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TC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CAM-1mRNA表 的调节作用1.doc_第1页
PDTC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CAM-1mRNA表 的调节作用1.doc_第2页
PDTC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CAM-1mRNA表 的调节作用1.doc_第3页
PDTC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CAM-1mRNA表 的调节作用1.doc_第4页
PDTC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CAM-1mRNA表 的调节作用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论文 pdtc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icam-1mrna表 的调节作用1王大龙冷玉芳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兰州(730000)摘要: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吡咯烷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对内毒素(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 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 的保护机制。方法:72 只 wista 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 组 ),lps 组(l 组),pdtc+lps 组(p 组)。其中根据腹腔注射内毒素到取肺组织的时间分为 1、3、6、12h 亚组,每组六只。 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肺组织湿/干重(w/d)比变化,同时使用 rt-pcr 法检测大鼠肺组 织 icam-1mrna 表达。结果:与 c 组比,l 组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后,肺组织 icam-1mrna 表 达明显增强(p0.05),病理学显示肺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肺组织湿 /干重比(w/d)明显 增大(p0.05)。与 l 组比,p 组应用 pdtc 后 icam-1mrna 表达明显减少(p0.05),肺组 织结构的破坏有明显减轻,肺组织湿/干重比(w/d)明显减小(p0.05)。结论:应用 pdtc 能明显抑制 icam-1mrna 表达,对 lps 诱导急性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提示 pdtc 的肺保 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icam-1 的转录,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关键词:pdtc;核因子-b;icam-1;内毒素;肺损伤中图分类号:r655.31. 引 言: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由严重感染、创伤和体克等多种病 因所致的弥漫性肺实质损伤,其在分子水平上表现为众多促炎性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的过 度表达,伴有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炎症形成级联反应,导致肺组织广泛损害,并累及诸 多肺外器官,其中,核因子 -b(nf-b)在调控炎症介质的基因表达上起着关键作用。 多种炎症介质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中含有b 位点,如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白 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活化的 nf- b 可调控上述介质基因的表达 1,2。研究证明,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能够通过抑制重要的核转录因子-b(nuclearfactor-kappab,nf- b)活化,减少致炎细胞因子表达与合成释放3.4 ,因此本实验建立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模 型,研究 pdtc 对 lps 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 icam-1mrna 影响,以探讨 pdtc 肺损伤的 保护作用及其机制。1 本课题得到甘肃省基础研究计划资助(0710rjza038 )- 7 -精品论文2. 材料与方法2.1材料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 wista 大鼠(由兰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72 只,雌 雄各半,200250g,lps(ecoli055:b5)购自 sigma 公司,pdtc 购自 sigma 公司,核酸提 取试剂购自百泰克,rna 试剂盒购自 fermentas 公司。72 只 wista 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 c 组),lps 组(l 组),pdtc+lps 组(p 组)。 其中根据腹腔注射内毒素到取肺组织的时间分为 1、3、6、12h 亚组,每组六只。l 组和 p 组采用腹腔注射 lps8mg/kg(5mg/ml)制作内毒素性肺损伤模型,c 组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 水。p 组在腹腔注射内毒素前 30min,尾静脉注射 pdtc120mg/kg(60mg/ml),l 组和 c 组 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按分组规定的时间点,10水合氯醛 350mg/kg 腹腔注射麻醉,开 胸心脏放血处死,采集标本。2.2方法221rt-pcr 检测用 pcr 专用器械迅速取右肺下叶,经预冷的 depc 水冲洗表面的血液后立即置于液氮中 速冻,-80冰箱保存,待用于 rt-pcr。用 rna 提取试剂 trizol 提取肺组织总 rna,反转 录合成 cdna 第一条链。取反转录产物 2l 进行 pcr 反应(94变性 5min,59复性 30s,72延伸 1min,35 个循环)。扩增组织中 icam-1 的引物为:5-aggtatccatccatcccaca-3和 5-agtgtctcattcccacggag-3,片段长度为 388bp;扩增内对照-actin 的引物为: -actin 引物 5-gtgggccgctgtaggcaccaa-3和 5-ctctttgatgtcgcacgatttc-3,片 段长度为 540bp。由上海赛百盛有限公司合成。pcr 扩增产物用 1%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 锭染色显示,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以 icam-1mrna/-actinmrna 电泳带的荧光强度比 值作为 icam-1mrna 的表达量指标。