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论文 (2).doc_第1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论文 (2).doc_第2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论文 (2).doc_第3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论文 (2).doc_第4页
广播电视新闻学毕业论文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从非诚勿扰看电视相亲节目的价值观学生姓名 秦晓燕 院系名称 传媒系 专业名称 广播电视新闻学 班 级 2007 级 一班 学 号 200716015129 指导老师 马青青(讲师) 答辩时间 2011年1月8日 从非诚勿扰看电视相亲节目的价值观学生姓名:秦晓燕 指导老师:马青青内容提要:今年的电视相亲节目特别走俏,其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特别引人注目。非诚勿扰引发了包括金钱、房价、婚姻和家庭关系等现实话题,展现了当代社会男女嘉宾的婚恋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但电视作为公共平台却不应该明显放大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和行为。在电视荧屏上大肆宣扬扭曲的价值观,随着传播方式的快速化和多元化,以及人们接受信息的迅捷化,节目中扭曲的价值观会影响到广大的受众,对传统理念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从嘉宾的自我炒作到哗众取宠,通过人为策划,刻意突显来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价值观念,故意夸大人性的丑恶面,放大社会阴暗面,不仅无益于包容差异、凝聚共识,也无助于社会和谐。本文通过非诚勿扰这个节目探讨如何在电视节目中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词:非诚勿扰婚恋观 扭曲 价值观 from theblame sincere not faze watching tv mutually close program valuesabstract: this year, the blind date tv programme is really popular,especially the , which includes the reality topics,such as money, the price of the house,marriage and the family relationship.all of them explain the multiple attitudes of the modern people toward the marriage and worth. but as the public plat, it is not reasonable to amplify the behaviour and thought which is not accord with the core value of the socialism.the torsion values which the program amplify spread and took over so fast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a , it would effect so many audiences , especially their traditional values。 by the contrived mastermind,the honored guest do something like self-promotion and flubdub ,to challenge the end line values of the audiences .the tv show overstates the ugly of the humanity , the dark side of our society on purpose ,is neither good for tolerateing the diversity ,cohesioning the common view ,nor for the society harmonious .the essay wanna discuss how to advocate the right value in the tv show by the .key words: marriage torsion values目 录前 言1一、非诚勿扰的简介1(一)“相亲”潮的出现1(二)非诚勿扰的诞生2(三)非诚勿扰的规则2二、非诚勿扰的特色分析2(一)节目的设置2(二)节目的嘉宾3三、非诚勿扰中扭曲的价值观4(一)拜金主义4(二)造假4(三)恶俗5四、非诚勿扰对受众的消极影响6(一)马诺现象6(二)节目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7(三)泡沫意识的产生7五、非诚勿扰带来的思考7(一)正确处理收视率与受众的关系7(二)宣扬正确的价值观8结 语9从非诚勿扰看电视相亲节目的价值观前 言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飘红,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也惹来了很多争议。它的火爆让道德争端成为社会非议的重点,一些嘉宾身份造假、自我炒作、言论低俗、行为失检、恶意嘲讽,主持人引导乏力,部分节目盲目追求收视率,放任拜金主义、虚荣、语言暴力、涉及性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这些做法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月11日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公布了国家广电总局针对有些婚恋交友节目和情感故事节目发布的通知。