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第一讲.ppt_第1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第一讲.ppt_第2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第一讲.ppt_第3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第一讲.ppt_第4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第一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教案 第一讲,授课内容:下编 中国近、现、当代音乐史(18401990) 中国近代音乐(公元1840年公元1919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 第三节 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 教学目的: 了解西洋音乐传入我国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学堂乐歌的兴起,学堂乐歌的重要发起人沈心工和李叔同以及学堂乐歌对“新音乐”的产生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难点:学堂乐歌的兴起,学堂乐歌的重要发起人沈心工和李叔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第一节 概述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门户,中国开始进入到近代社会。社会形态也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世纪前后,欧美和日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传入中国,西洋近代音乐也在这一时期传入我国。我国的许多知识分子为寻求救国真理,纷纷出国留学,一部分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把欧美、日的一些流行歌曲的曲调填上新词在“新式学堂”中教唱,“学堂乐歌”在我国各地兴起。“学堂乐歌”是我国音乐史中的新事物,它促使了中西音乐文化交流,同时也为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和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供了西洋音乐的技术、体裁和形式,对于“新音乐”的发展具有启蒙意义。,第二节 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 西洋音乐的传入 背景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门户被强行打开,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进程,基督教的传入已达到肆无忌惮的程度。不仅如此,欧洲侨民也纷纷移居我国,各地教会学校不断兴办,从客观上起到了强制性地传播西洋音乐作用。 内容 在宗教的传播中,吟唱赞美诗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因此教会的赞美诗和欧洲资产阶级在社交活动中和音乐小品包括一些初级钢琴的作品随之传入我国。,在乐谱方面,主要有不同时期来华传教的传教士们编印出版的各种宗教“圣诗谱”。 欧洲乐器和器乐作品的大量传入是在20世纪前后,在此基础上我国出现了用西洋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如管弦乐队、军乐队。 本世纪初,簧风琴开始在我国的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出现了专供中国人学习使用的风琴教科书。 这一时期,钢琴也开始在中国流行,并在一些师范学校、教会学校和某些私人的教学中使用,并出现了钢琴谱; 我国学校教育中也开始注意了对中西音乐的学习。,如1900年南京两江师范学校开办就聘请了日本教师教授音乐课; 1903年,清朝政府对在刚刚兴起的“新式学堂”中设置“乐歌”一课予以认可; 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中正式把音乐列入了“随意科”;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实施细则中规定了中学开设“乐歌”一课,每周一学时,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音乐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作为音乐传播媒介的手摇腊筒唱机也传入我国。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音乐社团,如1914年前后,曾志忞等人曾在北京创办“中西音乐会”;1916年,“北京大学音乐团”(1919年改组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会长蔡元培,会员共有三十多人。“北大音乐研究会”于1920年在北大创刊音乐杂志,,这是我国最早出版的音乐杂志,它为“五四”以后新式音乐社团期刊的大量出现和发行提供了先例。 这一时期,我国开始出现由中国人或外国人举办的“音乐会”,我国的音乐家也开始学习欧洲的作曲理论并进行创作的尝试。 近代西洋音乐的传入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向我国介绍了西洋音乐的理论、体裁,扩大了中国人民的音乐视野, 我国的音乐家学习和运用了西洋音乐理论和技术,在发掘整理我国丰富民间音乐宝藏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许多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的优秀作品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从客观上为新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学堂乐歌”的兴起 背景 19世纪末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的瓜分日益加剧。中日“甲午战争”惨痛失败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促使了我国知识分子觉醒。他们提出了“抵御外侮”、“进行改革”、“救亡图存”、“力图自强”等口号。“戊戍变法”失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文人极力鼓吹音乐对鼓舞士气以及进行启蒙教育的重大作用,并积极提倡设立唱歌课,发展学校音乐教育。,当时,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堂”。一部分留学生把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的流行歌曲曲调,填上新词,编成大批新歌曲在国内各“新式学堂”中教唱,这种形式被人们称之为“乐歌课”。西洋音乐的各种演唱形式,如“进行曲”、“少年儿童歌曲”、“舞蹈游戏歌曲”、“摇篮曲”等由此时传进我国,独唱、重唱、齐唱和简单的合唱也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和掌握。不仅如此,在国内及日本,唱歌书也陆续得到刊行。“学堂乐歌”是后来音乐界对这些在“新式学堂”中所设音乐课及所唱歌曲的称呼。