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1页
讲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2页
讲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3页
讲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4页
讲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me,he,she,烟台南山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主讲人:迟维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讲在教材中的逻辑安排,理想、爱国教育 “做什么人”,道德、法律教育 “怎样做人”,“为什么人”,问题提示,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2、人生观、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内涵,3、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及树立的途经和方法,4、端正人生态度,5、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6、人生价值目标要与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7、个人与社会关系,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me,he,she,other,实例研讨,如果你有上百万,你打算干什么?,一、人生观的内涵,人生观,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内容要点:,1、人生目的,2、人生态度,3、人生价值,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只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要想弄懂什么是人生观,还要先从探索人的本质入手,人的本质,1845年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得出了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马克思的这个科学论断,为考察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核心观点。,马克思反对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他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将人不仅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案例精选狼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象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一个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问题思考:看来遗传虽然重要,但是人所处的环境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在长期与文明隔离的情况下,尽管其生理构造是正常的,但是其心理与行为却完全被环境所同化了,尤其是儿童,和狼在一起成了狼孩,和狗在一起就学会了汪汪叫。,环境太重要了!在某种意义可以说,环境决定命运。,教育是讲求氛围的,要想真正解决目前的教育危机,首先得改变育人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国古代也很讲究育人环境的。,案例精选高校悲歌,这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愤怒与哭泣!为供儿子上大学,贫困的父母几年间辗转卖的血可以装满两个汽油桶,儿子却在学校冒充包工头的独生子挥霍无度,荒废学业。终于有一天,苦熬苦撑的父母发现了真相,不思悔改的儿子竟大骂父母冷酷无情。人们不禁要问:父母的爱心和学校的教育为何结出这么一枚苦果?,问题思考:你想到了什么?,这是环境决定的,但归根结底是人生观特别是由人生目的决定的,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1、人生目的及其作用,为了理解人生目的,有必要对“目的”作一番考察。从字源看,甲骨文、小篆中,目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其本义是眼睛,作动词是“看”;的:箭靶的中心。目的二字合起来,其意思便是:瞄准靶子的中心,有的放矢。后来才被人们引申为行为主体预计达到的行为结果。,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2、人生目的是人生观核心,人生观要回答有关人生不同层次的问题,它是由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主要方面构成的思想体系。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具体说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人生目的实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它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34-535页)毛泽东还指出了完全地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2、端正人生态度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理论。,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2页)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就是为人民谋利益。,1905年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中,在谈到无产阶级文学为谁服务时说:“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6页)从文艺这个侧面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人的社会属性、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决定性作用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只有在互相依存、配合、服务过程中,才能以自己的实践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相对独立地存在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共产党人和一切先进分子,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把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再次,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倡、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实践表明,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代表了一种高尚的人生目的,应该成为我们时代最先进最崇高的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具有这种崇高的精神,就会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快更好地向前迈进;,具有这种崇高精神的人,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是对社会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人生观的体现。,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1、概念阐释 价值: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范畴,一般来说,主要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有划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生价值三大价值之说。 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和评价标准,也就是关于什么样的人生目的最值得去追求、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的观点。,2、人生价值在人生观体系中的地位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范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人生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思考人生价值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观,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并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 第二、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与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关于人生的思考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 第三、人生价值观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以对社会贡献为标准 从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关系看,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从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看,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和基本尺度 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 基本尺度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 3、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社会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社会条件,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正确把握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 第二、要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第三、要与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2、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个人条件,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不夸大或低估自身的能力,不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贬低自已; 第二、通过学习、锻炼等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和能力; 第三、立足现实、岗位,尽职尽责,发奋努力; 第四、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社会实践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2、创造有价值人生走必由之路 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案例精选解读四年跟踪调查结果:大学生求职难在哪?,前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迎来节后首场“大学毕业生择业洽谈会暨综合性招聘会”,近百家用人单位共为求职者提供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但面对数万名求职者,这些岗位仍显得捉襟见肘,学子们的求职历程并不轻松。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主任孟庆伟告诉记者:“我们从2000年开始,每年对2000名大学生和1000家企业进行二次跟踪调查,在分析中感到造成就业难有深层成因。”,高校专业设置与需求错位,所学难以转化为实际能力,大多求职者没明确目标,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身和心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身指人体的生理组织以及身体的机能;心指人的心理或称精神活动,通常用知、情、意来概括。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质基础,心(心理)为身(生理)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 2、正确认识大学生中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第一、内因即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 第二、外因即社会环境的影响。 3、保持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合理地调控情绪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案例精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常人眼里,走过高考的“独木桥”进入“象牙塔”的大学生们,过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眼下一些学子却因“心病”而看不到洋溢着青春的笑脸,因“心病”而使其生活甚至未来人生蒙上了一层阴影。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一些研究资料还显示,大学生中因为精神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数的30左右。,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日前公布了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 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调查。调查显示,超过25的被访者曾有 过自杀念头。调查还显示,大学生犯罪案例的增加也让人触目惊心,绝大 多数犯罪行为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高智商犯罪,恰恰是敏感孤独人群才会 出现的“刺激反应型”暴力犯罪。,案例精选研究生背不动“小偷”的包袱,在一桩蹊跷的盗窃案中,一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平白无故地成了此案的重要嫌疑人。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研究生因不堪精神重负心理崩溃而自缢。事隔两年,当真正的梁上君子落网后,此案才得以真相大白。 本文出自2006年5月大学生中国校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非常自爱但心理却十分脆弱的人。他把人格和自尊看得比生命还贵重。正因为如此,当他的名誉受到伤害时,他的精神很快就崩溃了。 赵传斌的死,留给人们太多的惋惜和遗憾。,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1、协调好个人与他人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真诚守信,(2)尊重平等,(3)宽容互助,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1)正确认识竞争,(2)正确认识合作,(3)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案例精选无人看管菜摊考察诚信试卷,在广西南宁大学东路89号大院有一个特殊的菜市场,顾客来这个小菜市买菜,却看不到一个看摊的摊主。这个繁华都市里的无人看管小菜市平静地经营了13年,维持它运转的是两个字“诚信”。,2002年度“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方工说,“堂堂正正做人”是他的座右铭,无人看管的菜摊就是考察诚信的试卷,居民们的答案告诉我们的是“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的道理。,三、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为每个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关键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个体性与社会性关系中的个人定位,经过充分的社会化洗礼,把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第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关系中的个人定位,联系社会需要考虑个人需要,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中的个人定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