明文指出“不得邀请个人品德有问题或有争议,持不正确或非主流价值观、婚恋观的人物参加节目”、不能由演员、模特、节目主持人、“富二代”、“成功人士”等身份的嘉宾占据荧屏、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节目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网易娱乐:公布广电通知 整治婚恋交友节目,/。不可否认非诚勿扰成为最大靶子,非诚勿扰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现在的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该怎么把关?该怎么宣扬正确的价值观? 一、非诚勿扰的简介(一)“相亲”潮的出现2010年是一个大家都来相亲的日子,莫名的发现社会上的剩男剩女多起来了,很多的80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80后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注定了他们的情感婚恋成为家庭的头等大事,然而现实社会中,传播和沟通手段越来越发展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往却越来越少。所以相亲这种古老的婚恋礼节被很多的人接受,这也让“相亲”节目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大家或许都还记得10年前的玫瑰之约,这一档相亲节目舞动它鲜红的“玫瑰”大旗,每周都上演让人回味无穷的浪漫情调。不过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10年后新一轮的婚恋交友大战会再次走上电视荧屏。观看电视,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相亲”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了,随着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的开播,相亲节目成为荧屏新秀:如江苏的非诚勿扰、湖南的我们约会吧、浙江的为爱向前冲、东方的百里挑一、上海的相约星期六、安徽的缘来是你、辽宁的超级乐八点等等。(二)非诚勿扰的诞生2010年1月9日非诚勿扰开始播出它的第一期节目。进入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的官网,你会发现非诚勿扰给自己的定位:非诚勿扰是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高质量的婚恋交友嘉宾以及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 非诚勿扰官方网站,。主持人孟飞节目中有一位分析点评专家乐嘉,同时也是中国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创办人。他处在一个比较中立的位置,在节目中担当为相亲对象参考的一个角色。(三)非诚勿扰的规则在节目中每轮有24位女生,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关来了解同一位男生。在此期间,女生亮灯表示愿意继续,灭灯表示不愿意。如果场上只有一位女生亮灯,那么主持人将询问男生意见,同意则速配成功;如果场上所有女生都灭灯,则此男生必须离场。三关之后,仍有多位女生亮灯,则“权利逆转”,进入到“男生权利”,男生将有机会主动挑选自己心仪的女生。在这三关里,会有短片让男嘉宾自我独白,说明自己心仪的女孩,也会有朋友介绍,让在场的女嘉宾了解台上的男嘉宾。男女双方都可以相互的提问题,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沟通,表达自己对于爱情,对于婚姻的思想和看法。每一个女孩子都在考验台上的那位男士是不是自己的白马王子?看彼此是否可以最后牵手?同时,男嘉宾也用尽各种方法,寻找可以与自己走一辈子的另一半。节目中出奇的地方就在于有一位性格分析师和主持人在一旁的“煽风点火”,让节目频有高潮。 二、非诚勿扰的特色分析(一)节目的设置定位准确对于每一档节目都是至关重要的。非诚勿扰给自己的定位是一档情感真人秀节目,这就吸引了很多的受众。既然是真人秀就走出了与传统相亲类节目那种强调功能性完全不同的路子。节目将通过设定的规则和情境,来展现真实的情感和人性碰撞。这让节目最具吸引力。而“情感”这个话题一直在现实社会上倍受重视,让正值青春年少的年轻人很有贴切感,觉得离自己生活很接近,他们愿意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节目中来。创意是每一个节目的灵魂,非诚勿扰用它的制作取胜,节目注重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心打磨。观看非诚勿扰不难发现江苏卫视对它采取的是“高投入、高品质、精工细作”的精品制作,在节目内容上,在节目外形上同样反复打磨,让节目能够以高品质呈现出来。节目的规则设计特别的新颖。它遵循现实生活中婚恋交友的基本逻辑,对于两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来说,“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或许就那么一瞬间就可以注定的你的一生。第一步看男嘉宾的外形和气质。选择后进行“第一次灭灯”。然后是了解基本情况,播出一个短片介绍男嘉宾的职业、收入、家庭情况、爱好等,再选择进行“第二次灭灯”。再后是更多细节性认知,再播出一个短片让男嘉宾身边好友来评价男嘉宾,接着男嘉宾说明自己择偶的标准,最后“第三次灭灯”。节目组创造性地设计了“性格分析师”这个角色,由他负责提问将男嘉宾的内在性格“外化”呈现,让节目非常新奇。节目环节的设计与中国人的婚恋交友习惯节奏一致,所以比较容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理念对于一个节目来说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给广大受众展现了这样一个理念:在节目的舞台上展现真实的社会。相亲的女孩没有羞答答,而是很犀利的提问题,搞得有些男嘉宾特别的囧。节目中承载的关于价值观的交锋和探讨,这是非诚勿扰与纯粹娱乐节目的根本区别所在,也是吸引广大受众的核心所在。如“金钱与爱情”、“物质与婚姻”、“富二代”、“穷二代”等等,这些都是最贴近社会现实的话题。很多同龄人特有感触,感觉相亲的是自己,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其中,在评论别人的同时,也思考着我的想法跟他一样吗?