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ppt_第1页
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ppt_第2页
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ppt_第3页
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ppt_第4页
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脊椎动物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生长激素不同于生长素,因为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而 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它们的分泌部位和性质均不同。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但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侧重于生长,而甲状腺激素的生 理作用侧重于发育。,2.激素的分泌调节与相关激素间的作用,(1)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 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 (2)反馈调节: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月 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 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激素间的综合作用 激素调节中,对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血糖调节中 的激素关系,拮抗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体温调节中的激素关系:协同作用肾上腺素与甲状 腺激素。 生长发育中的激素关系: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与甲状 腺激素。,3.作用特点 (1)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靶器官)。 (2)含氮类激素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引发调 节效应;固醇类激素与靶细胞内受体特异性结合而 引发调节效应。 (3)激素在完成调节作用后即发生代谢性失活,具有微 量高效性。,1.(2010汕头模拟)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 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解析:题图反映的是激素调节的过程,根据各种激素 化学本质及其生理作用,可以分析得出B项正确。,答案:B,2.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 是 (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 素,因 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间接地促进自 身的合成与分泌,解析:由题干中图示可知X代表下丘脑,Y代表垂体,Z代表甲状腺,a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当人体处于寒冷或紧张的情况下,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相应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也会增加,从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使新陈代谢旺盛,释放大量热量。,答案:A,1.调节机制,2.相关激素与器官 (1)相关激素 降糖激素胰岛素:增加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升糖激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糖异生) 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2)效应器官:主要是肝脏。 3.结果:来源去路,3.糖类是生物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一般来说,人体所需 能量的7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糖类提供的。请根据下图 回答问题:,(1)食物中的淀粉经彻底消化分解为 ,被小肠内毛 细血管吸收最终成为血糖。 (2)图中X所表示的物质是储藏在肝脏内的 ,这种物 质对维持人体内血糖含量稳定起一定的作用。 (3)图中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一种细胞器内,这种细胞 器是 。 (4)人体进食后不久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可通过分泌胰 岛素,加速 (填图中标号)过程,使血糖保持正常 水平。有些人因胰岛素分泌不足,经常出现图中表示 的现象,这些人患有 病。,解析: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食物中的糖类消化成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此为血糖的主要来源;肝脏储有肝糖原,血糖含量低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脂肪等非糖物质可转化成葡萄糖。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糖的去路主要有3条: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进入肝脏和肌肉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在线粒体进行反应的代谢终产物是二氧化碳与水。肝糖原主要储存在肝脏中。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则会引起糖尿病。,答案:(1)葡萄糖 (2)肝糖原 (3)线粒体 (4) 糖尿,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解析 激素不具有催化作用,而是调节新陈代谢。,答案 B,甲状腺和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解析 当血钙降低时,动物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的来源主要是通过食物的消化吸收而进入血液。根据题目叙述可知: 则人体血钙浓度在甲状旁腺素、降钙素两种激素的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但两种激素的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作用。,答案 B,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给人工养殖的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 进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 让蝌蚪发育为一只小青蛙的原理:缺碘则不能合成甲 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阉割催肥的原理:割除牲畜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 和生殖能力,易驯良,利育肥。 给牲畜注射生长激素以促进生长,缩短生长周期。 利用性引诱剂干扰雌雄个体正常交配,实现害虫防治。,(2)激素的不正当应用 使用瘦肉精(激素类物质)提高猪的瘦肉率,人食用该物 质后,会引起“心悸、肌肉震颤、头晕、乏力、心动过 速、室性早搏”等症状,反复食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 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 运动员服用睾丸酮衍生物(一种兴奋剂),可增强肌肉的 力量提高成绩,但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请回答问题: (1)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发育程度看,其原因是 。 (2)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 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3)如果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 原因是 。 (4)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 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 调控。,解析 由于蛙垂体中含有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卵巢,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由于蛙卵逐渐发育成熟,因此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由于雄蛙垂体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因此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雄蛙垂体悬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因此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变态发育为蛙。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调控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答案 (1)蛙卵逐渐发育成熟 (2)促性腺激素 (3)雄蛙垂体悬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雄蛙垂体也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4)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激素生理功能的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摘除、移植、注射、饲喂法等,但后两种方法使用中还要注意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例如:,(1)注射法及饲喂法 原理:通过注射或饲喂某种激素使实验动物发生异常 生理变化,从而验证某些激素的生理功能。 过程:给正常的蝌蚪饲喂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或 在其生活的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结果:蝌蚪短时间内变成了一个小型青蛙。 分析:蝌蚪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 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2)切除法 原理:切除动物的某种内分泌腺,通过观察该动物的异常 反应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激素的功能。 