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4单元综合检测四鲁人版必修.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4单元综合检测四鲁人版必修.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4单元综合检测四鲁人版必修.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4单元综合检测四鲁人版必修.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4单元综合检测四鲁人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以天下为己任 4单元综合检测(四)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d)商贾()杰弗逊(xn) 放辟邪侈(p)B褊小(bin) 觳觫(h)莅中国(l) 无济于事(j)C便嬖(pin b) 孝悌(d)挟太山(xi) 义愤填膺(yn)D侈谈(ch) 鸡豚(tn)则王乎(wn) 骇人听闻(hi)解析:选B。A项,“度”读du;C项,“悌”读t;D项,“王”读w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装潢照像机愤世嫉俗仗义执言B脉搏 洽谈会 暗度陈仓 蛛丝蚂迹C浮躁 刊误表 乔装打扮 不容置疑D安详 大杂烩 目不暇接 各行其是解析:选D。A.像相;B.蚂马;C.刊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亩产926.6公斤,再创新纪录,用“大师”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称他为“活着的国宝”才是实至名归。B习近平指出:“腐败涉及亡党亡国问题,不可能表态了事。”那些身居高位,却以权谋私、一意孤行的干部,到头来恐怕只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C进入三月以来,南方气温渐暖,上海市街道两旁的玉兰花竞相绽放,春意阑珊,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D一年多来,日本首相安倍不断向中国发难,经常发表一些不刊之论,对中国方面的严正抗议要么狡辩,要么置若罔闻,在右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解析:选A。A项,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B项,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马革,马皮。此处用错对象。C项,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阑珊,将尽,将衰。此处不合语意。D项,不刊之论: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此处望文生义。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对于高考等重大教育改革,教育部一般都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将方案提前一段时间公布,确保改革有序进行,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B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曼德拉是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著名领袖,新南非的缔造者,不仅被南非人民尊为“国父”,也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崇敬和爱戴。C最近出版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发表了一篇报告,曝出备受关注的歼20不是中国军事科研最重要项目,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空军的实力到底如何呢?D12月6日8时,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网上服务大厅开通,进入试运行阶段,有关人社保障业务六成多实现网上办理。解析:选C。A项“三年早知道”属于原则的内容,应加引号;B项“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著名领袖”和“新南非的缔造者”两者属于并列的宾语成分,应将“领袖”后的逗号改为顿号;D项“”是解释“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网上服务大厅”的网站名,应加括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C“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D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解析:选C。A.成分残缺,“遭受”后应跟宾语“的冲击”,放在“信息技术”后;B.两面对一面,前面是“是否”“能否”,后面应该是“能否健康”;D.句式杂糅,应删去“取得的”或删去“靠的”。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这使年轻的朋友感受到了前辈们未有过的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被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会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如此让人爱恋,以至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会在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可以选择,哪些可以忽略,世界因此会变得更真实和有意义。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时代使我们处在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但也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逐渐消逝。