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含解析)1.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开篇第一句是:“元年春,王正月。”“王”即周天子。对孔子这样的书写,理解正确的是A. 诸侯国大多认可周天子统一纪年B. 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C. 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D. 反映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孔子政治思想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在政治上希望维护周礼周制。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说明其以周王为正统,即希望维护周朝的政治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诸侯国的纪年情况,而且各诸侯国也并非均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排除A项。当时中国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C项。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维护周礼。然后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孔子编春秋以周王纪年。两者结合可以推论得出孔子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其他三项,可以调动所学知识,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均可排除。错选ACD三项说明学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无法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2.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央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可以得出的推论是西汉初年A. 中央辖郡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B. 中央政府完全失去对地方的控制C. 统治者不赞成实行中央集权制D. 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答案】D【解析】【详解】由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都有“郡”,并不能体现中央辖郡的地位比王国辖郡高,故A错误;图表中中央政府所辖郡的数量和人口数均远远少于王国,而这是西汉初年由政府设立郡国并行制的情况,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已为王国势力控制,中央政府受到王国势力的威胁是在西汉中期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的西汉,实行郡县制还是封国制,是由中央政府或者皇帝来决定的,故排除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央所辖郡的数量是王国所辖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却是王国所辖的二分之一。根据一般经济与人口发展关系的理论可知,用有限土地资源养活更多人口,说明其经济基础更好。由此可知,中央所辖地区供养了更多的人口,这就需要更好的经济基础。故选D项。【点睛】这一题的图表数字给人制造了一种假象,就是王国问题西汉初年就有,看似中央权力一开始就比地方要小。解题关键是要搞清郡国并行制是汉初汉高祖刘邦推行的制度,目的是加强和巩固皇权的,所以不会从一开始就有王国威胁中央的现象,而且在设置这一制度时,一定会首先保证中央控制的地区实力远高于地方王国的实力,搞清这一点,就不会被图表中的数字所迷惑了。3.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 上海成为南方重要对外贸易城市B. 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 “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 “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答案】D【解析】【详解】上海成为南方重要对外贸易城市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开放的五口通商之后,故A项错误;“泉州客商李充”并不代表官方,故无法体现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故B项错误;“朝贡”贸易,是指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材料未涉及这种贸易体制,且宋代之前就有“朝贡”贸易,故C项错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其交往对象也包含日本,材料也能够体现这种贸易,故D项正确。4.唐初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等禁令,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A.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变化C. 宋代传统生产方式逐渐瓦解D.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的意思是手工业者、商人等(从事)杂业的人不能与士人为伍,这是古代社会尊卑等级意识的体现;“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的意思是而今的农民、工人、商人,都愿意舍弃自己的本来职业进入仕途。由前一种现象到后一种现象的变化说明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D项正确;古代封建政府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正,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并不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变化,B错误;宋代小农经济的模式并没有瓦解,故C项错误。5.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 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 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 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答案】B【解析】广告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答案为B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从时间上可排除A项;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排除D项。【考点定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名师点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包括: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传入;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政府政策的影响,如民国政府的“剪辫易服”和迫令放足等。本题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广告宣传中的体现,广告的成功,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精神日旺,思想日新”也反映出1913年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之后追求新思想、追求进步的社会潮流。6.1941年6月,国民政府正式推行“田赋征实”政策。自该年下半年起,农户不再缴纳货币,而改为直接上缴谷物。同时,国民政府设立粮食部,由徐堪出任部长,负责军粮民食的收购、仓储、运输、调拨等事务,监督地方行政长官有关粮食事务的工作。此措施A. 有利于维系战时经济的稳定B. 得到地方实力派军阀的认同C. 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D. 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A【解析】【详解】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采取实物上交政策,主要是防止出现粮食疯抢现象,为了维持战争时期经济的稳定, 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加强农业经济的调控,显然不是得到地方军阀的认同,B错误;材料中提及的征集粮食的措施不会减轻农民的负担,故C错误;材料中的征集粮食的措施不是推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错误。7.毛泽东在“三大”期间表示:“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行不通。”因为,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无产阶级也人数太少。或者出现一个和平时期,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无产阶级人数大大增加;或者出现一场世界革命,因为不推翻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国民革命就不可能出现。这说明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力量薄弱B. 中国应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C.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 中国革命可能推动世界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无产阶级也人数太少”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的力量比较薄弱。