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元关系中传递性的若干研究第28卷第2期2011年6月苏州科技学院(自然科学版)journalofsu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alscience)v01.28no.2jun.2011二元关系中传递性的若干研究汪小燕(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摘要:二元关系的传递性有时不好判断,通过对二元关系传递性定义的深入分析,给出了传递性判断的等价定义及定理,利用该等价定义及定理可以较快地实现二元关系传递性的判定.关键词:二元关系;传递性;恒等关系中图分类号:0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87(2011)02003703传递性是二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判断一个二元关系是否具有传递性.在有些情况下比较困难.传递性的判断可以直接根据定义,也可以结合关系图或关系矩阵来判断i】-5,而利用关系图或关系矩阵判断传递性,有可能导致遗漏了某些序偶,出现误判.文献【6通过对二元关系传递性定义的深入分析,对传递性的前提条件进行补充,给出一种与文献71等价的定义形式,利用该等价定义可以较好地实现二元关系传递性的判定.而二元关系中,通常包含有类似于,>这样的序偶,文中研究了这一类序偶是否对传递性有影响,并在文献6】的基础上给出了传递性等价的定义和定理以及传递性的相关理论.1相关理论定义1二元关系是集合,b的笛卡尔积的子集,是有序对的集合,即=,y>lxa八yb),当a=时称为集合(或b)上的二元关系.定义2ta设尺是集合到】,的关系,s为y到z的关系,则称尺.s为尺和is的复合关系,表示为r.s=<,z>lxx八八(y)(yy八<,),>r八<y,>5)定义3rnr为集合上的二元关系,对于任意0,b,ca,当<ct,6>r且<6,c>r时,有<口,c>r,称为上的传递关系.或者说在a上具有传递性.实现传递性的判定一般按照定义3中的条件依次对中的每一序对<0,6>,检查是否存在序对<6,c>,以及<口,c>er.当存在序对<6,c>r时,容易判定<0,c>r或<0,c>簪r;当不存在序对<6,c>r时,由于在定义3的条件中没有明确给出这一情况,直接根据定义3有时不好判定二元关系的传递性.文献【6】通过对定义3的分析,给出以下关于传递性的等价定义.定义4阍r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对于v<0,6>r,有<6,c>隹r,或<6,c>r且<,c>r,则称尺为上的传递关系,或者说在a上具有传递性.定理18】设尺为上的关系.则尺在a上传递当且仅当.尺.定义5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对于每一个a,>r,且对于任意,ya,如果),则,岳r,则尺称为中的恒等关系,记作厶.2传递性质的新理论定义6设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若=,>a且,>rl,则称为r中的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相等的序偶的集合.收稿日期2010一l112【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j2009b074z);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kfkt2010b02)【作者简介汪小燕(1974一),女,安徽桐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粗糙集理论.38苏州科技学院(自然科学版)2011丘定理2设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设尺=,如果具有传递的性质,则r一定是传递关系.证明如果为空集,定理2显然成立.若不为空集,对任意0,ba,若有<.,d>r,且<,6>r或<6,n>r,按照复合的定义,就一定有<,6>r或<6,>r.因此,判断尺是否具有传递性,可以不考虑中的所有序偶.定理2指出判断集合上的二元关系是否具有传递性,可以不考虑中的所有序偶.因此,结合定义4给出以下传递性判断的等价定义.定义7尺为集合上的二元关系,设尺:尺一,如果对于:v<,6>r,有<6,c>甓r,或<6,c>r且<.c>r,则称为a上的传递关系或者说r在a上具有传递性.定义7也可以表达成如下蕴含的形式.定义8r为上的二元关系,设尺=尺,尺在上传递铮(v0)(vb)(vc)(口a八bacaarb八brcc).定理3r为a上的二元关系,设r=r一,则r在a上传递当且仅当r.尺.证明由定理1及定理2可证.在二元关系中,如果不为空集,则应用定义7,定义8或者定理3都可以很快地判定r的传递性.比文献68花费的时间少,如果为空集,则文中的判断方法和文献【6,文献8一样.例1设集合a=1,2,3,4),r是a上的二元关系,尺=<1,1>,<1,2>,<1,3>,<2,3>,<3,3>,<4,4>试判定r的传递性.解应用传递性的等价定义7,由于r=(<1,2>,<1,3>,<2,3>l对尺中的序对<1,2>,有<2,3>r且<1,3>r;对r中的序对<1,3>,没有<3,x>r(va);对中的序对<2,3>,没有<3,>er(va);因此.该二元关系是传递的.对例1采用定理3判断如下:由于r=<1,2>,<1,3>,<2,3>),则尺.r=<1,3>,而<1,3>)c_r,因此,该二元关系是传递的.推论1r为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r厶,则r一定是传递关系.证明如果厶,则r=尺一咖,而=,所以.r,根据定理3知是传递关系.推论2尺为a上的二元关系,如果ir一:1(表示集合的基数),则r一定是传递关系.证明如果ir一l_1,设r=r一,则尺中只有一个序偶,所以尺.尺=咖,根据定理3知推论2成立.推论3尺为a上的二元关系,且尺为传递关系,令c=厶一,如果将关系c中的任何一个序偶添加到r中,都不会改变尺的传递性质.