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论王维的应制诗_第1页
(论文)论王维的应制诗_第2页
(论文)论王维的应制诗_第3页
(论文)论王维的应制诗_第4页
(论文)论王维的应制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王维的应制诗 日 人谷仙介著,李寅生译 ( 1 日本岛根大学;2 广西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 3 0 0 0 6 ) 【摘要应制诗是章夭子或上司之幸而作的诗,其格式庄重典雅公式化特征显著。应制诗若起于齐粱 时期在唐前期盛行于高宗、武后至玄末的开元之时。进入天宝之后,应制诗逐渐衰落,能作这类诗的只有王维 一人。安史之乱以后,应制诗遭到了灭绝。 【关键调】王维;应制诗;论逮 中圉分类号】1 2 0 6 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0 0 8 5 6 2 9 ( 2 0 0 4 ) 0 4 一0 0 2 3 0 6 作为王维集的注解之书。有明顾起经的( 类笺 唐王右丞集) ,顾可久注说的唐王右丞诗集) ,清 赵殿成 三部。最近又有陈铁民的 影 印的元代刘辰翁的刊本。明清兰家没有利用宋本 是不得已之事,只有陈铁民利用了北京图书馆本 进行了校对但他的底本用的却是赵殿成本。此 处关于刊本的说明省略过去,笔者为了今后的壬 维研究,以静嘉堂本为底本。并参酌北京图书馆 本最后才完成丁定本做工作。 其二,工具书有了巨大的发展。诸桥辙次的 、罗竹风主编的 ,松浦崇的 刊行之 后,诗中收录的原典是记载得较为详细的。利用 逯书与严可均的 , 我们不仅能从中查出某文学家的某诗或莱文还 能推测出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选择词语的。 基于这些条件。笔者在完成王维诗的新注时 特别注意到了作者所用到的文献问题,现在约占 静崭堂宋本第二卷三分之一的应制诗部分巳告一 段落。静嘉堂宋本诗的排列与刘辰翁本完全相 同。第一卷内容的一部分,笔者在1 9 9 4 年到中国 浙江省新昌县参加第七次唐代文学学会时,以 的报告形式发表,后收录在 、汉书) 的影响比较 重,并常用类书( 艺文类聚) ,由此可以判断出当时 收稿日期】2 0 0 3 0 4 2 9 作者倚介 A 各仙介日本岛根大学名誉教授i 掌寅生( 1 9 6 2 一) 男,内蒙古临河人广西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 授、博士。 静嘉堂奉按顾千里的识语,是为南宋麻沙车怛近年来据博熹年先生( ( 参观静嘉堂文庠札记) 1 9 9 1 年出版) 从避违、刘_ 名等考 证为南来初期的江西刊本, o 关于( 文选) 剐玉台新咏的关系,参见冈村薯 : 渭水自蒂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 舆迥出仙门柳阁送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n 风闲雨中春树万人家。为 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主要典故词语出处: 阁道】 1 ( 史记) 秦始皇本纪:周驰为阁道。索引) 日:谓为复道。 2 ( 史记) 留侯世家: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 见。如淳曰:复,音 夏;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 3 :是乘銮舆,备 法驾。 1 0 ( 汉书) 贾捐之传:蠹旗在前,属车在后。 师古日:銮旗编以羽毛,列系樟旁,载于车上。大 驾出,则陈于道而先行。 1 1 崔豹 舆服篇:五辂衡上金爵者 朱雀也。口衔铃。铃,谓銮,所谓和袭也。 诗:仙门蔼已深。 【上苑 1 3 庾倍( 微调曲 :上苑有乌孙学琴。 1 4 汉书 西域传:上通以乌孙主解忧弟相夫 为公主,置官属侍御百余人,舍上林中学乌孙言。 1 5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菅作朝宫 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殷阿房。 1 6 ( 汉书) 扬雄传: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 鼎湖、御宿、昆吾。劳南山而西至长扬五柞,北绕 黄山。濒渭而东,周袤数百里。 云里 1 7 谢胱( 后斋回望) 诗:望山白云里。 双凤阙 1 8 孝武本纪: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 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 1 9 :设壁门之风 阙。 