222肺组织病理检查取左肺下叶,4%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he 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223 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取左肺下叶,滤纸拭去表面血液,称湿重后(w)置于 80烤箱烘烤 48 小时使肺组织 达恒重后称干重(d),计算 w/d 比值,22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统计 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结果31rt-pcr 检测 icam-1mrna 表达结果c组大鼠肺组中icam-mrna只有少量表达;l组icam-1mrna表达量从注射内毒素后1h就开 始显著增加,与c组有差异(p0.05),直到12h达到高峰;在p组,icam-mrna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l组相同,但是应用pdtc后能明显的抑制内毒素引起的icam-1mrna的表达。与l组相比,p组在1、3、6、12h四个时间点icam-1mrna的表达量都显著的降低(p0.05)。见表1、 图1。表 1 各组肺组织中 icam-mrna 的表达水平比较(n=6, x s)组别1h3h6h12hc组l组p组0.400.0180.720.028*0.520.023*0.410.0260.920.023*0.650.037*0.390.0191.020.054*0.730.032*0.410.0201.120.039*0.810.020*与 c 组相比,*p0.05;同一时间点与 l 组相比,p0.05图 1 各组肺组织中 icam-mrna 的表达水平1,2为c组;3,4,5,6分别为lps1h、3h、6h、12h组;7,8,9,10分别为pdtc+lps1h、3h、6h、12h组。32肺组织光镜病理学结果c组在光镜可见肺泡结构完整,肺泡壁无水肿,无炎症细胞浸润;l组可见片状出血, 光镜下可见基本上看不到完整的肺泡结构,肺间质有严重的水肿、淤血,大量的炎症细胞 浸润;p组,肺泡结构受到轻微破坏,能看到代偿增大的肺泡,无明显的水肿、淤血,仅有 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见图2。图.2 各组腹腔注射内毒素 6 小时后病理(he200)33 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与c组相比,p组和l组w/d比值在相同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与l组相比p组, w/d比值在相同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1 各组肺组织中w/d比值( x s,n=6)组别1h3h6h12hc组l组p组4.270.164.610.08*4.360.10*4.260.114.830.12*4.560.24*20.14*4.830.16*4.260.235.750.27*5.240.38*与 c 组相比,*p0.05;同一时间点与 l 组相比,p0.054. 讨论在ali时,影响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有害物质可破坏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诱导其血液动力 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促进肺内皮细胞与循环血细胞的相互作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肺水肿形成。因此,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评估较为重要,而其释放的粘附分子是损伤活 化的标志物,肺组织w/d的变化可以很好的反映肺泡血管的通透性及肺间质的改变程度。lps 主要与巨噬细胞表面的toll受体结合,启动胞内信号传递链,促进 ib亚型的降解并活 化nf-b的dna结合能力,启动基因转录,表达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其毒性作用5,6,7。 本研究中,l组注射lps后,大鼠呼吸加快,肺组织的 icam-mrna表达增强,w/d增加,并且 光镜观察到明显的肺损伤的形态学变化,证明了成功的建立了ali模型。icam-1 是一类大分子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可以表达于多种类型的细 胞,它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粘附作用,参与一系列生理及病理 过程8。目前的研究认为大量的多形核白细胞(pmn)黏附于肺血管内皮细胞、在肺内扣押 并释放生物活性介质是 ali 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通过有效的减少或清除肺内的 pmn 而控 制炎症反应,可以减轻 ali9。icam-1 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增强 ,一方面通过与其配体即表达 于 pmn 表面的 cd11/cd18 相结合有助于 pmn 与血管内皮细胞相黏附 ,促使 pmn 移行于血 管外;另一方面 pmn 与靶细胞黏附结合后 ,形成了 pmn 与靶细胞之间的一个较紧密且相对稳 定的微环境 ,此微环境有利于 pmn 释放的毒性介质在局部保持较高浓度 ,从而对靶细胞发 挥有效的毒性作用,进而导致肺实质细胞损伤及持续细胞因子释放 10。本研究中,与 c 组 比较,l 组的 icam-1mrna 表达增加,光镜下可见肺泡结构基本消失,肺间质淤血水肿,肺 组织间隙有大量的 pmn 聚集扣押,表明在 lps 的刺激下,大量激活的 pmn 向肺组织转移, 聚集在肺组织并激活,继而产生肺损伤。同时 icam-1mrna 表达随时间变化增强,炎症反应 加重。icam 的表达受到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目前研究认为 icam-1 的表达可能与 nf- b 的活化有关。nf-b 是一种细胞内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具有和某些基因启动子区固定 核苷酸序列结合而启动基因转录的功能;正常情况下,与其抑制物 ib 结合,存在于静止期细胞的胞浆中。已证实,icam-1 基因启动子上含有 nf-b 结合位点,各种细胞外的刺激信号使胞浆中未活化的 nf-b 激活进入胞核,促进其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细胞粘附分子又可反过来进一步活化 nf-b,由此形成一个反馈调节,使炎症不断放大。nf-b 诱导 icam-1 表达和增强 pmn 粘附的作用已通过很多试验证实11、12。研究证明,pdtc 是一种抗氧化剂, 也是 nf-b 的特异性抑制剂,可在 nf-b 活化通道的不同水平发挥抑制作用,如抑制 nf- bp65 亚单位,抑制ib(nf-b 抑制剂)的降解或减少 nf-b 的核移位,从而减少致炎 细胞因子表达与合成释放3.4。本研究中,与 c 组相比,p 组 icam-1mrna 表达仍有增加,病 理学显示肺泡结构受到轻微破坏,能看到代偿增大的肺泡,无明显的水肿、淤血,仅有少 量的炎症细胞浸润,w/d 比值也较大,可能与 pdtc 只干预了部分 ali 的发病机制有关。与l 组相比,icam-1mrna 表达减轻,病理学损伤减少,w/d 减小。表明 pdtc 通过减少 icam-1mrna 表达,进而减轻 pmn 在肺组织内的聚集和激活,抑制肺损伤时的炎症反应。综上所述,pdtc 预先给药对 lps 诱导的大鼠 ali 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肺组 织的 icam-1mrna 表达,进而抑制 pmn 的聚集和激活有关。参考文献1. wilkins paseahorn t.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vet clin north am equine pract2004; 20: 253-273.2. blackwell tschristman jw. the role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in cytokine gene regulation. 