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襟海第一关亚洲大学吕克明教授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ppt_第1页
依山襟海第一关亚洲大学吕克明教授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ppt_第2页
依山襟海第一关亚洲大学吕克明教授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ppt_第3页
依山襟海第一关亚洲大学吕克明教授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ppt_第4页
依山襟海第一关亚洲大学吕克明教授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9/2019,1,第二十單元 依山襟海第一關 亞洲大學 呂克明教授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7/19/2019,2,依山襟海第一關(一),塞北的天空真藍,藍在浩翰長空的永恆,關外的草原真綠,綠在清新草原的純真。這是我登臨馳名中外,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的第一印象。 這兒還有秀麗的山巒,藍綠的大海,綿延的長城,和雄踞在渤海裡的老龍頭,不僅是所有萬里長城關口中唯一有山有海的關口,而且有一幅幅美麗的山水畫面,真是賞心悅事,特作文以記之。 山海關屬古代濱海走廊要塞,商屬孤竹、周屬燕、秦漢屬遼西郡、隋設榆關、唐屬臨渝縣、遼設遷民縣、明代始名山海關。今天山海關的附近,在秦時又稱碣石(音節,山名),即為拆毀各諸侯國的城牆工事,所建馳道上的要塞之一,歷史上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都曾經在此發生過。,7/19/2019,3,依山襟海第一關(二),最初是秦始皇在統一了六國之後,也就是西元前220至前210年,這10年間,5次出巡。在第四次,始皇32年東巡之“碣石”和第五次,始皇37年,東行至雲夢(湖北雲夢),至錢塘,上會稽,祭大禹。又北上,到琅琊(山東膠南)、山東芝罘(音福,捕兔子的網。芝罘,今山東煙台市芝罘區)而歸,死於途中。漢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東臨渤海求仙,從芝罘跨海到碣石,築漢武台。東漢建安12年(207年),曹操東征烏桓回師,到臨渝,登碣石,觀滄海,留下觀海篇。隋煬帝大業6年至10年,共有三次東征高麗,出臨渝宮。 唐太宗征高麗,詠詩春日觀海,有芝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圖王的詩句。最後在明初時,徐達才在這裡設山海關。 五月底的一個週末,我與友人徐君夫婦,驅車從北京奔馳在剛開放不久的京瀋高速公路,開了約三個多小時的車,路經北戴河和秦皇島,就到了東距瀋陽四百公里,西距北京350公里的山海關。 山海關,古蹟薈萃,風光綺麗,我們計劃作當天來回的山海關之旅。首先參觀哭倒長城為背景的孟姜女廟,然後登上北依燕山,南襟渤海,因而得名的山海關,最後到長城入海處的老龍頭。,7/19/2019,4,依山襟海第一關(三),孟姜女廟原名貞女祠,座落在鳳凰山之上,始建於宋代,明萬曆年間重修,是目前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祭祀孟姜女的專祠。孟姜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孟姜女、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之首,以哭倒長城為背景,感人肺腑,膾炙人口,經久不衰。 遠望孟姜女廟,首先見到的是那長長的,有一百零八級台階,直達山門。山門正中門額上橫掛一匾,上書貞女祠。進了山門左拐,就是前殿。 前殿有幅名聞天下的諧音對。諧音對是利用中國字一音多字、一字多音、同音不同義的特點進行的,因此又作借音對。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此聯長期佚名,傳言南宋高宗紹興27年(1157年)狀元王十朋撰寫,或清道光皇帝所題。它利用漢字一字多音,一字多義的特點,疊音疊義。讀法有許多種,主要有二,一般讀為三、三、四言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也有讀作四、三、三言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7/19/2019,5,依山襟海第一關(四),另外有五、三、二言,六、四言,和三、四、三言等幾種讀法,也頂有趣的,我就不另外一一列出。 