2 1 月令篇:季冬之月,夫子乃与公唧 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乃宜。 关于应制件的创作时期参见拙怍t 王维研究) ( 1 9 5 6 年刨丈社出版) 第七章 。为r 斤俺读扦文中唐凡i 寺所示为t 垒唐i 寺,的卷数= 万方数据 第4 期 日 入谷仙介文李寅生译:论王维的应制诗 2 5 【物华】 2 4 王勃秋日登洪府藤王阁饯别序 :物华天 宝。 补注】 2 5 ( 全唐诗) 卷七十三一苏龋 、( 汉书) 的较多 自己的王朝与设朝的盛世有许多重复之处作为 唐人在写诗时多用这些典故也是当然之事了。王 维虽然也用谢胱、庾信的诗,但只是表现了他爱读 书的嗜好而已。六朝诗人的文选) 、玉白新咏 、 卷下。 每见t 旧唐书) 茁宗本记上。 金天净兮雨三光。彤庭曙兮延 荒。德 合天兮礼神遍,灵芝生兮庆云见。 唐尧后兮程离臣,匝宇宙兮华胥人。尽 九服兮皆口邻,乾降瑞兮坤献珍。 主要典故词语出处: 太阳升】 1 ( 后汉书 五行志: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 彖。 2 ( 晋书) 王导传:( 元) 帝登尊号,百官路列 命导升御床共座。导固辞三四日:“若太阳下同万 物苍生何由仰照? ” 3 ( 文选) 卷十九曹植洛神赋) :望之皎若太 阳升朝霞。 照万方】 4 卷十九宋玉 卷二张衡( 西京赋) :正紫富于未 央,袭蛲阙于闻闻。薛综注:天有紫微宫,王者象 之。紫微宫门,名日闻闻。 玉堂 7 守道篇: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 8 ( 楚辞- 刘向( 九叹) 逢纷:紫贝阙而玉堂。 9 ( 文选) 卷四十五扬雄 :臂天王 之冕旒,任百官以司职。 1 6 ( 全唐诗 卷六十九沈馀期 卷四梁- 何逊 卷一唐太宗元日诗 :恭己临 四极,垂衣驭八荒。 金天】 2 0 ( 文选) 卷十五- 张街( 思玄赋) :顾全天而 叹息兮,吾欲往乎西嬉。张衡白注;金天,少昊之 谓也。李普注: :乱日:天庭明兮云霓 藏,兰光朗兮桡万方。注:天清则云霓除。日月星 辰昭。 彤鹰】 2 4 ( 文选) 卷一班同 泰族训:登泰山,礁石封,以望八 荒。 2 7 卷十五张衡 :将往走乎 八荒。 饱合天】 2 9 易 乾卦:天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 月台其明。 3 0 卷一五班固t 论功歌) :因露寝 兮产灵芝 3 3 文选卷二张衡西京赋:溜灵芝以朱 柯。薛综注:灵芝,皆海中神山所有神草之名。仙 之所食也。 庆云 3 4 :翩翩来伴庆云翔。 唐尧】 3 7 ( 史记) 五武帝本纪:帝尧。 股本纪: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帝尧乃命为司徒。 4 4 蔡邕( 让高阳乡侯) 章:臣闻稷契之畴。以 德受命。 【宇宙 4 5 齐物论:旁日月挟宇宙。 4 6 卷兰十陶渊明( 读山海经 :愧仰 终宇宙,不乐复如何。 4 9 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 :长辔利策,攒制 宇宙。 华胥】 5 0 ( 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 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鼻州之南台州之北。不 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 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 死,故无天殇。不如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 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放光利害。都无所爱惜都 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 嫡尤瘸痒。乘空如履宴寝虚蒋处床。云雾不砝 万方数据 第4 期 日 入谷仙介文,李寅生译:论王维的应制诗 2 7 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 步,神行而已。黄帝既寤。悟然自得。 5 1 ( 艺文类聚 卷七十六梁简文帝( 大法 颂) :若夫眇梦华胥,怡然射姑。 九服 5 2 卷四十六王融 :天瑞 降。地符升。 主要典故词语出处小计: 【经书 ( 尚书) 第4 0 ,4 2 ,4 5 例,计3 次。( 易) 第1 7 。2 8 例,计2 次。 第1 3 倒。计1 次。 正史】 第3 7 ,3 9 4 1 ,4 3 例计4 次。 第2 7 ,3 5 例,计2 次。 第5 4 例计1 次。 诸子 庄子) 第4 5 例,计1 次。( 韩非子) 第 7 例,计1 次。( 淮南于) 第2 2 ,2 6 。4 6 例,计3 次。 第5 8 ,2 3 例,计3 次。 ( 文选) 第3 ,4 ,6 9 ,1 5 ,2 0 ,2 4 2 8 ,3 1 3 3 ,4 7 4 8 5 6 5 7 例,计1 4 次。艺文类聚) 第1 1 ,1 8 ,5 1 例, 计3 次。初学记) 第3 2 例,计1 次。 六朝诸家 蔡邕第4 4 例,计1 次。陆云第 参见( 太平广记) 卷二。四“李龟年”条 1 0 ,5 3 倒计2 次。 初唐诸家 唐太宗第1 9 例,计1 次。陈子昂 第4 9 ,5 8 例计2 次。沈俭期第1 6 例,计1 次。 张说第2 1 。3 6 侧,计2 次。张九龄第3 0 例,计1 次。 以上总计2 6 部5 8 例。 即使包括其他诗人在内,骚体的应制诗也只 有这一首。因而其意义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在典故取舍方面,选择什么样的典故问题虽 然有些人对此有过议论,但王维主要在四部书中 熟练自由地使用典故, :“望之 皎若太阳升朝霞。”和 卷十九宋玉 和 在 的赋中,近于好色文学,同类人中 对其中的用语是耳闻能详的。玄宗皇帝破常例。 作骚体御制,可能是担心宴席的气氛不热闹而欲 使氛围欢快起来。玄宗气质中洒脱的一面。是他 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有关的是李白的因文字招祸之事o 。其 概要如下:在玄宗举行的观赏牡丹的宴会上,奉皇 帝之命李白作清平调) 三首,其中的有“借问汉宫 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粒。”二句。因高力士嫉恨李 白,遂向贵妃进谗:“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 玄宗欲封李白官职终为贵妃所阻而止。 这段话所记真伪姑且不论,而值得注意的是 诗人的作品并没有什么深意,只是为了满足在座 宾客的雅兴而已就连作者也没有发展其中深层 次的东西。而造成作者失势的原因主要是拂逆丁 当权者之意。 在同一话题下,再来看 中的李善注载,此赋为曹植悼其兄曹丕 之妻甄氏薄命所作。作者爱慕甄氏,但其父曹操却 万方数据 2 8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 8 卷 将她嫁于丁其兄曹丕。作者思念甄氏昼夜废寝 忘食。其后从封地回朝时,曹植执已继承帝位的 曹丕那里,得到了甄氏用过的玉镂金带枕。时甄 氏已在宫内的权力斗争中为郭后谗死。发现了其 弟心情的曹丕,将甄氏用过的遗物相赐。领悟到 恋人已死的曹檀,失神地回往封地,途中经过洛水 时幻觉甄氏踏水而来于是遂作此赋。赋中似乎 预言了杨贵妃的末路,只是当时谁也没有预想过, 谁也没有暗示过而已,因他毕竟不算是一个具有 较好开端的故事。 。( 高唐赋 讲述了 楚襄王在宋玉的陪同下游云梦之事。宋玉在对高 唐绝景的描述中,也把先王( 李善注:楚怀王) 游高 唐遇巫山神女相会之事写了出来。神女赋) 继 ( 高唐赋) 之后讲述了襄王梦中与神女欢会醒来 后命宋玉赋其事,以歌神女之美貌。也就是说神 女与两代楚王都有着爱情关系。杨贵妃的情况也 大概如此,她本是玄宗皇子寿王瑁的妃子后来才 成为了父帝的宠妃。虽然顺序不同,但把巫山神 女当作杨贵妃来解释并不是不行的, 和清平调) 并没有大 的差异。 用典微妙洗练,具有隐讳的 含义。而( 清平调则较为露骨。李白因( 清平调 而离开了宫庭但( 赐宰臣歌 却没出什么问题。 如果说高力士是有什么恶意的话,那么在王 维的应制诗中,危险的典故也不少。即使是初唐 以前的文学隶中,贰臣、反叛者等不脂得到善终的 也有很多。本文所用到典故的文学作品其作者 如韩非子被毒毙; 诗也出现了两 次表现一代暴君奉始皇事迹的内容。象乌孙公主 那样,作为皇族女性和异族首领结婚被称为“和蕃 公主”的事件,在唐代也曾出现对中国来说,这并 不算损害名誉的事。 由这类故事可以看出, 、( 玉台新咏 的 文学家,或许有什么目的,并没有把那些不吉的人 物也夹杂进去。高力士所挑的毛病。并不在于应 制诗。应制诗是找不到问题的,它是属于那种较 为少见的文艺。文学内部的问题如果按照文学方 式来处理,典故的内容阅读出典作者的品性和行 动并不是问题。而典故的恰当、文雅则成为了问 题。类似这样的约定俗成的故事,存在唐前期至 开元时期的贵族社会中。高力士的行为明显地违 反了原则但当时李白的身份是翰林供奉,为皇帝 御用人员,并不是什么正规的官僚。而高力士则是 官僚之外的宦官。这件事属贵族官僚社会之外的 活动,虽然发生了此事即使是在贵族社会之外, 发生了违反原则的事情也随着贵族社会的崩溃和 原则消失而结束。“文为载道之器”,是指文章具 有一定的作用而言的,因此这样的原则也就失去 了意义。王维的应制诗,从典故方面来论证,是在 贵族社会的崩溃之前所开的最后的贵族文化之 花。 