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5课时 简单应用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5课时 简单应用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5课时 简单应用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5课时 简单应用_第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5课时 简单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简单应用(一)u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637页。u 教学提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同样是用乘法计算。u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并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提出现实情境中和百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会解答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受用百分数描述实际问题的作用,增强关心社区、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的解答方法并会解答这类实际问题。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u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u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植树造林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今年我校师生就在校园的道路两旁及花池中栽了一种四季常绿的柏树,共24棵,结果成活了21棵。请你应用学过的百分数知识提出问题。(板书:栽种24棵,成活2l棵)生1:柏树的成活率是多少?(师板书:成活率是 )生2: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百分之几?生3:栽种棵数是成活棵数的百分之几?师:同学们,你们能自己解决这几个问题吗?生:能解决。师:那就动手解决这些问题吧!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生1:柏树成活率:成活的棵数栽种的棵数100。 2124X10087.5生2:求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百分之几,就是以栽种棵数为单位“1”,用成活棵数除以栽种棵数。 2124=87.5生3:求栽种棵数是成活棵数的百分之几,是以成活的棵数为单位“l”,用栽种棵数除以成活的棵数。 2421114.3师:同学们对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得真好!如果老师告诉你们栽种的棵数是24棵,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87.5,你们能求出成活的棵数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解决的问题百分数的简单应用。(板书:简单应用)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紧紧抓住新知的生长点展开教学,并由此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我校师生栽种柏树共24棵,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87.5。共成活子多少棵柏树?2合作探究。师:同桌间互相商量一下,你从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数量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示出来并解答。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不仅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优势,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学生汇报。生1:我是这样想的。根据“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87.5%”是把栽种的棵数看作单位“1”,可以列出数量关系式:栽种的棵数X87.5成活的棵数。根据关系式直接列算式解答。 2487.521(棵)生2,我是这样想的,根据“成活的棵数是栽种棵数的87.5%”知道把栽种棵数看作单位“1”,成活棵数占87.5,画一条线段来表示栽种棵数,这条线段的87.5表示成活的棵数。根据线段图得数量关系式:成活棵数栽种棵数87.5,再根据关系式列式进行解答。(教师随着学生发言出示课件)师:我们刚才解决的这个问题有什么特点?请名叫、组讨论一下。生:我们所解决的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师:现在同学们会自己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了吗?生:会了。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师:同学们都很棒,很会动脑筋,敢来挑战一下自我吗? 课件出示问题一:某房地产公司建“安康小区”,城市规划要求绿地面积至少要达到小区面积的30。这个小区的绿地面积至少要达到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找出数量关系,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解答,交流算法。生:绿地面积小区面积X30 95003095002850(平方米) 课件出示问题二: “阳光小区”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为0.55万平方米。师:请同学们读文字、看情境图,说一说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全班交流。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哪些问题?生1:根据这些信息,我想到的问题是:这个小区现在的绿地面积是否符合30的要求?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如果按30计算,这个小区的绿地面积应该是多少?生3:现在的绿地面积跟要求的30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多了,多百分之JL?如果少了,要达到要求还要增加多少绿地面积?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先让学生自主解答,再全班交流解答方法)生1:先根据这个小区的“绿地面积和占地面积”算出绿地面积占占地面积的百分之几,再与30比较。0.552.225 2530 所以这个小区现在的绿地面积不符合30的要求。生2:我先根据小区的“占地面积和绿地面积要达到30”求出绿地面积按要求应该达到多少万平方米,再与实际绿地面积比较。2.2300.66(万平方米) 0.66万0.55万,所以这个小区的绿地面积没有达到30的要求。 生3:我根据“绿地面积和绿地面积要达到占地面积30的要求”,先求出这个小区的占地面积,再与实际占地面积比较。 0.55301.83(万平方米) 1.83万2.2万 所以没有达到要求。师:同学们真棒!用不同的方法,正确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解决另两个问题吧!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在描述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通过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的主人”角色体现得淋漓尽致。(三)巩固新知:1金庄镇中心学校去年冬季取暖用煤420吨,今年用煤量是去年的90,今年用煤多少吨?2亮亮家上个月的总支出为1380元,其中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52,服装支出占总支出的8,书报费支出占总支出的4。他们家上个月食品支出、服装支出和书报费支出各是多少元?答案:1378吨2食品:717.6元 服装:110.4元 书报费:55.2元 (四)达标反馈l填空。(1)一篇文章有9600个字,小明打了全文的40,小明打了( )个字,还有( )个字没有打。(2)修一条300米的路,第一期完成40,第二期完成30,第一期比第二期多修了( )米。(2)聪聪和佳佳同看一本430页的故事书,聪聪看了120页,佳佳看了这本书的30,那么( )看得多。 2我会找。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是把( )看作单位“1”。 