,内容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化,多以“反帝”、“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等思想为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当时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如中国男儿、何日醒、惟我同胞、抵制美约、国耻、劝用国货、黄河、扬子江、十八省地理历史歌等,宣传了爱国思想,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学堂乐歌”中还有一部分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歌曲,如女子体操、缠足苦、勉女权歌等。同盟会女英雄秋谨(18751907)曾写过很多诗文和弹词精卫石等来宣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她还利用“学堂乐歌”宣传革命,所填词乐歌勉女权歌用“简谱”刊印在她主编的中国女报第 2期(1907年2月)上。这首歌号召妇女勇敢地摆脱封建压迫的精神枷锁,投身到社会革命中去。并希望妇女们要为“恢复江山劳素手”,在当时曾起到了一定的宣传鼓动作用。,在“学堂乐歌”中,有一首号召“少年努力咸自爱”,“近学日本远欧美”的歌曲勉学,这首歌曲号召青年学生要发奋学习来挽救祖国危机。我国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丰子恺先生曾在艺术趣味一书回忆他在学校读书时演唱此歌的情形说:“我们学唱歌,正在清朝末年,四方多难,人心动乱的时候,先生费了半个小时来和我们讲解歌词的意义,慷慨激昂地说,中国政治何等腐败,人民何等愚弱,你们倘不再努力用功,不久一定要同黑奴红种一样。先生讲时声色俱厉,眼睛里几乎掉下泪来。我们听了十分感动,方知道自己何等不幸,生在这样危殆的祖国里。我们唱到东亚大陆将沉没一句,惊心跳胆,觉得脚底下这块土地果真要沉下去似的。”,“学堂乐歌”中还有一部分热情赞扬“辛亥革命”的歌曲。如1912年刊印的共和国民唱歌集中就有光复纪念、女革命军、庆祝共和、共和国民、爱国歌等。其中的光复纪念是一首具有叙事性歌曲,作品叙述了1911年10月10日(农历是8月19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时的情景。 “学堂乐歌”中也有一些宣传封建思想和鼓吹“君主立宪”的作品,如忠君、尊孔、颂立宪等。可见“学堂乐歌”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世纪交替时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但“学堂乐歌”主流是积极、进步的,应该给予肯定。,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兴起对我国的“新音乐”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学堂乐歌”介绍了欧洲和日本的各种歌曲体裁,使许多新体裁和音调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和接受,并逐渐成为我国近代音乐的构成因素,对我国“新音乐”的出现具有“启蒙”意义。 通过“学堂乐歌”的传唱,群众歌咏方式成为中国人民音乐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学堂乐歌”还对“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现代群众歌曲创作和专业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中国人民为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发挥着战斗作用。,第三节 学堂乐歌的作者沈心工、李叔同,在“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最有贡献和影响的是沈心工、李淑同等音乐家。此外,象曾志忞、李华萱等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启蒙音乐家。 沈心工人物简介 沈心工学堂乐歌作品的内容可分三类: 儿童歌曲:兵操、竹马等;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何日醒、革命军、美哉中华等; 自己的作: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黄河等。 其中的黄河,以中华民族形象的象征“黄河”为题材,进行曲的曲调雄壮、豪迈,给人以战胜敌人之后凯旋而归之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李叔同人物简介 早期作品中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存亡的忧虑。如他在1905年所写的祖国歌就是一例。 大部分作品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抒情歌曲,这些歌曲文词秀丽、富于韵味,在当时是一位很有修养和造诣的艺术家。所选配的春景、送别、西湖等受到当时知识青年的喜爱和欢迎。 除填词外,他还进行了不少创作的尝试,现存有春游、早秋和隋堤柳片断等。其中以春游一曲较为突出。,图片欣赏: 沈心工画像 沈心工的民国唱歌集 李叔同画像,李叔同,作业: 1 名词:学堂乐歌、沈心工、李叔同 2 简述西洋音乐传入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 3 简述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第二讲,授课内容:第五章 中国现代音乐 (公元1919年公元1949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 教学目的:通过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基本情况,对在五四新5文化运动中产生的各种音乐社团和这些社团对中国新音乐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新式音乐社团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 第一节 概 述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斗争进入到新阶段。从至的50年中,我国人民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全国范围内的“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现代音乐的发展基本上同我国这3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和我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步。