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宜一级公路A标段施工图设计.doc_第1页
扬宜一级公路A标段施工图设计.doc_第2页
扬宜一级公路A标段施工图设计.doc_第3页
扬宜一级公路A标段施工图设计.doc_第4页
扬宜一级公路A标段施工图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科生精品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 : 扬宜一级公路 a 标段 学 生 姓 名: 仓 定 仲 所 在 学 院: 建筑工程与科学学院 专业及班级: 土交 0405 指 导 老 师: 沈新元 完 成 日 期: 2008-6-9 2 材料总目录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 第二部分 开题报告 第三部分 毕业设计计算书 第四部分 毕业设计小结 第五部分 英文原文翻译 3 第 一 部 分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4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1、综合运用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扬宜一级公路 a 标 段设计,重点解决路线、路基及防护、路面等道路主要工程的设计能力; 2、提高对工程进行施工组 织设计的能力、进行工程量计算和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工程材料进行检验及判别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科技论文写作 能力(论文课题) ; 5、提高学生阅读英语原文资料的能力; 6、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技术资料、提高 计算、绘图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 7、培养学生电脑软件运用及计算机绘图等综合能力; 8、培养学生建立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建设 施工中必须具备的全局观点和经济观点。 二、毕业设计的要求二、毕业设计的要求 1、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掌握所设计课题的 有关结构构造、使用功能及其质量要求,正确进行道路的路线平、纵、横设计和路基、 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挡土墙设计及稳定性分析等;正确绘制工程设计图。 2、正确进行道路工程的结构分析、造价分析、施工技术参数计算,掌握施工组织 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并绘制施工图。绘制施工网络图,并进行优化与编写设计说明 书; 3、正确进行道路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掌握各种道路施工 机械的选型及使用;掌握人工、材料及机械、资金等调度及运用方法。 4、运用机算机对概预算结果进行复核运算,对路面结构及公路线型进行优化设计, 并运用 autocad 技术进行施工图纸的绘制。 5、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制定论文课题实验内容、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及实 验仪器,进行实验的基础数据准备、材料准备,进行课题实验的具体操作,后期的数 据整理,科技论文的写作等(论文课题) 5、正确进行英语原文翻译,提高使用外文资料的能力; 6、在毕业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毕业设计复习提纲,参加毕业答辩; 7、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全部内容都必须独立完成。 三、毕业设计课题名称三、毕业设计课题名称 扬宜一级公路 a 标段施工图设计 5 四、设计阶段四、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 五、设计原始资料五、设计原始资料 1、路段原始平面地形图 1:2000 2、路段初始年交通量 3、公路的等级和技术标准 4、各种交通部颁设计、施工及试验规程等技术规范 5、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概预算定额及相关配套资料 6、公路工程概预算电脑软件 7、公路线型设计 cad 软件 8、公路工程路面结构设计 cad 软件 9、英语原文及其它资料等 10、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六、设计内容六、设计内容 1、公路几何指标的计算、确定与复核 2、公路平面线型设计(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设计) 3、公路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坡度线、竖曲线、填挖高度、标准断面的设计) 4、公路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压实方、挖方的计算与调配) 5、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 6、公路路基挡土墙的设计 7、公路柔性路面设计 8、公路刚性路面设计 9、路段工程量计算 10、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11、工程量清单报价 1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3、施工网络图的绘制 14、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 