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心理研究.pdf_第1页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pdf_第2页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治疗与咨询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 方新 钱铭怡 訾非 【 关键词 】 完美主义;父母教养方式;综述 中图分类号: R39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 - 6729(2007) 03 - 00208 - 03 11完美主义的两种理论 20世纪初, Janet指出,强迫型人格 障碍者有一种内在的不完美感(feeling of incompleteness) ,总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 达到自己的要求 1。五六十年代 Hor2 ney2、Hollender3等人将完美主义(per2 fectionism)视作一个精神病理学概念。 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 心理障 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 M2 III) 4把完 美主义作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之一,此后欧美心理学界对完美主义的 研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文献 明显增多。 不同的研究者对完美主义概念的内 涵有不同的理解,在理论和研究结果上 都存在较大分歧。大体可分成两派,一 派认为完美主义是消极特质,另一派则 以两分法看待完美主义,认为完美主义 既有消极的一面、 也有积极的一面。 111完美主义消极特质论 此派在早期的研究中重视挖掘完美 主义的定义及内涵,其中的代表人物有 Burns5、Pacht6、Weisinger和Lobsenz7 等。至90年代则重视从多种维度看待 完美主义构成,并重视发展有关的测量 工具。近 年 来 此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有 Frost8、Hewitt和Flett9等人。 Burns5指出,完美主义者存在的两 种心理歪曲:一是教条地认为消极事件 将来还会重复出现;二是饱受“ 应该 ” 原 则的折磨:应该更好、 应该不生气、 应该 与众不同等。Pacht指出:“ 完美主义者 为自己树立了高得不能现实的目标,于 是不断地被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所挫 败 6 ” 。Weisinger和Lobsenz认为,完美 主义者如果没能达到预期的完美,就会 觉得失败了;如果达到了预期,也体会不 到成功的快乐,因为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事。他没有衡量努力和成功的客观标 准,也没有体味成功的机会 7。 完美主义者往往采用被Burns称为 “ 全或无 ”5、 被Barrow和Moore称为 “ 圣徒和魔鬼 ” 10、 而被 Pacht称之为“ 上 帝和渣滓 ”6的二分法思维方式,他们 只能看到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看不 到中间地带,要么是“ 正确 ” 、 “ 成功 ”;要 么就是“ 错误 ” 、 “ 失败 ” 。 Hewitt和Flett从完美主义的取向上 区分出三种完美主义:自我取向的完美 主义( SOP, Self2oriented Perfectionis m)、 他人取向的完美主义(OOP, Other2orien2 ted Perfectionism)、 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 义( SPP, 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2 ism) 。它们的区别在于完美主义所指向 的客体,但共同本质都是消极的。SOP 是指强加给自我的过高的标准; OOP是 指向他人的“ 完美主义 ” 对他人抱有 过高的、 不切实际的要求; SPP是指完美 主义者要去迎合社会或他人对自己的要 求和期望,认为自己必须达到这些期望 才能赢得赞赏和接纳。Hewitt和Flett制 订了测量这三种维度的完美主义问卷 (MPS)并发现, SOP与心理困扰的相关 很微弱,OOP虽与“ 责备他人 ” 等人际交 往问题有关,但与焦虑、 抑郁等指向自身 的心理困扰大多没有显著的相关,只有 SPP才与多种心理困扰呈中等或中等以 上的正相关 9,12。这提示社会规定性的 完美主义是消极完美主义的主要成份。 Frost等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也 提出了“ 多维度完美主义 ” 的概念,并确 定了六个维度 : (1) 担心错误(CM) ,即对 错误的消极反应,把错误等同与失败并 认为失败后将失去他人的尊重 ; (2) 过高 的个人标准(PS) ,即对自己要求过高,并 且这些要求在自我评价中占了过分重要 的比重 ; (3) 父母的期望(PE) ,即认为父 母为自己设立了非常高的目标; (4)父母 的批评(PC) ,对父母过分批评自己的一 种知觉 ; (5) 行动的疑虑 (D) , 即对自己 完成任务的能力的怀疑; ( 6)条理性 (O) , 即对秩序、 条理和整洁的强调。在 多维度概念的基础之上, Frost等编制了 “ 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 ”(FMPS) 8, 13并 得到了广泛运用。 