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总黄酮提取技术及其抑菌活性研究.pdf_第1页
黄芩总黄酮提取技术及其抑菌活性研究.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珍国医国药 2 0 0 9年第2 0卷第 6期L I S H I Z H E N M E D I C I N E A N D M A T E R I A M E D I C A R E S E A R C H 2 0 0 9 V O L 2 0 N O 6 药理药化 黄芩总黄酮提取技术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曾超珍 , 刘志祥,韩磊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4 1 0 0 0 4 )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芩中的黄酮提取方法和抗菌活性。方法 利用超声波技术通过正交实 验提取黄芩中的黄酮, 杯碟法对 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研究。结果 超声波最佳的提取条件为功率2 3 5 W, 6 0 乙醇, 料液比为1 :2 0 , 提取时间为9 m i n , 黄酮 提取率为 1 0 3 5 。该提取液对金 色葡萄球茵、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 黑曲霉、 青霉都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最低抑菌浓度分 别为: 1 0 , 2 0 , 1 0 , 0 5 , 1 0 m g m l ; 最小杀 菌浓度为: 1 0 , 2 0 , 2 0 , 2 0 , 1 0 m g m l 。结论 超 声波技术是提取黄芩 黄酮的高效方法, 黄芩具有较强的抗茵活性。 关 键词 : 超声波提取; 黄芩; 黄酮; 抑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 0 8 0 5 ( 2 0 0 9 ) 0 6 1 3 4 2 - 0 1 黄芩 S c u t e l l a r i a b a i c a l e n s i s G e o r g i 为常用中药之一, 是唇形科 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其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据报 道, 黄芩黄酮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强的天然产物, 具有抗菌、 抗病 毒、 抗炎、 抗氧化、 抗肿瘤 、 降血压等作用 。超声波具有加速 药材中有效成分溶解、 缩短提取时间、 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等 优点 , 因此 ,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探讨超声波提 取黄芩黄酮 的最 佳提取条件, 为大规模高效生产黄芩黄酮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 据。黄芩黄酮的体外抗菌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将最佳提取条件下 的黄酮提取液对一些细菌 和真菌进行了抑菌实验 , 旨在开发一种 天然的抑菌剂, 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 黄芩购于湖南长沙康尔佳药店, 粉碎过4 0目筛, 8 0 烘干备 用。芦丁对照品购于中国上海医药化学试剂公司; 供试菌种金色 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 大肠杆菌、 黑曲霉、 青霉由本实验室保存并 培养 。 2 方法 2 1 提取方法 超声波提取法: 称取黄芩粉5 0 g , 采用 k( 3 ) 按表 1 方法进 行超声波提取, 提取液过滤, 合并滤液, 定容至 1 0 0 m l , 摇匀备用。 表 1 因素水平 对 比实验 : 煎煮法 : 称取黄芩粉 5 0 g , 加水 1 0 0 m l , 浸泡 3 0 mi n , 煮沸后, 文火煎 6 0 m i n , 过滤, 共煎煮两次, 合并滤液, 定容至 1 0 0 m l , 摇匀备用。连续 回流提取法: 称取黄芩粉 5 0 g , 加 6 0 乙醇 1 0 0 m l , 水浴 回流 9 0 m i n , 过滤 , 共提取两次 , 合并滤液 , 定容至 1 0 0 m l , 摇匀备用 。 2 2 标准 曲线的制作 称取在 1 0 5 C下干燥恒重 的芦丁对照 品 1 0 m g , 用 9 5 的乙醇溶解 , 摇匀 , 定容至 1 0 m l 使之成为浓度为 1 m g m l 的芦丁标准品溶液, 作为储备液备用。