80 (2)一条公路全长720米,已修了全长的40,是把( ) 看作单位“1”。 40 3我是填空小能手。 (1)50的6是( )。 (2)苹果有46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筐数的25,梨有( )筐。 (3)一袋大米100千克,吃去60,剩下( )千克。 知识点2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4我能辨是非。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0。 ( ) (2)六年级共有女生40人,其中15没有达到体育锻炼标准,则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有24人。 ( ) (3)今年小麦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今年小麦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120。 ( )答案:1(1)3840 5760 (2)30 (3)佳佳2(1)女生人数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2)公路全长 720 288(米)3(1)3 (2)115 (3)404(1) (2) (3) (五)课堂小结 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社区环境更加关心,现在的房产开发绿化面积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才能达到人们的居住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有什么感想?(六)布置作业1.某县总人口是46.8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2,居住在城镇的有多少万人?2.学校图书馆共有图书1400册,其中文艺类书占45,文艺类书共有多少册?3燕子每小时能飞行15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燕子的80。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请你算一算。三位同学比赛跳绳。小明:我跳了120下。小强:我跳的下数是小明的62.5。小亮:我跳的下数是小强的120。小强跳了( )下,小亮跳了( )下。5全球陆地面积约为14870万平方千米,目前已有24.2的土地荒漠化,荒漠化土地约有多少万平方千米?6带鱼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7.7,脂肪含量约为4.9。明明午餐吃了200克带鱼,他从带鱼中摄取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是多少克? 7人体每天大约需要摄人2500毫升水,从食物中大约能摄取人体所需水分的48,其余的需要通过饮水来获得。 (1)从食物中大约能摄取多少毫升水? (2)人体每天大约需要饮水多少毫升?8球从高处落下,每次接触地面后弹起的高度是前次下落高度的40。如果球从35米高处落下,那么第二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答案:146.83214976(万人) 2140045630(册)315080120(千米) 475 9051487024.2359854(万平方千米)6蛋白质的质量:20017.735.4(克) 脂肪的质量:2004.99.8(克)7。(1)2500481200(毫升) (2)250012001300(毫升) 或2500(148)2500521300(毫升)85.6米u 板书设计 简单应用(一) 栽种24棵,成活21棵,成活率是 成活率成活棵数栽种棵数100212410087.5栽种了24棵,成活了87.5,成活多少棵? 栽种棵数的87.5成活棵数栽种棵数8752487.5=21(棵)u 教学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教材中原有的例题和练习是求工农业生产中的百分率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因此我对教材做了一些改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学校两个社团的出勤情况,引用这一学生身边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创设“哪个社团的出勤情况好”这一问题情境,开启本课学习的入口,学生先进行猜测,再引导出比较他们的出勤情况,其实只要比它们的“出勤率”或“缺勤率”,也就是出勤人数是总人数百分之几。通过对“出勤率”、“缺勤率”这一相对百分率的交流学习,提供研究的途径,突出研究百分率的现实意义和作用。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由学生看得见的出勤率、缺勤率、达标率、发芽率作基础,让自学书本。通过自学书本,学生发现百分率的计算除了我们之前所用的算式外,还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并能找到他们的联系与区别。看书后,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的例子,学生也就很容易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有关百分率的例子。这一切都说明学生在学习百分率这一新知识之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百分率时,我应该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同桌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说出它们的意义,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并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3、精心设计练习环节,提升练习价值 数学课堂中练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不能单一的利用练习巩固新知、训练解题技巧而忽视了它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创新意识等等教学价值。课堂上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都来自生活,一环扣一环,层层加深,既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也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下开放的课堂,面对一个个性格经历各异的学生,面对学生随时出现许多未能预料的想法,该如何很好地运用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去调控课堂和引导点拨学生值得我深思。u 教学资料包(一) 教学精彩片段一、引入新课 六年级(1)班有50人,其中三好学生有8人,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师:同学们,那么能求出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吗?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 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简单明了地引入新课也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二、探究新知,统一算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1。师:请同学们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生1:知道这个小区的占地面积是9500平方米,绿地面积至少达到这个小区占地面积的30。生2:问题是:这个小区的绿化面积至少要达到多少平方米?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根据“绿化面积至少达到占地面积的30”,我把占地面积看作单位“1”,列出数量关系式:绿化面积占地面积X 30,再列式解答。9500X309500X032850(平方米)(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数量关系式和算式)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同样是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出数量关系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二) 数学资源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据统计,A城市去年的婴儿出生率0.3,B城市去年的婴儿出生率也o3。这两个城市去年出生的婴儿一样多吗?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