C o m m e n t so nW a n gW e i sU n d e r o r d e r e dP o e m s T r a n s I a t e db yL IY i n s h e n g ( L i f e 瑚f M 他G o ,蹭e0 ,6 “4 ”g z fU n i w H i ,N n ”g 月l “ g5 3 0 0 0 6 ,C 巍i “ d ) A b s t r a c t :U n d e r o r d e r e dp o e m s ,w i t he l e g a n tr o y a ls t y l ea n d5 t r i c tr h y m ef o r m u l i s m a h H o s tc o m p o j e du n d e rt h ei m p e r i a le d i c to ra u t h o r i t y ,w h i c hT 0 5 eu pi nQ ia n dL i a n gD y n a s t i e s ,m u s h T b o m e da tK a i y u a nh e y d a yo fT o n gD y n a s t y , a n dp r o b a b l yd e c l i n e d8 tT i a n - b a ot i m ew i t hs i n 9 1 ep o e tW a n gW e ia l o n g s u c hp 。e m _ w r i t i “g f i n a l l yd i e do u ta tA nL u s h a n S h iS i m i n gM u t i “y T h ep r e s e n tp a p e ra t e m p t st oh a v e af L l r t h e re l p I o r a t j o no fs u c hf o r r I l u l i z e dp o e m st h a tW a n gW e jh a d m p o s e d K o yW o r d s :W a ”gW e i ;u n d e 卜o r d e r e dp o e m ;c o m m e n t 责任编辑卢明德 万方数据 论王维的应制诗论王维的应制诗 作者:入谷仙介, 李寅生 作者单位:入谷仙介(日本 岛根大学), 李寅生(广西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刊名: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3,18(4)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条)参考文献(2条) 1.博熹年 参观静嘉堂文库札记 2.关于和的关系,参见冈村繁(1999年岩波书店出版) 相似文献(7条)相似文献(7条) 1.期刊论文 蔡燕 王维诗歌对都市的投入与疏离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 唐前期都市主要是政治性、军事性专制城市,功能较为单一,所以王维诗歌对都市的投入源于政治热望,体现于朝会应制诗和游侠边塞诗,充满了对大 唐帝国的热烈礼赞,显现出豪迈明朗的格调.但随着诗人对朝政变幻的体察和自身沉浮的切身体验,政治热情逐渐消退,其对都市的关注也失却了内在的动 力,逐渐形成对都市的疏离心态.其诗对都市的疏离除体现干宗教的修持以外,主要体现在源于农耕民族对乡土深情依恋而产生的田园诗中.但是,王维前期 诗歌对都市的热烈的情感投入在其田园诗中并非了无痕迹,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古朴厚拙不同,王维的田园诗经历了都市文化精神的陶冶后,更为精致华丽 ,更具精神象征意味. 2.期刊论文 孙明君.SUN Ming-jun 天下文宗名高希代唐代宗期待视野中的王维诗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7,36(5) 王维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代宗对王维的评价不是一个普通读者对一位普通诗人的看法,其评价折射了当时最高统治者对文学创作的政治态度和 审美情趣.从朝廷政治的角度看,典雅平和的王维诗歌是代宗眼里的新经典.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王维诗歌反映了盛唐时代贵族阶层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趣 味.在盛唐诗人中,只有王维才最符合封建帝王及其政权对文学的政治要求和审美期待. 3.期刊论文 陶然 关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审美与内涵的思考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3) 王维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后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时与道友裴迪等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佳作频出.