量取上述溶液 0 , 0 1 , 0 2, 0 3 , 0 4 , 0 5 , 0 6 m l , 分别加水至3 m l , 加 5 的亚硝 收稿 日期 : 2 0 0 8 - 0 5 - 0 6 ; 修订日期 : 2 0 0 8 -08 1 9 基金项 目: 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青年基金项 目( N o 0 6 0 0 7 B) ; 中南林业科技 大学林木遗传育种 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 : 曾超珍 ( 1 9 7 8 一 ) , 女( 汉族 ) , 广 西岑 溪人 , 现 任 中南林业科技 大 学生命科 学与技术 学院讲师 , 硕 士学位 , 主要从 事药用植物 的教 学、 科研 工 作 1 3 4 2 酸钠溶液 0 5 m l , 放置6 m i n , 加 1 0 的硝酸铝溶液0 5 m l , 摇匀 , 放置 6 m i n , 后加 5 的氢氧化钠溶液 2 5 m l , 混匀, 放置 1 5 m i n 后蒸馏水定容 1 0 m l ,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 5 1 0 n m处测其吸光 度 , 得到回归方程为 : A= 9 9 3 3 9 C一 0 0 0 1 7 3 ( R = 0 9 9 7 5 ) 。 2 3 黄芩黄酮的抑菌实验 采用杯碟法测定其抑菌作用, 取浓度 1 0 。 1 0 C F U m l 的各种待试菌悬液0 2 m 1 , 与相应灭菌培养基 l 5 m 1 混合制成混 菌平板 , 凝 固后 , 在平板 上等距离放入 4个灭菌 牛津杯 , 每个 菌设置 3个重复 , 一个无菌生理盐水 为对照 , 取 0 1 m l 黄酮提取液加入牛津杯中, 细菌3 7 o C, 真菌2 8 培养 1 8 2 4 h 后, 移去牛津杯, 量取抑菌圈直径, 直径越大抗菌活性越强。 2 4 最低抑菌浓度( MI C ) 和最小杀菌浓度( MB C ) 的测定 用无 菌水将黄芩黄酮提取液稀释, 终浓度分别为 4 , 2 , 1 , 0 5 , 0 2 5 m g m l 。取 2 m l 提取稀释液至 1 5 m l 培养基 , 混匀后 , 倒入平板 , 凝固后加入 1 0 0 1 0 一1 0 C F U m l的菌液, 涂布均匀, 放至 3 7 2 8 培养 2 4 h 后观察结果。菌落被完全抑制的最高稀释 度提取物浓度即 MI C 。培养 4 8 h后 , 菌落被完全抑制的最高稀 释度提取物浓度为 MB C 。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 实验号 因素 提取率 ( ) 6 9 7 6 7 2 7 2 6 0 5 4 5 9 0 6 o 0 51 9 81 0 5 7 6 8 6l 5 5 5 8 48 9 2 4 利用 L q ( 3 ) 正交实验法优化黄芩黄酮提取条件结果( 见表 2 ) , 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顺序为 CABD, 即乙醇浓度对 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 , 其次是超声波功率。最佳提取 条件为 c : D , , 即在功率为 2 3 5 W, 料液比为 1 :2 0 , 6 0 乙 醇, 提取时间为9 ra i n条件下黄芩提取液黄酮含量最高。以该最 佳提取条件进行验证实验, 黄芩黄酮提取率为 1 0 3 5 , R S D= 0 7 0 ( n= 6 ) , 因此该最佳提取条件是可行的。 2 5 提取方法 的比较 结果见表 3 。由表 3可知 , 超声波提取方 法的提取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方法, 且提取时问最短 , 提取溶剂 用量最少。 一 6 8 O 8 c 一 2 2 3 0 2 ” B一 2 。2 3 2 醯 6 6 7 1 A一 。2 2 2 ,加 一 5 7 7 2 2 3 4 5 6 7 8 9 乜 b R L I S H I Z H E N M E D I C I N E A N D M A T E R I A M E D I C A R E S E A R C H 2 0 0 9 V O L 2 0 N O 6 时珍国医国药 2 0 0 9年第 2 0卷第 6期 表 3 不同的提取 方法与黄酮含量的关系 提取方法 黄酮含量( ) 煎煮法 回流法 超声波法 8 2 5 8 9 O 1 0 3 5 2 6 抑茵圈的确定 结果见表 4 。由表 4可以看出黄芩黄酮提 取液对金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 黑曲霉、 青霉都有较 强 的抑菌效果 。而且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强于真菌。 表 4黄芩黄酮提 取液 的抑茵效果 供试菌种 直径 1 mm 金色葡 萄球菌 枯草杆菌 大肠 杆菌 黑曲霉 青霉 CK 1 6 1 1 5 4 1 4 5 7 3 8 , 7 O 以上结果均为 3个重复试验的平均值 2 7 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的确定 结果见表 5 。由表 5 可知, 黄芩黄酮对金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 黑曲霉、 青 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 1 0 , 2 0 , 1 0 , 0 5 , 1 0 m g m l ; 最小杀 菌浓度为 1 0 , 2 0, 2 0 , 2 0, 1 0 m g ml 。 3讨论 目前 , 黄芩总黄酮的提取方法有水煎煮法 、 乙醇提取法 、 超声 波法、 超滤法、 微波提取法、 高速逆流色谱法、 亚临界水提取法等 多种方法 。 