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_第二十一章_信息的传递_单元检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_第二十一章_信息的传递_单元检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_第二十一章_信息的传递_单元检测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单元检测试卷考试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下列设备中利用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是( )A.发电机B.电动机C.动圈式话筒D.电磁铁2.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电视机利用电磁波传播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B.“B”超利用次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一步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燃气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3.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 B.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波长不同C.频率高的电磁波其波长较长 D.电磁波的频率由接收电路的接收装置决定4.下列设备不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是( )A.无线电广播B.电视C.手机D.有线电话5.在收音机中,调谐器的作用是( )A.把变化的电流还原成声音 B.把声音信号从高频电流中取出来C.从接收到的各种电磁波中,选出我们需要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D.调节收音机音量的大小6.检波器可将( )A.各种高频电磁波接收下来 B.我们所需要的某一高频电磁波选出来C.我们所需要的声音信号取出来 D.产生高频振荡电流7.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具有能量,微波炉就是用微波来加热,使食物内能增加、温度升高B.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声、光和电磁波这三者中,只有电磁波能传递信息D.互联网光缆中的光波不属于电磁波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机通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光在光导纤维中靠多次反射传递信息C.通信卫星既能传递信号,又能放大信号D.通信卫星使用的是中波或者短波9.下列关于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B.模拟信号比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差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一样好D.电话只能用数字信号传输信息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不属于电磁波 B.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C.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和能量D.固定电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11.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可实现光纤通信B.太阳能、风能、天然气都是清洁能源C.江苏田湾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D.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远距离微波通信只能通过通信卫星来实现12.日常生活中的以下过程,一定与电磁波的应用无关的是( )A.看电视B.打手机C.听广播D.看电影13.电视台发射出一列波长为10m的无线电波,则它的频率大约是( )A.30HZB.30KHZC.30MHZD.无法计算14.下列是记录信息的载体,其中能够记录信息最多的载体是( )A.一张A4纸B.一张3.5寸软盘C.一张VCD光盘D.一卷竹简15.如图是收音机的调台面板,“FM”和“AM”为两个波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音机通过调节接收电磁波的频率换台B.FM比AM波段的波长长C.FM比AM波段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快D.FM比AM波段的电磁波振幅一定大二、多选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16.星期天,几位同学在一起看电视节目,他们议论时,有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音频信号是由声音转换成的电信号,其频率与声音的频率相同B.视频信号是由图象转换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赫到几兆赫之间C.不论是音频信号还是视频信号发射时都要加载在射频电流上D.电视频道1的波长范围是6.19m5.31m17.一台简单的无线电收音机,除了天线外,至少必须具备的电路是( )A.调制电路 B.调谐电路 C.检波电路 D.等幅振荡电路18.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加热食品的B.透视使用的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递D.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能接收电磁波19.关于微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波是指频率很高、波长大约在1mm1m之间的无线电波B.微波大都能沿地球表面绕射,所以可以实现全球通信C.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需要每隔50km左右建一个中继站D.卫星通信是用通信卫星来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微波通信是现代通信的基础B.太阳光可以直接用于光纤通信C.目前光纤通信已成为我国长途通信的骨干力量D.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三、填空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12 分 )21.2009年10月6日,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_后从另一端射出来传递信息的22.地震对地面上的通信设施造成巨大破坏,汶川大地震救援初期,主要靠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与灾区取得联系,该系统利用太空中的_作微波中继站地震发生仅几分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因特网就得到了地震的信息,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因特网通信形式还有_(只需填写一种)23.1864年,英国青年物理学家_在研究了当时发现的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_第一次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四、解答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12 分 )24.雷达利用天线把电磁波向欲探测的目标发射出去,然后再利用天线接收到反射线,根据反射波的方向和延迟时间判断目标的方位和距离某地面雷达站向某卫星发射出波长为0.1m的电磁波,经过2s的时间,接收到了反射波,求该卫星距地面多远?25.某电磁波的波长(真空中)为960m,射入某种物质时波速为2108m/s,求:射入该物质时的波长(电磁波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频率不会改变)五、实验探究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9 分 ,共 36 分 )26.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电磁波的存在,要求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方法和现象27.小明和小华在探究“电磁波产生的原因”的实验中,将一把锉刀、一节干电池和两条带有金属夹的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闭合电路当用一个导线夹的金属头在锉刀上滑动时,就会听到旁边用来接收电磁波信号的收音机发出“咔咔咔”的声音,小明认为收音机接收到了电磁波而小华却认为收音机接收到是导线夹和锉刀摩擦而产生的声波,不是电磁波请你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证明小华的观点是错的28.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通常称之为微波微波能沿直线传播,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发生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可以穿透;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内能人们熟悉的手机就是利用微波进行通讯的GSM手机的工作频率般为900MHz1800MHz波段使用手机通话时,微波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加热效应”,微波频率越高,人对其能量吸收率就越高,危害也就越大下表提供了某种型号手机的技术参数请根据这些技术参数和微波的上述特性解决下列问题某型号GSM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表工作电压标准配置电池最长通话时间最大发射功率工作频率4.1V670mAh300min2W900/1800MHz(1)手机的最大工作电流约是多少?在300min的通话时间内手机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2)请列举两项减小手机微波辐射危害的措施;(3)某网站刊载了一则“手机煮鸡蛋”的消息:两名实验人员将一个生鸡蛋放置在陶瓷杯子里,在鸡蛋两侧各放置部手机,让听筒与鸡蛋的水平距离保持2cm左右用其中一部手机拨通另一部手机,并保持通话状态在实验进行到65min时,实验人员取出鸡蛋,发现已经完全熟透请判断这则消息的真伪,并简要说明理由29.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现将收音机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重复以上实验,却发现听不到收音机发出的“咔咔”声,试分析(1)收音机放在真空玻璃罩中听不到“咔咔”声的原因是_(2)谢老师在一次乘坐镇江商业城的电梯时,发现性能完好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_(3)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简述实验方法)答案1.B2.B3.B4.D5.C6.C7.A8.D9.B10.C11.C12.D13.C14.C15.A16.ABCD17.BC18.ABD19.AB20.BD21.反射22.通信卫星(或卫星)电子邮件(或聊天、即时通信、网络电话等)23.麦克斯韦赫兹24.该卫星距地面3108m25.电磁波射入该物质时的波长为640m26.器材:收音机、导线、电池方法:用导线让电池短路,并用导线在电池的任意一极不停摩擦,不断出现变化的电流,就会产生电磁波打开收音机,听收音机声音的变化现象:收音机接收到不规则的电磁波,出现杂音27.解:在原电路的基础上,断开导线与电池的连接,当导线夹的金属头在锉刀上滑动时,听不到旁边用来接收电磁波信号的收音机发出“咔咔咔”的声音,从而说明收音机接收到的是电磁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