长期以来,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以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和具有禅意的特色而被人们广泛关注和赞誉. 4.学位论文 张玉娟 张九龄与初盛唐之交的诗文风尚 2004 第一部分:张九龄与盛唐政治.张九龄作为开元名相,他为开元之治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张九龄刚正的人生操守和躬行直道的政治品节对盛唐文人“不 屑局束于微禄,不肯屈节于权贵“文化心态产生积极影响.二,张九龄在“文吏之争“中,以其以文举人的选才标准,使得大批文士进入政坛,促进了开元文坛的 繁荣.第二部分:张九龄与盛唐之音.张九龄以当朝重臣和诗坛领袖的地位大力提拔奖掖文学之士,团结了孟浩然、王维、卢象、皇甫冉等诗人,同时倡导恢 复诗歌的缘情体物传统,以自身创作力排绮靡文风,将开元诗坛的创作水平向前推进了一步,开启了盛唐诗坛.一,张九龄的文学创作.分为诗歌创作和文章 创作两部分.从山水纪行诗、酬唱寄送诗、奉和应制诗、感遇咏怀诗四个方面对其诗歌创作予以综合考察,藉以探讨初盛唐诗歌转变的轨迹以及盛唐诗歌 的精神面貌.山水纪行诗多表现风清月朗的江山与孤高清莹的襟怀,风格清新自然,开清淡一派.酬唱寄送诗是其吐露心曲,袒露情感的工具,是诗人灵魂的 写照和独自.奉和应制诗作歌颂太平盛世和皇室功德,是当时政治生活的记录,留下开元之治的影子;具有政治化倾向,对盛唐文人精神面貌的改变有直接的 激励作用.感遇咏怀诗体现了风骚传统及建安风骨,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抱负,对扭转齐梁以来的浮艳文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陈子昂比较,其 审美趋向呈现了由初唐之“正“到盛唐之“醇“的转变.张九龄的文章广泛而深入地涉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重大方面,在“燕、许 “的基础上,大大加速了唐代文章骈散结合的过程.二,“九龄风度“的文化内涵.以儒为主,儒道互补,全身持性与兼及天下兼容互补,构成张九龄文化价值取 向的一体两面,使他能灵活面对人生的进退和穷达,形成随缘自适守正中和的文化心态和温文尔雅的“九龄风度“,这种价值取向及美学追求直接影响了盛唐 文人的审美理想和诗歌创作.三,张九龄的文宗地位.他以名相之身份大量延纳人才,同时营造了唐代文化建设的宽松环境.这一切都给广大唐代士子以激励 、呼唤和感召,也为盛唐气象作了人才、氛围上的充分准备. 5.期刊论文 康震 论王维政治思想的内涵与意义-兼论王维政治风度的美学境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 王维具有较系统的政治思想和深具人格特色的政治风度,匹夫节操与仁爱道德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点.王维的政治思想更贴近政治实践本身,对政治策略 的思考相当深刻具体.初盛唐儒学的实践精神是王维政治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其政治风度审美境界的实质是政治人生的审美化.它促使王维更接近于真善 美的为政之道,朝臣山林宴游唱和之作是这审美境界的重要表现.王维的奉和应制诗映射出作者追慕政治理想崇高境界的政治风度. 6.期刊论文 温长路 为乘阳气行时令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7(5)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应制诗,由于其笔势雄浑、构图鲜明而被后人 赞为应制诗的楷模. 7.学位论文 张宁 张九龄曲江集考论 2009 张九龄不但是唐玄宗时期一位道德、文章、才识兼备的宰相,而且也是一位具有特殊贡献的政治家。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刻,关于其人以及作 品曲江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本论文旨在从文学文献学的角度,对张九龄家世生平中一些颇有争议性的问题给予探究;对曲江集中的诗文进行 校勘;对其诗文的史料价值给予分析和论证。 第一部分:张九龄家世生平考辨 张九龄作为有唐一代的著名宰相,且两唐书也有其专门传记,关于其生平事迹的记载也屡见诸多典籍,但是其中的错误纰漏在所难免,故历来 倍受重视。本文即在阅读诸多典籍,并在参考各位方家的研究后,主要从籍贯归属、生年及出生地、生平履历等三个方面作了考辨,其中生平履历主要 截取了登进士第,再试授秘书省校书郎、“燕公过岭,一见文章并深提拂,厚为礼敬”的时间及二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