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甘油酯的研究.pdf_第1页
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甘油酯的研究.pdf_第2页
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甘油酯的研究.pdf_第3页
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甘油酯的研究.pdf_第4页
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甘油酯的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 年 第3 6卷 第 7期 中国油脂 7 5 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甘油酯的研究 王丽丽 , 汪 勇 , 胡长鹰 , 张云 ( 1 暨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系, 广州5 1 0 6 3 2 ; 2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 0 0 1 3 1 ) 摘要 : 建立了高温气相 色谱分析油脂样品 中脂肪酸和甘油酯含量的方法。采用保留时间定性 , 外标 法定量, 定性定量准确。得到的脂肪酸、 单甘酯、 甘油二酯、 甘 油三酯的标准 曲线, 在质 量浓度范围 O 5 2 0 0 m g mL内峰面积与被测物质量浓度线性 关 系良好。加样回收试验表明, 平均加样回收 率在 9 5 6 9 一1 0 5 7 8 之 间, R S D在 0 2 7 2 9 8 之 间。用该方法分析各种脂肪酸和甘油酯 均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关键词: 高温气相 色谱 ; 甘油酯; 毛细管柱 中图分类号: T S 2 2 5 ; T Q 6 4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7 9 6 9 ( 2 0 1 1 ) 0 7 0 0 7 5 0 5 Ana l y s i s o f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s by h i g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g a s c hr o ma t o g r a ph y W ANG L i l i ,W ANG Yo n g ,HU Ch a n g y i n g ,ZHANG Yu n ( 1 D e p a r t me n t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3 2 , C h i n a ; 2 A g i l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C o , L t d , S h a n g h a i 2 0 0 1 3 1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A h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me t h o d wa s d e v e l o p e d f o r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c o n t e nt o f f a t t y a c i d( F F A)a n d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s i n o i l s s a m p l e s F F A a n d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s w e r e i d e n t i fi e d b y t h e r e t e n t i o n t i me w i t h s t a n d a r d s a n d q u a n t i fi e d b y e x t e r n a l s t a n d a r d me t h o d, wh i c h w a s t u rne d o u t t o b e c o r r e c t T h e c a l i b r a t i o n c u r v e s o f F F A, m o n o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M A G) , d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D A G) a n d t r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T