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48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标准QCT673-2000.pdf_第1页
62148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标准QCT673-2000.pdf_第2页
62148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标准QCT673-2000.pdf_第3页
62148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标准QCT673-2000.pdf_第4页
62148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标准QCT673-2000.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 c / t 6 7 3 -2 0 0 0 前言 目前我国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电磁阀主要来源于进口, 国内也有许多企业开发了同类产品, 为提高这 一产品的通用性, 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澳大利亚标准a s 1 4 2 5 -1 9 8 9 -1 . p g a s f u e l s y s t e ms f o r ve hi c l e e n gi n e s 汽车发动机用液化石油气燃料系统 , 参考 j b / t 7 3 5 2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阀) 标准的有关规定, 结合我国燃气汽车的使用经验编制而成。 本标准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天津市正诚机电有限公司、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华油天然气汽车开发有限公 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吕诚亮、 吴志新、 赵春明、 刘桂彬、 汪凯 25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汽 车 行 业 标 准 q c / t 6 7 3 -2 0 0 0 汽 车 用 液 化 石 油 气 电 磁 阀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产品的定义、 型式、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 装、 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环境温度为一4 0 0c - +1 2 0、 相对湿度为 5 0 0 1 0 0 %的工作环境条件下, 以符 合s y 7 5 4 8 要求的汽车用液化石油气为工作介质, 在燃气汽车的 液化石油气供给系统中实现开闭控制 功能的电磁阀 。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9 9 6 9 . 1 -1 9 9 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 b / t 5 6 2 6 . 1 -1 9 8 5 扩口式锥螺纹直通管接头 g b / t 1 7 8 9 5 -1 9 9 9 天然 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词汇 q c / t 4 1 7 -1 9 9 9 汽车用片式插接件 s y 7 5 4 8 一1 9 9 8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 1 工作压差 电磁阀能可靠开关的阀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压差。 12 温升 电磁阀在额定电压和规定环境温度条件下, 因线圈通电发热而造成的温度升高。 3 . 3 公称通径 介质通过电磁阀的最小通径。 4 型式、 参数及型号标记 4 . 1 型式 4 . 1 . 1 动作方式 直动型 4 . 1 . 2 控制方式 常关 式 4 . 1 . 3 线圈端子连接方式 插片式, 按 q c / t 4 1 7的规定。 4 . 1 . 4 接管连接方式 国家机械工业局 2 0 0 1 - 0 1 - 0 2 批准 2 0 0 1 - 0 7 - 0 1 实施 一2 5 3 一 q c / t 6 7 3 -2 0 0 0 : .: 电磁阀与管路的连接应采用螺纹扩口式结构, 结构型式应符合 g b 5 6 2 6 . 1 中b型接头的要求。 基本参数 1 公称通径 d n 电磁阀的公称通径应从下列系列中选取: 2 . 5 , 3 . 0 , 4 . 0, mm, 2 公称工作压力 尸 n 电磁阀的公称工作压力为 2 . 2 mp a ( 本标准所述压力均指表压) 。 3额定电压 直流 1 2 v, 注: 若为其它电压等级, 相关技术要求可由用户和制造厂家商定 型号标记 液化石 油气 电磁 阀型号应 由以下部分组成 : 4.242 4 . 