尽管在这30年中,我国的音乐文化受到战争影响,但仍然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西洋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相应的音乐活动形式也在这30年同我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音乐艺术实践相结合,并得到了一定发展;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朝着同时代要求和人民生活相结合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所出现的各种“新式音乐社团”,促进了我国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7月7日的“芦沟桥事变”,使我国处于山河破碎,灭种亡国境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音乐运动很快发展成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音乐家和优秀音乐作品,把新音乐运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是罕见的,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 小型声乐体裁得到了突出发展,大型声乐体裁也进行了探索,特别是黄自和冼星海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为我国后来的大型声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榜样。 “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音乐曾受到广泛欢迎。随着各解放区新秧歌运动的开展,产生了以民间歌舞为基础的“秧歌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新歌剧”。,第二节 “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和“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背景 “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国内出现了兴办各种新文化事业,建立各种“新式文艺学术社团”以及出版发行各种报刊和出版物的风气。 新式音乐社团的主要工作 通过举办各种“音乐讲习会”等活动,组织有关中西音乐理论的学习。更广泛地传播中外音乐知识; 进行有关西洋音乐理论的介绍和翻译,介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以及关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整理和研究,并通过出版各种音乐书刊进行交流和推广新音乐活动; 组织和进行了许多音乐创作活动和各种音乐演出活动;,比较重要的音乐社团 “北大音乐研究会”(北京) “中华美育会”、(上海) “北京爱美乐社”(北京) “国乐改进社”(北京) “大同乐会”(上海)等。 特别是上海的“大同乐会”,从1920年发起组建到40年代,是这些音乐社团中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一个民族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团结和组织了一大批民族音乐家,在挖掘、整理和推广我国的传统音乐以及在民族乐器的改革方面也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 音乐社团性质: 业余性质,但其宗旨基本接受了蔡元培提出的有关“美育”的主张,在当时对反对封建文化和旧思想的束缚,对推动新音乐的传播和促成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音乐社团的作用: 是我国早期的一批音乐“学校”。 这些“学校”对于介绍、传授现代音乐知识技能,对于活跃城市知识分子的音乐生活和对于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启蒙和奠基的作用。 我国早期的专业音乐学校和音乐科、系 1920年 9月在北京成立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科 1922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1920年成立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1922年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1926年在北京成立的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的音乐系,上海美专的音乐系,上海艺术大学的音乐系 1927年在上海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办学体制和教学内容: 基本因袭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提出的“兼容并包”的方针,但主要还是参照欧、美的专业音乐教育体制,以传授西洋音乐的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育内容。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简介 “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学制和课程设置,基本上仿照欧洲音乐院校的办学体制,其建院章程中提出了“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国乐”的宗旨;到1928年秋,设预科、本科、专修科等。专业有理论作曲、钢琴、管弦乐器、声乐、国乐等。 教师大多是从欧美留学归国的音乐家。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除萧友梅外,黄自等人也为其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建立到1949年,历尽苍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音乐家,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教师,为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延安“鲁艺” 1938年,在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人的倡议下,在延安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吴玉章为院长,沙可夫、赵毅敏、周扬等先后任副院长。音乐系的主任先后由吕骥、冼星海担任。“延安鲁艺”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他们按照毛泽东题写的“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和“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题词在恶劣的战争条件中办学。