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2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标准 HJ T 169-2004.pdf_第1页
5662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标准 HJ T 169-2004.pdf_第2页
5662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标准 HJ T 169-2004.pdf_第3页
5662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标准 HJ T 169-2004.pdf_第4页
5662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标准 HJ T 169-2004.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 j / t 1 6 9一 2 0 0 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t e c h n i c a l g u i d e l i n e s肠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r i s k a s s e s s me n t o n p 坷 c t s 2 0 0 4 一 1 2 一 1 1 发布2 0 0 4 一 1 2 一 1 1 实施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发布 建设项 目 环境风险评价 技术导则的公告 环发 2 0 0 4 1 7 4 号 为 贯彻 中 华人民 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 环境管理条例以 及 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畴,提高环境风险评价和审查工作的质 量和效率,现 批准 风 险 值 ( 黯 二 概 率 ( #kwa.* d 接触的浓度 k g - m 一 3 ; 接触时间, 5 ; d - - 毒性负荷。 在一个已知点其毒性浓度随着雾团的通过和稀释而变化。 鉴于目 前许多物质的a、 b n 参数有限,因 此在危害计算中 仅选择对有成熟参数的 物质按上 述计算式进行详细计算 在 实际 应用中, 可用简化分析法, 用l c - ,! 浓度来求毒性影响。若事故发生后下风向某处, 化学 污染物i 的浓度最大值d ;,大于或等于化 学污染物i 的半致死浓度l c j .5 0 , 则事故导致评价区内因 发 生污 染物致死确定性效应而致死的人数c i 由 下式给出: c=e0 . 5 n ( x i , , y o 肠 式中 : n ( x i , , 与 砂 表 示 浓 度 超 过 污 染 物 半 致 死 浓 度 区 域 中 的 人 数 。 8 . 3 . 2 . 2 最大可信事故所有有毒有害物泄漏所致环 境危害c , 为各种危害叹总和: c =艺c 8 . 3 . 2 . 3 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r按 下式计算: r 二 p - c 式中:r 风险值; 尸 最大可信事故概率 ( 事件数/ 单位时间) ; c 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 损害 / 事件) 8 . 3 . 3 风 险 评 价 需 要 从 各 功 能 单 元 的 最 大 可 信 事 故 风 险凡中 , 选出 危 害 最大 的 作 为 本 项目 的 最大 可信灾害事故,并以此作为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分析基础。即: r ,。二 f ( r j ) 8 . 4 风险评价 风险可接 受分析采用最 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r m 。 一与 同 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 , 比 较: ih ,1 /t 1 6 9一 2 0 0 4 r, , - r , 则认为本项目 的建设, 风险 水平是可以 接受的。 r , r , 则对该项目 需要采取降低 事故风险的措施,以 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项目 的建设是不 可 接受的。 9 风险管理 9 . , 风险防范措施 9 . 1 . 1 选址、 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 措施 厂址及周围居民区、环境保护 目 标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周围工矿企业、车站、码头、交通 十道等设置安全防护距离和防火间 距 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 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9 . 1 . 2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 对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危险源的贮存地点、设施和贮存量提出要求,与环境保护目标和生 态敏感目标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 . 1 . 3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 措施 自动监测、报警、紧急切断及紧急停车系统;防火、防爆、防中毒等事故处理系统;应急救援 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通道及避难所。 9 . 1 . 4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设计方案。 9 . 1 . 5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爆炸危险区域、腐蚀区域划分及防爆 、防腐方案。 9 . 1 . 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9 . 1 . 7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9 . 