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拓展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比 青岛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拓展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比 青岛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拓展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比 青岛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拓展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比 青岛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人体的奥秘比【例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甲调制时用了40毫升的蜂蜜,200毫升水;乙调制时用了5小杯蜂蜜,20小杯水;丙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7倍。( )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A.甲 B.乙 C.丙D.无法判断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甲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40:200=1:5=;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5:20=1:4=;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1:7=。,所以,乙调制的蜂蜜水最甜。解答:B【例2】骆驼体重250千克,能搬运质量为300千克的货物;蚂蚁体重0.05克,能搬运质量为2克的虫子写出它们各自搬运的质量与体重的比,并求出比值相对于自身体重,你觉得谁的力气大?为什么?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解答时需要明确的是:比值越大,力气就越大。依据比的意义,用它们各自搬运的质量比体重;再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就可求比值,最后根据比较比值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解答:300:250=6:5=1.2 2:0.05=40:1=40 401.2答:相对于自身体重,蚂蚁的力气大,因为它每千克的体重承受的重量大。【例3】如果a:b=3:4, b:c=5:6,那么a:c=( ):( )。要点提示:找到中间量,让中间量在两个比中占的份数相同。思路分析:题目要求我们通过a与b的比以及b与c的比,求a与c的比,我们可以利用中间量b来进行传递。b在a:b中是4份,而在b:c中是5份,要想通过它进行传递,必须使它在两个比中所占的份数相等,我们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分别把a:b=3:4化成a:b=15:20,把 b:c=5:6化成 b:c=20:24,这样b在量比中的份数相同,通过它传递即可。解答:a:c=15:24【例4】聪聪和明明两人喝糖水,聪聪把10克糖放到90克水中;明明把15克糖放到120克水中。写出聪聪和明明两人的杯中糖和水的比分别是多少?谁的杯中的糖水甜一些?要点提示:糖水中,糖与水的比越大,这杯糖水就越甜。思路分析:要比较他们两人的糖水,谁的更甜,就要先分别求出这两杯糖水中糖和水的比,这个比越大,就约甜。聪聪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10:90=1:9=19明明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15:120=1:8=18所以明明的糖水更甜。解答:聪聪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10:90=1:9=19明明的糖水中糖和水的比:15:120=1:8=181918 所以明明的糖水更甜。【例5】爸爸今年30岁,今年小强与爸爸的年龄比是16,再过几年他们父子的年龄比是94?思路分析:由题意可知,爸爸今年30岁,今年小强与爸爸的年龄比是16,也就是把爸爸的年龄平均分成了6份,小强的年龄和其中的一份同样多,因此小强今年306=5(岁)。题目要求再过几年爸爸和小强的年龄比是94,这里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虽然爸爸和小强的年龄及年龄比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的年龄差是不变的,总是30-5=25(岁),因此用年龄差25岁除以年龄比的份数差9-4=5,即255=5(年),所以当小强54=20(岁)时,即20-5=15(年)后父子的年龄比是94。要点提示:小强和爸爸的年龄差不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固定的数。解答:306=5(岁) 30-5=25(岁)9-4=5 255=5(年)54=20(岁) 20-5=15(年)答:再过15年他们父子的年龄比是94。【例6】丫丫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5:4,如果再读18页,这时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比是2:1,这本书有多少页?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转化法来解答比的问题。解答时,把整本书的页数看成单位“1”,先根据给出的两次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比转化为分数:第一次已读的页数占全书的,第二次已读的页数占全书的,这充分说明,两次读的分率差是-,页数差是18,这样根据“数量差该数量差对应的分率差=单位“1”求出这本书的页数,列式为18(-),计算结果是18(-)=18=162(页)。要点提示:找准单位“1”是关键。解答:18(-)=18=162(页)答:这本书有162页。【例7】玩具厂一、二、三车间人数的比为15:21:27,三车间比二车间多36人。一车间有多少人?思路分析:要点提示: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分量差分率差=总数量。由题意可知,已知一、二、三车间人数的比为15:21:27,即5:7:9,也就是说,如果把三车间的人数分成9份,那么二车间的人数是其中的7份,即三车间比二车间多两份;又已知三车间比二车间多36人,说明多的这两份对应着36人,可求出每份代表362=18(人)。根据求出的每份代表的人数一车间的份数即可求出一车间的人数,用乘法计算。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解答:36(27-21)=6(人)156=90(人)答:一车间有90人。【例8】四位乘客合租一辆汽车回家过春节,由于下车地点不同,每人承担的车费各不同,乘客A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的比是1:2,乘客B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的比是1:3,乘客C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的比是1:4,乘客D付的车费是26元,这四位乘客一共付车费多少元?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转化法来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题目中出现了3个不同的单位“1”,要抓住不变量,统一单位“1”。 由“乘客A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的比是1:2”可知乘客A付的车费占总数的,由“乘客B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的比是1:3”可知乘客B付的车费占总数的,由“乘客C付的车费与其他三位的比是1:4”可知乘客C付的车费占总数的,可求出可知乘客D付的车费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由“乘客D付的车费是26元”,根据“部分数量部分数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列式计算得出总费用为26(1-)=26=120(元)。解答:26(1-)=26=120(元)。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