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课堂教学与深入群众、参加生产劳动相结合,创作、演出与开展群众音乐活动相结合,并在学习、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逐步积累了适应在战争条件下进行专业办学的丰富经验,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全国的解放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图例欣赏: 北京大学管弦乐队合影 肖友梅画像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桥儿沟教堂旧址 作业:名词:萧友梅 简述新式音乐社团产生的历史背景、活动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肖友梅,第三讲,授课内容: 第三节 声乐创作(中) 教学目的:了解现代歌曲创作中的群众歌曲的发展线索,能够正确评价这些歌曲在“新音乐”运动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重点、难点:抗日救亡歌曲创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第三节 声乐创作 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体裁形式多样,题材紧密围绕着我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在创作技法和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比较突出的有“城市小调”、“群众歌曲”、“艺术歌曲”、“少年儿童歌曲”和“合唱”等。 1 城市小调 这一阶段初期出现了一部分“城市小调”和“艺术歌曲”,特别是为古诗词谱曲的歌曲从形式上还保留了我国古代“艺术歌曲”和“民歌”的痕迹,但在内容和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上却和“五四”精神结合得非常紧密。如满江红(宋岳飞词,杨荫浏曲)、苏武牧羊(佚名曲)、爱国男儿唱新春(佚名曲)等。,2 群众歌曲 “五四”前后的歌曲 我国专业音乐创作队伍尚未建立起来,因此,歌曲创作基本延续了学堂乐歌填词的创作办法,出现了一部分反映当时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歌曲。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京汉罢工歌、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和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国民革命歌以及用孟姜女填词的五卅运动等,在工农革命运动中发挥了战斗的作用。 我国现代专业音乐创作,到“五四”运动以后才出现并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很好地继承了“学堂乐歌”传统,并在运用西洋作曲技法来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音乐作品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其内容主要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进步要求。,卿云歌、华夏歌、民本歌、五四纪念爱国歌、国民革命歌、从军歌(萧友梅);卖布谣、织布、尽力中华、平民学校校歌、劳动歌、呜呼三月一十八(赵元任)等。萧友梅和赵元任的歌曲创作的意义: 改变了我国歌曲创作以填词为主的状况,开创了我国歌曲创作的新时代,把我国现代音乐文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歌曲: 歌曲创作还是以填词为主,如共产儿童团歌就是一首用苏联歌曲填词的歌曲。这些填词歌曲通俗易唱,受到群众的欢迎,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30年代前后的歌曲: 我国专业歌曲创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是一批新的、专门音乐创作和演唱(奏)人才相继出现,特别是“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专业院校的建立,为我国专业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并为我国现代音乐的建设奠下了坚实基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931年爆发的“九 。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序幕,1937年“七 .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抗战歌曲概述: 优秀歌曲有热血歌、睡狮(黄自)、冲锋号、上前线(陈洪)、吊吴凇(应尚能)、抗日歌(周淑安)、民族战歌(老志成)、哀挽一位民族解放战士(陈田鹤)、长城谣(刘雪庵)、勇士骨(陆华柏)、,歌八百壮士(夏之秋)、打长江、前进歌、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聂耳)、保卫国土、战鼓在敲、洪波曲、芦沟问答、壮丁上前线(张曙)、抗敌歌、打回老家去、新四军东进曲(任光)、马儿真正好、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麦新)、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孟波)、中华民族不会亡、武装保卫山西、毕业上前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吕骥)、救亡进行曲(孙慎)、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郑律成)、武装上前线、军民合作(舒模)、游击队歌(贺绿汀)、巷战歌(陈田鹤)、红缨枪(向隅)、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打倒汪精卫、热血(冼星海)等。,进入到4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步步深入和胜利,我国的歌曲创作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阶段。这一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歌曲创作主要围绕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争取民主、反对独裁”和“反对内战、争取民主”而展开,出现了许多揭露性、讽刺性和战斗性的作品。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歌曲创作则以直接反映解放区军民英勇抗战、进行土地改革和支援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为主,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歌颂党、歌颂领袖和歌颂人民的歌曲。这些歌曲题材、体裁多样,形式灵活,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和斗争。,作品欣赏: 满江红 热血歌 大刀进行曲 救国军歌 游击队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咱们工人有力量 你这个坏东西 祖国歌 作业:简述现代群众歌曲创作,第四讲,授课内容: 第三节 声乐创作(中)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现代抒情歌曲和儿童歌曲的创作,对赵元任、黄自的艺术歌曲应能熟练掌握 重点、难点:赵元任、黄自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 第三节 声乐创作(中),3 抒情歌曲和艺术歌曲 从1919年至1949年的30年中,我国的作曲家在继承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光荣传统基础上,大胆采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结构复杂,有的作品还富于很强的戏剧效果,从各个侧面反映和抒发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和愿望。