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侯争霸教学设计(1) 教学关键问题:相关史料解读能力。(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预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史实。通过史料解读,分析春秋五霸产生的原因和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并且比较战国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异同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及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探究“春秋形势图”与“战国形势图”,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历史语言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引发对历史的思考,明白国家强大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大力培养人才。(三)教学重点:重点:齐桓公称霸的原因难点: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异同点(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活动:课前预习,运用互联网查找以下几个成语故事,并补充一到两个相关成语故事,学生当堂进行讲述,教师适当进行补充。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配图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问: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发生在什么时期?答: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以及赵括。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过渡:同学们预习得都非常到位,而且从中提取了重要的历史信息,那么我们就进入到这些人物的时代,来领略诸侯争霸。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提高学生效率,并且熟悉了教材。讲述成语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语言叙述能力。【讲授新课】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三字经文字: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要求学生齐声朗读。问:按照顺序,以上描述依次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答:周辙东,王纲堕。西周灭亡,东周建立。教师讲述:逞干戈,尚游说。对于现阶段你们来说比较难理解,带着一起解读。干戈为战争,意味诸侯战争;尚游说是下一课诸子百家,下节课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于一手资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对于之前知识点的掌握情况。(1)始春秋,终战国问:始春秋,终战国。怎么解读?答:开始于春秋,结束于战国,即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东周时期。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西周至东周主要历史节点文字说明,请学生画出年代尺示意图。学生活动: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其他学生在书本上演示。结束后生生评价年代尺正确与否,教师进行指导。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以及动手能力。(2) 五霸强教师活动:多媒体回到三字经,引导学生分析五霸强。问:五霸强如何解读?答:春秋五霸。问:书上对于春秋五霸有几种说法?答:两种。一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另一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教师活动:多媒体动态展示春秋五霸在 图1-20 春秋形势图 上的具体位置,引导学生认识。随后展示后人根据文献所描绘的春秋五霸形象图,并提醒学生艺术创作与真实史料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加深印象。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史料: 材料一:(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楚世家 材料二: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 太史公自序问:解读史料并且结合书本,分析春秋五霸产生的原因?答: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设计意图:通过对于史料的分析解读,结合书本,提高学生以史论证的能力。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 图1-20 春秋形势图。规划春秋五霸路线,提示学生春秋五霸是依次出现。问:春秋五霸中谁称霸了?历史事件是什么?答:齐桓公。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葵丘会盟台遗址”,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仅有诸侯参与此次会盟,更有周天子派人来参加,间接体现了“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设计意图:历史与现实结合,从图片资料中读出相关结论。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教师活动:将学生分组,多媒体依次展示四则材料: 材料1:齐国在今山东省的北部,是东方的一个大国。它地处海滨,拥有丰富的鱼盐和矿藏,从太公(姜尚)开始,就“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到了春秋年间,农业、手工业,特别是冶铸、纺织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材料2:齐桓公即位前与其兄公子纠争夺君位。纠的部下管仲曾领兵拦截他,一箭射中其衣带钩。齐桓公即位后誓报一箭之仇,但它的臣下极力推荐管仲,说齐国要称霸,非用管仲不可。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并尊称其为“仲父”(古代帝王对宰相的尊称) 材料3:司马迁曾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材料4:“尊王攘夷”实际上是一种外交策略,就是在尊重周天子的前提下,联合其他诸侯抗击北方的少数民族和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国,从而捍卫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答:从自然条件分析:临近大海,物产丰富;处于中原东面,较少遭到诸侯国的包围封锁。从齐桓公个人因素:齐桓公胸襟宽阔,任用贤能,聚集了优秀的治国人才。从管仲作用分析:对内: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 对外: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组织联军,阻挡楚国,树立威信。从外交策略分析:“尊王攘夷”大大提升了齐桓公在诸侯国中的地位。设计意图:分组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大提升点,通过对史料不同角度的解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教师活动:板书总结,齐桓公称霸的原因。(3) 七雄出教师活动:多媒体回到三字经资料。“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问:七雄出。提示了什么历史信息?答:战国七雄。设计意图:整堂课以三字经为线索贯穿,使知识点有线索可循。教师活动:多媒体动态播放图1-20 春秋形势图到图1-21 战国形势图的变化。 并教会学生“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的口诀。设计意图:通过动态图片以及顺口溜,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问:通过材料解读以及书本知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区别。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史料: 材料一: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史记 李斯列传 材料二: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史记 白起列传 答:争霸目的不同:战国七雄已不再满足于称霸诸侯,而是要灭掉其他各国,自己统一天下。规模不同:规模更大,时间更长,更加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破坏性也更大。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解读以及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史料:材料一: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尽心下材料二: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制度导致了诸侯国之间频繁而输赢不定的局部性战争,正是在这类特殊类型的战争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冲突,促进了效率导向性的工具理性文化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扩展,进而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各领域的演变提供了根本动力。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问:诸侯争霸有什么影响?(变题: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的相同点) 答:积极:大国兼并小国,出现了局部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新旧制度更替的过程。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消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设计意图:知道分析影响时应用两分法,并且培养学生的普世价值观。“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年全国起重指挥作业人员Q1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Unit 1 Welcome to the unit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常州工业二轮考试题型及答案
- 常德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向量大题目及答案
- 先态生态实验题目及答案
- 曹县二年级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沧州初中联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2025短期贷款人民币借款合同(官方范本)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表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写作素材:人物篇(墨子)
- 成人学习者数字素养的培养
- 管理会计模拟实训实验报告
- 数学知识讲座
- 新闻采访课件
- 赣县清溪中心学校早期民办、代课教师稳控应急预案
- 上市公司合规培训
- SPACEMAN(斯贝思曼)冰淇淋机 安装调试培训
- 利润分成合同
-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