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 1997; 17: 3-9.3. kabay b, teke z, aytekin fo, et al.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reduces lung injury caused by mesenter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 a rat model. world j surg jt -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2007,31(8):1707-15.4. la rosa g, cardali s, genovese t, et al. inhibition of the nuclear factor-kappab activation with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attenuating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after experimental spinal cord trauma in rats. j neurosurg spine jt -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2004,1(3):311-21.5. edelman da, jiang y, tyburski jg, et al. cytokine production in lipopolysaccharide- exposed rat lung pericytes. j trauma jt - the journal of trauma, 2007,62(1):89-93.6. zhou x, gao xp, fan j, et al. lps activ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4 signals cd11b/cd18 expression in neutrophils.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jt -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lu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 2005,288(4):l655-62.7 zhou z, connell mc, macewan dj. tnfr1-induced nf-kappab, but not erk, p38mapk or jnk activation, mediates tnf-induced icam-1 and vcam-1 expression on endothelial cells. cell signal jt - cellular signalling, 2007,19(6):1238-48.8. zhang js, tan yr, xiang y, et al. regulatory peptides modulate adhesion of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to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through regulation of interleukins, icam-1 and nf-kappab/ikappab.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shanghai) jt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2006,38(2):119-28.9.wittelua,rau b, gansauge f, et al. influence of pmn leukocyte mediated pancreatic damageon the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 in s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s. digdis sci, 2004,49 7 -8 : 1348-135710.frossard jl, saluja a,bhagatl, et al. the role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and eutrophils in acute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tis-associated lung injury. gastroenterology,1999,116 3 : 694 - 70111. sawa y, ueki t, hata m, et al. lps-induced il-6, il-8, vcam-1, and icam-1 expression in human lymphatic endothelium. j histochem cytochem jt - th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histochemistry society, 2008,56(2):97-109.12. yusuf-makagiansar h, yakovleva tv, tejo ba, et al. sequence recognition of alpha-lfa-1- derived peptides by icam-1 cell receptors: inhibitors of t-cell adhesion. chem biol drug des jt - 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 2007,70(3):237-46.the effect of pdtc on the expressio n of ica m-m rna in lipopolysaccharide - ind uced acute lung inju ry in rats wang dalong , leng yufangthe anaesthesia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 u(730000)abstractobjectives :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dtc on the expres s ion of icam-1m rna in lp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rats method: 72 wista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the control group; l: lps group; p:pdtc + lps group, l group and p group were divided 1h,3h , 6h,12 h subgroups(n=6)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ime between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endotoxin to take the lung tis sue. observation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ung tis sue, lung wet / dry w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