我的要求跟他比过分吗?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等一系列想法。(二)节目的嘉宾节目的嘉宾也颇具特色,很多都是通过网上报名的方式参与到节目当中。然后节目组根据大家的资料进行筛选。但是有三大原则:第一,是适龄的,有相亲意愿的人,这是最根本的原则。第二,是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项基本的原则。第三,是要有故事、有主张、有个性、有话题,这是节目组最期待的原则。这样的选择标准给节目注入了活力,牢牢抓住广大受众的眼球。 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非诚勿扰迅速窜红,收视率居然超过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这让很多人惊讶。与此同时外界对非诚勿扰的质疑也越来越大。很多关注该节目的人,已超越了节目本身,看的不是美女和帅哥,不是谁带走了谁,谁和谁配对成功了,而是谁和谁在现场的碰撞,是哪个男的又被洗刷了,哪个女的说的话又让人深思了?大家看重的是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性和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困扰所有人的现实生活问题:金钱、房价、婚姻、家庭、道德观、价值观。孟飞曾说过:节目里所传递出的很多东西正是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在年轻人心灵中的投射。非诚勿扰作为一档新的节目,在上面展示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声音,这或许是大家最看重的。王军:说说,百科知识,2010第12期,第3页。三、非诚勿扰中扭曲的价值观(一)拜金主义 据调查非诚勿扰在4月11日的全国平均收视率为3.67%,超过了收视老大的快乐大本营,连续数周成为综艺节目的冠军新华网: 没有爱情 只有话题 ,2010.04,/。,这样的事实让大家瞠目结舌。为什么会有如此夸张的局面,看过节目的观众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每一期节目都会出现一个道德方面的争议。纵观节目内容你会发现:拜金主义特别的突出,一些女嘉宾拜得简直到了无法理解的程度。提起马诺,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她是一名来自北京的平面模特,从参加非诚勿扰第一期开始,她就以麻辣、性感著称,敢做敢为。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么?马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单车座位上笑。 朱真芳在节目第19期作为2号女嘉宾出场,因口出“要豪宅,要富二代”而一夜出名。大家估计还记得这个镜头吧:当乐嘉向2号女嘉宾朱真芳提问,在“男朋友是开心果”和“豪宅”中你会选择哪个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豪宅”。问到择偶要求,朱就只有一个条件“要找20万月薪才行”。说起她的经典语录,我们都被震撼了:他给不了我住豪宅的梦想。我闻到了钱的气味。我的手只和我男朋友握,别人的话一次20万。我看到了豪宅的钥匙!我要选择的是男人中的精英,精英中的人才,人才中的王子。中原网:朱真芳雷人语录大全,2010.05 , 。我们不得不感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物质女,80后年青一代扭曲的爱情观。在相亲的舞台上受众看到的是这样赤裸裸的拜金主义爱情观。节目在播出的时候向社会传递了一种非主流婚恋观和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在当今传媒无处不在的社会里,它影响的范围无限扩充,给一些年青人进行了情感的洗礼。“做得好,不如嫁得好”成为很多人追求婚恋的至理名言。有一项调查表明:有半数的80、90后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很简单:自己可以少奋斗很多年,该有的东西就都会有了。(二)造假在非诚勿扰正当火爆荧屏时,大家对它的关注越来越大,对它的争议也应运而出。一些比较敏锐的网友得出这样一个消息:非诚勿扰中一些戏剧冲突比较明显、长相出众、批判现实露骨的“剩女”们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学生假扮富二代、女嘉宾是“托儿”。王军:说说,百科知识,2010第12期,第3页。她们站在这个舞台上不是为了相亲,不是为了找男朋友,只是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为了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为了提高知名度。马诺就坦诚的说,自己就想借助这样的节目炒红自己,取得进入娱乐圈的机会。虽然她的坦白和拜金引来了很多人的批判,招来别人的非议,但无可厚非的是马诺的确达到了她自己的目的,在那段时间提起马诺,大家都知道她是谁,知道她经典的语录,就开始讨论。她的博客点击率一下就上去了,工作邀请也多了,成为了一代网络红人。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疑虑:相亲怎能如此儿戏?他们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在节目中,到底有多少人为了真正的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节目不应该带给受众这样的信息。不能一味的为了追求节目的收视率而不择手段。在节目中,一些真诚的想找约会对象的单身的男士却苦恼了,把自己的一颗真心付出了,却得不到任何的回报。只是在女嘉宾的审判中做了一个参与者,为了节目做了一次秀。很多人都在思考80后这一代想要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出名,在他们的眼中还有忠贞的爱情吗?在父辈中的眼中他们不能接受的这样的现实。 (三)恶俗非诚勿扰在为单身男女搭建一个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为了收视率的压力,对道德伦理的把握尺度出现了偏差。它通过不断地挑逗和刺激受众的神经,来达到迎合受众的目的。