过程:手术摘除小狗的甲状腺。 结果:小狗出现身体臃肿、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食 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等症状。 分析:甲状腺激素在体内含量减少。 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促进动物发育。,(3)移植法 原理:将某种内分泌腺从一动物移植到无该腺体的另一 同种动物体内,观察其生理变化,以验证该腺体所分泌 激素的功能。 过程a:把公鸡和母鸡阉割。 现象:都逐渐丧失各自的第二性征。 结论:性腺能维持第二性征。,过程b:把公鸡的睾丸、母鸡的卵巢分别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和公鸡体内。 现象:丧失第二性征的母鸡、公鸡分别出现了公鸡、母鸡的第二性征。 结论:性腺(睾丸和卵巢)分泌的性激素能激发并维持动物的第二性征。,运用饲喂法研究的激素,一般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不再被消化的激素和比较容易吸收的固醇类激素;蛋白质类激素功能的研究,可用注射法。,(2010青岛质检)将成年鼠的 甲状腺用手术切除,从第三周开 始,每天注射激素A。从实验鼠 血液中测得激素A和由垂体产生的激素B的浓度变化,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A是 ;激素B是 。实验结果显示,激素A对激素B的合成分泌过程具有 作用。,(2)可以预测,该鼠切除甲状腺后,每天的摄食量与 相比会 。连续2周注射甲状腺激素后,该鼠对低氧环境的耐受力会 。 (3)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国政府在碘贫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 患儿的出生。,(4)通过用甲状腺激素饲喂小蝌蚪,可以观察到该激素对 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本实验提供的材料有:同时孵化 且大小相同的蝌蚪15只,普通饲料,甲状腺激素,甲 状腺激素抑制剂(甲硫咪唑),必要的器皿等。 实验组的处理是 , 对照组的处理是 。,培养器皿不能太小,若蝌蚪的密度太大,蝌蚪释放的有 毒物质会导致部分个体死亡。上述现象在生态学中称为 。 你观察的蝌蚪生长变化的指标是 ,获得数据的方法是 。 假设实验时间为15天,每3天测量一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蝌蚪生长变化记录表。,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激素A是甲状腺激素,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根据注射激素A后,激素B的变化情况可知,激素A对激素B的合成分泌过程具有抑制作用。(2)根据题干叙述可知比较的对象是切除前,因为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所以切除后摄食量会下降;连续注射甲状腺激素2周后,鼠的新陈代谢作用加强,需氧量增加,因此,鼠的耐低氧能力下降。(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食盐加碘能够预防呆小症患儿的出生,能够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4)关于验证甲,状腺激素功能的实验很多。应对的关键是分清实验变量,遵循相关实验设计原则,如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本小题的自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所以对照组是常态处理,饲喂普通饲料;实验组要比常态多和比常态少,观察结果,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答案 (1)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抑制 (2)切除前 下降 下降 (3)呆小症 (4)实验组处理一:蝌蚪5只,饲喂拌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实验组处理二:蝌蚪5只,饲喂等量的拌甲状腺激素抑制剂的饲料 蝌蚪5只,饲喂等量普通食料 种内斗争 体重(或体长) 称重(或测量体长) 记录表如下:,随堂高考 1.(2008广东高考)甲、乙两种物 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 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 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 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1.(2009江苏高考)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 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多选) ( )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过多 B.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和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图中共有2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和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对促进生长发育这一生理效应具有协同作用。,答案:ABD,2.(2009上海高考)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 激素是 (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解析:本题分析思路如下:,答案:A,3.(2009海南高考)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某种激素溶液后,该小 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所注射的激素是 ( ) 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 C.抗利尿激素 D.胸腺激素,解析: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导致小鼠体内血糖含量过 低,机体供能不足,小鼠活动会减少,脑细胞供能不 足,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的现象。,答案:B,4.(2009四川高考)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机体代谢及调节的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 以贮存 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 制约 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 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解析:糖类在代谢过程中可以转化为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多余的氨基酸不能在体内贮存。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某一区域相关神经的作用可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该过程是受到血糖浓度降低的刺激引起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还会通过神经调节来促进胰岛A细胞的活动,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在通常情况下,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在糖类缺乏或糖类代谢发生障碍的情况上,才由其他物质供能。因此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要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答案:B,5.(2009全国卷)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 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 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 ) 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解析:鱼排卵受雌激素的调节,淡水鱼不排卵说明其雌激素分泌不足。但是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物中不可能含有雌激素,因此不能选B,垂体虽然不分泌雌激素,却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鱼排卵,因此垂体提取物中发挥作用的是促性腺激素。,答案:D,6.(2009重庆高考)某成年女性因患病导致性周期停止,并出 现泌乳现象。据此推断,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 A.胸腺 B.垂体 C.卵巢 D.乳腺,解析:本题设有陷阱,如“性周期停止”、“出现泌乳现象”,容易误选C或D。成年女性性周期停止可能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失调直接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调间接引起的,而泌乳是由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引起的,综合分析即可得出本题病例应该是垂体病变引起的。,答案:B,7.(2009全国卷)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 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 和 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 (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 、 和 。C进入血液后,通过 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 (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 。,解析:(1)由图解可知:外界环境信号通过神经系统刺激下丘脑,而下丘脑将神经信号转换成激素信号,通过垂体实现了对性腺分泌活动的调控。故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共同完成的。,(2)下丘脑、垂体、性腺分泌的物质分别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性激素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机制相同,即血液中性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B(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