如问、南飞之燕语(萧友梅)、卖布谣、织布、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赵元任)、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青主阿)、吊吴凇(应尚能)、采桑曲、山中、秋天的梦(陈田鹤)、九一八、玫瑰三愿、花非花、春思曲、思乡、南乡子、点绛唇、雨后西湖、西风的话、燕语(黄自)、春晚、静境(江定仙)、春夜洛城闻笛、,飘零的落花、长城谣、红豆词(刘雪庵)、声声慢(张肖虎)、渔父词、玉门出塞歌(李惟宁)、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聂耳)、农夫苦、日落西山、丈夫去当兵(张曙)、月光光、渔光曲、采莲曲、采菱曲(任光)、春天里、秋水伊人、四季歌、嘉陵江上(贺绿汀)、松花江上(张寒晖)、延安颂、延水谣(郑律成)、江南三月、夜半歌声、莫提起、黄河之恋、战时催眠曲(冼星海)、晋察冀小姑娘(赵洵)、南泥湾(马可)、歌唱二小放牛郎、忘不了(李劫夫)、纺棉花(莎莱)、思乡曲(夏之秋)、柳条长(赵启海)、淡淡江南月(汪逸秋)、控诉、苦味之怀(马思聪)、别离(谭小麟)、别让它遭灾害(董源)、苦命的苗家、读书郎(宋扬)、农作舞曲(庄严)等。,赵元任简介 黄自简介 张曙简介 现代艺术歌曲创作中以古诗词作为题材的作品: 都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原诗的含义,并通过音乐给予生动、具体的形象刻划。在诗词的韵律与曲调的处理方面,这些作品都有细致考虑和处理。其中以周淑安的纺纱歌(明裴彼词)、黄自的点绛唇(宋王灼词)、南乡子(宋辛弃疾词)、青主的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词)、大江东去(宋苏轼词)等尤为突出。 对民歌进行改编和新创作的歌曲: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在这一时期,我国部分音乐家开始注意对民歌进行学习和研究,如1939年3月“鲁艺”在延安正式成立了“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后来在各抗日根据地也相应成立了“民间研究会”的分会,。“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和各分会曾对大量的民歌、小调和民间歌舞进行加工、改编,产生了边区十唱(张寒晖编曲)、拥军花鼓(安波)、军民大生产(陇东民歌,张寒晖词)、妇女自由歌(阮章竞编曲)等;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山歌社”,在这一时期也对一部分民歌进行了创造性地技术加工,出版了中国民歌选等民歌集。这些工作对探索歌曲创作的民族化方面作出了初步尝试,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宝藏进行了高层次地建设。其中有些作品如康定情歌(江定仙编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词曲)、绣荷包(谢功成编曲)等,不仅受到当时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欢迎,还被作为音乐会的演唱曲目经常演出,成为我国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4 少年儿童歌曲 我国少年儿童歌曲创作在以填词为主的“学堂乐歌”时期就有了很好的基础,虽然在中国现代社会特殊的历史情况和条件下,少年儿童歌曲创作数量与群众歌曲相比还显得非常薄弱,但也创作出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如聂耳的卖报歌、小野猫、雪花飞;麦新的马儿真正好、勇敢的小娃娃、儿童哨;冼星海的只怕不抵抗、谁来跟我玩、祖国的孩子们;吕骥的没有祖国的孩子;贺绿汀的谁说我们年纪小;沙梅的小朋友和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作品欣赏: 问 教我如何不想他 长城谣 玫瑰三愿 松花江上 嘉陵江上 歌唱二小放牛郎 只怕不抵抗 西风的话,作业:名词:赵元任、黄自 简述现代抒情歌曲的创作 简述现代儿童歌曲的创作 后记: 课后预习:第三节 声乐创作(下),第五讲,授课内容: 第三节 声乐创作(下) 教学目的:了解现代合唱音乐的创作和发展,能够叙述现代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线索,并能对黄自、冼星海的合唱音乐创作作出评价 重点、难点:冼星海、黄河大合唱、长恨歌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第三节 声乐创作(下) 在20年代初比较有成就的作品有别校辞、春江花月夜(萧友梅);海韵(赵元任)等; 进入30年代后,创作出了抗敌歌、旗正飘飘(黄自)、歌八百壮士(夏之秋)、上前线(陈洪)、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牺盟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冼星海)、垦春泥(贺绿汀)、为了祖国的缘故(江定仙)、抗战到底(李维宁)、吕梁山大合唱(马可)、八路军大合唱)(郑律成)、七月里在边区(安波等)、工人大合唱(刘炽)、淮海战役组歌(沈亚威等)、岁寒曲(费克)、南洋伯返唐山(李凌)、凤凰涅盘(吕骥)、民主大合唱、春天大合唱、祖国大合唱(马思聪)等。,海韵简介 冼星海简介 黄河大合唱 完成于1939年3月21日,1941年在苏联进行了重新整理和修订,是现代中国音乐史中一部“里程碑”式的合唱作品。 背景 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歌颂了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痛诉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灾难,并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报,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人民群众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作品自始至终围绕着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这一主题展开,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内容 全曲由9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的开始均有配乐朗颂,分别是: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怒吼吧,黄河(合唱)。 在音乐布局上,作品通过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在音乐上形成了统一。作品基本建立在三个主导动机上:黄河船夫曲的主导动机(象征着斗争和力量);黄水谣的主导动机(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宽广崇高和自由奔放)和怒吼吧,黄河的主导动机(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民族风格方面 黄河大合唱在引用了民间曲调(如黄河船夫曲)的同时,创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的旋律,如黄水谣、河边对唱、保卫黄河等,整个作品简练明快,通俗易解。