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Y 0169.2-1994 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是中国医药行业标准之一,针对用于抗生素包装的丁基橡胶瓶塞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标准覆盖了瓶塞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质以及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这类产品能够满足药品密封保存的需求,并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该标准,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应具备良好的气密性和水蒸气阻隔能力,以防止外界空气或湿气进入容器内部导致药品变质;同时,也需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弹性,以便于开盖操作而不损坏瓶口结构。此外,对于直接接触药液的部分,则特别强调了材料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其与特定类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性,避免发生任何可能影响药效或者产生有害物质的情况。

在化学稳定性方面,《YY 0169.2-1994》要求丁基橡胶瓶塞不得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如重金属或其他有毒元素,并且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来验证这一点,包括但不限于溶出物试验、热老化试验等。这些测试旨在评估瓶塞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于生物相容性,《YY 0169.2-1994》还规定了丁基橡胶瓶塞必须符合相关生物学评价标准,即当它们与人体组织或体液接触时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生理效应。为此,生产商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提交样品进行细胞毒性、皮肤刺激性及全身毒性等方面的检测。

最后,该标准还涉及到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比如原材料检验、生产工艺流程监控、成品检验等环节均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执行,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4-07-02 颁布
  • 1994-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22146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标准YY 0169.2-1994.pdf_第1页
22146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标准YY 0169.2-1994.pdf_第2页
22146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标准YY 0169.2-1994.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22146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标准YY 0169.2-1994.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 Y 0 1 6 9 . 2 一 9 4丁 基 橡 胶 抗 生 素 瓶 塞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 S O 8 3 6 2 - 2 -1 9 8 8 医用注射器具第二部分: 注射瓶瓶塞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丁基橡胶为主要原料制造的一次性使用的抗生素瓶塞( 以下简称“ 瓶塞” ) 。引用标准G B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 B 5 3 1 橡胶邵尔A型硬度试验方法G B 2 8 2 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 检查)G B 3 6 7 2 橡胶实心模压和压出制品尺寸公差G B 6 5 4 3 瓦楞纸箱G B 6 6 8 2 实验室用水规格G B / T 1 4 2 3 3 . 2 医用输液、 输血、 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二部分: 生物试验方法Y Y / T 0 1 6 9 . 3 丁基橡胶药用瓶塞化学试验方法产品分类瓶塞按所配套的瓶子类型分为A型, B型两种。瓶塞的结构和尺寸按下图、 表1 规定。标记示例符合本标准要求, 型式A型, 公称尺寸2 0 m m的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标记为: 丁基橡胶抗生素瓶塞2 0 - A Y Y 0 1 6 9 . 2 -9 43313233国家医药管理局 1 9 9 4 一 0 7 一 0 2 批准1 9 9 4 一 1 1 一 0 1 实施Y Y 0 1 6 9 . 2 一9 4瓶塞的结构与尺寸 ,注: 1 )各边缘允许有圆弧。表 1n l 们1型式A型B l 型B z 型公称尺寸2 02 02 0主要尺寸塞颈直径d ,基本尺寸1 3 . 21 3 . 01 3 . 0极限偏差士0 . 1冠部直径d ,基本尺寸1 8 . 81 8 . 81 9 . 5极限偏差士0 2冠部厚度 h ,基本尺寸3 . 32 . 83 . 0极限偏差士0 . 2 5总高度 h ,基本尺寸8 . 88 . 58 . 7极限偏差士0 . 31 9 7v Y 0 1 6 9 . 2 一9 4续表 1型式鑫考尺寸, 姚-苗、一凡-气注: 汤 表 1 以外的尺寸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而定 梦 每只 瓶塞的表面积约为1 0 c m U 参考尺 寸的偏差按照 G i l 3 6 7 2规定4 技术要求4 门瓶塞的主要尺寸应符合3 . 2 条规定。4 . 2 物理性能4 . 2 门硬度 瓶塞硬度由供需双方协定, 邵氏A硬度应不超过规定值的士5 度。4 . 2 . 2 针刺落屑 瓶塞针刺落屑不应多于5 粒。4 . 2 . 3 穿刺力 穿刺瓶塞所需的力应不大于 1 0 N o4 . 2 . 4 瓶塞与容器密合性 瓶塞与所配套的瓶子应密合。4 . 2 . 5 自密封性 瓶塞经3 次穿刺, 应符合自 密封性要求 当按附录D ( 补充件) 进行试验时, 亚甲蓝溶液不应渗入瓶内 。4 . 