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33T 395.2-2003 无公害梭子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1页
DB地方标准--DB33T 395.2-2003 无公害梭子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2页
DB地方标准--DB33T 395.2-2003 无公害梭子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3页
DB地方标准--DB33T 395.2-2003 无公害梭子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4页
DB地方标准--DB33T 395.2-2003 无公害梭子蟹 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3/t 2002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3-03-24实施2003-02-24发布无公害三疣梭子蟹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n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wing crabpart 2:guideline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db33/t 395.2 2003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 65.150b 52备案号:13493-2003idb33/t 395.22003前 言本部分主要依据国家对海蟹卫生标准、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渔用药物安全限量和使用准则、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等标准,和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普陀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多年来科研推广成果,省内十余年三疣梭子蟹科研与养殖生产实践经验,并结合了省外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对虾、河蟹等甲壳类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而制定的。db33/ 395-2003无公害三疣梭子蟹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产品质量标准本部分为 db33/ 395-2003的第2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普陀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雪燕、何中央、孙忠、徐国辉、何丰i无公害三疣梭子蟹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无公害养殖生产的产地环境、种苗放养、饲养管理、起捕等技术。本部分适用于三疣梭子蟹的无公害池塘养殖,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测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产地环境3.1 场址潮流畅通、风浪较小、无污染、交通方便、排灌便利、沙泥底或泥沙底质;环境须符合gb/t 18407.4要求。水源符合gb 11607规定,盐度1532。3.2 设施3.2.1 池塘面积0.3hm22.0hm2、水深1.5m以上为宜,设进排水闸门、拦网设施。3.2.2 精养沙塘面积200m2500m2、水深0.5m以上为宜,池底铺沙10cm15cm,设置统一的进排水沟。3.2.3 低坝高网塘面积0.3hm21.0hm2,堤上四周围网高于当地最高潮位0.8m1.0m,网片下沿深埋泥下30cm50cm,退潮后能蓄水0.6m1.0m。建有水闸、溢水道及供管理人员进出的网门。3.2.4 隐蔽设施有滩面的池塘,塘底要开几条沟渠,滩面整修成波垄;淤泥较多的池塘还需呈“品”字形适量铺沙,并混入土层,高度与不铺沙滩面一致。塘内放置陶罐、瓦筒、网片、竹枝等隐蔽物。3.3 养殖水质3.3.1 物理因子透明度30cm40cm,水色为黄禄色或黄褐色,中低层水温1532。3.3.2 化学因子ph值7.88.6,溶解氧4mg/l以上,氨氮不高于0.5mg/l,硫化氢0.1mg/l以下,化学耗氧量及生物耗氧量不高于5mg/l。3.3.3 其它因子其它理化、生物指标应符合ny 5052规定。4 种苗放养4.1 清淤消毒收获后将养成塘封闸晒池,吸去塘中淤泥。整修塘底坡垄、塘埂、闸门;沙池须反复冲洗沙层。并用药物消毒处理。常规清塘消毒药物及用量见表1。表1 常用清塘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渔药名称用法与用量mg/l休药期d注意事项氧化钙(生石灰)35040010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漂白粉(有效氯25%)50805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2.勿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二氧化氯110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2.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茶籽饼15205粉碎后用水浸泡一昼夜,稀释连渣全池泼洒。注: 清塘用药后的废水排放应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2 施肥培饵4.2.1 肥料种类一般采用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或复合肥和鸡粪等有机肥。4.2.2 使用方法4.2.2.1 时间蟹苗放养前10d15d,用40目筛网过滤进水30cm40cm后,视水质情况适当施肥培水。4.2.2.2 方法新塘施有机肥并结合使用化肥,老塘可施化肥。有机肥须经堆放、发酵后使用,用量为100mg/l200mg/l,氮磷化肥比例(510):1,首次氮肥用量为2mg/l4mg/l,以后2d3d再施一次,用量减半,并逐渐添水。