112完美主义两分法 正常的与 神经质的完美主义 这一派认为,完美主义既有积极的 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Hamachek把完 美主义分为正常的和神经质的两种,他 认为正常的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人格 特质,它促使人们为自己设立较高的标 准来驱动自己成为有能力、 有成就的个 体;正常的完美主义者允许自己在自我 评价时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并不期待自 己在所有的情境下都表现完美,能建设 性地应付自卑感;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 正好相反,他们在每种情境下都为自己 设立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标准,一直被自 卑感所压迫而不是被挑战所激励 14 。 Johnson和Slaney把完美主义既看 作一个观点,又视为一种行为。他们编 制了“接近完美量表 ”(Almost Perfect Scale,APS) ,确定了与Frost的有所不同 的六个维度 : (1) 标准,即个人标准 ; (2) 秩序,即条理性; (3)差异,即现实与标准 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烦恼 ; (4) 亲和,即人 际关系的困难 ; (5) 焦虑,即对任务和表 现的神经症性的紧张; (6)惰性,即对任 务的消极逃避 15。他们的研究发现 ,标 准和秩序是完美主义的积极方面,与心 理困扰无关或负相关,差异、 人际关系的 困难和焦虑是完美主义的消极方面,与 心理困扰正相关 15 。 Ashby和Kottman发现有高自卑感 和低自卑感的完美主义,高自卑感的人 会表现出较多的心理困扰,而有较低的 802ChineseMental Health Journal,Vol 21,NO13, 2007 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北京100871 自卑感的人正常、 积极地追求完美,表现 出的心理困扰较少。他们把神经质的完 美主义者定义为因追求完美而表现出过 分的情绪痛苦的人 16。 分析上述两派观点对完美主义概念 的定义,可以发现,第一派所说的“ 完美 主义 ” 实际上就是第二派所说的“ 神经质 的完美主义 ”,第二派所说的“ 正常的完 美主义 ” 实际上就是第一派所说的“ 积极 正常地追求完美 ” 。 21完美主义的形成 与父母教养 方式的关系 尽管对完美主义的定义存在分歧, 研究者们对完美主义与父母教养方式之 间的关系的认识是基本相似的,即:完美 主义是习得的,主要来自童年期与父母 的互动关系。 Pacht观察到,完美主义者常常以 为:“ 如果我过去表现得再完美一些,父 母是会爱我的。 ” 他们在成年以后还会努 力追求达到某种完美,以得到奖赏,即父 母的爱 6。Hamachek认为神经质的完 美主义产生于两种童年期的情绪环境, 一种是父母从不赞同或者表扬不一致, 这样子女就不知道如何取悦父母;另一 种是父母有条件地表示赞同,即只在子 女做 得完 全 正 确 时 才 给 予 表 扬 14。 Rice、Ashby和Preusser的研究指出,神经 质的完美主义者较之于正常的完美主义 者,更容易认为父母较少鼓励自己 17。 Blatt从客体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神经 质完美主义的形成。他认为这种完美主 义者有严重的自我批评倾向,这是因为 他们的父母曾过分左右他们的行为,并 阻止他们自信、 有个性的行为。这种与 父母客体关系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种 内化的 自我 批 评,导致了 抑 郁 18 。 Stober建议把“ 父母的冷漠/拒绝 ” 和“ 过 度保护 ” 结合起来命名为“无情控制 ” (affectionless control) ,它与完美主义总 分相 关,并 且 母 亲 比 父 亲 更 有 影 响 力 19。Kawamura, Frost和 Har matz的研 究表明 20 ,子女所感知的父母的严厉和 权威主义与子女在FMPS的“ 担心出错 ” 这个维度上呈正相关。父亲的权威主义 态度与子女的“ 行为的疑虑 ” 有比较强的 正相关。Ablard和Parker发现那些父母 对其持有成绩目标的儿童比那些父母对 其持有学习目标的儿童更可能表现出神 经质的完美主义 21。 总体看来,父母的不当教养方式可 能是造成子女完美主义的重要原因,尤 其是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干涉保护、 惩罚 严厉及冷漠拒绝。 31完美主义的影响 与心理健康 的关系 不少文献都记载了完美主义和许多 心理障碍及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如:进 食障碍、 抑郁、 强迫症、 焦虑、 惊恐发作、 周期性头疼、 性功能障碍、A型行为、 酒 依赖、 强迫型人格障碍、 吗啡成瘾、 儿童 腹痛、 溃疡性结肠炎、A型行为等。下面 将对目前研究较多的几个方面内容分别 进行论述。 311完美主义与强迫症及进食障碍 Tallis报告了三例完全由完美主义 的人格特质所引起的强迫性洗手行为。 强迫性洗手通常被认为是由脏感、 心理 上的污染感或对疾病的恐惧感而引起, 但Tallis报告的三个病例并不担心污染 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疾病,而且他们对脏 也没有感到不舒服,过分的洗手只是他 们使自己保持完美的方法,达到一种完 美的干净状态 22。 