与此同时,作者还成功地运用了富于辩证的交响性发展原则,丰富的合唱手法运用与交响性乐队的发挥,使全曲气势宏伟,成功地塑造了中华民族能战胜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黄河大合唱的历史意义 创造了富于战斗性的、新的音乐形式和具有真正民族气派又富于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 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深刻地反映当时的时代生活和我国人民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部最受欢迎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并为我国现代大型合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大型声乐体裁 在大型音乐体裁作品有: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安波、马可、刘炽、张鲁、关鹤童集体创作)、淮海战战役组歌(沈亚威、张锐等人集体创作)、民主大合唱(端木蕻良词马思聪曲)、祖国大合唱、春天大合唱(均为金帆作词马思聪曲)等。 大型“清唱剧”: 长恨歌(黄自)、河梁话别、桃花源(陈田鹤)、汨罗江上、牛郎织女(陆华柏)等。 长恨歌是我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部这种体裁的作品。 清唱剧长恨歌取材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并选用其中的诗句作为各乐章标题,在剧情结构与段落布局方面,还参照了洪升的传奇长生殿。全剧共分10个乐章,。,但作者只完成了其中的 7个乐章,其中的第4、7、9三个乐章因故未能完成。 黄自创作这部清唱剧,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当时我国合唱教材中“中国作品”的缺乏,另一方面,则通过对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的描写,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李隆基“只爱美人醇酒不爱江山”进行了批判,有“针砭时弊”的积极倾向,反映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不满,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长恨歌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清唱剧,作品的主题形象和艺术构思清晰集中,场景音乐的设计方面也比较细致,各乐章之间的对比也比较鲜明,特别是合唱部分中对音乐民族风格和复调的处理具有很高独创性。其中第2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用扩大了的“二部曲式”写成;第3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用“三部曲式”、“变奏曲”和“分节歌”写成,描写了边关警报;而第8乐章“山在虚无飘渺间”是采用“二部曲式”写成的女声三部合唱,作品欣赏: 旗正飘飘 抗敌歌 黄河船夫曲 黄水谣 怒吼吧,黄河 渔阳鼙鼓动地来 山在虚无飘缈间 图例欣赏: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例60在太行山上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封面及曲谱手稿(封面由冼星海设计) 1939年5月冼星海在延安指挥排练黄河大合唱,作业:名词:海韵、长恨歌 简述现代合唱音乐创作 论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第六讲,授课内容: 第四节 器乐创作 教学目的:熟悉刘天华、阿炳的二胡、琵琶曲创作,了解和掌握钢琴和其它器乐独奏音乐的创作,对现代的器乐重奏、合奏和大型器乐曲创作能够熟记。 重点、难点:刘天华、阿炳的二胡曲创作和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第四节 器乐创作,1 刘天华、阿炳的二胡、琵琶曲创作 刘天华简介 刘天华的二胡曲 刘天华的创作共计有二胡曲10首,琵琶曲3首,民乐合奏曲2首。在他的创作中,二胡曲创作是他艺术创作中最有成就部分,这部分作品也概括了他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他对“国乐改进”的理想、见解和抱负。在题材内容方面规纳起来有以下二个方面:, 揭示了处在“五四”到30年代初期我国许多知识分子对反动统治不满和当时阴暗重重的生活现实。其作品有病中吟、苦闷之讴、悲歌、独弦操等。病中吟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借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他的思想感情,从中流露出他迫切渴望从自然景物中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其作品有月夜、空山鸟语、闲居吟等。而在光明行、良宵、烛影摇红、歌舞引(琵琶曲)等作品中则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光明和幸福的憧憬,说明了他对社会前进、对生活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和信心。光明行可以说是他全部创作中色调最明朗、情绪最乐观的一首作品,它在我国当时整个民族器乐创作中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刘天华二胡创作的特点和尝试: 在创作上,这些作品主题都富于鲜明的标题性; 乐曲音调和曲式结构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同时还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因素,丰富了我国民族器乐语汇; 充分发挥了二胡的表现力和特点; 借用了其它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西洋乐器小提琴的跳弓、颤弓、换把等演奏手法,扩大了二胡的表现力; 在中国音乐史上第一次把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搬上了音乐独奏舞台。 总之,刘天华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教学,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我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建设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为民族器乐特别是二胡登上音乐独奏舞台争得了一席地位,成为可以和萧友梅齐名的中国现代专业高等音乐教育的奠基人。