3 d c f l 一 巨口 一 匡 三 一 因 改型序号(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通 径 , mm( x1 0 ) 公称z作压力, mp a ( x 1 0 )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 电磁阀 型号示 例: 公称工作压力为 2 . 2 mp a , 通径为 4 . 0 mm, 改型序号为 1 的汽车用液化石油气电磁阀, 其型号标 记为 :dc fl - 2 2 - 4 0 - 1 , 技术要求 5 , 1 一般要求 5 . 1 . 1 外观 电磁阀表面敷层应光洁, 不应有剥落、 碰伤和划痕等缺陷。紧固件不应有松动、 损伤现象, 铭牌应清 晰, 不得有翘角和脱落。 5 门 2 安装固定板 电磁阀的安装板不得与线圈导磁元件接触, 以免产生磁化现象, 降低电磁阀工作性能 5 门, 3 过 滤装置 电磁阀应在其人口前设有液化石油气过滤装置。 5 . 1 . 4 线圈防护 电磁阀线圈应采用塑封工艺, 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 5 . 2 性能要求 5 . 2 . 1 电源电压变化 电源电压在 8 v -1 6 v范围内, 电磁阀按 6 . 3 规定进行试验, 电磁阀应能正常工作且无异响。 5 . 2 . 2 绝缘 电阻 电磁阀按 6 . 4 规定进行测试, 电磁阀线圈接线端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 0 mqo 5 . 2 . 3 绝缘强度 电磁阀按 6 . 5 规定进行试验, 不应出现击穿和飞弧现象 5 . 2 . 4液静压强度 电磁阀按6 . 6 规定进行试验, 不应有目测可见的损坏现象。 5 . 2 . 5低压气密性 一2 弓4 一 q c / t 6 7 3 -2 0 0 0 电磁阀按 6 . 7 规定进行试验, 采用浸液法测量阀座处不应有气泡出现。 5 . 2 . 6 高压气密性 电磁阀按 6 . 8 规定进行试验, 采用浸液法测量, 在电磁阀的填料及其他连接处, 应无气泡出现。 如用 泄漏仪测量, 其泄漏量应2 0 c m / h o 5 . 2 . 了 线圈耐温性 电磁阀按 6 . 9 规定进行试验, 塑封线圈外壳不应变形。 5 . 2 . 8 线圈允许温度 电磁阀按 6 . 1 0 规定方法进行测试和计算, 由线圈温升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应不大于 1 8 0。 5 . 2 . 9 额定流量 按 6 . 1 1 规定方法进行测试, 各种公称通径的电磁阀的流量应不小于表 1 规定数值。 表 1 公称通径, mm 流量, 1 / mi n 5 . 2 - 1 0 相容性 电磁阀所有与液化石油气接触的非金属件按 6 . 1 2规定进行试验后, 电磁阀的低压气密性和高压气 密性应分别符合 5 . 2 . 5 , 5 . 2 . 6 的要求, 其流量应不小于 5 . 2 . 9中规定值的900, 5 . 2 - 1 1 耐振性 电磁阀按 6 . 1 3 规定进行试验后, 紧固件应无松动, 电磁阀应仍能正常开闭, 其气密性应符合 5 . 2 . 5 的要求 。 5 . 2 - 1 2 耐用性 电磁阀按照 6 . 1 4试验方法完成 1 5 万次耐用性试验后, 其气密性应符合 5 . 2 . 5的要求 试验 方法 6 . 1 试验条件和仪表准确度 6 . 1 . 1 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 试验环境条件和试验介质应符合以下要求: 温度: 1 5一3 5 c; 相对湿度: 不大于 8 5 %; 大气压力: 8 6 k p a - 1 0 6 k p a ; 试验介质: 清洁空气或氮气。 6 . 1 . 2 试验所用仪表准确度和量程 除非另有规定, 仪表的准确度和量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电工仪表: 准确度不低于1 . 。 级, 量程应为测量值的1 . 5 -3 倍; b ) 压力仪表: 准确度不低于 1 . 5级, 量程应为测量值的1 . 5 -3 倍; c ) 流量仪表: 准确度不低于 1 . 5 级, 量程应为测量值的1 . 5 3 倍; d )温度仪表: 准确度为士0 . 5, 最小分辩力不大于测量值的 2 倍( 即 1) 6 . 2 外观、 安装固定板、 过滤装置及线圈防护检查 用 目测法进行检验。 6 . 3 电源电压变化 电 磁阀出口 开放, 电 压和工 作压差见表2 , 各进行5 次以上的开闭动作, 检查动作是否灵活, 有无异 常声 响。 一2 5 5 一 qc / r 6 7 3 -2 0 0 0 表 2 电 压 , vs1 21 6 压 差 , mp a 1 . 32. 22 . 2 6 . 刁 绝缘电阻 电磁阀不接通电源, 线圈接线端短路, 然后用直流电压为 5 0 0 v的测试仪器测定接线端与外壳间的 绝缘电阻 。 6 . 5 绝缘强度 电磁阀不接通电源, 线圈接线端短路, 然后在输出功率不小于2 5 0 w、 电源频率为5 0 h z 的高压试 验装置上进行测定, 试验时应使试验电压由零平稳地上升到 5 0 0 v, 并保持 1 m i n , 应不出现击穿或飞 弧, 然后将试验电压平稳地下降到零, 并切断电源。 在出厂检验中, 试验时间可缩短至 i s , 但试验电压须升高2 5 % o 6 . 6 液静压强度 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 出口封闭, 人口输人压力为1 . 