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637-2007 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锂》是一项专门针对彩色荧光粉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磷酸锂材料的标准。该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旨在规范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标准内容,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制造彩色荧光粉的磷酸锂产品。接着对磷酸锂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主含量(Li3PO4)及其允许偏差、杂质元素的最大限量等指标。这些化学成分的具体数值设定是为了保证最终荧光粉产品的性能达到预期效果。

在物理性质方面,《YS/T 637-2007》也给出了明确指导,比如粒度分布、比表面积等参数的要求,这对于控制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及颜色稳定性至关重要。

此外,标准还列举了检测上述各项指标所应采用的方法与步骤,确保不同实验室之间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对于如何进行抽样检查、判定规则等内容也有详尽描述,为生产厂家提供了操作指南。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7-04-13 颁布
  • 2007-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22155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锂标准YS T 637-2007.pdf_第1页
22155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锂标准YS T 637-2007.pdf_第2页
22155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锂标准YS T 637-2007.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22155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锂标准YS T 637-2007.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 了 I CS. 0 6 0 . 5 0中华人 民共和 国有 色金属行 业标 准Y S / T6 3 7 一2 0 0 7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锉L i t h i u mP h o s P h a t efo r P rod u c t i o no f c o l o redP h osP h o rP 0 w d e r2 0 0 7 一 0 4 一 1 3 发布2 0 0 7 一 1 0 一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V S / T 6 3 7 一 2 0 0 7前言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新获有色金属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马育新、 支红军、 张江峰、 关玉珍、 王宏川。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贵解释。YS / T 6 3 7 一2 0 0 7彩色荧光粉用磷酸锉范围 本标准规 定了彩色 荧光粉用磷酸锉的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单水氢氧化锉或工业碳酸锉为原料, 采用磷酸盐沉淀法而制得的磷酸铿, 该产品供生产彩色荧光粉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T1480金属粉末粒度组成的测定干筛分法要求3 . 1 产品分类 彩色荧光粉用磷酸怪按化学成分分为三个牌号: F C Li3 P q一 1 、 F C Li: P O4一 2 、 F CI i : P 认一 3 。3 . 2 化学成分 彩色荧光 粉用磷酸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 1牌 号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写L i: P O 主含t, 不小于杂质含t, 不大于C aMgFeCuPbN1C lF C l i, P O 一 19 9 . 90 0 0 20 . 0 0 10 . 0 0 0 50 0 0 0 10 . 0 0 0 10 , 0 0 010 . 0 8F C L i: P o 一 29 8. 00. 0 0 20 . 0 0 10 . 0 00 50 . 0 0 0 10 . 0 0 0 10 0 0 010 .1F C L i: P O 一 39 5. 00 . 0 0 3 50 . 0 0 20 , 0 0 10 . 0 0 0 10 . 0 0 0 10. 0 0 0 10 . 53 . 3粒度 各牌号产品 应全部通过4 25尸 m的标准筛。3 . 4 外观质t 产品应为白色粉末, 不得有目视可见的机械夹杂物.试验方法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供需双方认可的方法进行。产品粒度检验按 G B/T1 4 80 的规定进行。产品外观质量的检验采用目视法。44.14.2ys / T 6 3 7 一2 0 0 75 检验规则5 . 1 检查和验收5.1 . 1 产品由供方质t监督部门 进行检验, 保证产品 符合本标准规定, 并填写质量证明书。5 . 1 . 2 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 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不符时, 在收到产品之 日起两个月内向供方提出, 供需双方协商解决。5 . 2组批 产品 应成批提交验收, 每批 应由同一牌号的混合料组成。 产品以7 20k g 作为一个组批, 以s k g 为一包, 20 k g为一件。5 . 3取样5 . 3 . 1 1 。 件以内任取 1 件, 10 件20 件以内任取 2 件; 20件以上任取4件。5 . 3 . 2 从每个包装袋 口用小型不锈钢取样管从物料的包装袋 1/2深处取样, 三个取样点部位均匀分布。5 . 3 . 3 取样t不得少于 5 00 9 , 在混样瓶中混匀后, 用四分法缩分至试样所需量。5 . 4 检验结果判定5 . 4 . 1 化学成分检验不合格时, 判该批产品不合格。5 . 4 . 2 粒度不合格时, 判该批产品不合格。5 . 43 外观质量不合格时, 判该批产品不合格。6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6 . 1 标 志 每袋上应贴标签, 注明: 产品名称、 牌号、 批号、 净重、 生产日期、 供方名称及“ 防潮” 字样或标志。外包装上注明: 产品名称、 牌号、 批号、 净重、 供方名称、 出厂 日期、 本标准编号及“ 防潮” 字样或标志。6 . 2包装 产品采用双层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封口包装, 每袋净重 sk g 士。 . 05 k g , 外包装采用硬纸板桶包装作为一件, 每件净重20k g 士。Z k g 。 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 可由供斋双方协商。6 . 3运输 产品运输过程中应注愈防潮。6 . 4 贮存 产品应存放于干燥处。6 . 5 质,证明 书 每批产品应附有质t证明书, 注明: a)供方名称、 地址、 电话、 传真; b ) 产品名称和牌号, c ) 批号 , d)净重和件数; e)分析检验结果和质量监督部门印记; f) 本标准编号; 9 ) 出厂日期( 或包装日期) 。7 订货单( 或合同) 内容 订购本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