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练习》PPT课件.ppt_第1页
《黄土高原练习》PPT课件.ppt_第2页
《黄土高原练习》PPT课件.ppt_第3页
《黄土高原练习》PPT课件.ppt_第4页
《黄土高原练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 ) A.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B.黄土质地疏松且孔隙很多 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D.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AC,2.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表现的是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 B.处于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C,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四月、五月 B.四月 C.六月 D.十一月 4.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C,D,图甲为“某区域地形图”,乙为“该地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据图回答56题。,5.该区域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6.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 A.人口密度超过该地区合理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为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B,A,7.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1)(3)题。 (1)“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2)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图示地区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B.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 C.处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 D.处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A,D,(3)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A,8.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河水系示意图,材料二 黄河干流含沙量和水量沿线变化示意图,(1)读材料一,图示中重要地形区是 ,地处地势第_级阶梯。 (2)图中A、B两条曲线中,表示流量曲线的是 ,表示含沙量曲线的是 。 (3)青铜峡至银川的一段黄河干流绕行在黄土高原的边缘,两岸附近还有一些沙漠分布,但这一段河水的含沙量却增加很少,原因是: ; 。,黄土高原,二,B,A,这一段河流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支流少、来沙少,流经宁夏平原时,地势平缓,大量泥沙沉积,(4)在潼关下游的干流上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是 。,降洪降沙(或防洪、减淤),确保下游安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有45.4万 km2,占区域陆地面积的71%,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严重程度是世界罕见的。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黄土高原地区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 地质灾害 水旱等气象灾害 台风和寒潮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酸雨和泥石流 A. B. C. D. 10.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小流域是指相当于汾河、渭河一类的河道流域 B.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C.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只有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并用,才能做到效益互补 D.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封坡育林育草,可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D,A,(2010北京模拟)甘肃省民勤县 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 流经民勤盆地(如右图)。建国以 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 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 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 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 后悔一辈子”。据此完成1113题。,1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气候变暖 B.土地荒漠化 C.旱涝灾害 D.水土流失 1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过度用水 B.沙漠广布 C.过度放牧 D.气候干旱 13.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 ) 放弃全部耕地 合理调水 加强能源建设 恢复自然植被 A. B. C. D.,B,A,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民勤县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