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施工技术规范.doc_第1页
光缆施工技术规范.doc_第2页
光缆施工技术规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缆施工技术规范管道光缆:1. 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水泥管道或塑料管道内,应一次敷足三根子管(颜色指定为:红绿兰)。2. 子管不得跨井敷设, 子管穿出管口后延伸长度范围为15cm20cm,并用扎带固定,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 子管管孔应进行有效封堵.3. 应按照设计要求的a、b端敷设光缆。上级局方向为a端,下级局方向方向为b端;干线引接点a,基站为b;北、东方向为a端,西、南方向为b端。4.管道光缆的一次牵引长度不得超过1000m。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以人工方法牵引光缆时,应在井下逐段接力牵引(每井要求有牵引人)。5. 光缆绕“8”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m。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明显刮痕和损伤。6. 光缆出管孔150mm以内不应作弯曲处理,敷设后的光缆应紧靠人孔壁,并以皮线绑扎与搁架上,光缆在人孔内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7.按设计要求的器材堵塞光缆管孔光缆在每个人手孔内应使用皮线绑扎光缆标识牌(标识牌模式遵守移动公司相关规定)。8.管道内光缆预留处必须使用预留架。9.汇接点局前井内光缆预留在20米至30米之间,剩余光缆应依次均匀盘留在其他相邻井内。每个井内盘留光缆不超过2条。10.光缆直过井须采用保护套管进行保护,皮线须绑扎在保护套管上。局内光缆:1. 局内光缆一般从局前人孔经地下进线室引至光传输设备。局内光缆应按相关规定制作并绑扎标识牌,以便识别。2. 光缆在进线室内应选择安全的位置,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保护措施。3. 局内光缆应布放整齐美观,沿上线井布放的光缆应使用皮线绑扎在上线加固横铁上光缆经由走线架、拐弯点(前、后)应予绑扎,两处绑扎的距离不应超过30cm,上下走道或爬墙的绑扎部位,应垫胶管,避免光缆受侧压。4. 按规定预留在设备侧的光缆,可以留在传输设备机房或进线室。有特殊要求预留的光缆,应按设计要求留足。5. 光缆引入局站后应使用阻燃黏胶封堵管孔,不得渗水、漏水。6. 光缆从局前井至机房odf设备端,必须全程缠防火绝缘胶带(使用阻燃光缆进局可不缠绕阻燃胶带)。7. 采用馈线窗方式进局后,馈线窗须使用阻燃黏胶严密封堵不得渗水、漏水,光缆在馈线窗外须预留回水弯(弯曲度要求:不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角度要求:光缆与馈线窗平面角度为45度)。光缆成端及接续测试规范1. 应根据设计要求留足预留光缆。2. 在设备机房的光缆终端接头安装位置应稳定安全,远离热源3. 成端光缆和自光缆终端接头引出的束管和尾纤应按照odf的说明书进行走线并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和绑扎。4. 尾纤所带的连接器,应按设计要求顺序插入光配线架(分配盘)。未连接软光纤的光配线架(分配盘)的接口端部应盖上塑料防尘帽。5. 软光纤在机架内的盘绕应大于规定的曲率半径6.光缆在光纤配线架(odf)成端处,将金属构件用16mm线径铜芯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引出,并将其连接到单独的保护地线上,该地线不允许接头。7.软光纤应在醒目部位标明方向和序号。8. 机房内不允许光缆预留,预留光缆应绑扎于局前井内。9. 光缆成端后应制作光缆成端纤序表,并使用塑料膜封后用扎带捆扎在odf架上。10. 采用熔接法进行光缆接续时,光纤熔接完成并测试合格后应立即做增强保护措施增强保护方法可采用热可缩套管法。11. 光纤全部连接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将余长光纤收容盘放:(1) 根据光缆接头套管(盒)的不同结构,按工艺要求顺序将余纤盘在熔纤盘内,盘绕方向应一致;(2) 光纤盘绕弯曲半径应大于厂家规定的曲率半径,接头部位应平直不受力;12. 光缆加强芯应按需要长度截断并按工艺要求固定在接头盒内,电气断开;13. 管道光缆接头盒的安装方式,应按设计的要求,固定在人(手)孔壁上或电缆托架上,安装位置应便于维护;14. 人(手)孔内的接头盒应挂有按照相关要求制作的标识牌.15. 预留光缆应整齐盘留,固定在人(手)孔壁上或电缆托架上.16. 中继段衰减的测试结果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