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ppt_第1页
缺铁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ppt_第2页
缺铁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ppt_第3页
缺铁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ppt_第4页
缺铁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概述,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发病情况,最常见的贫血,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很高。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约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铁的代谢,一、铁的分布 体内铁分为: 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酶和辅因子、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结合的铁 贮存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体内铁的2/3在血红蛋白内,约15%在肌红蛋白中。 贮存铁:正常男性约1000mg,女性仅为300-400mg。,二、铁的来源和吸收 1. 来源: 衰老红细胞释放的铁 食物:11.5mg(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24mg),2. 吸收 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与铁吸收有关的因素: 肉食中肌红蛋白所含铁易吸收 植物铁多为三价,吸收率低 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剂使高铁还原成亚铁;蛋白质分解产物可促使铁成为溶解状态,均可促进铁的吸收 体内铁的贮存量对铁的吸收也有影响,三、铁的运输 1. 血浆中:亚铁经铜蓝蛋白氧化成高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运到各组织 2. 红细胞内:铁与转铁蛋白分离,还原成亚铁,在线粒体上与原卟啉、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四、铁的再利用和排泄 1. 再利用 红细胞破坏后的血红素铁用于制造新生红细胞的血红素 2. 排泄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铁的排泄量不超过1mg 哺乳的妇女每天从乳汁中排出约1mg,五、铁的贮存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病因和发病机制,一、铁的摄入不足 需要量增加 食物的组成 药物或胃十二指肠疾病,二、慢性失血 消化道慢性失血 妇女月经过多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体内缺铁还可引起: 含铁酶活性下降影响细胞线粒体的氧化酵解循环 运动后骨骼肌乳酸堆积增多肌肉功能及体力下降 单胺氧化酶活性下降患儿神经及智力发育受影响 上皮蛋白质角化变性胃酸分泌减少,临床表现,一、贫血的表现: 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及耳鸣等,二、组织缺铁的表现: 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三、体征: 皮肤粘膜苍白,毛发干燥,指甲扁平、失去光泽、易碎裂,反甲或脾脏肿大,实验室检查,一、血象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 MCHC32%) 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增多 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二、骨髓象 1. 增生活跃 2. 幼红细胞增多,早幼红和中幼红比例增高,染色质颗粒致密,胞浆少 3. 粒系、巨核系多正常 4. 铁染色: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少,三、生化检查 血清铁降低,64.44mol/L (360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4.5g/gHb,表示血红素的合成有障碍,见于缺铁或铁利用障碍(如慢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 三个阶段 缺铁:血清铁蛋白4.5g/gHb 缺铁性贫血:Hb120g/L(女性110g/L),二、鉴别诊断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治疗,一、病因治疗 二、补充铁剂 1. 口服制剂首选: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元素铁150200mg/d 网织红细胞7天达高峰;血红蛋白2周后上升,12月后正常 停药:血红蛋白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