孟姜女故事源遠流長,其根源一般都認為是出於左傳的記載春秋初期齊莊公伐莒(今山東莒縣),大將杞梁妻拒不郊吊,在城下痛哭七天七夜,城牆也崩塌了。隨著故事的發生和演進,其內容情節大體相同,但細節則因地而異。孟姜女的故事先由山東到陝西,再發展到東北的山海關,然後轉到黃河兩岸,最後落腳江南。從杞梁妻拒不郊吊演變成孟姜女哭倒長城,是順應了各個時代各個地方的時勢和風俗。近代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在二十年代發表的孟姜女故事研究,蒐集大量文獻記錄,見解成熟,可為有心研究的讀者作參考。 雖然山海關所存的長城是秦朝以後的才築起的,而故事發生的時間也比秦統一六國要早得多,但是山海關一帶流傳的故事卻最具代表性。秦始皇時代,江南松江孟家老夫婦多年無子女。有一年,孟家拾得一葫蘆籽,種在牆邊,葫蘆藤蔓伸到隔壁姜家。深秋得一瓜,兩家商量分瓜各得一半。不料得一女孩,取名孟姜。很快地孟姜女長大,長得亭亭玉立。此時,秦始皇征調民夫,修築長城以禦強胡。聽趙高建議,說蘇州有萬喜良,力大無窮,一人可抵萬夫,於是派人到江南捉拿萬喜良。,7/19/2019,6,依山襟海第一關(五),萬喜良逃奔他鄉,來到了松江孟家花園休息。巧遇孟姜女,不久喜結良緣。但好景不常,萬喜良仍然被捉,一別三載,毫無音訊。孟姜女決定千里尋夫,來到了山海關,不見丈夫蹤影。打聽之下才知丈夫已逝,但不知身首何處。孟姜女情急放聲大哭,長城坍倒,現出萬喜良屍體。 趙高見孟姜女貌美,以威迫利誘,要她進宮。她提出三個條件,一要為萬喜良修墳,二要造橋與墳相通,三要君臣身著重孝,親到長城祭亡靈。秦始皇一一照辦,逼迫孟姜女隨他至咸陽,她躍身跳海,一聲巨響,從海上湧出兩塊礁石,高者似碑,低者似墳,就是傳說中的姜女墳。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近年來山海關內外濱海連續的考古發掘,專家均認為,以姜女墳石碑地為中心,是二千多年秦始皇東巡碣石修建的行宮遺址。 離開孟姜女廟,驅車向西南行六公里,便進入秦皇島山海關區。天下第一關城樓,又稱鎮東樓,是山海關城的東門,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城樓建築雄偉,氣勢浩然,是萬里長城的名關險隘。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因為從河北的山海關到甘肅的嘉峪關長達六千公里的長城上修築了無數的關口,山海關則是東部起點第一個,故稱天下第一關。,7/19/2019,7,依山襟海第一關(六),山海關是明代萬里長城眾多的險關要隘中,三大名關(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之首。我們參觀這天下第一關城樓,不僅是要看它建築的雄偉,還要追溯先人在這裡發生的事蹟。其中有二人,是必須要提到的,一是徐達,另一是蕭顯。 徐達,今安徽鳳陽人,22歲參加元末起義,為朱元璋部將,並輔佐他建立明朝政權。他在50歲時,也就是洪武14年(1381年)正月發兵15,100人,修永平(今秦皇島市盧龍縣)、界嶺等32關,因北依燕山,南襟渤海,始稱山海關。 引人注目的是,城樓上層屋檐下,有一個天下第一關匾,相傳是明成化8年(1472)進士蕭顯所書。我們走在鎮東樓向東的城牆上,可以找到徐達威風凜凜的立像和蕭顯握著大筆、奮力寫字的塑像。 天下第一關匾長5.8公尺,寬1.55公尺,蕭顯的筆力沉雄,有鎮關之風。匾今存五塊,一塊石質,四塊木質。石質匾鑲嵌在孟姜女廟前殿東側內牆上,四塊之中有三塊掛在關城東門城樓一、二層內外,一塊現存山海關博物館內。,7/19/2019,8,依山襟海第一關(七),明代在萬里長城沿線設置九個防區,號稱九邊重鎮,分兵鎮守。從東向西的順序是遼東鎮、薊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延綏(今陜西榆林)鎮、寧夏鎮、固原(今寧夏固原)鎮和甘肅鎮九鎮。薊鎮,東起依山襟海的山海關,西至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關。據明史職官誌記載鎮守薊州(今天津市薊縣)總兵官一人,官兵共99,246人,數目為九鎮之首。 率領戚家軍南征北討,屢建奇功的明代抗倭名將、著名軍事學家戚繼光,於隆慶元年(1567)12月,他40歲時,奉調北上為薊鎮總兵。鎮守薊州、永平、山海(今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諸處,總理練兵及邊防,前後鎮守山海關十六年。在這些年間,戚繼光在自昌平西至山海關南海的長城沿線,增築敵台(亦稱空心台)1,017座,並修築老龍頭石城進海七丈。