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830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技术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该标准旨在确保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在食品中的应用安全、有效,保护消费者健康。
一、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反应制得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产品,作为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应用于各类食品中。
二、技术要求
- 感官指标:产品应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 理化指标:包括取代度、pH值、水分、灰分、铅、砷等重金属含量以及微生物指标等均需符合标准规定的限量值,确保产品纯度和安全性。
- 功能性指标:如黏度、透明度、乳化能力等,需满足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特定需求。
三、试验方法 详细规定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取代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四、检验规则 明确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项目、抽样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要求每批产品均需经过严格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上市销售。
五、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要求产品的外包装需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名及地址、执行标准编号等信息。同时,对包装材料、运输条件和贮存环境提出具体要求,以防产品受潮、变质或污染。
该标准通过上述各方面的规定,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生产、检验、流通及最终使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法律依据,保障了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8303201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2-04-25 发布 2012-06-25 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GB 28303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经酯化,同时可能经过酶处理、糊精化、酸处理、漂白处理而得的蒸煮或预糊化食品添加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2 技术要求 2.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微黄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状态 粉末、薄片或颗粒 2.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mg/kg) 50(谷物) 10(其他) 附录 A 中 A.3 总砷(以 As 计)/(mg/kg) 1.0 GB/T 5009.11 铅(Pb)/(mg/kg) 2.0 GB 5009.12 辛烯基琥珀酸基团,w/% 3.0 附录 A 中 A.4 GB 283032012 2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水。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碘染色 将1 g样品加入到20 mL水中,配成悬浮液,滴入几滴碘液,颜色为深蓝色到棕红色。 A.2.2 铜还原 称取2.5 g样品,置于一长颈烧瓶里,加入10 mL稀盐酸(0.82 mol/L)和70 mL水,混合均匀,回流3 h,冷却。取0.5 mL冷却溶液,加入5 mL热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产生大量红色沉淀物。 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配制,按如下步骤操作: a) 溶液A: 取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34.66 g, 晶体应无风化或吸潮迹象, 加水溶解定容到500 mL。将此溶液保存在小型密封的容器中; b)溶液B:取酒石酸钾钠晶体(KNaC4H4O64H2O) 173 g 与 氢氧化钠(NaOH) 50 g,加水溶解定容到500 mL。将此溶液保存在小型耐碱腐蚀的容器中; c)溶液A和溶液B等体积混合,即得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A.3 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A.3.1 方法一(仲裁法) A.3.1.1 试剂和材料 A.3.1.1.1 3%过氧化氢溶液:将30%的过氧化氢溶液用水稀释到3%。在使用之前,滴加3滴甲基红指示剂并用0.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黄色。如果滴定过了终点,则须另行配制。 A.3.1.1.2 0.0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A.3.1.1.3 氮气:推荐使用高纯度氮气,并配有流量调节,使流量保持在200 mL/min10 mL/min。为了防止氧气混入氮气之中,可用氧气净化溶液如碱性焦酚收集阱。碱性焦酚收集阱的准备方法如下:在收集阱中放入4.5 g焦酚,通氮气2 min3 min,在收集阱内氮气保持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将65 g氢氧化钾溶于85 mL水中) 。 注:为放热反应。 A.3.1.2 仪器和设备 A.3.1.2.1 反应装置 见图A.1。 GB 283032012 3 A内置适配器; B分液漏斗; C圆底烧瓶; D气体内接管; E冷凝器; F连接球; G接收器。 图A.1 二氧化硫测试装置图 图A.1中的装置用于在沸腾的盐酸水溶液中, 选择性地将二氧化硫从样品中转移至3%过氧化氢溶液中。该装置比常规的装置更易于连接。 