B在信息时代,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选择的自由使他们感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C青年人通过网络“海量”阅读可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这是阅读上的“羊群效应”。D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解析:选B。A项,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逝”。C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空虚和焦虑”。D项,逻辑错误,原文是“爱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阐述信息时代年轻人的焦虑、恐慌状态,进而引出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这一论述主题。B第四段阐述经典阅读是建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论证了经典阅读的重要性。C文章以广为熟知的四大名著和春晓为例,来论证阅读经典的重要作用,说服力更强。D文章结尾一段,总结了经典阅读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在信息时代下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解析:选B。偷换概念,原文说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由此,阅读经典越早越好。B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由此看来,热爱诗的人大都是情感丰富的,是热爱生活的。C经典是永不过时的东西,这启示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不限古今中外,不限小说、诗歌等体裁。D网络信息一般很少受到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可见还是要避免网络文字阅读,特别是青少年。解析:选D。“避免网络文字阅读”说法错误,对网络文字不能一概而论,其中也不排除有启迪人心智的东西。三、(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刘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天顺中,历右中允,侍讲东宫。宪宗即位,以旧宫僚屡迁太常卿,兼侍读学士,直经筵日讲。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珝每进讲,反覆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学士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宪宗亦爱重之。明年,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帝每呼“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文曰“嘉猷赞翊”。寻进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珝性疏直。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员外郎林俊以劾梁芳、继晓下狱,珝于帝前解之。李孜省辈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珝密疏谏,谋少阻。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安积忿,日夜思中珝。初,商辂之劾汪直也,珝与万安、刘吉助之争,得罢西厂。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疏上,帝颇讶无珝名。安阴使人讦珝与直有连。帝大怒,决意去珝。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其实排珝使去者,安、吉两人谋也。时内阁三人,安贪狡,吉阴刻。珝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珝既仓卒引退,而彭华、尹直相继入内阁,安、吉之党乃益固。珝初遭母忧,庐墓三年。比归,侍父尽孝。父殁,复庐于墓。弘治三年卒,谥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之。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B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C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D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解析:选C。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句子,然后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如“珝”是“折”的主语,“王越”是“折”的宾语,故“珝又折王越”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设”在句中是“设立”的意思,故“西厂复设”应紧密相连,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根据句意可知,“遂独奏”的主语是“安”而非“珝”,故“安遂独奏”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明清时举人参加殿试,考中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B文渊阁,始建于明代,早期功能是藏书、编书,随着明代政治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事实上的秘阁禁地。C西厂,明代特有的官署名,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其他任何机构的管制,与东厂、锦衣卫合称“厂卫”。D遭母忧,指遭逢母亲丧事。古代官员的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孝,这一制度称“丁忧”,又称“丁艰”。解析:选A。“举人参加殿试”错,参加殿试的是会试取录的贡士。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珝仕途亨通。