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导学案_第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导学案_第2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导学案(有答案)【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等国家兴起和发展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重点)2.归纳世界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原因。(重难点)【自主学习】一、“欧洲人的欧洲”1背景(1)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得到恢复。(2)现实需要: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只有联合才能使欧洲得到稳定与发展。(3)政治基础: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奠定了欧洲统一的政治基础。2进程(1)经济一体化时间进程目标1951年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2)政治一体化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20世纪80年代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加强,防务合作加快。思维点拨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欧共体成立后,在政治经济领域展开多方面合作,实力大大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格局,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1)经济: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方针,制定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外交: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科教:重视教育,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2表现(1)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2)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3影响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推动其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名师指津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的扶植,而是日本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三、东方巨龙的腾飞1经济建设成就(1)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工业化基础。(2)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2019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经济体。2.国际地位(1)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1背景(1)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的推动。2标志:1961年召开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3主张(1)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2)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历史认识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不结盟运动并非绝对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个大国结盟,不参加美苏争霸。不结盟运动本身就是第三世界国家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而结成的一种联盟。【课堂探究】战后世界风起云涌,各种力量交互作用,对世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到1951年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助国GDP从1948年到1952年底增长了25%。但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如美援必须用以购买美国物品和技术;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化等。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布热津斯基大棋局(1)据材料一,概括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2)你如何理解“新的力量在萌动”促使“两极格局开始消失”?答案(1)影响:促进西欧经济恢复发展;西欧在经济政治上受制于美国;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2)理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当堂测试】1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共同体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方集团”指的是走向联合的欧洲,综观四个选项,成立最早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它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故A项正确。2“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这说明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安全 B保障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C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答案B解析据材料“欧共体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可知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自身安全和经济发展,故选B项。A、C两项仅反映了材料的一个方面,不够全面,排除;D项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3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A有利于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有助于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是西欧联合的关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经济多极化的理解。根据题干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合作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是西欧联合的关键,故答案选D项。4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步曲”的表格,其中有两处没有完成,请你帮他完成 ()时间标志意义第一步20世纪50年代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启联合之门第二步20世纪60年代加强经济合作第三步20世纪70年代“用一个声音说话”A.欧洲共同体加强政治联合 B欧洲共同体加强思想联合C“北约”加强政治联合 D“北约”加强军事联合答案A解析“北约”是美国主导成立的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政治集团,排除C、D两项。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故选A项。5大国崛起一书中说:“日本今天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以下不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原因的是 ()A重视教育,重视科技 B战后日本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C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D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本国经济答案D解析日本国内资源贫乏,不利于发展本国经济。61988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也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表明日本的实质意图是 ()A谋求经济霸权 B继续追随美国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答案C解析材料首先强调在经济领域内日本“靠得住”;之后日本首相宣称在世界政治领域内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体现了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实质意图。答案为C项。7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不包括 ()A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B中国以其实力挑战美苏霸权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信奉和践行“和平崛起”,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B说法不符合史实。8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 ()A欧共体 B英国 C不结盟运动 D日本答案C解析“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指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第三世界国家,欧共体、英国、日本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A、B、D三项错误。不结盟运动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不属于美国和苏联领导,C项正确。9第一届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决定了有资格受邀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写道:“不得是与两大阵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这说明不结盟运动()A排斥与美苏结盟的国家 B排斥资本主义国家C排斥新兴独立国家 D排斥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有资格受邀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写道:不得是与两大阵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得出排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结盟的国家,故A项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