4.2.3 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提倡施用有机肥。 控制施肥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40mg/l以下,透明度30cm40cm。 有机肥须经熟化、无害化处理。 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不得使用、生物肥料须经发酵后使用。4.3 苗种质量体型正常、肢体完整、个体健壮、爬行迅速、反应灵敏、无病虫害的蟹苗,同批蟹苗要求规格整齐。4.3.1 人工蟹苗要求期期,规格在(4.01.4)104只/kg以内。4.3.2 自然蟹苗宜就近海域收购,不能淋雨或离水时间过长。4.4 苗种运输4.4.1 人工蟹苗按第1部分6.1执行。4.4.2 自然蟹苗短时间运输可用苗箱、竹框,内设团状网片、水草等栖息物,途中适当浇淋海水,防止曝晒和雨淋,长途运输宜用活水车、船运输,必要时采取控温设施。规格大于50g的应绑螯运输。4.5 放养时间人工蟹苗为4月6月,自然蟹苗6月10月。4.6 放养条件水温16以上,盐度差不大于5,水深60cm80cm,避免在大风、暴雨天时放苗。4.7 中间培育人工蟹苗和早期自然蟹苗在养殖池一侧拦网设置暂养区或在小型沙池中进行中间培育,密度(1520)只/m2,足量投喂饲料,培育12d20d后至1g3g,放入养殖塘养殖。4.8 放养密度池塘专养的放养量见表2,与其它品种混养放养密度适当减少。9月份以后用于育肥暂养的,进行雌雄配养或分养,随着时间推迟,雌雄比例从3:1、5:1,直至10:1。表2 放养密度表苗种来源仔蟹规格只/kg放苗密度只/hm2人工期期(4.01.4)104(9.07.5)104暂养期期2800300(4.53.0)104自然期期2800140(5.23.7)104自然期期6430(3.01.5)1045 饲养管理5.1 饲料与投饲应遵循“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四定原则。5.1.1 定质以动物饲料为主,可用兰蛤、鸭咀蛤等低值贝类、海捕小杂鱼虾以及专用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规定。5.1.2 定量5.1.2.1 日投饲量常规鲜杂鱼虾在梭子蟹不同生长阶段的日投饲量见表3。实际操作中视生长、天气等情况适当调整。表3 不同生长阶段投饲率表生长阶段期规格只/kg日投饲率%(4.00.28)1042001002 800300100503001405030140303015307151074105453注: 日投饲率为每天投喂的饲料数量占池内蟹总重的百分比5.1.2.2 确定原则 水质不好、天气闷热、大雨时少投或不投。 大批蜕壳期间足量投喂。 投饲2h3h后观察残饵情况,作适当调整。 交配期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饲料。 水温低于15、高于32时减少投饲量,8以下停止投喂。5.1.3 定位散投在池塘四周的固定滩面,避免投入潜伏区。5.1.4 定时日投两次,早晨5时6时、晚上6时8时各一次,晚上投饲量占日投饲量的70%。5.2 水质管理5.2.1 物理调节视水质情况,适量添换水,使水质符合3.3要求。前期以添水为主,中、后期适量换水。高温、强冷空气时提高塘内水位,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淡水,保持盐度15以上。5.2.2 化学调节每隔半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5mg/l,用1mg/l1.5mg/l的漂白粉、0.5mg/l0.6mg/l的二氧化氯等其它高效消毒剂交替使用。同时不定期使用沸石粉等底质改良剂。5.2.3 生物调节不定期泼洒光合细菌等有益生物制剂,改善水质,使用生物制剂时须禁止使用消毒剂等药物。5.3 病害防治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5.3.1 预防措施可采取以下措施:a)彻底清淤消毒;b)放养优质苗种;c)合理投喂优质饲料;d)保持水质清新和底质良好;e)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水体。5.3.2 治疗方法发现病蟹、死蟹,及时检查病因,捞出死蟹。蟹病及其防治办法见附录a。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规定,并遵循以下原则:a) 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号)齐全。b) 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渔药,建议使用生物制剂。不得使用含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清池消毒。c) 休药期按ny 5071规定。5.4 防止互残可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隐蔽物;b)选择同规格蟹苗;c)投喂足量优质饲料;d)保持透明度在30cm40cm;e)合理控制雌雄比例5.5 日常管理每天凌晨和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检查蟹的活动、摄食情况,检修养殖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测定水温、溶氧、ph、透明度、盐度、生物耗氧量等水质指标,定期测定蟹的壳宽、体重等生长指标,做好日常记录。6 起捕6.1 起捕季节视市场需求适时起捕。雄蟹一般在9月开始陆续起捕,至10月底全部捕完;雌蟹可在交配50d后,体肥膏满时陆续上市。6.2 起捕方法用蟹笼、流网、放水、干塘等方法。蟹笼和流网宜在夜间进行。6.3 暂养起捕蟹绑螯后,放入有清洁海水的沙池中暂养。 5附录a (资料性附录)三疣梭子蟹的疾病与防治方法表a.1三疣梭子蟹养殖疾病与防治方法病害种类发病季节症状治疗方法病毒病5月10月行动迟钝、呈昏睡状态,蟹爪无力,血淋巴变白、肝胰腺脓肿变白,腐烂发臭,死亡快(1)适量换水;(2)二氧化氯、二溴海因、季胺盐类消毒,0.3mg/l0.5mg/l,连续数次;(3)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连用一周。细菌性病高温期、秋季交配后水肿、昏迷、瘦弱或黑鳃,体色混浊、甲壳溃疡,出现锈斑或烧斑等黑褐斑点(1)溴氯海因等水体消毒。 真菌性病春季及秋冬季蟹体出现一层白毛状物(1)强氯精、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