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之描写方式.ppt_第1页
表达技巧之描写方式.ppt_第2页
表达技巧之描写方式.ppt_第3页
表达技巧之描写方式.ppt_第4页
表达技巧之描写方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a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b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c这种情感/内容是怎样表现的? d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e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f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g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的考查,3、解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并知晓其一般表达效果,能结合语句分析和表达。 4、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的体现-运用表达技巧写了什么内容);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达到什么效果),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托物喻理 借古讽今 乐景衬哀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感受和态度)通过发感慨、呼告等形式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这样抒情的好处是,可使诗人的感情直露,收到朴实真切、淋漓尽致、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即指通过某种手法来抒发情感。 好处:比直接抒情含蓄、委婉,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乐(哀)景哀(乐)情,谢亭送别 唐代 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托物言志,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委婉地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绝 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双关、互文、对比 象征赋(铺陈)比兴,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几句诗直接叙写刘兰芝出嫁前既学女工又读诗书,是个聪明能干而又有才学的女子,用的就是赋的手法。,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1、赋,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春风比作剪刀,裁出了美丽的春天。将春天大自然的活力写得十分形象生动。,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对于比喻,我们尤其要弄清本体和喻体体之间的相似点。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是一种相似联想。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钩,是一种弯刀,从明亮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含有渴望参加战斗之意。把一物比作另一物,是根据立意的需要,所以,我们对比喻的理解,必须考虑到诗歌的主题。,2、比,即比喻,“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两句诗是个引子,引出下面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悲剧故事。这两句诗本身暗含着比喻夫妇离别的意思,但这只是一种暗比,跟直接打比方有区别,它起的是渲染悲剧气氛的作用。,3、兴,4 、象征,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析】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高洁的情操。,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抒情方式: 修辞手法:,考查范围,考纲规定的九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双关、互文、对比、用典 赋比兴 象征,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叙事抒情),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生动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形象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二、修辞手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如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用视觉“暗”写嗅觉“香”、突出梅香的特点。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寺多红叶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听邻家吹笙) 答案示例:第四句 “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别具一格,富有情趣。,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拟人和拟物。 修辞效果: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使事物人格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活灵活现。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能启发人联想,使人倍感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如可以使可爱者更活泼可爱而亲切,使可憎者更可恶。,新 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析】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拟人: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 ? 人具有会说话,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把人当作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 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借代:使语言简练、含蓄 / 形象、直观,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用“帆”代“船”,“朱门”代“权贵豪门之家”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拟人)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的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修辞效果: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物点/作者情感)的作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请对颈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颈联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突现了诗人流放途中遇赦的喜悦之情;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注意,李白诗歌的一贯特点:夸张与想象,豪放飘逸,不满现实等,这首诗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壮阔的景象,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浪涛景观,领略那拍天而来的江河气势,索性打开窗子放长江入室,以荡涤心胸,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这不仅是山河的雄伟,更表现出了诗人君子坦荡荡的豪迈胸襟。,宿甘露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人大江来。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作简要赏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修辞效果: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有音乐美,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表意凝炼,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抒情酣畅。,对偶的种类: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修辞效果: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有音乐美,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表意凝炼,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抒情酣畅。,对偶的种类: 、正对。 2、反对。 3、串对(流水对)。,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但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修辞效果: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有音乐美,使音律显得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表意凝炼,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抒情酣畅。,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三个以上)接连说出来。