宪宗还是太子时,刘珝就在东宫侍讲;宪宗登上皇位后,刘珝官职屡有升迁,做过太常卿、吏部左侍郎、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B刘珝性格粗疏率直。他自认为是宪宗旧臣,遇到事情从不回避;他多次上奏章劝谏皇帝,为林俊开脱罪责,罢免了李孜省,还罢除了西厂组织。C刘珝性情耿介。刘珝因为得罪了万安而被万安陷害,以致被皇帝厌弃,万安等人装模作样地替他求情,他竟直接上奏章请求退休。D刘珝深受君主爱重。宪宗称刘珝为“东刘先生”,还赐给他一枚印章;在刘珝去世后,嘉靖年间朝廷赐给匾额,并派官员祭祀他。解析:选B。“罢免了李孜省”错,由原文“李孜省辈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珝密疏谏,谋少阻”可知,刘珝只是秘密上奏章劝谏,稍微阻止了李孜省等人的阴谋,并未罢免李孜省。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珝每进讲,反覆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5分)译文:(2)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安积忿,日夜思中珝。(5分)译文:答案:(1)刘珝每次入朝讲学,反复开导,言辞语气不慌不忙,听的人为之害怕。(2)(刘珝)一向轻视万安,曾经斥责万安辜负国家不顾羞耻。万安愤恨郁积于心,日夜想法中伤刘珝。刘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授官编修。天顺年间,多次任右中允,侍讲东宫。宪宗登上皇位,刘珝因为是以前东宫中的属僚多次升迁,官至太常卿,兼任侍读学士,值班御前讲席,任日讲官。成化十年,晋升为吏部左侍郎,还像以前那样担任讲官。刘珝每次入朝讲学,反复开导,言辞语气不慌不忙,听的人为之害怕。学士刘定之称他为讲官第一名,宪宗也喜爱并推重他。第二年,朝廷下令让他以原来的官职兼任翰林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皇帝常叫他“东刘先生”,赐给他一枚印章,印文是“嘉猷赞翊”。不久晋升为吏部尚书,再次加官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刘珝性格开朗直爽。自认为是原东宫僚属旧臣,遇到事情不回避。员外郎林俊因为弹劾梁芳、继晓被关进监狱,刘珝在皇帝面前为他开解。李孜省等人用邪门歪道扰乱政事,想另立太子。刘珝秘密上奏章劝谏,那个阴谋被稍微阻止。(刘珝)一向轻视万安,曾经斥责万安辜负国家不顾羞耻。万安愤恨郁积于心,日夜想法中伤刘珝。当初,商辂弹劾汪直,刘珝和万安、刘吉帮助他抗争,得以罢除西厂。另一天,刘珝又在朝堂责备王越,王越羞愧地退了下去。不久西厂重新设立,刘珝不能够有所劝谏。到了成化十八年,万安见汪直的宠幸衰微了,猜想西厂会被罢除,邀请刘珝一齐上奏。刘珝推辞不参与,万安于是独自上奏。奏章呈上去,皇帝很惊讶上面没有刘珝的名字。万安暗中叫人揭发刘珝和汪直有牵连。皇帝十分生气,下决心弃去刘珝。派遣宦官覃昌召集万安、刘吉到西角门,拿出皇帝亲手写的一封信函给他们看。万安等人假装急忙救助刘珝。第二天,刘珝就上奏章请求退休。实际上排挤刘珝使他离开,是万安、刘吉两个人的阴谋。当时内阁有三个人,万安贪婪狡猾,刘吉阴险刻薄。刘珝稍微好一些,但是因为喜欢谈论,人们认为他浮躁轻狂。刘珝仓促引退后,彭华、尹直相继进入内阁,万安、刘吉的党派于是更加稳固。刘珝当初遭逢母亲丧事,在墓旁庐舍里守了三年孝。等他辞官回乡后,侍候父亲极为孝顺。父亲去世,又在墓旁搭庐舍守孝。弘治三年去世,谥号为“文和”。嘉靖初年,因为谏官的请求,皇帝赐给祠庙一块写着“昭贤”的匾额,仍然派遣官员祭祀他。(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注 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大量使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解析:选BD。B项,“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使用这种手法。D项,“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错误,应该是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14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答案: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劝勉与激励之情。“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四句,劝友人不要为那些小事烦恼。“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二句即事明理,说明人生在世,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自古如此,何必要愁得“今头白”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二句借古喻今,从表面上看是笑友人太多情,其实是要激励友人振作起来。(三)名句默写(6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李商隐锦瑟)(2) _,一夫当关,_。 (李白蜀道难)(3)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答案:(1)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2)剑阁峥嵘而崔嵬万夫莫开(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四、(12分)16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与给出的句子结构相似,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语意双关。(4分)墙根里的那只蟋蟀,仍然在城市的窗前鸣唱,带着泥土的气息鸣唱,在夜深人静时,唤醒人们沉睡的乡思。答:解析: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手法的要求。仿写时,一要注意句中的一些关键词,以保证仿句与例句结构的一致性,如“那,仍然,带着,在”;二要注意拟人手法的运用。答案:(示例1)青草上的那颗露珠,仍然在城市的梦中闪亮,带着月光的温润闪耀,在更深夜阑时,安慰人们焦渴的灵魂。(示例2)草屋后的那片绿叶,仍然在城市的心里招手,带着情思的温暖招手,在灯火阑珊时,撩起人们浪漫的情怀。17对下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花儿”下定义,不超过50字。