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解读_第1页
(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解读_第2页
(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解读_第3页
(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解读_第4页
(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解读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昆明监测站 周皖云 一、水质标准制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一、水质标准制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水质仍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至今已有20多年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原标准已严重滞后,不能客 观反映饮用水受污染的实际情况,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同时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 分别修订了他们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水质和水质 标准,向公众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非常迫切和必 要的。 二、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回顾和发展二、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回顾和发展 1955 年5 月卫生部发布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在北京、天津、上海、旅大等 12 个城市 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的技术法规。 1956年 12月1 日国家建委员会和卫生部批准执行饮用水 15项水质标准(草案)。 1959 年 11 月 1 日建筑工程部和卫生部批准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水质指标从 15 项增加到17 项,增加了浑浊度和肉眼可见物。 1976年 12月1 日建委和卫生部批准(试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3 项。 1985 年 8 月 16 日卫生部批准并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35 项水质指标, 自1986 年10月 1日起实施。 1992 年 12 月建设部发布城市供水行业 2000 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一类水司水质目标 88项,二类水司水质目标 51项,三、四类水司水质目标35项。 2001年 6 月7 日卫生部发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96 项水质指标。 2005年 2 月5 日建设部发布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103 项,自2005 年 6月 1日起实施。 2006年卫生部、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三、国外水质标准三、国外水质标准 本次标准的修订主要参考的国际和国外饮水水质标准有:世界卫生组织的 2004 年 10 月发 布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三版资料及补充本(2006)、欧盟饮水标准(1998)和美国饮用水水 质国家标准(2004),另外,还参考了俄罗斯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2002)和日本饮用水水质 基准(2004)。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2004) 欧盟饮用水水质标准(98/83/EC) 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2004年) 俄罗斯水质标准 日本水质标准 四、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四、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 根据国务院部署,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总负责,卫生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专家参 加讨论,同步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5750)。 标准制修订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 2、安全性原则: 、严格控制微生物指标,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控制 、水中的感官性指标为用户所能接受 、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严格控制 3、科学发展观原则: 4、可行性原则 5、与国际组织和经济发达国家同类标准接轨原则 6、与其他标准协调性原则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GB5749-2006)批准发布批准发布 卫生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2006 年 12 月 29 日 第 12 号文件,批准发布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 2006)。 标准自2007 年7月 1日起实施。 其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表 3 水质非常规指标及限值”所规定指标实施项目和日期 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卫生部、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备案,自 2008年起由三个部门对各省非常规指标适时情况进行通报。 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 年7月 1日实施。 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GB5749-2006)介绍 )介绍 标准内容: 标准本文分十个章节、一个附录及参考文献。 标准性质: 保障饮用者饮水安全的基本技术文件,饮水安全的评判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 适用范围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集中式供应的生活饮用水,包括自建集中式供水,供应日常生活饮用水 的供水站,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以及用作日常生活的各种形式包装的水。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是指人在饮用时的水质要求,是居民在取水点取得的水的水质 要求,要求在居民取水点处的水质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本标准也适用于用作日常生活饮水的桶装水和瓶装水,但不包括饮料和矿泉水。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标准 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卫监发2001161 号文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术语和定义: 生活饮用水: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本标准所列术语和定义是按我国习惯名称来解释的,可能与国外的通用名称不一致。