,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纯用名词组合组成排比,意象叠加构 成天涯羁旅的典型环境,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突出了游子漂泊的满怀愁绪。,修辞效果: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中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对比:也作“对照”,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物、或人、或情,前后对照。,例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悲伤情怀。,修辞效果: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使抒情更淋漓尽至,使诗人立场观点更清晰,如“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使XX更为突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也作“对照”,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物、或人、或情,前后对照。,题都城南庄 唐五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整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修辞效果: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使抒情更淋漓尽至,使诗人立场观点更清晰,如“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使XX更为突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看花人”欣赏繁华似锦的景象,“诗家”欣赏 绿柳才黄的新春景象。“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表明二者的不同审美情趣,以“清新”与“喧闹”的对比写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对比:也作“对照”,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物、或人、或情,前后对照。,修辞效果: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1、连续反复 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 【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采桑子 辛弃疾) 2、间隔反复 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线索 层次)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如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修辞效果: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问人间谁是英雄?”这样开头有什么特色? 以设问开篇,能够引人注目,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坐断:占据、割据。,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自问自答),修辞效果: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结尾三句,用典,借廉颇自比,反问中鲜明表达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使自己报国无门的沉痛慨叹。,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无疑而问,、 问而不答),修辞效果: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鲜明感情。起强调、强化作用。,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谐音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诗句产生明暗双重意义。而这双重意义,一层是字面的,一层是暗含的,暗含的意思往往才是作者的真意所在。,修辞效果: 表情达意巧妙含蓄、委婉折、耐人寻味曲,又生动活泼 、幽默风趣,春 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思自然之春天,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在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内里还包含着作者当时的处境及国家的处境沉浮。 (语意双关),隐语(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诗句产生明暗双重意义。而这双重意义,一层是字面的,一层是暗含的,暗含的意思往往才是作者的真意所在。 (如“柳” 谐“留”),修辞效果: 表情达意巧妙含蓄、委婉折、耐人寻味曲,又生动活泼 、幽默风趣,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怀丝”即谐音“怀思”。利用这种修辞手法,使感情曲折含蓄,表达出男女之间的缠绵之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首诗写女子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至死不渝的爱情。其高明之处是在颔联:巧用谐音,一通过“丝”谐音“思”,比妙精警,巧用谐音,以蚕丝谐情思,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吐之既尽,命亦逐亡表明女子对爱情执著不渝,至死方休。 去四五年,相见论故情。杀荷不断藕,莲心已复生。 (读曲歌) 其中以“藕”谐“偶”(匹偶),以“莲”谐“怜”,委婉地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这是诗歌中表达爱情的常见手法。,隐语(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诗句产生明暗双重意义。而这双重意义,一层是字面的,一层是暗含的,暗含的意思往往才是作者的真意所在。,修辞效果: 表情达意巧妙含蓄、委婉折、耐人寻味曲,又生动活泼 、幽默风趣,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二、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语义特征:互补。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里范仲淹是说: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 2、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是“互文”,句前部分省去了“壮士”,句后部分省去了“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思是兼指的。是说将军和士兵们浴血奋战,有的阵亡,有的荣归故里。,互文,也叫互辞。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三、运用互文的作用。 1、对称和谐,含蓄互补,扩大了意义的容量。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是两个相对的文句。它的基本意思是“谈笑往来有鸿儒,谈笑往来无白丁”,译成“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博学之士,没有无知识的人”。还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概括翻译为“在战败的危难时刻我接受了使命”。 2、运用互文,使诗文音调明快,增强了诗文的音韵美。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这是四个相关的文句,句中的“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构成了互文。翻译时如果使用相加法,则为“(木兰)到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去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自然也讲得通,但未免累赘,如将其概括一下,则为“到各处的市场上去买出征的骏马和马具”,就显得更简洁一些。这里使用排比句式,突出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互文,也叫互辞。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描写方式: 白描 衬托(分为正衬、反衬) 虚实 渲染 抑扬,一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 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野无闲田,农夫尤饿死,分为正衬和反衬,指的是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正衬指的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例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水之深来衬托汪伦对我的送别之情。,二 衬托,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繁华热闹的元夜反衬“那人” 的孤寂 ,从中表达了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反衬是指用性质相反的东西衬托。依据不同的类型,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动静衬。,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分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2 声寂衬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有声则显得诗歌本身有生机,充满活力,而寂则又让诗歌本身有一种宁静、安详之感,声寂相生,以声衬寂,为诗歌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美。,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诗人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3 以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三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因为胡地没有梅花),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