A G) b u i l t b y t h e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g a s c h r o ma t o gra ph y s h o we d a g o o d l i n e a r c o rre l a t i o n a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r a n g e o f0 5 2 0 0 mg mL Re c o v e r y e x p e r i me n t s s h o we d t h e a v e r a g e r e c o v e r i e s o f FF A a n d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s we r e a t r a n g e o f9 5 6 9 一1 0 5 7 8 wi t h RS D a t r a n g e o f0 2 7 一2 9 8 Th e me t h o d h a d g o o d p r e c i s i o n a n d r e p r o du c i b i l i t y Ke y wo r d s: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g a s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a c y l g l y c e r o l s;c a p i l l a r y c o l u n l n 脂肪酸甘油酯根据甘油骨架上结合的脂肪酸数 目不 同分类 , 包括甘油三酯 ( T r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 T A G) 、 甘油二酯 ( D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 D A G) 和单 甘酯 ( Mo n o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M A G) 。其 中T A G是天然油脂的主要成 分 , M AG 、 D A G是天然油脂代谢 的中间产物 , 也是一 类 主要的食品乳化剂。甘油和脂肪酸的酯化合成反 应包含一 系列 反应 过程 , 反 应体 系 中 F F A、 MA G、 收稿 日期 : 2 0 1 0 0 8 2 4; 修 回 日期 : 2 0 1 1 0 4 0 8 基金项目: 国家“ 8 6 3 ” 计划项 目( 2 0 1 0 A A 1 0 1 5 0 5 ) ; 国家 自然 科学基金项 目( 3 1 0 0 0 7 9 3 ) ; 粤港关键领域重 点突破项 目 ( 2 0 0 9 A 0 2 0 7 0 0 0 0 3 )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2 G O 9 B 0 8 0 7 0 1 0 6 3 ) 作者简介: 王丽丽( 1 9 8 6 ) , 女, 在读硕士, 粮食、 油脂及植物蛋 白工程专业( E m a i l ) w a n g l i l i _ 6 5 9 1 6 3 c o l a 。 通信作者 : 汪勇, 副研究员, 博士。 D A G、 T A G同时共存 , 为深人研究酯化过程 , 必须对 这些组分进行全面分析 , 以进行反应动力学等方面 的研究 。 关于甘油酯种类和纯度 的分析方法很多 , 如化 学法( 高碘酸法测单甘酯 ) 、 柱层析法、 酶法、 薄层色 谱法( T L C ) 、 气相色谱法 ( G C)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H P L C) 、 质谱 法 ( MS ) 、 核磁共振法 ( N MR) 等 。薄 层色谱 法操 作 设备 简单 , 但是 比较 耗时 J 。化 学 法 、 柱层析法易出错、 耗时长、 劳动强度大, 酶法易引 起水解时酰基转移 , 导 致错误鉴定脂肪 酸 的位置 。 所以这几种方法已很少使用 J 。仪器分析法具有 灵敏度高、 时间短 、 进样量小、 高效等优点 , 是 目前脂 类分析较为常用的方法。 甘油酯沸点高 , 具有难挥发的特性。一般对甘 油酯类难挥发物质通常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或衍生化 76 C HI N A 0I L S AND F A TS 后经气相色谱测定 J 。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 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可以将甘油酯组分按照类型 分离 , 但是操作仍然比较复杂 , 分析成本较高。 气相 色谱技术是 有机物分析 的最有效手段之 一 ,由于其独特 、 高效、 快速 的分离特 性 , 已成为物 理 、 化学分析不可缺少 的重要工具。