5倍公称工作压力的水压, 保持不少于1 mi n 进行检查。观察承压件有无可见的损坏。 6 . 7 低压气密性 电磁阀关闭, 出口开放, 人口输人 。 . 0 2 5 mp a 的试验压力, 将电磁阀浸人水中, 消除附着在电磁阀 上的气泡后, 静置、 观察不少于3 mi n , 6 . 8 高压气密性 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 出口封闭, 人口输人 1 . 1 倍公称工作压力的气压, 将电磁阀浸人水中, 消除附 着在电磁阀上的气泡后, 静置、 观察不少于3 min 。也可用泄漏测量仪进行气密性测定。 6 . 9 线圈耐温性 将电磁阀线圈置于恒温试验箱内, 温度为1 8 。 士2 , 历时2 h o 6 . 1 0 线圈允许温度 用电阻法进行测定 a )电磁阀不通介质, 置于不通风的自然环境或调温箱内 2h , 试验环境温度的变化应在士2之 内, 记录试验环境温度和线圈冷态电阻; b )电磁阀以额定电压 允差士1 0 0 ) 连续通电, 直到温升趋于稳定为止。断开电源, 迅速测定线圈热 态 电阻; c ) 按下式计算线圈温升: t= ( r2 一r , ) / r , x ( 2 3 4 . 5 +t , ) + ( t , 一t i ) 式中: t -线圈温升, ; r冷态电阻. 5 2 ; r2 热态电阻, n; t , 冷态试验环境温度, c; t 2 热态试验环境温度, 。 d )由计算所得线圈温升加上电磁阀最高工作环境温度 1 2 0 c, 即可算出线圈的最高温度, 最高温 度不应超过 1 8 0。 6 . 1 1额定流量 试验介质应为 5- 4 0的水, 试验过程中介质温度变化应保证在士3以内。 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 出口开放, 人口通以 。 . 0 5 mp a 的水, 时间不少于 3 0 s 6 门2 相容性 一2 5 6 一 q c / r 6 7 3 -2 0 0 0 a )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 出口封闭; b )人口注人正己烷, 用截止阀封闭电磁阀人口; c 温度为 2 3 c12, 历时 4 8 h ; d )温度为8 0士2, 历时 2 h , 6 . 1 3 耐振性 a )将电磁阀可靠地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 b )频率设定为 1 7 h z , 振幅设定为 1 . 5 m m; c 沿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各振动2 h , 试验后, 按 6 . 7 规定的方法对电磁阀进行测试 6 . 1 4 耐用性 电磁阀人口输人压力为1 . 0 mp a 的清洁空气或氮气 , 出口通大气。采用发信装置发出电控通断信 号使电磁阀开闭, 发信频率为 2 0 - 6 0次/ m i n , 电磁阀先在常温下完成5 万次耐用性试验, 然后将其在1 2 0的温度下放置 2 4 h , 温度恢复至室温 后, 再完成 5 万次耐用性试验, 最后在一4 0 -c 低温下再放置 2 4 h , 温度恢复至室温后, 再完成 5万次耐 用性试验。完成此项试验后, 按 6 . 7 规定的方法检测其气密性。 7 检验规则 7 . 1 检验项 目见表 3 7 . 2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按表 3规定项目进行出厂检验。 表 3 检验项目表 序 号检 验 方 法判 定 依 据 出 厂 检 验型 式 检 验 甲-丫-丫-叼-丫一了-丫一丫一侧一丫-丫-训-丫一甲-丫-甲 5.1.15.1.2 丫一丫 只 。 1 。 3 5 . 1 . 4 丫一丫 5.2.15. 2. 2 62一62一刘-62一63 5 . 2 . 3 5 . 2 . 4 丫一侧 检 验 项 目 外 观 安 装 固 定 板 过 滤 装 置 线 圈 防 护 电源电压变化 绝 缘 电 阻 绝 缘 强 度 液静压强度 低压气密性 高 压 气 密 性 线 圈 耐 温 性 线圈允许温度 额 定 流 量 相 容 性 耐 振 性 耐 用 性 “ 丫” 表示检验项目 5 . 2 . 5 1011 5 . 2 . 6 65-66一67-68 5 . 2 . 7 12135. 2.85. 2. 9 10-11 6 . 1 25 . 2 . 1 0 5. 2. 115. 2. 12 13一14 14-15一16 2 5 7 q c / t 6 7 3 -2 0 0 0 7 . 3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电磁阀应按表 3 规定的项目进行型式检验。 对新设计的产品还应按5 . 1 的要求 进行产品设计审查。 a )新设计或设计参数、 工艺、 材料有重大变更时; b ) 停产半年以上, 重新恢复生产时; c )连续生产满 1 年时。 了 . 4 经检验合格后的试件, 若检验项目会影响其使用性能或使用寿命者, 不能作为合格产品出厂。 8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8 . , 标 志 8 . 1 . , 铭牌标志 在电磁阀的适当位置应固定铭牌 , 铭牌上的线、 字应清晰, 并标志出: a )产品名称和型号; b )额定电压; c )公称工作压力; d ) 工作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