2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见表9 : 表 9 应 急 预 案 内 容 序号项目 t应急计划区 z应急组织机构 、 人员 内 容 及 要 求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应急救援保障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 及控制措施 危险日标:装置区、贮罐区、环境保护目标 工厂、地区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 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 泄漏措施和器材备 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事故现场、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 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 复 措 施 应急培训计划 公众教育和信息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 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10一11 hj / t 1 6 9一 2 0 0 4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评价等级判定依据和泄漏t计算方法 a. 1 评价等级判定依据 表 1 物质危险性标准 厅 l d % ( 大鼠 经口) / ( m g / k g )切, ( 大鼠经皮) / ( m g / k g ) l % ( 小鼠吸入, 4 h ) / ( m g / l ) 有 毒 物 质 1t万 一一 一 万 i 直夕、 i c +l , 式中:p 容器内 介质压力,p a ; p o 环 境压 力,p a ; k 气 体 的 绝 热 指 数 ( 热 容比 ) , 即 定 压 热容c 。 与 定 容 热容c 、 之比 。 假定气体的 特性是理想气体, 气体泄漏速 度 q 按下 式计算: , r_ / m k ,:、 k + 1k - 1 v g= y d a yn l d t i 万下万 v 更 t - g 、几 宁 户 式中:口 。 气体泄漏速度, p 容器压力,p a ; c d 气体泄漏系数; a裂口 面积, m 2 ; m分子量; k g / s 书 当裂口形状为圆形时取 1 . 0 0 ,三角形时取 0 . 9 5 ,长方形时取 0 . 9 0 ; r 气体常数, t g 气体温度, i 一流出系数, / ( m o l “ k ) ; k; 对于临界流 y=1 . 0 ,对于次临界流按下式计算: i_左 应 二 口_ 1 ( k + u 1 rnik i . i rni k 1 e曰乙i i i c+ 1 i l k - u 12 p x l 一 p ) 1 xi ( k二 x 2 f a. 2. 3两相流泄漏 假定液相和气相是均匀的,且互相平衡,两相流泄漏计算按下式: q cg=c 几两相流泄漏系数,可取0 . 8 ; a裂口面 积, m;z ; p - 操 作压力或容器压力,p a ; p c 临 界压力, p a , 可取p 。 二 0 . 5 5 p ; p m 两相混合物的 平均密度, k g / . , 由下式 计算: hj / t 1 6 9一 2 0 0 4 1 一f , 1 一f , + p i p z 式中: 式中: p , 液 体 蒸 发的 蒸 气 密 度, k g / . ; p z 液 体 密 度, k g / 矽 ; f v蒸发的 液体占 液体总量的比 例,由下式计算: _c o ( t l c 一 t o 一刀 马 两 相 混 合 物的 定 压比 热, j / ( k g “ k ) ; t is 两 相 混 合 物的 温 度, k ; t c 液体在临界压力下的沸点, k ; h 液体的气化热, j / k g o 当f , , 1 时, 表明 液体将全部蒸发成气体, 这时应按 气体泄漏计算; 如果 f 、 很小, 则可近似地 按 液体泄漏公式计算。 a. 2 . 4 泄漏液体蒸发量 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发之和。 a . 2 . 4 . 1 闪 蒸量的 估算 过热液体闪蒸量可按下式估算 q =f w t / t , 式中:q l 闪蒸量, k g / s ; w t 液体泄漏总量, k g ; c , 闪蒸蒸发时间, s ; f -蒸发的液体占液体总量的比例,按下式计算 f二c v t l一t b 式 中: 伟 液 体的 定 压比 热 , j / ( k g - k ) ; t l 泄 漏 前 液 体的 温 度, k ; t b 液体在常压下的 沸点, k ; 刀 液体的气化热, j / k g o a . 2 . 4 . 2 热 量蒸发估算 当 液体闪 蒸不完全, 有一部分液体在地面形成液池, 并吸收地面热量而气化称为热量蒸发。热 量蒸发的蒸发速度 0 。 按下式计算: 招 x( t o 一t b ) h 式中:4 2 热量蒸发速度, k g / s ; t a 环 境 温 度, k ; t b 沸 点 温 度; k ; s 液 池面积, m 2 ; 刀 液 体气化热, j / k g ; x 表 面热导系数 ( 见表a 2 - 1 ) , w / ( m - k ) ; a 表 面热扩散系数 ( 见表a 2 - 1 ) , m 2 / s ; t -燕发时间,8 。 hj / t 1 6 9一 2 0 0 4 地 面情 况 水 泥 土地 ( 含水8 %) 干阔土地 湿地 砂 砾 地 表 a 2 - 1 某些地面的热传递性质 1 / ( w/ ( .“ k ) ) 1 . 1 0. 9 0. 3 0. 6 2_ 5 。 /( m 2 / s ) 1 . 2 9 x 1 0 - 4 . 3 x 1 0 - 2 . 3 x 1 0 - 3 . 3 x 1 0 - 1 1 . 0 x 1 0 - a. 2. 4. 3 质量蒸发估算 当 热量蒸发结束, 转由 液池表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 称之为 质量蒸发。 质量蒸发速度q : 按下式 计算: q 3 =a x p x m / ( r x t o ) x u ( 2 - ,.) ( 2 . n ) x r ( 4 - ) i ( 2 -) 式中: q 3 质量蒸发速度,k g / s ; a , a 大气稳定度系数, 见表a 2 - 2 ; p 液体表面蒸气压, p a ; r 气体常数;j / m o l - k ; t o 环境温 度,k ; u 风速,m / s ; r 液池半径,m. 表a 2 - 2 液池蒸发模式参数 稳定度条件 几a 不稳定 ( a, s ) 0. 23 . 8 4 石x 1 0 - 3 中性 ( d ) 0. 2 54 . 6 8 5 x 1 0 - 3 稳定 ( e ,f ) 0. 35 . 2 8 5 x 1 0 - 3 液池最大直径取决于泄漏点附近的地域构型、泄漏的连续性或瞬时性。有围堰时,以围堰最大 等效半径为液池半径;无围堰时,设定液体瞬间扩散到最小厚度时,推算液池等效半径。 a . 2 . 4 . 4 液体蒸发总量的计算 w p =q l = +q 2 1 2 +q 3 t 3 式中 : w , 液 体 蒸 发 总 量, 吨 ; q l 闪 蒸蒸发液体量, k g ; q z 热量蒸发速率, k g / s ; t , 闪 蒸蒸发时间, s ; t 2 热量 蒸发时间,s ; q 3 质量蒸发速率, k g / s ; t 3 从液体泄漏到液体全部处理完毕的时间, 5 。 hj / t 1 6 9一 2 以辫 附录b ( 资料性附录 定性和定t分析方法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