在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尽管在全力伪装,然而她们心中那恶俗、鄙夷、不屑的神态还是一一展现。节目中出现了种种恶俗的表现。比如一些女嘉宾在节目中大胆谈性,一位“富二代”的男嘉宾既然炫耀自己曾经谈过七八个女朋友,而一位女嘉宾却淡定的回答:你还没有我的零头多了。 曾经网友评论非诚勿扰的潜台词应该是“想说就说”,女嘉宾们口无遮拦,拿光头开涮抑或笑话乐嘉“羡慕嫉妒恨”。男嘉宾也可以勇敢地站出来。节目中屡屡出现嘉宾之间人身攻击、恶语相向,一些女嘉宾直言不讳:“我不喜欢麻杆腿。” “我觉得你长得很像犀利哥。”马诺被气走的那一期节目给很多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8岁的上海酒吧老板骆磊,一出场便打着“拜金女勿扰”的旗号,当面质问马诺的虚伪和拜金,和马诺较上了劲。对如此刺耳而又犀利的语言,马诺泪洒舞台,说了句:“我不是那样的人”,最后选择了离开.在观看节目后,最让人难忘的估计还是舞台上嘉宾的一些累人语录吧:“你的胸毛好性感。”“听你说话,我就觉得你欠抽,我去找鞭子去”见一个相貌平平的男士上场,一位女嘉宾这样描述:“看见你吧,我就觉得我来节目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现在梦该醒了。”还有女生大胆透露“我爱收集丁字裤”,然后直白地问男生:“你家有钱吗?”男生则直接宣布“我家是开厂的,在上海有三套房子。”“有人说男不坏女不爱,我觉得有道理,所以我着力打造一个色狼形象。”“不要平面模特,顾不了家,农村的不好,今天舅舅来了,后天哥哥来了,大后天妈妈来了,爸爸来了,如果这样家要变旅馆了。”陆一鸣:荧屏相亲竞轰炸“等着被关”意何为,解放日报,2010.06.11.a8版。听听封锋老师的那段五不要:我的择偶标准:第一,不讲卫生的,我不要;第二,爱吃甜品的,我不要;第三,爱吃话梅的,我不要;第四,身材不好的,我不要;第五,爱喝汤的,我不要。”配合他那双严肃认真、闪着烁光的小眼睛,笑死人了。最雷人的他那几句解释:吃甜食血糖容易升高,二是容易长胖;吃话梅,一颗话梅需要肝脏解毒三天;不喝汤是因为现在的人普遍尿酸偏高,而尿酸是肾脏的重要指标。听完颇受震撼,真是长知识了!李洪:带给媒体人的启示与思考,百科知识,2010第20期,第7页。这些语录一经出炉,引来了更多受众的关注,一时间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很多人根本就无法想象会在节目现场看到如此累人的场面,这个相亲节目怎会如此的不一样。在营造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感。受众都无法去理解这种恶俗风气,到底何谓真假,何谓善恶,何谓美丑?四、非诚勿扰对受众的消极影响(一)马诺现象节目播出的这段时间里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代名词:马诺现象。刘晓倩:正视“马诺现象”,北方新闻网,2010.07.20,。这个现象对广大的80、90后影响颇大。通过马诺可以看出,现在的年轻一代在思想和观念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对道德观念不强,对物质要求极高而不看自身条件。并且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肆宣扬拜金,把自己过于偏激的想法赤裸裸的表现出来,一点保留都没有。他们认为自己想什么就可以表达什么?不再保守,不再遮挡。可是这样的一种风气在社会上是不被接受的,在当代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过好的生活,想要有一个安逸的日子。但是好的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去创造的,而不是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我想找个有钱人过上有钱人的生活,)这正是当今很多80、90后女孩子们所想的问题。这是一个人身体懒惰的表现,更是一个人精神堕落的表现。试想你是嫁给钱还是人?钱是可以挣的,而一个好男人却很难找到。结婚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开心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两个心爱的人一起去努力工作创造的爱情面包才是最好的、才是真实的。 通过节目的宣扬,很多的未婚女孩赞同了拜金的想法,她会想:原来社会上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很多女人都有。她顿时会觉得自己没有错,自己是对的,她将一直保留这样的错误价值观,带着这样的标准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看到节目的男性同胞来说,他们就沉思了,特别是那些社会地位不高,职位不高,薪水不多,没房没车的人。他们痛斥这个社会,痛斥社会上的物质女。很多的男士都认为女人太现实了,怕遇到那样的女孩。他们觉得自己的一颗真心或许比不上一枚小小的钻戒,就算他全身心都投入到女朋友身上,她们还是有那么多的抱怨,比如:你看我那好朋友嫁了一个有钱人,人家都穿的名牌,出门就有好车,人家不用辛苦的去上班挣钱,人家佣人吃的都比咱们好之类的。试想一下,一个男人听到。如此的抱怨,他有多么的无奈,有多么的受伤。由此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世上有纯洁,坚贞的爱情,很多的男士觉得要取到老婆,就必须努力地去赚钱才可以,很多人为了钱不择手段,最后有些居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二)节目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同时,这样的节目对现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也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电视广泛渗透到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节目提供的娱乐、或者是科学知识、新闻知识, 丰富了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 调节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开拓了眼界。