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中国革命要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故B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革命的力量问题,不是说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国革命对于世界革命的推动作用,D错误。8.1953年至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内地为204%,沿海为168%。“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B. 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C. 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D.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建国后我国实施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从平衡地区生产力的布局和国防安全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体现了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故A正确;一五计划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其中原因之一是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排除B;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主要是出于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而不是因为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排除C;D与我国基本建设布局无关,排除。点睛:根据关键信息“二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联系所学建国后我国实施均衡发展的经济战略分析解答。9.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进而走向了“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A. 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B. 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C. 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D.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答案】B【解析】【详解】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是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体现,“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体现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B正确;古希腊的艺术并不是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A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问题,C错误;古希腊雕塑各个时期表现手法是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不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D错误。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指的是工业革命后产生的机器大工业,所以材料描述的是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A项“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不是材料的主旨;工业革命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自由主义盛行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这些因素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故B项最符合题意。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1.1935年初,罗斯福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A. 推动了美国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B. 激化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C. 没有解决美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D. 本质上代表美国多数民众的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下生产关系的调整,表格中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激进的左派和多数民众从不同角度阐述罗斯福新政对于生产关系调整的影响,故A项正确。表格并不能充分说明罗斯福新政激化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罗斯福新政对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论述解决美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C错误;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仍然代表的是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D错误。12.英国上个世纪60年代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申请加入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强硬拒绝,英国到1967年,仍然缺席欧共体。一直到1973年双方重启谈判,才终于成功加入欧共体。不过即使是在英国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的当时,英国国会仍仅以微弱优势通过最终决议。材料反映了A. 英国脱欧是历史的必然B. 英国历史传统与社会潮流的制衡C. 法国是英国融入欧盟的最大阻力D. 欧共体代表少数欧洲大国的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说明英国加入欧共体并不是一帆风顺,“即使是在英国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的当时,英国国会仍仅以微弱优势通过最终决议”的信息说明英国加入欧共体体现出历史传统与社会潮流的制衡的现象,B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英国脱离欧洲的问题,A错误;材料中说明在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受到法国的拒绝,并不能说明法国是英国融入欧盟的最大阻力,C错误;欧共体采取的是利益均衡的原则,并不是代表少数欧洲大国的利益,D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统一全国后,在南北之间建设一条运输通道成为迫切任务。隋炀帝征调300万民工,用6年的时间凿通了25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19世纪中期大运河开始衰落,尤其是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掀起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高潮,随着铁路的兴起和区域交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货物流向和流量发生改变,使大运河沿岸的扬州、淮阴、嘉定等逐渐衰落。据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等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法国加紧在埃及扩张势力,与埃及签订条约,开凿苏伊士运河。条约规定埃及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通航后出租99年,每年可收取运河收益的15%。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国等西方国家迫不及待地要把它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它把红海和地中海、印度洋和大西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从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到西欧、北欧的距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摘编自赵军秀评英法改造苏伊士运河的矛盾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发展状态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作用:加强了南北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促使运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逐渐衰落。原因:内忧外患,政府无力维护;铁路交通的兴起;海运的发展。同一时期的苏伊士运河日渐繁忙。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 成;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运河沿岸经济繁荣,扬州、淮安成为大都市。