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2.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3.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4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课前预习案】 时间: 开始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 、 、 、 主要阵地: 和 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口号: 与 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 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抨击 ; 内容: 新文化运动提倡 ; 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 。主张推到 ,提倡 。 进步性:是一次伟大的 ;动摇了 ,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 评价: 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 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 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课堂活动案】交流与探究: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知识网络】【反馈检测】1、 单项选择题1.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埋儿孝母”“割股奉亲”这些旧思想糟粕被中国近代的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激烈抨击? ( )A. 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2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3史学家陈旭蔍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班都伴随着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4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实业救国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提倡民主、科学5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是( )A. 师夷长技时代 B. 君主立宪时代C. 民主共和时代 D. 民主科学时代620世纪初,他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是( )A. 李大钊 B. 陈独秀C. 毛泽东 D. 周恩来7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的( )历程。A.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民主化C. 近代化 D. 推翻三座大山8王老师布置了一项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如果是你来完成,你会参考哪一报刊?( )A. 万国公报 B. 新青年 C. 民报 D. 申报91918年,山西省在省长阎锡山的推动下开展教育改革,将小学所用课本一律改用白话。这一改革的背景是( )A. 辛亥革命的发展 B.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C. 五四运动的爆发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01915 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了 Democracy(德先生)和 Science(赛先生) 的口号,向封建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发动了进攻,这里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维新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二、非选择11中国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1) 材料一内容被孙中山阐发成什么思想?成为哪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该历史事件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材料二 (2)材料二是哪一运动的主阵地?该运动中高举哪两面大旗?我们该如何评价这一运动?第12课学案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