15、工、料、机的施工安排一览表 16、工程预算价格的计算机复核计算 17、路线与路面结构的计算机复核计算 6 18、用 autocad 技术绘制施工图纸 19、英语原文翻译成果; 七、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七、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2 月 18 日6 月 6 日(16 周) ,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 6 月 9 日6 月 13 日(1 周) ,进行毕业设计的评阅、审阅工作; 6 月 6 日6 月 20 日(1 周) ,进行毕业答辩工作; 八、各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八、各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 1、汽车交通量组合 (单位:辆/天) 组别 车型 3 解放 ca10b220 解放 ca30a150 东风 eq140170 黄河 jn15080 黄河 jn162120 黄河 jn360160 长征 xd160180 交通 sh141220 交通量增长率 5%,柔性路面设计寿命 15 年,刚性路面设计寿命 25 年,路面材料 参数取规范中的数值,自然区划为区(一级) 。 1 iv 2、学生任务 姓名 公路 等级 交通量 刚性路面 (含有) 柔性路面 (含有) 挡土墙 工程造 价 仓定仲一级1 水泥混凝土、 二灰碎石 粗粒式沥青混 凝土,二灰碎 石 重力式路肩墙(仰斜) 加筋挡土墙(十字板) 预算 7 第 二 部 分 开 题 报 告 8 第 三 部 分 计 算 9 书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扬宜一级公路 a 标段施工图设计 摘要摘要 :本设计是平原微丘区扬宜一级公路 a 标段的方案设计。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 讨论,掌握所设计课题的有关结构构造、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第一步是公路路线设 计,其中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第二步是公路路基设计,包括: 路基稳定性设计、重力式挡土墙和加筋式挡土墙设计;第三步是路面设计,包括:刚 性路面和柔性路面设计;第四步是是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技术方案设计,施工进度 设计,工料机调配表;第五步是概预算设计,求出工程总造价,同时也给出了与各部 分内容相关的表格与图纸;最后,利用专业软件进行电算优化。 关键字关键字 :公路设计, 路面设计,施工组织,概(预)算 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project design of a proper highway of a of yangyi in plain.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discussion, grasp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design topics .the first one is a highway route design, which include:flat surface design, vertical section design, cross section design.the second is a highway roadbed design, include:roadbed stability design gravity retaining wall design and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design.the third is pavement design, include:the rigid pavement and the flexible pavement.the fourth is working organizition design ,which include technical formula design ,working flow diagram design , and so on . the fifth is the budget and estimating of the design, and get the lump sum, while budget is done by cad. at the same time, it present the reletive table and working drawing. finally, optimize the design with the specialized software. 10 keywords: expressway design,pavement design,working organizition, estimating (budget) 11 目 录 第一章 公路路线设计11 一、公路平面线型设计11 二、公路纵断面设计18 三、公路横断面设计23 第二章 公路路基设计27 一、公路路基稳定性设计28 二、公路路基重力式挡土墙设计30 三、公路路基加筋式挡土墙设计34 四、公路排水设计43 第三章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45 一、公路柔性路面设计45 二、公路刚性路面设计48 三、路面设计电算优化51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57 第五章 工程造价计算87 12 第一章 公路路线设计 1.11.1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1.1.11.1.1 一级公路几何指标的汇总一级公路几何指标的汇总 公路几何指标的计算、确定与复核表 表 1 