Frost和Steketee比较了强迫症患 者、 正常人和伴广场恐怖的惊恐发作患 者(PDA)的完美主义,发现强迫症患者 在完美主义总分、 担心犯错、 行动的疑虑 等分量表上得分高于正常被试。强迫症 与PDA相比,在行动的疑虑分量表上高 于PDA组,在总分和担心犯错分量表上 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23。 Davis研究发现,正常的完美主义与 体形自尊呈正相关,但这种关系只在神 经质的完美主义水平较低时才存在。相 反,当正常的和神经质的完美主义水平 都较高时,对自我体形的贬低就变得非 常突出 24。 312完美主义与情绪障碍 Hewitt等人研究了完美主义、 应激 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发现应激事件和抑 郁在那些完美主义倾向高于一般水平的 被试中有明显的相关 25。Blatt等人把 抑郁分成两个维度,一个是依赖型,即怕 被抛弃、 无助感、 依赖别人以得到爱、 保 护和营养;另一个是自我批评型,即感到 自卑、 无价值、 内疚、 经常批评自己。他 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总分与自我批评 型抑郁显著相关,而且担心错误和行动 的疑虑分量表与之相关更明显 18。 Hewitt和Flett认为,完美主义容易 产生失败、 焦虑、 愤怒、 无助、 失望的感 觉,这些感觉与抑郁和自杀观念关系密 切。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者易受成就应 激的影响而抑郁,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 义既易受人际应激的影响而抑郁。自我 取向的完美主义和社会规定性的完美主 义分别定义了完美主义的自我和人际维 度,因此它们与多种心理困扰相联系,如 抑郁、 自卑、 自杀观念等 12。Saboonchi 和Lundh发现,自我取向的完美主义与 特质愤怒有关 26。 Frost等发现FMPS的总分与BSI (SCL - 90简易版)总分显著相关,并且 担心出错(CM )和行为的疑虑分量表 (D)与BSI的总分及多数分量表显著相 关 8。訾非和周旭27发现 ,有自杀念头 的大学生在FMPS量表的CM、D和PC 这三个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无自杀念 头者,而在O上显著低于无自杀念头者。 Juster、Heimberg、Frost和Holt的研究表 明,对错误的过份担心和对行为的疑虑 与状态焦虑、 特质焦虑和一般的心理病 理症状都表现出相关 28。 41小结 完美主义研究尚有很多亟待解决的 问题。例如,现在广泛采用的FMPS量 表在突出完美主义的负性内心感受、 负 性自我评价系统、 强迫性等方面尚有欠 缺,其在不同人群中的施测得到的因素 数目也不够稳定。中文版的完美主义心 理量表为Cheng29等人翻译并以香港青 少年样本作了修订,但用在内地人群中 仍需要做一些信效度检验和补充修正的 工作。针对中国人群的本土化的完美主 义心理量表至今尚没有出现,这也是一 个需要填补的空白。既然完美主义与一 系列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有关,针对功 能障碍型完美主义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应 该是未来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重点。 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经验来看,中 国人,尤其大学生受到完美主义的困扰 可能多于西方。例如,訾非 30对 350名 中国研究生的调查发现,约有四分之一 902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年 第21卷 第3期 的被试属于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这与 中国强调父母权威的文化背景或许有 关。 完美主义是一个深刻影响人格的心 理特征。国外多年来对完美主义已经有 了广泛研究,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刚 刚起步。本文旨在引起我国学者对完美 主义研究的重视,希望有更多的心理学 专业人士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Pitman RK1Pierre Janet on obsessive2 compulsive disorder (1903) : Review and commentary1Arch Gen Psychia2 try, 1987, 44: 226 - 2321 2 Horney K1Neurosis and Human Grow2 th: The Struggle Toward Self2Realiza2 tion1New York: W1W1Norton, 19501 3 HollenderMH1Perfectionism1Compr Psychiatry, 1965, 36: 94 - 1031 4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3rd ed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119801 5 Burns DD1The Perfectionists Script forSelf2defeat1PsycholToday, 1980134 - 521 6 Pacht AR1Reflections on Perfection2 ism1Am Psychol, 1984, 39(4) : 386 - 3901 7 Weisinger