唐代大运河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接纳着日本、波斯、天竺等国的商船”可知其促使了沿河市镇的兴起和工商业的繁荣;连通了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中国大运河开始衰落,苏伊士运河日益繁忙;第二小问原因,中国大运河衰落的原因,根据材料“西方列强掀起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的高潮,随着铁路的兴起和区域交通结构的改变,原有的货物流向和流量发生改变”可知铁路交通兴起和海运的发展,此外根据所学知识,此时内忧外患,政府无力维护,根据材料二可以归纳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了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来,根据所学知识,此时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运河;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45年2月,雅尔塔,尤索波夫宫“当我说我们把斯大林元帅的健康视为我们大家的希望和心中最珍贵之物时,这丝毫没有夸大,也决非词藻华丽的恭维。历史上有过许多征服者,但其中极少政治家,大多数都在战后的纷扰中丢掉了胜利果实。发现自己与这样一位不仅在苏联闻名而且誉满全世界的伟人保有友好和亲密的关系,使我走在这个世界上勇气和希望倍增。”丘吉尔为斯大林祝酒词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对丘吉尔为斯大林祝酒词进行解读。【答案】解读:表面上看,丘吉尔对斯大林元帅极为恭维,因为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英、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盟友关系但这段祝酒词属于外交辞令,不完全符合丘吉尔首相的内心想法。二战结束之后美英与苏联迅速从盟友走向对手,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对斯大林为首的苏联社会主义充满敌视。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世界进入到”冷战”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战期间及战后的英苏之间的关系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材料反映了1945年2月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会议期间对斯大林的一段祝酒词。材料“当我说我们把斯大林元帅的健康视为我们大家的希望和心中最珍贵之物时,这丝毫没有夸大,也决非词藻华丽的恭维自己与这样一位不仅在苏联闻名而且誉满全世界的伟人保有友好和亲密的关系,使我走在这个世界上勇气和希望倍增”,表达了丘吉尔对斯大林恭维的态度,传递其祝愿斯大林健康的友好和亲密的关系。解题时,首先通过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认识理解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其次,依据审题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即依据材料及所学、解读丘吉尔的祝酒词;再次,联系材料中此祝酒词的内容及发表的背景,概括说明祝酒词直接表达的思想及相关因素,然后结合战后英苏关系的变化,分析其“外交辞令”的本质及其两国关系的依据,表述成文。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语言准确等,答案具有一定开放性。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纵观明代各种文献,明代财政危机解决方式有二,一是以杨廷和为代表,二是以张居正为代表。嘉靖初年,杨廷和“裁汰锦衣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七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其中贵、义子、传升、乞升一切恩幸得官者,大半皆斥去”。到嘉靖八年,大学士李时称国家财政充盈,仅太仓所积“可支数年”。但到万历时,张居正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张通过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解决财政问题。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材料二 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万历二年,因张居正的推动,便议定:“除完纳八分仍照例每年带征。”即增加到“十分”才能考满。至万历四年,又规定:“见年应征钱粮完数不及九分,府州县掌印管粮官,照例降调。”.进一步推广一条鞭法,加大折银范围和数量,并不断提高折价,其折价与粮价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这种折银方式,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杨廷和改革与张居正改革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而及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及分析其影响。【答案】(1)相同点: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王朝统治不同点:在解决财政危机方式上,杨廷和主张减少财政支出,张居正侧重增加财政收入。(2)内容:通过考成法监督地方,把赋役征收作为考核重点;通过一条鞭法,折银纳役,提高折价,增加财政收入影响:有利于增加财政税收,充实国库;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办事效率;繁重的税收造成百姓困顿,埋下明末的流民隐患【解析】【详解】(1)相同点:依据材料一“明代财政危机解决方式”以及所学从改革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以及维护王朝统治回答。不同点:依据材料一“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可知杨廷和在财政危机措施上是主张减少财政支出,依据材料一“张居正却反其道而行之”的信息可知张居正侧重增加财政收入。(2)内容:依据材料二“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的信息可知通过考成法监督地方,把赋役征收作为考核重点;依据材料二“进一步推广一条鞭法”“不断提高折价,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等信息可知通过一条鞭法来增加财政收入;影响:依据材料二“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到4倍财政增量”的信息从增加财政税收,充实国库、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办事效率以及繁重的税收造成的消极影响回答。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约有350万德意志人居住在西北边境的苏台德区。早在1933年10月,希特勒就唆使康拉德汉来因,成立了苏台德德意志党,专门从事分裂活动,阴谋把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占领奥地利后,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在英法的压力下,捷政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他的要求,可是汉来因仍以政府拒绝苏台德区完全自治为借口中断了谈判。1938年5月18日,捷情报机构报告说德军正在边境集结。19日,莱比锡的一家报纸登出了德军调动的消息。20日,捷政府宣布局部动员,征召后备役人员和某些技术人员入伍。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形成了所谓的“五月危机”。21日,法国外长宣称,如果德军越过德捷边界,法国将履行法捷同盟友好条约的义务。同日,英国声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英国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自己不会介入。苏联政府也多次声明同法国一起采取措施保证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23日,希特勒指示外交部通知捷驻柏林公使,说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德军在边境集结的传闻是毫无根据的。摘编自吴于度齐世剃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月危机”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月危机”得以化解的主要原因及启示。【答案】(1)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分子的破坏;英法对捷政府的压力(或:绥靖政策的实施)。(2)主要原因: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抵抗决心;英法苏出于自身安全需要,暂时支持捷政府;德国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启示:只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是可以制止侵略战争爆发的。【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的信息可知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依据材料“希特勒命令汉来因不断提出捷政府不能接受的种种要求”和所学可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分子的破坏;结合二战爆发时期英法对捷政府的压力概括相关背景。(2)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抵抗决心;依据材料“法国外长宣称,如果德军越过德捷边界,法国将履行法捷同盟友好条约的义务。同日,英国声明,如果法国履行法捷条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