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塞戎旅诗词,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之,一、边塞戎旅诗词的内涵界定 边塞戎旅诗词是以边塞戎旅生活为背景,描写边地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抒发诸如报效国家的豪情、征人思妇的离恨,或表达厌战非战的不满等与边塞战争密切相关之情怀的作品。 二、边塞戎旅诗词的发展源流 1.春秋战国 大雅皇矣记载了周族古公亶父(又称太王)开辟岐山,击退串夷的事迹,小雅何草不黄通过描写征人整日里四处奔波、旷野流窜、早晚不得休息,表达了征人艰辛的生活和苦痛。 楚辞的九歌国殇是为纪念为国而牺牲的将士而作的祭歌,对战争进程和将士精神风貌皆有细致的刻画。 2.秦汉 汉代诗歌的抒情背景或意象,开始富有边地特征。 刘细君悲秋歌“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战城南、关山月、出塞、入塞等汉乐府旧题,成为后世边塞诗创作的固定题目。,3.魏晋南北朝 边地景物的刻画更加细致入微:何逊长安少年行“阵雪横塞起,赤日下城圆” 表现从军戍边,慷慨赴国难的英雄气慨:曹植白马篇; 木兰辞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疾风冲塞起, 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4.隋唐 描述边塞风光和边地民俗的诗作大量出现,其形象生动,想象丰富,具有苍茫雄浑的风格和蓬勃昂扬的精神风貌,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深刻揭露军中矛盾,批评黩武行为,进而揭示了边塞不保的内在原因,如高适燕歌行 塑造了许多为国效力、视死如归的边塞英雄形象,诗风雄壮刚健。如王维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盛唐边塞戎旅诗以其乐观高昂的生命情调、雄壮壮阔的审美境界,极其生动、逼真地反映了盛唐气象,形成壮美、崇高的美学境界。李益过五原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5。宋代 北宋初期一些文人因有亲身从军的经历,词作中呈现出沉雄豪放的真切情感,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寄寓了浓重的思乡之情,开宋代豪放词派之先河。蔡挺、苏轼等人赓续其风,南宋初期的边塞戎旅词,多表达强烈的收复失地的渴望和对南宋王朝苟安政策的批评。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张元幹、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刘克庄等人,共同谱写了雄壮的乐章。,边塞戎旅诗词选讲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1,万里长征人未还2。 但使龙城飞将在3,不教胡马度阴山4。 1“秦时”句:“秦时明月”与“汉时关”乃互文见义,是言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一切都没有改变。 2长征:远行,多用于军旅征戍。 3但使:只要。龙城:即黄龙城。故址在今辽宁朝阳。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这里是化用典故,指扬威于北方边陲的良将。 4胡:指匈奴等北方的少数民族。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是古代中原民族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天然屏障。,解题 出塞是乐府横吹曲辞旧题(见乐府诗集卷二十一)。唐人乐府中除出塞外,还有前出塞、后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题,都是从这一曲调中演变而来的。此诗为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诗歌揭示了因任用边将不当而使战争不断的现实问题,表现了希望能有良将守边,使边烽自息的良好愿望。作者把丰富的意蕴熔铸在短小的七绝中,语言圆润,韵味悠长。此诗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唐诗选中,李攀龙推王昌龄出塞压卷,称为“唐绝第一”,,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2。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3。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4 校尉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5。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7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8。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9。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10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11。边庭飘颻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12。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13。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14。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15。,高适(700765),字达夫,渤海郡(今河北景县) 人。少时家境贫寒,但胸怀大志。20岁时曾到长 安求仕不果,30岁左右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希望 能从军立功边塞,都未成功。此后他返回梁宋,漫游吴越、齐赵一带,过了一段“混迹渔樵”的生活。天宝八载(749)中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二载(753)弃官入哥舒翰幕府,受到重视。“安史之乱”中,因平定永王李璘有功,曾任淮南节度使,官终散骑常侍,封渤海侯,世称高常侍。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岑参并称“高岑”。,解题 此诗系用乐府古题抒写现实内容。燕歌行,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边地征戍之事。乐府诗集卷三二引乐府广题曰:“燕,地名也,言良人从役于燕,而为此曲。”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高适第一次北上归来之后。序中“元戎”,指张守珪。有人据此认为诗乃讽刺张,或谓讽刺安禄山,俱不确。实则高适乃就“客”所示燕歌行借题发挥,结合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特别是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在幽蓟一带所见所闻的“征戍之事”,揭露军中的种种情事,抒发了自己爱国忧民、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发人深省,形式上四句一换韵,且平仄相间,抑扬有节,散偶交错,宛转自然,表现了边关特有的悲壮苍凉之美。,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1,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2。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3。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4。 1天山:即今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匈奴谓天曰祁连,故名。 2“长风”二句:天山在西而玉门关更在天山之西,自征人目光看,明月出自天山而东度玉门。 3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匈奴冒顿围困汉高祖于此。青海:即今天青海湖,唐时在吐蕃境。 4闲:停息。,解题 此诗题属古乐府鼓角横吹曲。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此诗,前十句从征人角度立言,描述戍边战土对故乡和亲人的殷切思念,末二句转,虚写高楼中人(征人之妇)相思之苦,则征人之苦更进一层,深切地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理痛苦。,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1,受降城上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2,一夜征人尽望乡。 1回乐烽:指受降城附近的一座烽火台,一作“回乐峰”,误。