模厚设置”,按确认键。实际的模具厚度和实际的模具位置随即显示在频幕上。在点动模式下,模具的移动速度和移动压力可通过频幕下方的 “V” 和 “P”来进行设置。可以通过数字键区域的两个尖头来进行增加或减少。 满条幅意味着速度和压力大约是最大工作值的40。1. 8.3.1.1 曲轴式锁模系统模具动作(开模,合模)和模保的设置和直压式锁模系统一致。Fig. 17:曲轴式锁模系统的“10模具设置” (10 Mould Setup)页面锁模力/ 模厚的设置(曲轴系统) 提示:在安装新模具前,必须通过“增加模厚”按钮使动模板向后移动足够的距离在调整模厚时,首先伸直曲轴(不能伸直的可按住调模按钮“模厚增加”,使曲轴整体后退,然后伸直曲轴),然后按住调模按钮“模厚减少”,使曲轴整体前移直到模具合上。当模具合上后,模厚调整马达会自动关闭。模保停止位 =3.5mm (ca. 大于模具合上时的模具位置实际值的0.5mm)。然后设置锁模力= 2 700kN 提示:如果手动按住调模按钮“模厚增加”或“模厚减少”键大于3s,模具调模速度会自动从爬行状况增加速度。手动模式下打开模具,此时机床上会出现“按开始键”。按开始键,此时的锁模力是设置锁模力的80。注意在开始按开始键之前, 机床的锁模力必须为零. 也就是说在在曲臂伸直的前提下合模至模板贴合, 然后按开始键. 如果机床选配了“闭环锁模力调整”功能,则锁模力的值可以在全自动模式下通过前 5模自动调整。在点动模式下,模具的移动速度和移动压力可通过频幕下方的 “V” 和 “P”来进行设置。可以通过数字键区域的两个尖头来进行增加或减少。 满条幅意味着速度和压力大约是最大工作值的40。信息:模具参数设置的一些建议:速度设置:使模具运行平稳,无跳动并且尽可能快。模保位置: 模保开始位置应以动模板刚要进入导柱,斜导柱为准。模保终止位置应比在调模时模具合上时的实际显示位置略大一些,以模具能够锁上为准。(调模过程中,模具合上后的实际位置,在液压锁模系统中为0mm;在曲轴锁模系统中直接显示在频幕上)模保力: 模保力设置应在给定的模保时间内模具刚好能够合上。且越小越好。锁模力:锁模力的大小取决于模具型腔投影面积的大小和模具型腔内的最大压力。首先设置时可适当大一些,以没有毛边为准,然后再工艺参数优化阶段逐步降低,使其锁模力恰好能在注射和保压阶段模具不被张开。优化的锁模力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能源,同时也减小了对模具和机床的损害。 8.4 基本序列中的顶出8.1.1 8.4.1 顶出动作序列 在做顶出设置(位置,速度,压力)前,必须在 “16模具”页面进行顶出序列的设置:“基本序列” (见 Fig. 18) i.e. 顶出动作可选择 (如. 单一顶出, 多次顶出, 长短顶, 中间停止位, 等等.).Fig. 18:“16模具:基本序列” / 选择顶出动作“16模具:基本序列”页面上顶针的时间和位置设置可以通过菜单进行自由选择。 (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移动光标到需设顶出的位置,按下确认键,出现如图菜单,通过选择键或旋转梭可进行选择。提示:“16模具:基本序列“上的菜单只有当光标在表格内的时候才会出现。提示:只有当“11液压顶出“功能被选择以后,光标才能移到表格里。液压顶出功能可通过移动光标至该功能选择窗口,按下确认键“E“即可。提示:顶出功能也可以通过光标选择顶出位置后,输入数字键进行确认。如:“顶出后退A“也可以通过输入”3“”E“进行选择。要删除某一顶出动作,可通过移动光标至要删除的动作,按确认软键,出现菜单后选择“顶出删除(0)“并确认即可。提示:同样也可以通过输入“0“和”E“进行顶出动作的删除。Fig. 19:模具序列符号Fig. 20:顶出动作符号8.1.2 8.4.2 中子动作序列在进行中子位置,速度,压力的设置前,必须在 “16模具:基本序列“页面上选择中子功能 (见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比如:在什么时候,什么位置进行中子动作(类似于顶出动作序列)。Fig. 21:“16模具:基本序列“、中子动作选择在“16模具:基本序列“页面上,中子动作的时间,位置可通过菜单进行自由选择。移动光标到需设中子的位置,按下确认键,出现如图菜单,通过选择键或旋转梭可进行选择。提示:“16模具:基本序列“上的菜单只有当光标在表格内的时候才会出现。提示:只有当“14中子“功能被选择以后,光标才能移到表格里。当按下确认键“E”后,会出现一个要求进一步确认的信息。只有当再次按确认键以后,更改才被接受,然后菜单关闭,所更改的项目显示再光标处。 (For a key to the symbol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 numbers, see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如果某一选择有误或存在危险,机床会出现报警提示“不正确中子动作1”。Fig. 22:中子动作符号提示:中子动作同样可以通过输入数字键和 “E“确认键进行选择。要删除某一中子动作,可通过移动光标至要删除的动作,按确认软键,出现菜单后选择“中子删除”并确认即可。提示:同样也可以通过输入“0“和”E“进行顶出动作的删除。不同中子在序列当中的顺序显示了实际过程中的动作次序。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中子同时动作;不同竖直线上的中子不同时动作。 (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Fig. 23:中子动作序列- - 对应的中文版面 8.4.3 液压顶出液压顶出功能的选择在“11液压顶出”页面上进行。 (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通过“10模具”页面上的快捷功能键直接进入11液压顶出页面。手动顶出前,“11液压顶出” “Hydraulic ejector”页面上的液压顶出功能的许则框必须激活。Fig. 24:“11液压顶出“页面顶出可以又两种相互独立的动作“顶出A“和顶出B” (“Stroke A” and “Stroke B”),,即平时所说的长短顶。如果只需一种顶出(带振动),就不需要在“16模具:基本序列”或“11液压顶出”页面上选择另外一种顶出。 每种独立的顶出动作,在顶出前进时有一级顶出压力,和两级顶出速度可以设置,在顶出回退时有 一级顶出压力和一级顶出速度可以设置。设置顶出行程位置的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点动模式下把顶出位置慢慢增加直到认为合适时,根据实际的顶出位置来输入设定值。然后通过合理的压力和速度调整设定合理的顶出状态。针对非连接的顶出系统,可以在选择“复位后关闭液压” “Switch OFF at end position”功能后,在顶出中途你所需要的位置进行零位设置。提示:如果“复位后关闭液压”功能没有选择,则顶出后退时,机床顶出会一直退到最好(此时顶出位置可能为负值),并且机床顶出一直受到后退的液压力。如果要选用多次顶出功能,则 必须在“16模具:基本序列” (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an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加入多次顶出符号,并且在“11液压顶出”页面上输入“多次顶出回退位置“ 。这样顶出就会在顶出前进位置和多次回退位置来回振动。例如: 以下是Fig11和Fig12的一个例子描述。该动作显示了长短顶的设置,短顶顶料头,长顶顶产品。通过长短顶出和质量帆板的配合使用,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及料头,使合格产品落在操作侧,不合格产品和料头落在非操作侧。激活“液压顶出”( “Hydraulic ejector”) 功能。模具打开,顶出延迟0.3s 后以85bar的压力顶出。从顶出零位到5mm的位置,顶出速度V1是15,从5mm开始以V2=60的速度前进,直到顶出A前进位置20mm。此时顶出保持0.7s(以使帆板又足够的时间翻过来),然后以40bar的压力,90的速度顶出退回。然后再以135bar的顶出压力前进,从顶出零位到25mm的位置速度为10,从25mm开始到顶出前进位置65mm速度为80。由于顶出B选择了多次顶出功能,“多次顶出次数“为2,顶出会在65mm到50mm 之间来回两次,然后再以40bar的压力和90的速度回退到0.0mm的位置。 Fig. 25:上面描述的顶出动作的示意图延迟时间确保了质量帆板能及时地翻到正确地位置。用同样地方法可以再“16模具:基本序列”页面上进行各种各样地顶出动作序列编辑,如简单顶出或带中间停止位地顶出。 (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an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Fig. 26:简单的顶出序列Fig. 27:带中间停止的顶出序列- - 对应中文版面中子完成了中子的液压和电气连接后,就可以再“14中子”页面对中子控制进行设置。该页面可以通过在“10模具”上的“中子“功能软键选择。若需手动动作中子,中子页面上的“中子控制启动“功能必须被激活。然后才可以在“16 模具:基本序列”(16MOULD:BASICSEQUENCE)页面进行中子序列的设置。0.201.002.00Fig. 28:“14中子“例子:以下以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and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中子的参数和设置进行描述: 一号中子在模具打开过程中以50的速度和100bar的压力进芯,进芯动作由位置监控。当模具锁上后,二号中子延时0.2s后以60的速度和120bar的压力进芯,二号中子没采用位置监控,而采用时间控制,中子动作时间2.00s. 在模具打开之前,二号中子以70的速度和80bar的压力抽芯。在终止位置,油压依然存在(“终止位置关闭液压”(Switch OFF in end pos.)选择框未被激活)。抽芯依然由时间控制,动作时间为1.00s。当模具完全打开后,一号中子以25的速度和50bar的油压进行抽芯。在抽芯至终止位置时,液压油关闭。(“终止位置关闭液压”( “Switch OFF in end pos.)选择框被激活)当中子动作结束后,开始作顶出动作。8.2 8.5 非重复柔性序列中的顶出有些情况下需要更复杂的顶出,非重复柔性序列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功能。 8.2.1 8.5.1 顶出序列在非重复柔性序列下顶出设置更为自由:只要模具没合上,顶出A和顶出B (Strokes A ,Strokes B)的动作(前进,后退和振动),可以以任何方式顶出,甚至在抽芯动作进行之前。!注意!