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仪和地图.ppt_第1页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仪和地图.ppt_第2页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仪和地图.ppt_第3页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仪和地图.ppt_第4页
2014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仪和地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地球仪和地图,一、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 比例尺、方向、图例 ( 一)、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1、文字式: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例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2、数字式:如 1:1000000=1/1000000 3、线段式:如 注:三种表达方式可以相互转换 知道了地图的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就可以测算出两地的实 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读图2-1,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l:400000 C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D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C,(二)、地图的方向:东南西北,东北、 东南、西北、西南 地图方向判断方式: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向北极。 3、经纬网定向法:按经纬网判断,经线指向南北、 纬线指向东西。,比例尺小:范围大,地理事物简略; 比例尺大:范围小,地理事物详细。,看图填空: 据图判断,村庄在树林的( )方向,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方向是( )。,西北,自西向东,自西南向东北,(三)、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用文字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用数 字说明事物数量。 图例和注记被称为“地图的语言”,二、等高线 (等值线:等温线、等压线、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2009届高三地理文、理科基础第一轮复习,等高线,基础知识,概念及绘制原理,高度,绝对高度,相对高度,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相对高度(垂直距离),一幅 图中一般是相等的(也可为零),形状:一般为闭合曲线,一般不会相交(陡崖除外),疏密:与坡度和地形区有关,疏:坡缓或平原,密:坡陡或山地,坡,坡向:与等高线垂直,由高到低,坡度:(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示坡线:(又叫降坡线),类型,凹坡:先陡后缓,凸坡:先缓后陡,基本地貌单元类型:见下页表格,综合判读和运用,知识结构,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山,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等高线的定义,等高 。,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 。,密集,稀疏,山,等高线绘制地图的原理,注意: 1.“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2.坡度的定义: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等高线的特点:(了解)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是计算高程的起点,即高线的零点。 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M为当地气象站的观测场,N处为某旅游公司准备修建一栋观景楼的地点,MN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从N地徒步到M地,大约要走( ) A30米 B40米 C50米 D60米,C,2.为了气象观测点在正午时终年都被阳光照射到,则该景观楼的最大高度约为 ( ) A20m B30m C40m D50m,D,实战演练,山体的不同部位,山谷,50米,150米,250米,等高距:50米,F,E,C,G,等高线密集,等高线稀疏,陡坡,缓坡,山谷,山脊,山顶,鞍部,陡崖,200250米,050米,崖顶高:,崖底高:,150250米,等高线地形图上对应的地形名称,说出各地的地形名称,读上图,河流ab段的流向为 。,自东南向西北,等高线对河流的影响,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线越密,河流速度越快,山脊为分水线,山谷为集水线,注意山谷和山脊的判读,50,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a. 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 若为等高线:辐合是山谷(集水线),辐散是山脊(分水线)。 若为等压线:辐合是低压槽,辐散是高压脊。,b. 口诀法,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高值区。可编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槽线对山谷、脊线对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等高线对河流的影响,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突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线越密,河流速度越快,山脊为分水线,山谷为集水线,下列所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B,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的判读,陡崖,山脊,山谷,判断5大地形类型,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1.高原 2.山地 3.丘陵 4.盆地 5.平原,实战演练,500米,600米,200米,300米,相对高度:200米,400米,相对高度与等高距之间的关系: (n-1) 等高距h(n+1)等高距,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陡崖高度的计算,读下图,图中断崖顶部E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D,实战演练,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a. 剖面线法,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 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20mA25m,10mA15m,b. 口诀法,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 若其值与低值相同, 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 若其值与高值相同, 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对盆地;若为等温线,小值对山地,大值对盆地)。,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20mA25m,10mA15m,等高线与交通线路的关系,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环保),EF间修建公路:,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坝高计算和最大库容面积、容积的估算?,坝高:看海拔高差 面积:算长宽(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容积:面积坝高,等高线与水库的关系,B,练习:,图2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各题。,3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 A. a B. b C. c D. d 4. d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C,A,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山谷);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山脊)。,b. 切线法,水系特征:分(集)水线、水系形状,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基本判读及判读方法,疏密:坡度和大的地形区(平原和山地等),闭合:地形类型,数值:等高距、相对高度、陡崖、地貌类型,综合判读,对河流影响,流向、流速,河流的侵蚀与堆积,水文特征:水力、瀑布、流域面积、坡向,对气候的影响,垂直气温的变化,坡向对气温的影响:阴坡阳坡,坡向对降水的影响:迎风坡背风坡,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垂直差异:山麓、山顶,坡向差异:阴阳坡与迎背风坡,运用,农业:因地制宜,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林业、畜牧业、缓坡梯田,区位选择,点:气象观测站、疗养院等,线:交通线、引水线、输油(气)管线,面:水库、梯田、工业区、居民区、农业区域 城镇布局(地域形态、布局形态),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等高线图,特点,一般是光滑曲线,线上数值大小相等,数值间隔相等(等间距也可为零),同一幅图上两条线一般不会相交(陡崖除外),一般不会在图中中断,大多是闭合的,判读,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闭合等值线图的判读,疏密、极值与延伸方向的判读 (等高线延伸方向即地形走向),垂线法,切线法,口诀法: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剖面线法,口诀法: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等高线对气候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是我国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为米)。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开凿窑洞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