随着高温气相 色谱柱 的发展 , 使得使用气 相色谱法分析高沸点 的 甘油酯成为可能 。本文通过高温气相色谱程序升温 法 , 对 F F A、 MA G 、 D A G、 T A G分别定性分 析, 并利用 外标法定量。较高的色谱分析温度可以缩短分析时 间, 测定方法快速简便 , 且不需要对样 品进行衍生 化 。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 料 、 仪 器 A g i l e n t 7 8 2 0 A气相色谱仪 : 安捷伦科技 有限公 司; MD一8 0型分子蒸馏设备 : 广州汉维有 限公司 ; 大豆油 : 嘉里 粮油 有 限公 司; 磷 脂 酶 A 1( L e c i t a s e U l t r a , 酶活力 1 0 0 0 0 U mL ) : 丹麦诺维信公司 ; 油酸 ( 含量大于 9 9 ) 、 一油酸甘油酯 ( 含量大于 9 9 ) 、 二油酸甘油酯( 含量大于 9 7 ) 、 三油酸甘油酯( 含 量大于 9 9 ) : S i g ma 公司; 正己烷 : 色谱纯; 甘油( 纯 度 9 9 5 ) : 分析纯 ;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酯化反 应合 成甘 油 酯混合 物 取 8 1 0 4 g甘 油 于 夹 层 烧 杯 中, 依 次 加 入 1 7 4 mL 磷脂酶 A 1 、 1 5 4 4 m L去离子水、 1 1 2 0 0 g F F A。在反应温度 4 0、 搅拌速度 3 0 0 r mi n 、 真空 ( 压力 5 0 0 0 P a ) 下反应 1 2 h 。反应结束后 , 将反应 液在 3 0 0 0 r mi n下离心分层 , 上层是酯化反应合成 的甘油 酯 混合 物 ( 酯 化产 物 ) , 主 要成 分 为 F F A、 MA G、 D A G、 T A G。将上层进分子蒸馏进料罐 , 脱水 脱气后在蒸馏 柱温 1 6 5 o C、 压 力 0 3 P a 、 刮膜转速 2 5 0 r m i n下分子蒸馏收集轻相( F F A和 MA G) 和重 相 ( D A G和 T A G) 。 1 3色谱柱 选择 试验 将酯化产物配成 2 0 0 mg m L的样品溶液 , 选 用 D B一1 7 h t 毛细管柱和 D B一1 h t 毛细管柱在以下 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 2 , 比较不同色谱柱的色 谱图。 1 3 1 色谱柱 D B一1 7 h t 毛细管柱( 3 0 m 0 3 2 mm 0 1 5 m) 的色谱条件 进样 口: 3 5 0 o C, 分 流 比: 2 0: 1 ; 检测器: 3 6 0 o C; 柱 温 : 1 0 0 o C保持 0 m i n , 6 0 o C m i n升温至 1 8 0 保 持 0 m i n , 1 5 m i n升温至 3 0 0 o C 保持 0 m i n , 以5 o C ra i n升 温至 3 2 0 保留7 m i n ,以 1 0 ra i n升温至 3 5 0 , 保 留5 m i n , 以 1 0 o C m i n升温至 3 6 0 , 保 留 1 0 m i n ; 载 气 : 高纯氮气 , 流速 4 4 1 m L m i n ; 空气流速: 3 0 0 m i n , 氢气流速: 3 0 m lJm i n 。 1 3 2 色谱柱 D B一1 h t毛细 管柱 ( 3 0 m 0 2 5 mm 0 1 I x m) 的色谱条件 进样 口: 3 8 0 , 分流比: 2 0: 1 ; 检测器 : 4 0 0 ; 柱 温: 1 0 0 保 持 0 m i n , 5 0 c I = m i n 升 温 至 2 2 0 保 持 0 m i n , 1 5 ra i n升温至 2 9 0 保持 0 m i n ,以 4 0 m i n升温 至 3 2 0 o C保 留 8 m i n ,以 2 0 o C m i n升温 至 3 6 0 o C, 保留 1 2 mi n ;载气 : 高纯氮气 , 流速 4 4 1 m L rai n ; 空气流速 : 3 0 0 mL m i n ; 氢气流速 : 3 0 mL m i n 。 1 4甘 油酯混合 物分 析 1 4 1 标准曲线绘制 将各标准品配成 2 0 0 、 1 0 0 、 5 0 、 2 5 、 1 0 、 0 5 mg m L的标准溶液 , 用气相色谱在 1 3中选择的较 优色谱条件下分析不同质量浓度的标准溶液 , 以标 准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 , 各物质特征峰面积为纵 坐标做标准 曲线 。 1 4 2 样品组成的分析测定 分别将大豆油、 酯化产物、 分子蒸馏酯化反应合 成产物 的轻相和重相 配成 2 0 0 m g mL的样 品溶 液, 利用 1 3中较优色谱条件分析各样品组成, 通过 标准 曲线 得到样 品中 F F A、 M A G、 D A G 、 T A G 的含 量 , 每个样品测定 3次求得平均值 。 1 4 3 加样 回收 将酯化产物配成 2 0 0 mg m L的样品溶液 ( A) , 与其他一定质量浓度的标准溶液 ( B 、 B 、 B 、 B ) 分 别按一定比例配成待测定样 品, 测定各样品中 目标 物质的质量浓度 , 分别计算加样 回收率和 R S D。 