受降城:即回乐县,故址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 2芦管:乐器名,即芦笳。截芦为之,与觱篥相类似。按诗意,此处当指笛子。,解题 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黄河以北筑东、西、中三座受降城以防御突厥南下。此当为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夜上受降城闻笛是李益边塞诗中代表作,也是中唐边塞诗中的佳作。当作于建中元年(780)入朔方节度使崔宁幕,随崔宁巡边期间。,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 肃武威)人。陇西李氏为西汉名将李广之后, 为唐代“五大姓”之一。自九世祖李承起, 迁居洛阳成为山东大族。李益生于盛时,长 于乱世,但能倾心苦读,诗名早著。大历四年(769)登进士第。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贞元十三年(797)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献诗有“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献刘济)之句。贞元十六年(800)南游扬州等地,写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优美诗篇。元和后入朝,历任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右散骑常侍、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大和元年(827)以礼部尚书致仕。,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1,衡阳雁去无留意2。四面边声连角起3。千嶂里4,长烟落日孤城闭5。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指边境地区。 2衡阳雁去: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滕王阁序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 3边声:总指一切具有边地特色的声音。角:号角。 4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 5长河落日:化用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出塞外的壮丽风景。 6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解题 又名荆溪咏、游仙咏、绿蓑令。此调始自北宋晏殊,见珠玉词,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故取作此调名。此词是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所作。词人守边四年,在此期间,词人作渔家傲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修尝称为“穷塞主”之词云云。今只存“衡阳雁去”一首。,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其先邠(今陕西 彬县)人,后徙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中 祥符八年(1015)进士,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仁宗时,累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康定元年(1040)以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庆历三年(1043)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再进前所陈十事,针对当时朝廷的弊政,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因遭到保守派反对,次年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历知邓州、杭州。皇佑四年(1052),徙知颖州,卒于途中。谥文正。,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1,匹马戍梁州2。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3。 胡未灭,鬓先秋4,泪空流。此生谁料5,心在天山,身老沧洲6 1觅封侯:指寻求功名。东汉班超曾投笔长叹:“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 2匹马:指单骑从军。戊:守卫。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一带地方。作者四十八岁时曾在汉中担任川陕宣抚使署军职。 3关河;关塞河防。这里泛指边境。梦断:梦醒了。尘暗:灰尘厚积。貂裘:貂皮袍,这里代指征衣。 4秋:暮,这里指晚年。 5谁料:谁料想到,这里是说“万万没有想到”。 6天山:这里泛指边疆。沧州:古州名,唐时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宋后辖境有变动。古时常用沧州代指水边的地方,乃隐者居处。陆游晚年住在绍兴南面的镜湖边。,解题 诉衷情又名一丝风、步花间、桃花水、偶相逢、画楼空、渔父家风、诉衷情令。原唐教坊曲名,后用来作词调名。此调有单调、双调不同诸格体。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壮志难酬。“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病起)此词凝聚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与英雄的本色于一体,悲壮沉郁。,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 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八年 (1158)入闽任宁德县(今福建宁德市)主 簿。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官至宝谟阁待制。陆游主张坚决抗战,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最为突出。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满江红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1。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2。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3。 平戎策,从军什4。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5,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1金甲琱戈:铁甲衣,雕刻着文彩的武器。琱同雕。 2磨盾鼻:在盾牌鼻纽上磨墨。,3“有谁怜”三句:有谁对李广多功而不得封侯这种不平之事表示同情呢?独臂故将军:用汉将李广事。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载汉代李广猿臂善射,即臂长如猿,可以运转自如。他参加过七十多次抗击匈奴的战斗,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然而时运不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做的灯谜题目及答案
- 农业种植服务提供合同书
- 时间大劫案课件
- 往事依依550字9篇
- 放风筝600字小学作文(15篇)
- 为校园添一份绿色400字8篇
- 除夕情怀作文500字(10篇)
- 纪检小教员课件
- 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六年级叙事作文美好的回忆550字7篇范文
- 2025年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肽饲料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化工机械法兰连接课件
- 面肌痉挛手术护理要点
- 情绪识别与营销-洞察及研究
- 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救护理
-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招聘工作人员的(一)笔试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村官、村干部相关法律知识考试题(附含答案)
- 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青岛
- 《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解读 2
- 稻虾养殖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