计算行车速度(km/h) 100纵坡不小于(%)0.3 行车道宽度(m)27.5最大纵坡(%)4 车道数4最小纵坡(%)0.30.5 一般 值 2.0 0 10003 中央分隔带宽度 (m)极限 值 2.0 0 坡长限值 (m) 纵坡坡度(%) 8004 一般 值 0.7 5 缓和坡段坡长不大于(%)3 左侧路缘带宽度 (m)极限 值 0.5 0 合成坡度(%)10.0 一般 值 3.5 0 极限最 小值 6500 中 间 带 中间带宽度(m) 极限 值 3.0 0 凸形竖曲线半径 (m)一般最 小值 10000 一般 值 3.0 0 极限最 小值 3000 硬路肩宽度(m) 极限 值 2.5 竖曲线 凹形竖曲线半径 (m)一般最 小值 4500 停车视距(m)160竖曲线最小长度(m)85 视 距 行车视距(m)160凸形16000 公路用地不小于(m)3m 视觉所需最小竖曲线半径值 (m) 凹形10000 极限最小半径(m)400 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m) 6v 一般最小半径(m)700 v60km/h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m) 2v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 径(m) 4000一般值25.5 最大半径不应大于 (m) 10000 路基宽度(m) 变化值24.0 平 曲 线 最小长度(m)170 平曲线超高横坡不大于 (%) 10 最小坡长(m)25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85路拱横坡(%)1.02.0 13 1.1.21.1.2 主要技术指标复核主要技术指标复核 (1) 汽车交通量组合(单位:辆天) 车辆交通量 代表车型折算系数折算交通量 解放 ca10b220中型车1.5330 解放 ca30a150中型车1.5 225 东风 eq140170中型车1.5255 黄河 jn15080大型车2160 黄河 jn162120大型车2240 黄河 jn360160拖 车3480 长征 xd160180大型车2360 交通 sh141220中型车1.5330 小客车4425小型车16000 8350 (2)交通量复核 四车道一级公路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为 1500030000 辆, 交通增长率,%5r年取15n 交通量:(辆/日) 43.16532%)51(83501 115 1 0 n d rnn 交通增长率,%5r年取30n 交通量:(辆/日)7322.34369%)51(83501 130 1 0 n d rnn 计算可知:在交通量1500030000 之间,所以其为四车道一级公路。 d n (3)指标核算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m i v r700656 07 . 0 05 . 0 127 100 127 2 maxmax 2 min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mm i v r400394 1 . 011 . 0 127 100 127 2 maxmax 2 min 平曲线最小长度: 考虑最小行程时间: mmvl17016767 . 1 min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mmvl858383 . 0 min 停车视距; 14 hkmhkmv/85%85/100 mm vvt s z t 160151 31 . 0 254 85 6 . 3 5 . 285 2546 . 3 22 合成坡度: %10100 . 0 1 . 0015 . 0 22 22 czh iii 纵坡最小长度: mmvl250250 3600 10 10099 3 min 竖曲线最小长度; mm v l85 3 . 83 2 . 1 100 2 . 1 1.1.31.1.3 选线选线 1、地形综述 地形条件:本路段有部分农田分布,渠道纵横交错,丘陵区地势较高。天然建筑 材料基本为零,需要全部外运。 地质条件:该地区地势较高,路基土湿度较小,修筑时可较少考虑填土高度 气候条件:本地区为区,地基土湿度不大,不易发生翻浆和冻胀的情况。 1 iv 路基临界高度: 砂性土 h1 = 1.11.5 h2 = 0.71.1 粘性土 h1 = 2.12.5 h2 = 1.62.0 粉性土 h1 = 2.42.9 h2 = 1.82.3 h1:路基干燥状态临界高度 h2:路基中湿状态临界高度 2、选线原则 (1)平原区选线,因地形限制不大,而线应在基本符合路线走向的前提下,正确处 理对地物、地质的避让与超越,找出一条理想的路线来。 (2)平原区农田成片,渠道纵横交错,布线应从支援农业着眼,尽量做到少占和不 占高产田,从各项费用上综合考虑放线,不能片面求直占用大片良田,也不能片面强 调不占某块田而使路线弯弯曲曲,造成行车条件恶化。 (3)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农田灌溉,尽可能少于灌溉渠道相交把 路线布置在渠道上方非灌溉的一侧或渠道尾部。 (4)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或村庄,应争取靠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护措施,兼作 保村保田的作用。 (5)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 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 15 (6)注意土壤水文条件,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 如需穿越时,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 路基的稳定。 3、线型说明 左下角起点最近的十字丝坐标为(1000,800) ,由此可得起点坐标为 (1200,1200) ,坐标与坐标由地形图上测量得出: 1 jd 2 jd 交点的坐标为(999.8,1744.9) ,交点坐标为(1375.5,3065.3) ,终点坐 1 jd 2 jd 标为(1200,4000) 选择的理由:(1)尽量使路线和渠道平行从而尽量保护农田的灌溉系统。 