不正确的序列可能会导致模具损坏。当激活非重复柔性序列功能时,会弹出一个提示菜单,提醒操作者可能潜在的危险。 (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Fig. 29:激活柔性序列时弹出的提示菜单非重复柔性序列下具体的顶出设置和基本序列下的顶出设置方法一致。8.2.2 8.5.2 中子序列在非重复柔性序列下中子的设置更为自由:中子的动作(进芯和出芯)可以以任何顺序进行,包括在顶出动作之后。!注意!在非重复柔性序列下,不正确的设置可能会导致模具的损坏。非重复柔性序列下具体的中子设置和基本序列下的中子设置方法一致。8.3 8.6 可重复柔性序列下的顶出:有些情况下除了做非重复柔性序列中的顶出动作外还需要更复杂的顶出,可重复柔性序列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功能。8.3.1 8.6.1 顶出序列在可重复柔性序列下,顶出动作的设置更加自由,除了在非重复柔性序列的设置外,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对顶出A和顶出B(Strokes A / Strokes B)进行多次设置。!注意!在可重复柔性序列下,不正确的设置可能会导致模具的损坏。可重复柔性序列下具体的中子设置和基本序列下的中子设置方法一致。8.3.2 8.6.2 中子序列在可重复柔性序列下,顶出动作的设置更加自由,除了在非重复柔性序列的设置外,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对中子进行多次设置。!注意!在可重复柔性序列下,不正确的设置可能会导致模具的损坏。可重复柔性序列下具体的中子设置和基本序列下的中子设置方法一致。8.4 8.7 顶出和中子动作序列 / 直接动作模式在进行顶出和/或中子设置时,可能会出现模具无法动作的情况,因为顶出和/或中子不在正确位置,从而无法使模具处于正确的位置。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使用“13直接控制模具动作序列”(Mould Direct) 页面下的直接动作功能。当顶出或中子的直接动作功能被激活后,顶出或中子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位置下动作,而不被监控。提示:在 “直接控制模具动作序列”(Mould Direct) 模式下,只能同时激活一个功能 。!注意!在这个模式下,如果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模具结构限制,很有可能会造成模具的损坏。Fig. 30:“13直接控制模具动作序列“(13 Mould Direct) 页面选择“单级模式“( “Step mode” )后,顶出和/或中子可以被一步一步检测。 每一动作必须每按一下开始键动作一次. 8.8 注射装置功能组注射装置的设置包括注射座的动作设置(前进和后退)以及注射工艺参数的设置。 8.8.1 注射座动作在 “20成型工艺优化”(20 Process Optimization)页面上可以通过选择“23注射装置”(23 Injection Unit)按钮直接进入注射座动作设置页面。Fig. 31:“23注射装置”(23 Injection Unit)注射座的设置:包括前进/后退速度(两级)和喷嘴接触力的设置。通过选择适当的选择框,可以选择注射座“预塑前退回”(Retract before dosing) 或带有后退延时的“预塑后退回”(Retract after dosing)。如果两个都不选择,则注射座不作前进和退回动作。注射座零位设置:合上模具,在点动模式下移动注射座使喷嘴贴上模具浇口套,然后移动光标,点击该页面“零位设置”(Set zero datum) 选择框即可。此时注射座的实际位置,对于全液压机来说为0,对于曲轴机来说是2.0mm。提示:在手动模式下,按住注射座后退按钮,注射座只后退到设置的“后退停止”(Retract stop)位。如果松开后重新按住,注射座一直后退到最后位置,或到松开按钮为止。 8.8.2 成型工艺优化主要的成型工艺参数均可在“20成型工艺优化”(20Process Optimization) 页面上进行设置。(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Fig. 32:“20成型工艺优化”(20 Process Optimization) 页面 (对应的中文版面)ee) 预塑量 ( cm3)* 或螺杆位置 ( mm)*,ff) 回吸量 (或螺杆后退),提示:回吸速度可以在“21多级预塑”(21 Dosing Profile) 页面上进行设定。(见 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gg) 螺杆转速 ( U/min)* 或(mm/s)*,hh) 背压 (液压缸压力或螺杆头压力)*,ii) 注射速率 (cm3/s)* 或螺杆前进速度(mm/s)*,jj) 注射压力限定 (液压缸压力或螺杆头压力)*,kk) 转压点 (位置, 时间或压力),ll) 保压时间mm) 保压压力 (液压缸压力或螺杆头压力)*nn) 冷却时间 (保压阶段后).*取决于“83设置”(83 Setting) 页面上单位的选择。 提示:如果选用了多级预塑,多级注射,多级保压,则在“20成型工艺优化” (20 Process Optimiz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