由于3%过氧化氢溶液高度在球尖部以上, 装置内的反压力是难以避免的,而部件F可以将反压力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从而减少了由于泄漏造成二氧化硫损失的可能。 注:图A.1中,部件D需要配备软管连接,如果使用聚乙烯和石英管,在本程序使用前应经过预蒸煮。 应按图A.1要求连接整个装置,除分液漏斗和烧瓶间的连接外,其他所有连接件的密封面应涂上一薄层活塞润滑油。所有连接件应夹合紧密,以确保分析过程中的密封性。分液漏斗B,体积应大于或等于100 mL。应配备带有配备软管连接件的内置适配器A,以确保内部溶液上方保持一定的压力。 (不建议使用恒压滴定漏斗,因为冷凝水可能溶有二氧化硫,会附着在漏斗内壁或管壁) 。圆底烧瓶C,体积1000 mL,带有3个24/40 mm的锥形接口。气体内接管D应具有足够的长度,以确保引进的氮气可以达到烧瓶底部2.5 cm处。冷凝器E夹套长度应为300 mm。连接球F,是按图A.2要求订做的玻璃件,与50 mL量桶尺寸相同。3%过氧化氢溶液放置在接收器G中,其内径为2.5 cm,长度为18 cm。 GB 283032012 4 长度单位为毫米 图A.2 部件F结构图 A.3.1.2.2 滴定管 使用 10 mL 滴定管,配有溢流管和联有烧碱石棉管的软管连接,或相当的空气洗涤器装置。这样可以保证标准滴定液上方的空气中不含有二氧化碳。 A.3.1.2.3 冷却循环水浴 冷凝器应使用冷却液进行冷却,如 20%甲醇水溶液,流速应确保冷却器出口温度保持在 5 。 A.3.1.3 分析步骤 A.3.1.3.1 样品处理 A.3.1.3.1.1 固体样品: 在食品加工器或搅拌器中加入50 g样品, 或相当数量的已知二氧化硫 (500g 1500 g)含量的样品,加入50 mL 5%的乙醇溶液,将混合物粗粉碎,用50 mL 5%的乙醇溶液冲洗搅拌器,不断粉碎或搅拌,直到样品可以通过接口口径为24/40 mm的玻璃接口进入烧瓶(见图A.1) 。 A.3.1.3.1.2 液体样品:将50 g,或相当数量的已知二氧化硫(500 g 1500 g )含量的样品,与100 mL 5%的乙醇溶液混合均匀。 A.3.1.3.2 测定准备 按照图 A.1 要求连接装置,烧瓶应连接功率可调的加热器。在烧瓶中加入 400 mL 蒸馏水。关闭分液漏斗的阀门,在漏斗中加入 90 mL 4 mol/L 盐酸。以 200 mL/min10 mL/min 速度通入氮气。应同时启动冷凝器内冷却液。加入 30 mL 经标准液标定过的 3%过氧化氢溶液到接收器 G 中。15 min 后,装置和水将被彻底脱氧,装置可以进行样品测试了。 A.3.1.3.3 蒸馏 取下分液漏斗,将样品的乙醇溶液定量加入到烧瓶中。用实验室纸巾将锥形连接处擦拭干净。在分液漏斗外部连接处涂上活塞润滑油。将分液漏斗重新安装。连接好以后,应立即恢复通过 3% 过氧化氢溶液的氮气流,检查连接处确保密封。 分液漏斗上方的橡胶球配有阀门,应保证盐酸溶液上方有足够的压力。打开分液漏斗阀门,使盐酸溶液流入烧瓶。持续保证溶液上方有足够的压力。必要时,可暂时关闭阀门以补充压力。为防止二氧化硫流失到分液漏斗,在最后几毫升从分液漏斗中流出之前,应关闭阀门。 连接电源进行加热,控制加热速度使每分钟的回流液为 80 滴90 滴。蒸馏 1.75 h 后,在上述回流速度下,冷却 1000 mL 烧瓶中的内容物。并转移接收器 G 中的内容物。 A.3.1.3.4 滴定 GB 283032012 5 加入3滴甲基红指示剂,用标准滴定液滴定上述溶液,直到黄色终点,并保证20 s内不褪色。 A.3.1.4 结果计算 二氧化硫残留量以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 w1计,数值以毫克每千克(mg/kg)表示,按公式(A.1)计算: 11112100006.64mcVw(A.1) 式中: 64.06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SO2)=64.06; V1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1000 换算因子,将毫克换算为微克; m1加到 1000 mL 烧瓶中的样品质量,单位为克(g)。 A.3.2 方法二 按GB/T 5009.34规定的方法测定。 A.4 辛烯基琥珀酸基团的测定 A.4.1 试剂和材料 A.4.1.1 异丙醇。 A.4.1.2 异丙醇溶液:质量分数为90%。 A.4.1.3 盐酸-异丙醇溶液:量取21 mL盐酸,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小心用异丙醇稀释并定容至刻度,摇匀。 A.4.1.4 0.1 mol/L硝酸银溶液。 A.4.2 测定 称取5 g试样, 精确到0.0001 g, 置于150 mL烧杯中, 用约5 mL异丙醇润湿。 加入盐酸-异丙醇溶液25 mL,淋洗烧杯壁上的试样,磁力搅拌30 min。再加入100 mL 90%异丙醇溶液,搅拌10 min,经布氏漏斗过滤试样液,用90%异丙醇溶液淋洗滤渣至洗出液无氯离子(用0.1 mol/L 硝酸银溶液检验)。 将滤渣移入 600 mL 烧杯,用 90%异丙醇溶液仔细淋洗布氏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加水至 300 mL,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搅拌 10 min,趁热用 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对原料淀粉做空白试验。 A.4.3 结果计算 辛烯基琥珀酸基团的含量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计算: %1001210. 0022022wmcVVw(A.2) 式中: V2滴定试样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三只小猪大卫威斯纳课件
- 保利AI面试实战模拟题库精 编:针对不同技能水平的求职者
- 女儿婚宴致辞
- 大学生简历工作描述和自我评价应该如何写
- 供水公司面试技巧:从题目解析到答案
- 大学生擅自离校检讨书
- 大学生印刷厂的社会实践报告
- 大学暑假银行实习的自我鉴定
- 夏季运动会幼儿园园长致辞
- 关于医院合作的合同范本
- 中国发电企业碳中和数字转型白皮书-埃森哲
- 水稻植保无人机服务协议
- 读后续写体育竞技个人成长课件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 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书
- 有轨电车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规范
- 施工安全村民告知书
- 快速入门穿越机-让你迅速懂穿越机
- 广州南方学院(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学校办公室新闻宣传中心新闻管理岗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儿童呼吸机基本使用
- 起重机械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 派出所民警心理健康辅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