推论4r为a上的二元关系,且r为传递关系,设r:尺一,mrr是关系r的关系矩阵,对任意口,ba,且6,<,6>r,并且在韵第b行与第口列都没有1,如果将序偶<0,6>添加到r中,则r的传递性质不会改变.推论5尺为上的二元关系,且r为传递关系,:尺一,令b=r.r,如果bn=rk,则将中的任何一个序偶删除.都不会改变r的传递性质.推论6r为上的二元关系,且为传递关系,设r=r一,mr,是关系的关系矩阵,对任意,ba,且0b,<口,6>r,并且在,的第b行与第口列没有1,如果将序偶<0,6>从尺中删除,则r的传递性质不会改变.推论7尺为4上的二元关系且为反自反的关系,对0,ba,若有<口,6>er,且<6,r,则一定不是传递关系.证明假设是传递关系,由于<0,6>r,且<6,口>r,则<口,口>r,<6,6>r,这与r是反自反的关系矛盾.所以推论7成立.推论8尺为上的二元关系且尺,若r为反自反和对称的关系,则一定不是传递关系.证明由推论7可证.定理4r为上的二元关系,r=,令.,如果尺是传递关系,则一定是传递关系.证明假设b不是传递关系,存在序偶,y>b,<y,>b,而,z>隹b,因为是传递关系,根据定理第2期汪小燕:二元关系中传递性的若干研究393,则r.rc_r,即bc_r,所以,y>r,>r,又因为=一,则,y>r,>r,一定会存在,>rtor,即,>b,与假设矛盾,故定理4成立.定理5r为a上的二元关系,r=一,令b=rtor,如果是传递关系,且尺r,则rub一定是传递关系.证明设r=rub,则r=urub,由于不影响关系的传递性,所以只需要证明u尺具有传递性质,由于b是传递关系,则西b_cbr.又因为b.r_cr,所以.r.而复合运算满足结合性,所以,曰or=(.r).r=尺to(r.r)=.br,另外.r=bc_r,因此具有传递性质,即ub一定是传递关系.例2设集合a=1,2,3,4,尺是上的二元关系,:<1,l>,<2,2>,<1,2>,<2,3>,<3,4>,<1,4>lr=r一1r,b=r.r,试判定ub的传递性.解由于r=f<l,2>,<2,3>,<3,4>,<1,4>,则b=r.r=<1,3>,<2,4>),显然具有传递性.而r=<1,4>,根据定理5知rub具有传递性.推论9r为上的二元关系,r=一,令b=r.r,如果,则rub一定是传递关系.证明由于b厶,所以b是传递关系,设,>是b中的任意序偶,若在中不存在序偶,y>,则.=c_rr,若在r中存在序偶,y>,则,y>b.r,所以b.尺,由定理5可证该推论成立.3结语二元关系中通常包含有类似于,>这样的序偶,笔者对传递性的定义进行研究,提出在判断二元关系的传递性时,可以直接判断一的传递性,提高了传递性的判断效率,并给出了传递性的新理论和相关证明.新的理论对于传递性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郭树林.有限集上可传递二元关系的矩阵判别方法【j】.南京t程学院,2003,1(1):6772.【2韩俊英.基于矩阵的二元关系研究jj.甘肃农业大学,2004,39(4):467469.3】张玲萍.利用关系矩阵判断二元关系的传递性j1.宝鸡文理学院:自然科学版,2006,26(4):276278【4】孙凤芝.二元关系传递性的矩阵判别法ji.大庆师范学院,2008,28(5):7478【5吴鹏.有限集上二元关系传递性的矩阵判别法.i.成都大学:自然科学版,2009,28(2):122125.【6】杨思春,王小林.二元关系传递性研究j1.微机发展,2003,13(10):8889.7】左孝凌,李为鉴,刘永才.离散数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m版社,1982.【8】耿素云,屈婉玲.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892.studiesonthetransmissionofbinaryrelationwangxiaoyan(schoolofcomputerscience,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maanshan243032,china)abstract:thetransmissionofabinaryrelationisdifficulttodecide.basedonthor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谷城县辅警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农业技术员安全规范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安徽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走进高考读懂李白的诗+课件
- 2025四川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培训试题信息及答案解析
- 污水站安全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专业考试题库真题及答案解析
- 钳工安全知识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火锅店引流截流回流方案
- 国庆中秋双节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青少年全国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云南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4的分解与组合》课件
- 2025秋七年级开学新生家长会《启幕新篇章携手创辉煌》【课件】
- GJB3243A-2021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
- 2025年4月自考0345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课件
- 视频安防监控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