明萬曆十一年(1583),受權臣排擠,被調去鎮守廣東。臨行時,薊州人夾道相送,離情依依。,7/19/2019,9,依山襟海第一關(八),此後袁崇煥、孫承宗、洪承疇、祖大壽等重臣名將,更替督守山海關。然而朝廷腐敗,權臣讒害,袁崇煥下獄被處死。孫承宗罷官,還歸故里高陽,崇禎11年(1638年),清兵入關攻打高陽,孫承宗帶領全家抗敵,城破自縊而死。洪承疇、祖大壽相繼降清。最後一任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投降後,引清兵入關,導至明朝的滅亡。 萬里長城,宛如一條巨龍奔躍在中國的黃土地上,從遙遠的西部戈壁中,一路騰飛而來,舉世聞名的老龍頭驕傲地把頭伸入滔滔的渤海之中,這就是明代長城老龍頭入海處。 我們離開鎮東樓,往東南五公里便是老龍頭景區。老龍頭主要包括入海石城、澄海樓、寧海城、海神廟。入海石城是萬里長城伸入大海的頂端部份,始建於明萬曆7年,清康熙7年重修。現城上立有萬里長城老龍頭碑。,7/19/2019,10,依山襟海第一關(九),有日曜月華從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之譽的澄海樓是老龍頭的最高點,也是它高翹的龍角,十分壯觀。清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11次來此憑樓觀海賦詩。澄海樓上還保留有,一幅抗清名將孫承宗所題巨匾雄襟萬里。 澄清樓前原有三碑,即天開海岳碑、一勺之多碑和知聖碑,今知聖碑已無存。天開海岳碑座落在樓前,碑上無書姓名,也無立碑年月日,一九八四年九月經專家鑒定是唐代薛仁貴(即薛禮)征東時所立,亦稱之為薛禮碑。其理由如下雖碑無落款,而碑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癥,即碑身無碑帽,碑頂為弧形,字體粗獷、渾重,北面無文等。碑高二點六五公尺,寬七十公分。碑文天開海岳四字,將老龍頭的壯麗景色和雄偉氣勢點出,實是詩中精華。 樓的東南側,是一小的碑林區,區中豎立有明代的一勺之多碑,還有清乾隆與道光皇帝的石碑。乾隆的澄海樓詩文中的第一句,我有一勺水,很有哲理,和一勺之多的碑文,有異曲同工之妙,特此抄錄下來。,7/19/2019,11,依山襟海第一關(十),我有一勺水,瀉為東滄溟。無今亦無古,不減亦不盈。 蠟雪難為白,秋旻差共青。百川歸茹納,習坎惟心亨。 卻笑祖龍痴,鞭石求蓬瀛。誰能忘天倪,與汝共滌清。 一勺之多,出自禮記中庸第26章: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朱熹中庸章句解釋:此四條,皆以發明,由其不貳不息,以致盛大而能生物之意。然天、地、山、川,實非由積累而後大,讀者不以辭害意可也。其實真誠是沒有止息的。所以今天我們所說的水,原本不過是一勺一勺聚積起來的,可等到它浩瀚無涯時,蛟龍魚鱉等都在裏面生長,珍珠珊瑚等值價的東西都在裏面繁殖。,7/19/2019,12,依山襟海第一關(十一),寧海城在老龍頭北,明巡撫楊嗣昌建為龍武營,清光緒26年英國根據辛丑條約而築兵營駐兵於此,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時才撤走。我們參觀營房、馬房、牢房與炊事房,其中有展覽著,許多具有趣味性的古代兵營設備和器材。首先是較少人知道的更鼓時間表 (一更又稱初更:19:00-21:00,二更:21:00-23:00,三更:23:00-1:00,四更:1:00-3:00,五更:3:00-5:00,因此三更半夜是午夜十二點) ,歷代鎮守山海關總兵一覽表,還有古代裝備有轆轤、可以提昇到十數米高偵查敵人的小木屋和攀登城牆用的、並帶有輪子的雲梯。 海神廟是漁民用來祭祀海神和祈禱海上平安所建。始建年代未知,但於明代嘉靖年間曾重修過,並留下祭文。座落在入海石城西部三百公尺處,仿明式大木結構,由北依次為牌坊、石橋、山門、正殿、天後宮、觀海八角亭。 步出寧海城已是夕陽西下、彩霞滿天的時候,我們驅車沿著來時路回北京。一樣長的高速路,一樣多的過路費。也許今天是徐君的生日,我們懷著歸心似箭的心情,迎著晚霞在京瀋高速上奔馳。比預期的時間早些到達北京,迎接我們的是,一頓豐盛的大餐和兩家溫馨的祝福。,7/19/2019,13,習題(一),山海關因北依什麼山,南襟什麼海,而得名? 試列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 什麼是諧音對,又稱作什麼? 孟姜女哭倒長城故事男主角叫什麼名字? 為什麼稱河北的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 ? 天下第一關匾,是誰所書寫的? 誰在洪武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