(4分)观看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创作演出的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是一次新鲜的享受与发现。在这部戏中,人们看到“花儿”这种民歌形式与古老的戏曲剧种秦腔融为一体,深沉的历史意蕴焕发出了醒目的蓬勃生机。花儿声声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它那宏大的包容。“花儿”原本意义上是指发源于古河州(甘肃临夏)的一种高腔民歌,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长久以来,“花儿”流传于广大西北地区汉、回、藏、土、东乡、保安、撒拉、裕固、蒙古等各族群众中,这些歌声出自牧人、山民、驮夫、黄河上的筏子客等之口,如同山间田野和大草原上无边无际的鲜花野草。“花儿本是心里的话,不唱是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不死时还是这个唱法!”就是甘青宁广大地区共同传唱的一首“花儿”。答:解析:解答时注意下定义的语言形式和“花儿”的几个要点,如“发源”“流传区域”“得名原因”。答案:“花儿”是指发源于古河州,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的一种高腔民歌。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4分)一条小鱼气喘吁吁地游到一个浅滩。乌龟见了问:“小鱼儿,你从哪里来?” “我从深海来。”小鱼说。“深海不好吗?为什么要到这浅浅的海滩来呢?”乌龟问。“对于我们这些小鱼来说,深海真是太危险了,那儿不仅风急浪高,而且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被大鱼吃掉。”小鱼感叹地说。“这浅滩就安全吗?”乌龟问。“当然。不安全,你怎么会生活在这里呢?”小鱼反驳完乌龟后,摇摇尾巴,十分悠闲地说,“这儿风平浪静,又不用担心大鱼来袭,多安逸啊!”一日,大海汹涌的浪潮冲向浅滩,一个浪涛把小鱼和乌龟拍到了沙滩上。小鱼见乌龟在沙滩上翻了一个身,慢条斯理地抖了抖身上的沙子,又若无其事地爬回了浅滩。而搁浅在沙滩上的小鱼,却永远回不去了。答: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寓意,在阅读文段时,要注意文段的内容,关注小鱼的遭遇与乌龟的遭遇不同之处,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得出寓意。注意字数要求。答案:(示例1)他人的天堂,可能就是自己的地狱。(示例2)一味地逃避风险,可能潜在更大的风险。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铁路之父”詹天佑因家境困难,读完私塾后,家里已经没有余力供詹天佑继续读书。正当家人为他的未来困惑之时,父亲的一位老友带来了清朝政府“选送幼童出洋肄业注”招生的消息。在这位老友的帮助下,詹天佑到香港应试并顺利通过。到美国后,詹天佑勤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878年,志向远大的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他之所以选择铁路,一方面是由于他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另一方面,西方正兴起以铁路起飞带动经济起飞的理论,美国铁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高潮期,詹天佑亲身经历着这一切,意识到铁路对于振兴祖国的深切重要性。之前参加的一次活动,也深深刺激了詹天佑,并坚定了他学习铁路建设的决心。那是美国举行建国100周年庆祝活动时,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参加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百年博览会,见识了美国建国100年来的各项生产成就和当时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他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而在布置得古色古香的中国馆里,展品都是中国传统的农副产品和手工制品,比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落后了整整一个时代。当时的他,深深地感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暗下决心,要学好西方先进技术,回国报效祖国。练就了一身本领,怀揣着一腔报国热忱,回国后的詹天佑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所学献给中国的铁路事业。1888年,在老同学的推荐下,詹天佑进入中国铁路公司工作,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参加滦河大桥的铁路修建工程,詹天佑小试牛刀。滦河下游河宽流急,河床泥沙淤积很深,地质结构复杂。在几位外国工程师接连失败的情况下,詹天佑迎难而上。他分析各种打桩方法,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土壤情况,经过缜密的测量与调查,将中国传统的桥梁打桩方法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采用新式的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终于顺利完成了这一工程。这显示了詹天佑过硬的技术水准和惊人的才干,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随后,詹天佑第一次独立主持承建了新易铁路。新易铁路的修建,在经济意义上不大,但在政治上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是在没有“借外债”“用洋匠”的情况下建成的,而且是中国工程师自修铁路的开端。詹天佑用4个月的时间,以每天15小时的工作量,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这鼓舞了中国人民用自己的人力财力建设铁路的勇气和信心,为后来修筑京张铁路准备了条件。从此,詹天佑在中国广大的工程人员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这也给他后来修筑京张铁路开辟了道路。1905年,清政府决定在北京至张家口兴建铁路京张铁路。