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 熔化和凝固课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重点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熔化和凝固曲线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学生准备书、练习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自备补充集备补充复习巩固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情境导入冰可以变成水、水可以变成水蒸气,让学生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继而引入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课堂活动一、 物态变化1、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2、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二、 探究实验1、 实验器材:铁架台、搅拌器、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秒表、火柴、蜡、海波2、 实验方法:水浴法:受热均匀,减缓熔化过程,便于观察和记录。3、 搅拌器的作用:受热均匀、便 于观察实验现象,方便记录数据学生举例各实验器材介绍课堂活动课堂活动4、实验步骤:按图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组装;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溶化后再记录45次,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根据实验绘制成温度变化曲线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2、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这类固体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叫非晶体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4、区别: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5、物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书P83)6、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7、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降低四人共用一组,分工明确,报时、记录、读数、观察状态变化、搅拌根据实验,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判断、讨论、表达知识运用基础训练1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属于非晶体的是_。2物质从_态变到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非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选填“变化”、“不变”)的能力提升3、在图4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学生小结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温度变化曲线课堂检测见课件习题分层作业A作业卷B带*号题为选作板书设计4.3 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现象2、探究熔化的特点3、熔化、凝固的应用课后反思采用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课件展示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欧式风格软装设计案例解析
- 商业设计材质色彩分析
- 2025内蒙古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合作合同文本
- 农村办厂合同范例
- 中学校园安全教育班会
- 2025私人住宅租赁合同样本
- 产品运输合同范例
- 农村种植售卖合同范例
- 2025婚礼摄影服务合同
- 农村出租窑洞合同范例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
-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课件
- 2024年安徽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必背)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完全版
- 生物分离工程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中国老年患者术后谵妄-
- 香梨果实硬度与果实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探讨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
- 《认知重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