H, Lobsenz N1Nobody s Perfect1New York:Warner Books, 19811 8 Frost RO, Marten P, Lahart C1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 m1Cogn T2 her Res, 1990, 14 (5) : 449 - 4681 9 Hewitt PL,Flett G1L1Perfectionis m and Depression: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1J SocBehav Pers, 1990, 5: 423 - 4381 10 Barrow JC, Moore CA1Group Inter2 ventions with Perfectionistic Think2 ing1Pers Guid J, 1983; 61, 612 - 6151 11 Hewitt PL, GenestM1The Ideal Self: Schematic Processing of Perfectionis2 tic Content in Dysphoric University Students1J Pers Soc Psychol, 1990, 59 (4) : 802 - 8081 12 Hewitt PL,Flett GL1Di 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 Daily Stress, and De2 pression: A Test of the Specific Vul2 nerability Hypothesis1J Abnorm Psy2 chol, 1993, 102: 58 - 651 13 Frost RO, Heimberg RG, Holt CS, et al1A Comparison of Two Measures of Perfectionism1PersIndividDiffer, 1993, 14: 119 - 1261 14 Hamachek DE1Psychodynamics ofNo2 r mal and Neurotic Perfectionis m1Psy2 chology, 1978, 15: 27 - 331 15 Johnson DP, Slaney RB1Perfectionism: Scale Development and a Study of Per2 fectionistic ClientsinCounseling1J College Stud Dev, 1996, 37 (1) : 29 - 411 16 Ashby JS, Kottman T1Inferiority As a Distinction Between Normal and Neu2 rotic Perfectionism1Individ Psychol , 1996, 52 (3) : 237 - 2451 17 Rice KG,Ashby JS, Preusser KJ1Perf2 ectionis m: Relationshipswith Parents, andSelf2esteem1IndividualPsychol2 ogy: Journal of Adlerian Theory, Re2 search and Practice, 1996, 52 (3) , 246 - 2601 18 Blatt SJ1The Destructiveness of Per2 fectionism: I 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2 mentofDepression1AmPsychol, 1995, 50 (12) : 1003 - 10201 19 St? ber J1The Frost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 m Scale Revisited: More Perfectwith Four ( Instead of Six) Di2 mensions1Pers Individ Differ, 1998, 24 (4) : 481 - 4911 20 Kawamura KY,Frost RO, Harmatz MG1Therelationshipof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s to perfectionism1Pers Individ Differ, 2002, 32: 317 - 3271 21 Ablard KE, Parker WD1ParentsA2 chievement Goals and Perfectionis m in Their Academically Talented Chil2 dren1JYouthAdolesc,1997, 26 (6) : 651 - 6671 22 Tallis F1Compulsive Washing in the Absence of Phobic and Illness ofAnx2 iety1Behav Res Ther, 1996, 34 (4) : 361 - 3621 23 Frost RO, Steketee, G1Perfectionism in Obsessive2compulsive Disorder Pa2 tients1Behav Res Ther,1997,35: 291 - 2961 24 Davis C1Normal and Neurotic Perfec2 tionism in EatingDisorders: An Inter2 ative Model1Int JEating Disord, 1997, 22 (4) : 421 - 4261 25 Hew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