本实验用水煎煮法 、 乙醇 回流提取法 、 超声波提取 表 5 黄芩黄酮最低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实验号C 黄 m 酮 g 浓 m 度 l-, 1 4 2 2 3 1 4 0 5 5 0 2 5 金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黑曲霉 2 4 h 4 8 h 2 4 h 4 8 h 2 4 h 4 8 h 2 4 h 4 8 h 一 4 -4- 一 - - + + + + + + 一 + + + + + + + + + 青霉 2 4h 48h “ 一 ” 表不无菌生长 ; “+” 表不有 菌生长 法比较黄芩总黄酮的提取率, 结果表明, 超声波提取法的效率最 高, 达 1 0 3 5 , 提取时间最短。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一 大类有效成分,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主要的作用之一是抑菌或杀 菌。本实验结果表明, 黄芩黄酮对真菌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是 一 种天然的抑菌剂, 有望用于食品保藏 , 抗菌消炎等, 为黄芩的综 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 参考文献 : 1 宋双 红 , 张 媛 H P L C测 定不 同产 地黄芩 中黄 酮化合 物 的含量 J 中国中药杂志 , 2 0 0 6, 3 1 ( 7) : 5 9 8 2 关 晓燕 , 杨洁 黄芩药 理研 究概 况 J 中国医药信 息 , 2 0 0 6, 2 3 ( 4 ): 2 1 3 姚干 , 何宗玉 , 方积年 黄芩总 黄酮提取及 纯化工艺 的研 究 J 中成药 , 2 0 0 6, 2 8 ( 1 1 ): 1 5 6 8 4 曾超珍 , 刘 志祥 , 吴耀辉 , 等 超声波提取甘草黄酮及其抑菌活性研 究 J 时珍国医国药 , 2 0 0 7,1 8 ( 1 0 ) : 2 4 0 2 5 王梅芳 , 武坚锐 , 杨小玲 , 等 黄芩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J 基层 医学论坛 , 2 0 0 6, 1 0 ( 1 1 ): 9 6 6 文献综述 运用功能磁 共振成像观察大脑 中的针刺效应 赵凌 ,游 自立 , 唐 (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四川 成都6 1 0 0 7 5 ; 勇 ,梁繁 荣 2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学院 , 四川 成都6 1 0 0 5 4 ) 摘要:功能磁共振成像( f M R I ) 作为一种无创的、 实时监测的、 无有害辐射的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大脑针 刺效应研究的诸多方面, 其应用前景还可从科研设计更加严谨、 密切结合疾病状态、 结合 多种手段深化研究内容等方面 加 以拓展 。 关键 词 : 功能磁共振成像 ; 针刺效应; 神经影像 中图分类号 : R 2 4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 0 8 0 5 ( 2 0 0 9 ) 0 6 1 3 4 3 -03 针灸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已经有二千余年的历史, 其临床疗 效已逐渐被国际社会公认。世界卫生组织 ( WH O) 确认并推荐 4 3种疾病属于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阐明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 是明确临床疗效的基础, 同时也促进着临床的发展。针灸学理论 认为, 针刺是通过在人体某些腧穴上采用一定的刺激方法来激发 “ 经气” , 使发挥传导感应 、 运行气血、 协调阴阳、 调整虚实的作 用,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结合现代研究结果, 人们普遍推 测, 针刺激发了人类复杂的本体感觉, 调控着对疼痛的知觉和认 收稿 日期: 2 0 0 8 _ 0 8 6 ; 修订 日期 : 2 0 0 8 1 0 2 3 基金项目: 国家“ 9 7 3 ” 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计划( N o 2 0 0 6 C B 5 0 4 5 0 1 ) ; 国家 自然基金项 目( N o 3 0 7 7 2 8 3 5 ) 作者简 介: 赵凌( 1 9 8 0 ) , 女 ( 汉族 ) , 四川成 都人, 现任成 都 中医药大学 讲师 , 硕 士学位 , 主要从事针 灸治疗脑血 管疾病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 介: 梁繁 荣( 1 9 5 6 ) , 男( 汉族 ) , 湖 南人 , 现 任成都 中医药大 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经穴特异性研究 工 作 知; 针刺产生效应的基础可能与大脑和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网络 有关 。功能磁共振成像 ( F u n c t i o n a l Ma g n e t i c R e s o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