2 结果与讨论 2 1 色谱柱 的 选择 酯化产物选用不同色谱柱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 D B一1 7 h t 色谱柱的气相色谱 图见图 1 , D B一1 h t 色 谱柱的气相色谱图见图 2 。由于脂肪酸和甘油酯类 化合物具有一定极性和很高 的碳数 与沸点 , 因此要 求色谱柱必须耐高温, 且具有 良好惰性的高温低流 失柱 J 。D B一1 7 h t 和 D B一1 h t 色谱柱均可 以完整 地分离脂肪酸和甘油酯。P a i k a l 6 等利用 D B一1 7 h t 色谱柱分析 了微海藻油中的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由 图 1 、 图2比较可知, D B一 1 7 h t 色谱柱在分析样品中 MA G和 D A G成分时出峰 比较多 , 主要原因是 : 根据 相似相溶原理 , 利用中等极性的 D B一1 7 h t 色谱柱分 析中等极性物质 MA G和 D A G时 , 与非极性柱相 比 作用力强 , 选择性高 ,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但是在分 析样品中 T A G成分 时出峰时 间长 , 基线漂移大 , 峰 形较宽。D Bl h t 色谱柱 耐受温度达 4 0 0, 为非 极性柱 , 而甘油酯具有一定极性 , 甘油酯与固定相易 分离 , 所以分析甘油酯 时出峰较快 、 时间较短 、 峰形 2 0 1 1 年 第 3 6卷 第 7期 中国油脂 7 7 窄。综合比较 , D B一1 7 h t 色谱柱更适合专门用 于具 体分析 M A G 、 D A G等物质, D B一1 h t 色谱柱适用于 分析甘油酯 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另一方面柱温对柱 效的影响比较复杂 , 温度升高 , 传质阻力减小 , 有利 于提高柱效 , 分 子扩散增 加 , 又使 柱效降低“ J 。所 以为了提高柱效同时缩短分析 时间, 本文选择直接 陋 鹫 恒 鹫 利用非极性柱 D Bl h t 分析未衍生化处理的甘油酯 混合 物 , 运 行 时 间 3 0 m i n 。而 F a g a n 等 使 用 D B一 1 7 h t 色谱柱分析牛奶 中的 M A G 、 D A G两种甘 油酯成分需运行 4 4 m i n 。D Bl h t 色谱柱缩短 了分 析时间。 时间 mi n 图 1 D B一 1 7 h t 色谱 柱的气相色谱 图 O 2 4 6 8 1 0 1 2 1 4 1 6 1 8 2 0 2 2 2 4 2 6 2 8 , 时 间 mi n 图 2 D B l h t 色谱柱 的气 相色谱图 2 2脂肪酸和甘油酯分析 根据 F F A 、 MA G、 D A G、 T A G各标准物在相同色 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对甘油酯混合物样品进行定性 分析。各标 准 品 的 出 峰顺 序 依 次 为 F F A、 MA G、 DAG、 TAG。 2 3标 准 曲线及加 样 回收 油酸、 一油酸甘油酯 、 二油酸甘油酯 、 三油酸甘 油酯标准物的标准 曲线分别见图 3图 6 , 利用外标 法对各标 准物 进行 定量 分 析, 在质 量浓 度 0 5 质量浓度 ( m g m L ) 图3 油酸( F F A) 标准曲线 2 0 0 mg m L 范围 内均具有很好 的线性关 系。酯化 产物溶液( A) 与其他一定质量浓度的标准溶液( B 、 B 、 B 扑B ) 分别按一定 比例配成不同质量浓度的溶 液 , 通过 分析 测定 得到 不 同质量 浓度 F F A、 MA G、 D A G、 T A G 标 准 品 平 均 加 样 回 收 率 分 别 在 9 5 6 9 1 0 5 7 8 之 间, R S D( 相对标 准偏 差 ) 在 0 2 7 2 9 8 之间 , 具体分析测定结果见表 1 表 4 。R S D和加样 回收率 数据表 明, 本方法对脂肪 酸和甘油酯分析有良好 的精密度和重复性 。 恒 鹫 质量浓度 ( m g m L ) 图 4一油酸甘油酯( MAG) 标准 曲线 O 8 6 4 2 O 8 6 4 , 1 l 7 8 CHI NA 0 I L S AN D F AT S 2 0 1 1 V o I _ 3 6 No 7 旧 骘 质量 浓度 f mgmL ) 图5二油酸甘油酯( D A G) 标准 曲线 恒 鹫 质 量浓度 f mgmL ) 图 6 三油酸甘油酯 ( T AG) 标准 曲线 表 1 F F A标 准品加样 回收 率及 R S D 注: 酯化产物中 T A G质量分数为 1 1 0 9 。 2 4 甘 油 酯样 品 中各 成分含 量 的测 定 通过以上建立 的方法分别 测定 大豆油 、 酯化产 物 、 分子蒸馏分离酯化反应产物 的轻相和重相中的 F F A和甘油酯的含量 , 结果见表 5 。