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财政紧张,这一举动刚提出就遭到了列强的插手,英俄都想插足建设,遭到中国人的强烈反对,随即,英俄使臣威胁清政府: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两国将不提供帮助。国外报刊上讽刺舆论四起:“会修铁路通过关沟段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过50年才能实现!”詹天佑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他坚决地回击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京张铁路由丰台经北京西南门至张家口,虽然全程只有180多公里,但中间隔着居庸关、八达岭,重峦叠嶂,陡壁悬崖,要从这里开辟四条隧道,艰难可想而知。詹天佑亲自带着测量队开始勘探、选线,穿梭于悬崖峭壁之间。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为中国铁路史留下了传神的点睛之笔。1909年9月24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原计划要6年才能修完的铁路,4年就完工了,工程费用比原估预算节省了30多万两白银。詹天佑对京张铁路工程提出的“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三项要求全部实现。京张铁路的建成,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注】肄业:修业、学习(课程)。相关链接:1961年李四光在詹天佑诞生百年纪念会上讲的一段话,引起我注意:“詹天佑领导修建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为当时深受污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表现了我国人民的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的伟大将来。”(金士宣、徐文述编著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本路当建筑之初,工程浩大,同事各员,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复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今幸全路告竣,倘非邮部宪加意筹划,督率提挈,同事各员于工程互相考镜,力求进步,曷克臻此!溯铁路创始,起自英人斯特芬森,其时在一千八百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七号,举行路工告成通车之日。我国虽进步稍迟,而造成此路,幸得奏功于此日,预决将来必无退化也,不亦与斯特芬森先后辉映哉!(记京张铁路行开车礼事,附录:京张铁路总办詹天佑君演说)读这本年谱的人,都不能不敬爱这位毕生为国家尽力而自奉很俭朴的模范工程师。在年谱的六十三页上,凌先生讲一个故事:说宣统元年八月十九日京张铁路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那天中外来宾从各地赶来的“数逾万人”。(胡适詹天佑先生年谱序)1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A在美国留学期间,詹天佑勤奋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878年,志向远大的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B詹天佑学习铁路建设的原因一是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二是目睹了西方铁路事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C新易铁路的修建,是在没有“借外债”“用洋匠”的情况下建成的,因此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D京张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节省工程费用30多万两白银,完全实现了先前提出的“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要求。解析:选C。C.“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错,文中是说“新易铁路的修建,在经济意义上不大,但在政治上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A詹天佑参加了滦河大桥的铁路修建工程。他将中国传统方法和西方先进技术相结合,在几位外国工程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这一工程。B詹天佑独立主持承建了新易铁路。他用4个月的时间,以每天15小时的工作量,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在铁路工程人员中树立了威信。C詹天佑勇挑重担,修筑了京张铁路。他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接下修筑任务,并且提前完工,这也是中国工程师自修铁路的开端。D詹天佑修筑铁路过程中彰显非凡才华。不仅亲自主持京张铁路的开工典礼,并成功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为中国铁路史上留下了传神的点睛之笔。E詹天佑生活上自奉俭朴,精神上坚定自强。他以毕生的努力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成为中国人民精神与智慧的代表人物。解析:选BE。A.原文是“在几位外国工程师接连失败的情况下,詹天佑迎难而上”;C.主持承建新易铁路才是“中国工程师自修铁路的开端”;D.“主持”文中无依据,“留下了传神的点睛之笔”的是“詹天佑创造性地人字形线路”。21詹天佑被称作“铁路之父”定有其优秀精神品质,他的精神品质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解析: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詹天佑的求学经历,一是他回国后修建铁路的事迹。后者是记叙的重点,写了三件事并做出了评价。其“精神品质”应从这些内容中体现出来。答案: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毅然接受修京张铁路的任务。杰出的创新精神。他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