,阿炳简介 阿炳的音乐 被记录下来只有6首乐曲: 二胡曲3首: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 琵琶曲3首: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二胡映月在阿炳双目失明之后创作出来,我们从乐曲中可以看出阿炳是在用形象来描绘他过去曾亲眼目睹过无锡惠泉山二泉秀丽的风景,充满了江南泥土气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但面对处在灾难深重的祖国,这就使他在婉转优美的族律中,时时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调来,也可以说他是在这里倾诉自己悲惨的命运。,总之,阿炳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民间艺术家,他善于吸取和运用我国民间音乐养料,善于用民间音乐语言抒发他内心无限深邃的感情。他的创作和演奏,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其作品不仅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明珠,同时也为世界乐坛增添了光彩。 除此而外,这一时期的民族器乐创作还有二胡曲怀乡行(陆修棠)、江汉潮、小花鼓、前进操、流芳曲、千里淮北赛江南(均刘北茂曲)等。,2 钢琴和其它器乐独奏音乐 钢琴独奏音乐 本世纪初期至“五四”以前,创作极少,只有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和李荣寿的踞大缸等几首小品,演奏水平也很低。 20年代后,在萧友梅创办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科等学校开设了钢琴课,至1927年萧友梅在上海创办的“国立音乐院”和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科等学校均设立了钢琴专业课,为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也开始了初创阶段。 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虽然这一时期创作的数量不多,但其质量却很高,出现了新霓裳羽衣舞、哀悼引为黄兴、蔡锷逝世作(萧友梅)、创意曲(黄自)、牧童短笛、摇篮曲、晚会(贺绿汀)、序曲、血债(陈田鹤)、中国组曲(刘雪庵);,北京万华集、钢琴叙事诗“浔阳月夜”、五首素描、三首舞曲、断章小品16首(江文也);摇篮曲(江定仙)、牧童之乐(老志诚)、c 小调变奏曲(俞便民)、春之旅组曲、中国民歌主题变奏、序曲(丁善德)、浔阳古调、农作舞变奏曲(陆华柏)、花鼓(瞿维)等。1934年,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车列浦宁个人出资倡办了我国音乐史上第一次“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其中有6首中国钢琴独奏作品脱颖而出:牧童短笛(贺绿汀)、牧童之乐(老志诚)、C小调变奏曲(俞便民)、序曲(陈田鹤)、摇篮曲(江定仙)、,摇篮曲(贺绿汀)等。 进入到40年代后,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丁善德创作的中国民歌主题变奏可以说是这一时期代表性作品。 在其它器乐曲方面,这一时期出现的小提琴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第一回旋曲、牧歌(马思聪)、d 小调奏鸣曲(冼星海);大提琴曲秋思(萧友梅)等也很有特点,这些作品不仅旋律流畅,民族风格浓郁,在音乐创作技法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丰富了我国的器乐创作。,3 器乐重奏、合奏和大型器乐曲创作 在室内乐方面,作品有小夜曲、弦乐四重奏(萧友梅);钢琴弦乐五重奏(马思聪);弦乐三重奏、小提琴、中提琴二重奏(谭小麟)等。 器乐合奏作品有春江花月夜(丝竹合奏)、金蛇狂舞、山国情侣、翠湖春晓、昭君出塞(民乐合奏,聂耳)、彩云追月、花好月圆(民乐合奏,任光)、湖上春光(民乐合奏,谭小麟)等。 这些作品大多是对古典民族器乐曲进行改编和整理,有的则是新创作,无论是改编整理还是新创作,这些作品在继承我国民族器乐合奏优良传统方面,对后来的民族器乐曲的改编和创作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民族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简介 旋律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琵琶曲夕阳箫鼓。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取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潮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而改名为“春江花月夜”,并首次将这首乐曲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经过改编后的春江花月夜,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犹如一幅美丽、淡雅的风景画卷,形象地描绘了春江迷人的月夜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全曲共分十段 “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风回曲水”; “花影层台”; “水云深际”; “渔歌晚唱”;, “洄澜拍岸”; “桡鸣远濑”; “欸乃归舟”; “尾声”。全国解放后,又经过多次整理改编,使这首乐曲更臻完善,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 大型管弦乐作品有怀旧(管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管弦乐,均黄自作曲)、台湾组曲(管弦乐,江文也作曲)、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第二交响乐“神圣之战”、阿曼该尔达(交响诗)、满江红、牧马词、敕勒歌、后方(均交响组曲)、中国狂想曲(均冼星海作曲)、晚会(管弦乐)、,森吉德玛(管弦乐,均贺绿汀作曲)、陕北组曲(管弦乐,马可作曲)等。 黄自创作于1929年的管弦乐序曲怀旧是他在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时的毕业作品,也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之一。 冼星海的第一交响乐“民族解放”和第二交响乐“神圣之战”是他在苏联期间完成的两部大型管弦乐作品。第一交响乐从1935年就开始动笔,反映了他对祖国深厚的感情和对我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充满了必胜的信心;第二交响乐则是他站在国际主义的立场上,热情歌颂苏联人民英勇正义的卫国战争。 贺绿汀创作的森吉德玛和马可创作的陕北组曲是很好地运用西洋交响音乐技法和鲜明民族风格来表现我国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作品。