由表 5可知, 本 试验 中脂肪酸和甘油 的酯化 反应 主要 生成了 M A G 和 D A G, 通 过 1 6 5 、 0 3 P a分子蒸 馏后 , F F A和 2 0 1 1年 第 3 6卷 第 7期 中国油脂 7 9 MA G主 要 存 在 于 轻 相 中 , 其 中 MA G 含 量 为 6 2 6 4 , D AG主要存在于重相 中, 含量为 7 3 3 7 。 可见本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酯化反应产物以及 分子蒸馏分离酯化反应产物的轻相和重相中的 F F A 及甘油酯含量 , 从 而监控酯化反应产物 的组成 以及 优化分子蒸馏 的分离条件。 表 5 本方法测定的不同样品F F A和甘油酯含量 3结论 ( 1 ) 选用合适的耐高温毛细管柱在适 当的色谱 条件下 , 通过高温气相色谱在较短的时间 内可实现 未衍生化的甘油酯混合 物的分析 , 获得的色谱 峰信 息丰富, 分离效果好 , 各种物质保留时间稳定。 ( 2 ) 标准 曲线和加样 回收试 验表 明, 在质量浓 度 0 52 0 0 m g m L范 围具有 很好 的线性 关 系。 F F A、 MA G、 D A G 、 T A G标 准 品平 均 加 样 回收率 在 9 5 6 9 一1 0 5 7 8 之间, R S D在 0 2 7 一 2 9 8 之 间。本方法对各种脂肪酸和甘油酯分析均有较好的 精密度和重复性 。 ( 3 ) 本文建立 的气相 色谱分析方法可 以准确测 定酯化反应合成的甘油酯混合物中甘油酯含量的变 化 , 从而可监控酯化反应产物 的组成 以及优化分子 蒸馏 的分离条件。 致谢 : 感谢安捷伦 2 0 1 0大学项 目# 2 1 8 1对本研 究的 支持 ! 参考文献: 1 L 0 s K,C H E O N G L Z, A R I F I N N, e t a 1 D i a e y l g l y c e r o l a n d t r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a s r e s p o n s e s i n a d u a l r e s p o n s e S l l lf a c e o p t i mi z e d p r o c e s s f o r d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p r o d u c t i o n b y l i p a s e c a t a l y z e d e s t e r i fi c a t i o n i n a p i l o t p a c k e d b e d e n z y me r e a c - - t o r J J o u r n al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a n d F o o d C h e m i s t r y , 2 0 0 7 , 55: 55 9 5 5 60 3 2 F A G A N P ,wU E s u N D E R A C,WA T K I N S P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mo n o a n d d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s i n m i l k l i p i d s J J o u r n a l o f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A,2 0 0 4, 1 0 5 4: 2 5 12 5 9 3 G U N S T O N E F D L i p i d s y n t h e s i s a n d m a n u f a c t u r e M B o c a Ra t o n:C RC P r e s s ,1 9 9 9: 2 9 73 3 4 4 邹建凯辛癸酸甘油酯的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 J 香料 香精化妆品, 2 0 0 2 ( 6 ) : 1 61 7 5 李长秀, 唐忠, 杨海鹰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样品 中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甘油酯的含量 J 分析测试学 报 , 2 0 0 5 , 2 4 ( 5 ) : 6 6 6 8 6 P A I K A M J , K I MB H, L E E B J , e t a 1 S e p a r a t i o n o f t r i a c y l g l y c e r o l s a n d f r e e f a t t y a c i d s i n mi c r o a l g a l l i p i d s b y s o l i d - p h a s e e x t r a c ti o n for s e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