1 jd (2)尽量避开池塘等地质较差的地段。 选择的理由:(1)尽量使路线和渠道平行从而尽量保护农田的灌溉系统。 2 jd (2)避开填挖较大的取土坑。 1.1.41.1.4 公路平面线形设计 起终点 a、b 坐标(1200,1200) 根据本地区综合条件在 a、b 间设交点的坐标、转角 1 jd , , 9 . 1744, 8 .999“7 3336 1 ) 3 . 3065,137535( 2 jd“ 2 . 013126 2 1、平曲线要素计算: (1)在 jd1 处,初拟 ,mr1000 1 mls200 原因:尽可能避开地势较高的丘陵区,并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区,符合规范 关于一级公路的技术指标标准。曲线要素计算如下: ,mr1000 1 mls200 m r ll q ss 97.99 2402 2 3 1 m r l r l q ss 7 . 1 238424 3 42 1 rad r ls 73 . 5 1000 100 679.286479.28 0 mqtgprts43.435 2 1 1 40.56 2 sec 1 1 rpre mlrl ss 97.845 180 1 97.44540097.8452 11 ssy lll mltjs88.242 11 16 (2)在 jd2 处,初拟,mr1000 2 mls150 原因:应尽量避开洼地和较密集的居民区。曲线要素计算如下: ,mr1000 2 mls150 rad r ls 30. 4 1000 150 679.286479.28 0 mrls94.630 180 222 94.33030094.6302 222 ssy lll m a rtgt60.320 2 2 2 mre63.301 2 sec 2 2 26.102 22 ltj 与之间的直线段长=,符合 1 jd 2 jdmv200278.61660.32043.43581.1372 规范要求。 平曲线几何要素值 表 3 r (m) s (m) () q (m) r (m) ( 0 rad) ts (m) ls (m) es (m) js (m) jd1100020037.0399.971.75.73 435.4 3 845.9 7 56.4024.88 jd2100015027.57750.944.30 320.6 0 630.9 4 30.6310.26 2、主点桩号计算: 起点 a:k0+000 第一直线段长度为 580.51m 所以的桩号: 1 jd51.5800k 第二直线段长度为 1372.81m 所以的桩号: 2 jd44.928188.2481.137251.5800kk 终点 b 的桩号:21.8692k 17 各主点桩号计算及校核如下: jd1处: jd1 k0+580.51 t1 435.43 zh k0+145.08 ls 200 hy k0+345.08 l1 445.97 yh k0+791.05 200 1s hz k0+991.05 - ls1/2 422.99 qz k0+568.06 +js1/2 12.44 jd1 k0+580.5 jd2 : jd2 k1+928.44 t2 320.6 zh k1+607.84 150 2s hy k1+757.84 l2 330.94 yh k2+88.78 150 2s hz k2+238.78 -ls2/2 315.47 qz k1+923.31 +js2/2 5.13 jd2 k1+928.44 绘出线型,标注坐标,填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 ,见第三分册。 计算每 100 米整桩号及特殊点坐标,并列于下表内 18 逐桩坐标表 表 4 坐标桩号 xy k 0 + 0001200.0000001200.000000 1001165.5132981293.865155 154.5391146.7046081345.058237 2001131.1001291387.757198 3001098.9609301482.441615 354.5391084.0533541534.898376 4001073.7181881579.165004 5001058.1250521677.899616 6001052.4668301777.697682 7001056.8000571877.562053 7831068.1052841960.616707 8001071.0779871976.495577 9001093.9045162073.836130 983.8451116.3774592154.612210 k 1 + 0001120.7986072170.150362 1001148.1658372266.332661 2001175.5330662362.514961 3001202.9002962458.697260 4001230.2675252554.879560 5001257.6347552651.061859 6001285.0019852747.244159 619.8481290.4338702766.334554 7001311.8179342843.579495 769.8481327.8562422911.552729 8001333.4655672941.177068 9001345.6359263040.391743 k 2 + 0001347.8405453140.325767 82.6571342.1209883222.761083 1001340.0631473239.981344 2001324.1286123338.690506 232.6571318.1402523370.793771 3001305.7130403436.980180 4001287.2594273535.262753 5001268.8058153633.545326 6001250.3522033731.827899 7001231.8985903830.110472 8001213.4449783928.393046 872.8581200.0000004000.000000 19 1.21.2 纵断面设计 1.2.11.2.1 纵坡设计原则 (1)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 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 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 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约用地。