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住区规划设计,-长江大学城建学院,1 交通方式、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 一、交通方式的选择 机动车交通 按交通工具分: 非机动车交通 步行交通 住宅区的交通特征:生活性特征,第六讲 通 路,二、交通组织与路网布置,人车分行 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混行 人车共存,人车分行,1928年在美国新开发的住宅计划中提出了“雷德朋”式 的完全人车分流系统,1933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德朋(Radburn,NJ)小镇规划中首次采用并实施: 在同一平面上行人和机动车有各自的流线,在人、车发生冲突的地方设置简易立交。 这种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较好的解决了私人小汽车和人行的矛盾,在私人小汽车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广为采用。,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同一套路网。 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道路断面中通行。 这也是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特别对一些居民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为主的城市更为适用,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基本都采用这种方式。,人车混行,人车共存,在不威胁行人、自行车的通行及沿街住户生活活动的范围内,允许汽车通行的道路。 这种道路系统更加强调人性化的环境设计,认为人车不是对立的,而应是共存的,将交通空间与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 措施:城市过境交通和 与居住区无关车辆不进入居住区内部,并对街道的设施采用多弯线型、缩小车行宽度、不同的路面铺砌、路障、驼峰以及各种交通管制手段。,居住区交通与路网规划原则,1、顺而不畅,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 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 3、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 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 5、空间结构整合化 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2 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居住区级道路 居住小区级道路 居住组团级道路 宅间小路,住宅区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此道路是整个居住区内的主干道,是居住 区与城市道路相衔接的中介性道路。居住区一 级道路的最小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m(平原); 1520m(山地)。 居住区级道路多采用一块板形式,采用混行 方式时,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m.,居住小区级道路,此道路是居住小区的主路,沟通小区内外联 系。其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m. 在采暖区,居住区二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 路)不小于14m. 在非采暖区,居住区二级道路(居住小区级 道路)不小于10m. 车行道宽度在58米,即两辆车可以对开。且多采用一块板的断面形式,人行道宽度为152米。,居住组团级道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即从主路分支出来通向住宅组团内部的道路。 组团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不小于10米(采暖区)或8米(非采暖区),车行道宽度为35米,如用地有条件可设152米宽的人行道。,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是道路系统的末梢。 宅间小路最好以3米为宜,一般宽度不小于2.6米。(为什么),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1)关于出入口 1.居住区,居住小区的主要车行道至少要有两个方向的对外出入口; 2.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住宅与最近的公共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米; 3.机动车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小于150米; 4.人行出入口不大于80米; 5.沿街建筑物长度大于160米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道;,6.当建筑物长度大于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7.居住区、居住小区车行道与城市级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角不小于75; 8.尽端式道路 长度不大于120m,并应设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9.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10.道路纵坡、最大纵坡坡长,第七章 设 施,1 公共服务设施,2 户外场地设施,3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一、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1.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 居住区级 8001000m 居住小区级 400500m 居住组团级 150200m 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3.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保持居住区的安宁。 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二、规划布置方式(分级布置),1.第一级(居住区级)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服务的结构。 规划布置:一般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区中心,居住区中心主要由文化商业服务设施组成。,2.第二级(居住小区级) 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 一般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小区的生活服务中心,生活服务设施一般可布置在小区的中心地段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中小学的布置一般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不宜在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或铁路干线附近布置,应与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与其他一些不怕吵闹的公共服务设施相邻布置。,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 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 这些设施宜相对集中布置,有些可设在住宅底层,也可将他们独立设置。最主要是幼托的布置,应该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幼托建筑层数以一二层为宜,独立设置。,第八章 户外环境景观,1 软质景观 绿化用地 : 住宅区公共绿地 宅间宅旁绿地 道路绿地 专用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旁绿地,2 硬质景观,复习,1.居住区由哪些用地组成?各项用地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2.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人口一般为多少? 3.居住区规划结构有几种基本方式? 4.住宅组合有几种基本方式?其优缺点是什么? 5.居住区、小区、组团应配备哪些公共服务设施?其合理服务半径是多少? 6.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置要求和方式有哪些? 7.小学、幼托的规划要求是什么?,8.住宅间距(山墙、日照)的最小值要求是什么? 9.居住区道路如何分级?各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曲面论测试题及答案
- 日语试题分类及答案
- 仓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信青岛面试题及答案
- 员工离岗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梯作业人员T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静脉输液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附答案)
- 北京特产工艺品知识培训课件
- 管理公司的6S方案
- 微生物肥料产品标准化-全面剖析
- DBJ04T 473-2024 建筑工程造价咨询结算编审标准
- 2025年度养老机构营养配餐服务合同协议
- 部编版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新高考60篇)
- 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装修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 《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课件-3 喷涂仿真工作站
- 重大危险源培训课件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培训
- 初中满分作文开头和结尾10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