但是节目中宣扬的这种扭曲价值观对她(他)们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着种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正值身心成长的发育时期, 是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也是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管是马诺还是那些富二代的语录都会腐蚀未成年人道德品质,他们久而久之不知不觉的就接受,觉得那样的语录很潮,很有震撼力。因此对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不良影响。未成年人在节目长期的感染下, 使他们对成年人的世界充满迷惑, 对真善美和假丑恶倍感困惑。幼小的心理过早地开始承受成年人的情感,感到困惑, 也无法理解, 使他们失去判断力。节目中女嘉宾着装暴露, 打扮妖艳,都会接影响到未成人的审美价值取向, 使未成人的真善美判断标准发生了误差。此外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慢慢的形成,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其思维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 情绪不稳定,在电视娱乐节目活跃的视觉表达情况下, 未成年人如果缺乏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科学指导, 极易受到一些娱乐节目的负面因素的影响, 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偏移。(三)泡沫意识的产生同时节目还助长了未成年人的浮躁心态, 导致“泡沫意识”的产生李强:浅谈“平民选秀”功能与青少年社会化困境,海洋论文网,2010.07,。泡沫意识:是我国社会学学者李强提出来的一个社会学概念, 指“不把人生的追求建立在勤奋努力的坚实基础上, 而是靠投机取巧的手段达到目的的一种意识。它包括不切实际的幻想,急功近利,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等多种形态,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十分不利。舞台上的马诺就是一个例子,她站在舞台上最大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渠道达到自己的梦想,炒作自己,给自己提高曝光度,进军娱乐圈。很多青春年少的女孩都有着明星梦,觉得做明星超酷,别人都知道你,还会崇拜你。所以他们去模仿,去接受那样的思想,这都有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五、非诚勿扰带来的思考(一)正确处理收视率与受众的关系一直以来收视率和受众的关系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收视率高并不能证明这是一个好的节目,而一个好的节目也不是收视率说了算的。娱乐节目是一个大舞台,各色人物齐聚,各类思想融通,可以说是一个大熔炉,把酸甜苦辣、嬉笑怒骂都一锅烩。节目的好与不好本质在于这个节目是否有品位、有深度,是否让受众娱乐了,是否带给受众积极向上的东西,是否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可否认收视率也是电视节目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要想取得好的收视率首先要给自己的节目定位准确,在节目制作上要有创新意识,要在节目内容和特色上有所突破。积极倡导“绿色收视率”。黄洁、 陈莉娟:提高媒介素养,创绿色收视率,百科知识,2010第29期,第8页。即:放弃以前以收视率为唯一标准的单纯市场导向,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确保媒体对观众的影响力和对舆论的引导力的前提下,扩大覆盖面和提高收视群体,做到既有效体现节目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又杜绝媚俗和迎合不良收视倾向,坚守品位,为观众提供“绿色”文化空间,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样会使更多的受众在绿色节目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实现电视媒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要做到既要以受众为中心,又要把握好尺度和角度,即在保证受众利益的前提下,还要符合社会的发展。(二)宣扬正确的价值观现在的电视节目应该传递一种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婚恋观, 这是大众传媒的一种责任和使命。不能在节目大肆宣扬非主流和扭曲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恶俗的语录、低俗炒作、混淆是非、误导观众的内容。 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社会上必然存在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各种思潮纷纷涌现,一些非主流的东西一下风靡起来。在这个时候,媒介就应该积极发挥它的舆论引导功能,因为任何社会都有主流价值观,主流媒体应该弘扬主流价值观,应该指引着一个社会的前进方向。特别是中国的电视媒体,它负有特殊庄严的使命。它是国家的喉舌,担当着很艰巨的任务,向人们传递国家的政策,引领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因此作为主流媒体,它应该弘扬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产品的需求,宣扬真善美,杜绝或者惩治假丑恶。而现今的“娱乐秀”节目也应该跟着这样的脚步前进。80、90后这一代被视为叛逆的人群。他们坦率,他们敢于表达自己,青年人有很多非主流的价值观。但是不能在节目中展现出来,作为一个节目,在全国有成千成万的受众,你的一句话会引起很多同龄人的共鸣。这样一直在受众的眼前展示,他们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