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 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6)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1.2.21.2.2 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2)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3)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的组合应合理悦目; (4)平、竖曲线应避免不当组合; (5)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可起到引导 视线的作用。 1.2.31.2.3 最小填土高度: 最小填土高度的确定:首先要在地面线以下 70cm,由于本路处于 iv 区,土质为粘 性土,最小填土高度应该在 1.3m 以上,加上路面厚度 70cm,综上:最小填土高度应在 路面线以上 1.3m,如果是湖泊池塘,则在水位线以下 70cm 算。 1.2.41.2.4 拉坡设计 查规范:设计车速为 100km/h 时,其最大坡度为 4, 纵坡长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纵坡的最小坡长为 250m,设计车速为 100km/h 时, (2)不同纵坡的最大坡厂应符合:设计车速 100km/h 时,纵坡度 3,最大坡长 1000;纵坡坡度 4时,最大坡长 800m:纵坡坡长 5,最大坡长 600m, (3)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规定范围内设置缓和坡度,其坡度不大于 3, 长度符合规定。 (4)拉坡设计时还应注意平纵配合。 1.2.51.2.5 竖曲线半径选择说明竖曲线半径选择说明 (1)平纵面组合设计,即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 其中任一点都不要再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或圆弧段上 20 (2)竖曲线的半径应大于标准中规定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3)相邻竖曲线的衔接应平缓自然,相邻方向竖曲线之间最好插入小段直线段且 这段直线段至少应为计算行车速度的 3s 行程,当半径比较大时应亦直接连接。 1.2.61.2.6 zdzd 的选择,半径控制,竖曲线要素计算的选择,半径控制,竖曲线要素计算 1、zd1:k0+560 003 . 0 ,003 . 0 21 ii 为凹曲线, 0,006 . 0 003 . 0 003 . 0 12 ii mr80000取竖曲线半径 曲线长: mrl480006 . 0 80000 切线长: m l t240 2 480 2 外距: m r t e36 . 0 800002 240 2 22 2、竖曲线起终点桩号 zd1 起点桩号 k0 + 560 zd1 终点桩号 k0 + 560 - 240 + 240 k0 + 320 k0 + 800 3、zd2:k1+300 003 . 0 ,003 . 0 32 ii 为凸曲线0006 . 0 32 ii mr70000取竖曲线半径 曲线长: mrl420006 . 0 70000 切线长: m l t210 2 420 2 外距: m r t e32 . 0 700002 210 2 22 zd2 起点桩号 k1 + 300 zd2 终点桩号 k1 + 300 - 210 + 210 k1 + 090 k1 + 510 4、zd3:k1+920 004 . 0 ,003 . 0 43 ii 为凹曲线, 0007 . 0 43 ii 取竖曲线半径 r=60000m 曲线长: mrl.420007. 060000 21 切线长: m l t210 2 420 2 外距: m r t e37 . 0 600002 210 2 22 zd3 起点桩号 k1 + 920 zd3 终点桩号 k1 + 920 - 210 + 210 k1 + 710 k2 + 130 5、zd4:k2+420 003. 0,004. 54 ii 为凸曲线0007 . 0 45 ii 取竖曲线半径 r=40000m 曲线长: mrl280007 . 0 40000 切线长: m l t140 2 280 2 外距: m r t e12 . 0 400002 140 2 22 zd4 起点桩号 k2 + 420 zd4 终点桩号 k2 + 420 - 140 + 140 k2 + 280 k2 + 560 6、设计高程计算 第一竖曲线:y= x2/2r , r=80000m 桩号ly切线高程设计高程 k0+32000.004.924.92 k0+340200.004.864.86 k0+360400.014.804.81 k0+380600.024.744.76 k0+400800.044.684.72 k0+4201000.064.624.68 k0+4401200.094.564.65 k0+4601400.124.504.62 k0+4801600.164.444.60 k0+5001800.204.384.58 22 k0+5202000.254.324.57 k0+5402200.304.264.56 k0+5602400.364.204.56 k0+5802200.304.264.56 k0+6002000.254.324.57 k0+6201800.204.384.58 k0+6401600.164.444.60 k0+660 1400.12 4.504.62 k0+6801200.094.564.65 k0+7001000.064.624.68 