例如, “集中式供水”,“小型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 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 饮用水应符合的基本要求 1、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菌; 2 2、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3 3、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 4、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5、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本标准文本中的4.1.5 规定“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这是一条总的要求。 4.1.6规定了几种常用消毒剂与水接触的时间、出厂水中限值、出厂水中余量和管网末梢水 中余量等几项。这些是根据经验数据作出的规定。决定饮水消毒效果的因素是消毒剂浓度 和与水接触时间,即Ct 值。 a) 4.1.7 规定“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因条件限制,水质部分指标可暂按照表4执 行”。 4.1.8 规定,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生活饮用 水水质标准中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 标准的附录A 水质监测: 供水单位的水质检测 供水单位的水质非常规指标选择由当地供水主管部门(建设、水利)会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商 定。 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的采样点选择、检测项目和频率、合格率计算按建设 CJ/T206、水利行标 SL308执行。水质检测结果定期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监督的水质监测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类供水单位供应的出厂水、末梢水(含二次供水)定期进行卫生监 督、检测。范围、项目、频率由当地卫生部门确定。 卫生监督水质检测的评价 水质检验方法 水质检验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 七、修订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七、修订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修订前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的比较与修订前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的比较 修订后标准标准与原标准(GB5749-85),水质检验项目由原 35项增至106 项。 序号 指标类别 原标准修订后标准 指标指标 增加 修订 1 生物指标 26 4 1 2 消毒剂指标 14 3 3 毒理学指标 1574 59 5 4 感官性状和 一般化学指标 1520 5 1 5 放射性指标 221 总计351068 1、生物学指标由 2项增加至 6 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阴孢子 虫等4 项; 2、饮用水消毒剂由1 项增至4项,增加了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等项; 3、毒理学指标,无机部分,由原10 项增加至21项; 4、毒理学指标,有机部分,由原5 项增加至53项; 5、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 项增加至20项; 6、放射性指标2 项,修订时没有变化。 7、有机部分主要增加消毒副产物和农药。 8、修订了8项指标限值 浑浊度由原标准3 度,改为1NTU;总大肠菌群由原标准3 个/L,改为不得检出/100ml;砷 0.05 mg/L 改为 0.01 mg/L;镉 0.01 mg/L 改为 0.005 mg/L;铅 0.05 mg/L 改为 0.01 mg/L、硝 酸盐氮 20 mg/L 改为 10 mg/L;四氯化碳 0.003 改为 0.002 mg/L;总放射 0.1Bq/L 改为 0.5Bq/L。 新标准常规检测项目42 项与原标准35项比较 序号指标类别修 订 后 标 准 原标准修订后标准常规指标 1生物指标424 2消毒剂指标411(只用氯气消毒) 3毒理学指标151511 4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1517 5放射性指标222 总计423535(只用氯气消毒) 11 生物指标:增加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生物指标:增加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微生物指标有 5项,增加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由原标准3 个/L,改 为不得检出/100ml,微生物指标比以前严格。 22 消毒剂指标:增加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消毒剂指标:增加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对出厂余氯要求与水接触 30min 后出厂游离氯限值为 4mg/L。二氧化氯 2 项、臭氧臭氧 2 项、 氯胺氯胺2 项。 3.3.毒理指标:增加溴酸盐、甲醛、亚氯酸盐、氯酸盐;毒理指标:增加溴酸盐、甲醛、亚氯酸盐、氯酸盐; 减少苯并(减少苯并(a a)芘、滴滴涕、六六六、银;)芘、滴滴涕、六六六、银; 4.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增加铝、耗氧量; 感官性指标原标准15 项,新标准17项,增加2 项:铝0.2 mg/L,耗氧量3 mg/L。 新标准常规42 项需增加的检测项目: 1 1、溴酸盐(使用臭氧时检测);、溴酸盐(使用臭氧时检测); 2 2、甲醛(使用臭氧时检测);、甲醛(使用臭氧时检测); 3 3、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时检测);、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时检测); 4 4、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时检测);、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时检测); 5 5、消毒剂:氯气(游离氯)、氯胺(总氯)、臭氧、二氧化氯;、消毒剂:氯气(游离氯)、氯胺(总氯)、臭氧、二氧化氯; 在实际执行时如果只采用一种氯气消毒剂,相应的消毒剂产物的项目也有减少,如采用氯 消毒实际检测35 项指标。 修订后标准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相比较: 修订后标准和建设部部标相比,项目数量略有增加,新标准106 项,部 标103 项。共有 15 个项目不同,分别是:氯酸盐、一氯胺、臭氧、氯化氰、三氯乙醛、七氯、 马拉硫磷、六六六、灭草松、百菌清、呋喃丹、毒死蜱、草甘膦、六氯丁二烯等。相同的 92 个检测项目中修订了13 个项目的限值,项目名称和限值完全相同的是79项。 八、修订后标准的特点八、修订后标准的特点 修订后标准内容有以下几处特点: 1、修订标准重申适用范围为城乡各类生活饮用水。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 一时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暂时采用过渡的方法放宽至 16项 2、修订标准删除有关水源水水质要求部分,因该要求已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中表达。 3、有关监测和管理部分,卫生部已纳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标准故对这部分内 容予以简化,只明确卫生监督工作的原则要求。 4、供水单位的供水检测内容、频率按行业标准(CJ/T206-2005)和(SL308-2004)规定执行, 合格率计算按(CJ/T206-2005)执行,考核合格率共有五项:综合合格率、出厂水合格率、管 网水合格率、常规检验项目合格率以及非常规检验项目合格率。 5、增加了三个标准性引用文件:化学处理剂应执行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标 准(GB/T17218-1998);输配水设备执行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 标准(GB/T17219-1998);二次供水执行二次供水设 施卫生规范(GB17051)。 6、指标参数增多。主要是因我国地域大,水质情况复杂,存在污染物种类多。故而涉及的指标 参数增至106 项比原标准35项增加了 71 项。 7、检测项目分类: 本标准将水样检验项目分为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两类。这种将检验项目分为 两类的方法是从我国经济条件出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