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地理第五单元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堂主讲】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 大气 、水、 岩石 、生物、 土壤 、地形等。2循环类型: 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 岩石圈物质循环 等。3循环目的: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4循环结果: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 整体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 有机物 的能力。(2)过程:植物提供 叶绿素 ,大气提供 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 水分 及无机盐,通过 光合作用 ,产生有机物。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统一性: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1)表现: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 地理环境状况 的改变。(2)变化:易受影响: 生物要素 、水 ; 影响相对较小:岩石【重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变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变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发展变化的,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变迁。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引起生态环境失调。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再如,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会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