,作品欣赏: 光明行 二泉映月 牧童短笛 春江花月夜 森吉德玛 图例欣赏: 刘天华画像 民间音乐家阿炳 “国乐改进社”发行的音乐杂志,阿炳,刘天华,作业:名词:刘天华 简述阿炳与二泉映月 简述现代的钢琴独奏音乐创作,第七讲,授课内容:第五节 歌(话)、舞剧、秧歌剧和电影音乐(上) 教学目的:了解现代歌(话)、舞剧、秧歌剧音乐的发端与发展 重点、难点:儿童歌舞剧、秧歌剧和歌剧白毛女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教学过程:,歌(话)、舞剧、秧歌剧音乐概述 歌剧是一种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并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我国的歌剧艺术在发展中借鉴了我国宋、元以来的戏曲形式和西洋歌剧之所长,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在延安“秧歌剧”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像白毛女等一批歌剧作品,把中国歌剧音乐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儿童歌舞剧 我国的歌剧创作,最早出现的是黎锦晖以儿童歌舞剧为主的一批作品。如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神仙妹妹、月明之夜、小羊救母、小小画家、最后的胜利和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可怜的秋香等;,黎锦晖简介 黎锦晖因致力于普及音乐教育工作和推广“国语”活动,把自己的热情和关注投入到了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活动中。他创编的十几部儿童歌舞剧和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大多都反映了“五四”时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黎锦晖的作品基本上是由自己编写脚本及歌词,他善于通过儿童的生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来选择题材、构思情节。例如,在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等作品中,他以“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向儿童诉说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动物的可爱;在月明之夜里则通过“嫦娥下凡”的故事宣传了人间生活要比神仙世界更加幸福美好,从而反对了封建迷信;,在神仙妹妹、小羊救母等作品里则表达了只要勇敢、机智、团结就可以以弱胜强的思想;在小小画家里则批判了封建的、反科学的教育制度,宣传了个性解放思想;而在最后的胜利这部作品中,作者则力图通过儿童歌舞剧这种艺术形式直接对北阀战争进行了歌颂。其处女作麻雀与小孩,竟发行到18版之多,可见当年流传的盛况。他的可怜的秋香、小小画家等作品,也都普遍流传在当时中小学生中,在对中小学生在思想品德上给以“美”的影响和培养儿童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对当时中小学音乐教育有很大影响。,麻雀与小孩是他的处女作 小小画家艺术性最强 思想性最强的作品要属可怜的秋香。 年代的中国歌剧 作品有洪波曲(任光作曲)、农村曲(向隅等作曲)、郑成功(郑志声作曲)、荆轲(陈田鹤作曲)、军民进行曲(冼星海作曲)、松梅风雨(张肖虎作曲)、面包(沈醉了作曲)、天鹅(邱望湘作曲)、上海之歌(张昊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观音、孟姜女、杨贵妃暮景(均俄阿隆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shalomov Aapoh 作曲)、红梅阁(沙梅作曲)、白毛女(马可、张鲁等作曲)、赤叶河(高介云、梁寒光等作曲)等。 这些歌剧的音乐在吸收西洋歌剧特色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道路方面,在用歌剧这一艺术形式反映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和斗争等方面,在吸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方面都作出了一定探索。特别是进入40年代以后,在延安秧歌剧创作道路和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等歌剧,为我国歌剧艺术的真正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秧歌与秧歌剧 秧歌也叫“社火”,是流传在我国北方广大农村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歌舞,在民间喜庆节日时演出,俗称“闹秧歌”。秧歌有“过街”、“大场”、“小场”之分。过街秧歌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其表演随着音乐的变化而作出一些简单舞蹈和队形变化;大场秧歌是在秧歌表演的开场和结束时表演的集体歌舞;小场秧歌则是在大场秧歌打开场子之后,表演者在表演场地中表演一些带有情节的歌舞和歌舞小戏,不同地区的秧歌有着各自不同风格。,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区出现了一场规模很大,影响深远的群众性秧歌运动。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以延安为中心的秧歌运动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1943年,以延安“鲁艺”为主在延安举行了盛大的“新秧歌”演出活动,在秧歌基础上加进了有具体人物形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中央领导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批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和内容的“秧歌剧”。 “秧歌剧”短小精悍,主题鲜明,风格简朴,民族风格十分强烈,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因此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对以白毛女为代表的中国新歌剧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比较有影响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兄妹开荒(安波)、动员起来(延安枣园文工团)、减租会(鲁艺文工团)、牛永贵负伤(周尔复、苏一平)、刘顺清(翟强编剧,张林移作曲)、货郎担(刘炽编曲)、周子山(水华、王大化等编剧,马可、时乐濛等编曲)、夫妻识字(马可)等。,兄妹开荒简介 歌剧白毛女 白毛女简介 赤叶河简介 此外,这一时期出现的小歌剧过翻身年(罗正、邓止怡)、光荣灯(张隶昌、陈紫等)、火线爱民(张锐、余苹等)也以其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新歌剧的产生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新歌剧开创了中国歌剧的新格局和新程式,不仅在借鉴西洋歌剧之所长和继承我国传统戏曲程式方面作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同时也在解决歌剧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在继承我国传统音乐和使音乐主题自始至终贯穿发展,以及在音乐的戏剧性等方面所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