k0+720800.044.684.72 k0+740600.024.744.76 k0+760400.014.804.81 k0+780200.004.864.86 k0+80000.004.924.92 第二竖曲线:y= x2/2r , r=70000m 桩号ly切线高程设计高程 k1+9000.005.795.79 k1+100100.005.825.82 k1+120300.015.885.87 k1+140500.025.945.92 k1+160700.046.005.96 k1+180900.066.066.00 k1+2001100.096.126.03 k1+2201300.126.186.06 k1+2401500.166.246.08 k1+2601700.216.306.09 k1+2801900.266.366.10 k1+3002100.326.406.08 k1+3201900.266.346.08 k1+3401700.216.286.07 k1+3601500.166.216.05 23 k1+3801300.126.146.02 k1+4001100.096.076.02 k1+420900.066.005.94 k1+440700.045.945.90 k1+460500.025.885.86 k1+480300.015.825.81 k1+500100.005.765.76 k1+51000.005.735.73 第三竖曲线: y= x2/2r , r=60000m 桩号ly切线高程设计高程 k1+7100.000.005.135.13 k1+72010.000.005.105.10 k1+74030.000.015.045.05 k1+76050.000.024.985.00 k1+78070.000.044.924.96 k1+80090.000.074.864.93 k1+820110.000.104.804.90 k1+840130.000.144.744.88 k1+860150.000.194.684.87 k1+880170.000.244.624.86 k1+900190.000.304.564.86 k1+920210.000.374.564.87 k1+940190.000.304.584.88 k1+960170.000.244.664.90 k1+980150.000.194.744.93 k2+00130.000.144.824.96 k2+220110.000.104.905.00 k2+24090.000.074.985.05 k2+26070.000.045.065.10 k2+28050.000.025.145.16 k2+10030.000.015.225.23 k2+12010.000.005.305.30 k2+1300.000.005.345.34 24 第四竖曲线: y= x2/2r , r=40000m 桩号ly切线高程设计高程 k2+28000.00 5.94 5.94 k2+300200.01 6.02 6.01 k2+320400.02 6.10 6.08 k2+340600.05 6.18 6.13 k2+360800.08 6.26 6.18 k2+3801000.13 6.34 6.19 k2+4001200.18 6.42 6.24 k2+4201400.28 6.50 6.25 k2+4401200.18 6.44 6.26 k2+4601000.13 6.38 6.25 k2+480800.08 6.32 6.24 k2+500600.05 6.26 6.19 k2+520400.02 6.20 6.18 k2+540200.01 6.14 6.13 k2+56000.00 6.08 6.08 1.31.3 横断面设计 1.3.11.3.1 横断面设计原则 横断面设计必须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选用合理的 断面形式,以满足行车舒适、工程经济、路基稳定且便于施工和养护的要求。 (图 1) 1.3.21.3.2 横断面几何尺寸选择 1、路基宽度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置,为 26m。中央分隔带宽 2.0m,两 边行车道各宽 7.5m,土路肩为 0.75m 横坡度为 3%,两边硬路肩各为 3 m,硬路肩横坡 与路拱横坡相同都为 2%,硬路肩与行车道采用相同的结构,作紧急停车带使用。并利 于以后加宽。 (1)边坡坡度:路堤边坡坡度一般是 11.511.75,取 11.5。 (2)护坡道宽度一律取 1.2m,外向倾角 4%。 (3)边沟采用梯形状的边沟,示意图如下: 25 11.5 20 11.5 609012090 60 护 坡 道边 沟 图 1 边沟示意图(单位:cm) (4)公路用地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一级公路在整个路幅范围以外不少于 3.0m 的土地为 公路用地。 7530075075 200 7575030075 硬 路 肩 行 车 道 行 车 道 硬 路 肩 中央分隔带 土 路 肩土 路 肩 图 2 路基横断面图(单位:cm) 1.3.31.3.3 超高计算 (1)由于平面曲线半径均大于 250m() ,均不需加宽计算 12 1000rrm 超高方式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2)第一平曲线超高值 而缓和曲线长度取,横坡从路拱坡度(2%)过渡到超高坡度 3%时 200 sc llm 3% 2 2% 3% h=11.252%+0.753%=0.25m 26 2%2% h h=122%=0.24m h=126%=0.72m 取200 cs llm 计算各桩号处的超高值如: 对于 jd1点: 超高值计算结果表 表 10 超高值 桩号说明距起点距离 左(hc)中(hc)右(hc) k0+145.08zh0.00 -0.250-0.25 160 14.92 -0.260-0.20 b=1200b=1200 2600 6% h 200 6% 2% h 32 27 180 34.92 -0.270-0.18 200 54.92 -0.320-0.08 220 74.92 -0.3700.02 240 94.92 -0.4200.12 260 114.92 -0.4700.22 280 134.92 -0.52 0.32 300154.92 -0.5700.42 320 174.92 -0.6200.52 340 194.92 -0.6700.62 345.08hy214.92 -0.7200.72 qz k0+791.05yh214.92 -0.7200.72 800 194.92 -0.6700.62 820 174.92 -0.6200.52 840154.92 -0.5700.42 860134.92 -0.5200.32 880114.92 -0.4700.22 90094.92 -0.4200.12 92074.92 -0.3700.02 94054.92 -0.320-0.08 96034.92 -0.270-0.18 98014.92 -0.260-0.20 991.05hz0.00 -0.250-0.25 (3)第二平曲线超高值: 超高值计算结果表 表 11 桩号说明距起点距离超高值 左(hc)中(hc)右(hc”) k1+607.8zh0.00 -0.250-0.25 620 12.20 -0.170-0.29 640 32.20 -0.050-0.35 660 52.20 0.080-0.41 680 72.20 0.210-0.47 700 92.20 0.340-0.53 28 720 112.20 0.470-0.59 740 132.20 0.60-0.65 757.84hy152.20 0.720-0.72 qz k2+088.78yh152.20 0.720-0.72 100132.20 0.60-0.65 120112.20 0.470-0.59 140 92.20 0.340-0.53 160 72.20 0.210-0.47 180 52.20 0.080-0.41 20032.20 -0.050-0.35 22012.20 -0.170-0.29 238.78hz0.00 -0.250-0.25 绘出典型横断面图 绘出一般横断面图 填路基设计表 填土石方计算表(扣除路面结构层) 第二章 路基设计 表 12 填料最小强度(cbr)(%)路堤压实度(%)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一级公路 上路堤0.81.5m47/94 下路堤1.5m 以下37/93 通常根据公路路线设计确定的路基标高与天然底面标高是不同的,路基设计标高 低于天然地面标高时,需进行挖掘;路基设计标高高于天然底面标高时,需进行填筑。 由于填挖情况不同。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形 式。路堤是值全部用岩石填筑而成的地基。由于本例基本是由填土而成的路基,所以 其横断面形式为路堤。 路堤按填土高度不同,划分为矮路堤,高路堤和一般路堤。 填土高度小于 1.0-1.5m 者,属于矮路堤;填土高度大于 18m(土质)或 20m(石 质)的路堤属于高路堤;填土高度在 1.5m-1.8m 范围内的路堤为一般路堤,其所处的 条件和加固的类型不同;还有浸水路堤,护脚路堤及挖沟填筑等形式。 29 2.12.1 稳定性验算稳定性验算 2.1.12.1.1 直线法(砂性土) 路基横断面 1、砂性土路基边坡,渗水性强,粘性差,边坡稳定主要靠其内摩擦力。 车辆荷载的换算:对填土表面的车辆荷载可近似地按均布荷载考虑,并将其换算 为容重与填土相同的均质层。 h=3.1m 取容重,内摩擦角,土的粘聚力 c=0,含水率为 15% 3 18/kn m30 2、车辆荷载引起的附加土侧压力按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 均布荷载换算 表 13 墙高q() 3 m/kn墙高(m)q() 3 m/kn h2.020.0h10.010.0 注:中间值可有表中数值直线内插计算 , 18.625qkpa 0 18.625 1.03 18 q hm h=mhh1 . 41 . 30 . 1 0 试算稳定系数 k: rnfcl k tt 其中:w-滑动面的倾角 f-摩擦系数 l-滑动面的长度 n-滑动面的法向应力 t-滑动面上的切应力 c-滑动面上的粘结力 对于砂性土,可取 c=0 则 k=, tan tan 3 tantan30 3 30 (1) 1 41 tan 1 127 1.5 4 h hb 1 3127 1.71.25 341 k (2) 41 tan2 1 192 1.5 2 h hb 2 3192 2.71.25 341 k (3) 3 41 tan 3 259 1.5 4 h hb 3 3257 3.621.25 341 k (4) 4 4141 tan 1.5266.232.2 h hb 4 3322 4.531.25 341 k 宗上所述该边坡稳定。 2.1.22.1.2 表解法 (粘性土) 1、说明:取容重,内摩擦角,土的粘聚力 c=11.2kpa, 3 17/kn m35 . c kf ab h 由 m=1.5 得 a、b 值,350.7ftgtg 11.2 0.157 17 4.2 c h 圆心 项目 q1q2q3q4q5 a3.062.542.151.901.71 b6.256.57.158.3310.10 k3.122.802.632.642.78 稳定系数,该边坡稳定。 min 2.631.25k 2.22.2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31 2.2.12.2.1 挡土墙位置的选择 路堑挡土墙大多数设在边沟旁。山坡挡土墙应考虑设在基础可靠处,墙的高度应 保证墙后墙顶以上边坡的稳定;当路肩墙与路堤墙的墙高或截面圬工数量相近,基础 情况相似时,应优先选用路肩墙,若路堤墙的高度或圬工数量比路肩墙显著降低,而 且基础可靠时,宜选用路堤墙;沿河路堤设置挡土墙时,应结合河流情况来布置,注 意设墙后仍保持水流流畅,不致挤压河道而引起局部冲刷。 2.2.22.2.2 挡土墙的作用及要求 1、挡土墙作用: (1)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边坡或基 地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土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 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建筑物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