3 化学性能 瓶塞的化学性能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2项目指标挥发性硫化物( 以N a 多/ 2 0 c m “ 橡胶表面计) + P g毛5 0紫外吸光度( 2 2 0 - 3 6 0 n m )蕊0 . 2还原物质( 2 0 m l浸取液消耗 0 . 0 1 m o l / I的1 / 5 K Mn O ; 的量) , m l墓7 . 0电导率, m S / m蕊4 . 0混浊度, 级镇3p H变化值簇1 . 0T f. 金属( 以P b 卜 计) m g / I蕊1 . 0馁( 以N H , 计) , m g / I( 2 . 0锌( 以Z n + 计) , m g / I镇3 . 0不挥发物( 母1 0 0 . L浸取液) , m g(4 . 04 . 4 F 物性能4 . 4 . 1 瓶塞应无致热原。Y Y 0 1 6 9 . 2 一 9 44 . 4 . 2 瓶塞应无急性全身毒性。4 . 4 . 3 瓶塞应无溶血作用。4 . 5 外观 瓶塞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a . 表面不应有污点、 杂质; b . 表面不应有气泡、 裂纹; 。 . 表面不应有缺胶、 粗糙; d . 表面不应有胶丝、 胶屑、 海绵状、 毛边 e . 不应有除边造成的残缺或锯齿现象; f . 不应有模具造成的明显痕迹; 9 . 表面的色泽应均匀。4 . 6 工艺要求 瓶塞出厂前须进行清洗和硅化处理。5 试验方法5 . 1 尺寸 以通用量具或专用量具检验5 . 2 物理性能5 . 2 门硬度: 按G B 5 3 1 规定进行( 试片由生产厂提供) 。5 . 2 . 2 针刺落屑: 按附录A ( 补充件) 和附录B ( 补充件) 进行。5 . 2 . 3 穿刺力: 按附录A( 补充件) 和附录C ( 补充件) 进行。5 . 2 . 4 瓶塞与容器的密合性和自 密封性: 按附录D ( 补充件) 进行。5 . 3 化学性能 按 Y Y / T 0 1 6 9 . 3 进行。5 . 4 生物性能 按G B / T 1 4 2 3 3 . 2 进行。5 . 5 外观 以目力检验, 必要时辅以游标卡尺或 1 0 倍放大镜。6 检验规则6 门瓶塞交货出厂须经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6 . 2 瓶塞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6 . 3 出厂检验6 . 3 门瓶塞的出厂检验项目及要求按表 3 规定。 表 3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主要尺寸4 . 15 . 1外观4 . 55 . 5紫外吸光度4 . 35 . 3还原物质混浊度p H变化值Y Y 0 1 6 9 . 2 一9 46 . 3 . 2 批量以生产厂日产量或班、 台产量组批。6 . 3 . 3 瓶塞的尺寸、 外观的出厂检验执行G B 2 8 2 8 .6 . 3 . 3 . 1 抽样方案由供需双方商定选择一次、 二次或五次抽样方案。6 . 3 - 3 . 2 尺寸的不合格分类、 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按表 4 规定 表 4项目尺寸不合格分类B类C类冠部厚度超偏差塞颈直径、 冠部直径超偏差合格质量水平2 . 54 . 0检查水平l6 . 3 - 3 . 3外观的不合格分类、 检查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按表 5 规定。 表 5项 目外观不合格分类A类B类C类针刺圈内或与内容物接触面有污点、 杂质针刺圈内或密封面有气泡、 裂纹表面有污点、 杂质屯 胶丝、 胶屑、 海绵状毛边塞颈部分粗糙明显缺胶除边造成的残缺和锯齿由模具造成的痕迹色泽明显不均匀合格质量水平0 . 4 01 . 56 . 5检查水平I6 . 3 . 4 瓶塞的紫外吸光度、 还原物质、 混浊度、 p H变化值四项化学性能应全部合格。6 . 4 型式检验6 . 4 . 1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 原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b . 停产6 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连续生产 1 2 个月时。6 . 4 . 2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全部性能。其中主要尺寸及外观的验收按 6 . 3 . 3 条规定;物理性能、 化学性能、 生物性能应全部合格。6 . 4 . 3 若型式检验不合格, 应停止生产, 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直至新的型式检验合格才能恢复生产。6 . 5 交验规则 使用方收货验收时, 如有任何一项指标达不到规定, 则使用方和生产方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会同检验, 以会同检验结果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或不合格。了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7 . 1 标志 包装箱上应印有产品名称、 型号、 数量、 批号、 生产日 期、 生产厂名、 厂址、 商标及“ 怕热” 、 “ 怕湿” 、 “ 小心轻放” 的图示标志, 图示标志应符合G B 1 9 1 规定。了 , 2 包装7 . 2 . 1 瓶塞的包装由内、 外包装组成。了 . 2 . 2 瓶塞的内包装用洁净的双层聚乙烯塑料袋封装。7 . 2 . 3 瓶塞的外包装为瓦楞纸箱包装, 瓦楞纸箱应符合G B 6 5 4 3 中2 类双层瓦楞纸箱规定。 1 9 0Y Y 0 1 6 9 . 2 一 9 47 . 2 . 4 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有产品名称、 型号、 批号、 检验日 期、 检验员代号。7 . 2 . 5 瓶塞的每箱装量一般不超过2 0 k g ,了 . 3 运输 瓶塞在运输过程中, 应防止堆码不当, 避免强阳光照射和雨雪浸淋, 防止与酸、 碱物质接触, 防止外包装破损, 保持瓶塞清洁。了 . 4 贮存 瓶塞应贮存在干燥、 通风、 无化学污染物的库房内, 贮存温度应在 3 0 以下, 瓶塞保质期为7 年。 瓶塞贮存超过 6 个月须进行复验, 合格后方可出厂、 使用。Y Y 0 1 6 9 . 2 一 9 4 附录A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 补充件)A 1 仪器和器皿A l . 1 高压蒸汽消毒器。A 1 . 2 恒温干燥箱。A 2 处理方法A 2 - 1 试验用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G B 6 6 8 2 中二级水的规定。A 2 . 2 计算出全部被测瓶塞的总表面积A c m ( 每只瓶塞的表面积为1 0 cm=), 将瓶塞放入烧杯中, 加2 A m l , 水浸没瓶塞, 煮沸5 m i n , 用水冲洗5 次。 将瓶塞放入三角烧瓶中, 加入2 A m L水, 并浸没瓶塞。 用铝箔或一只硅硼酸盐烧杯将烧瓶口 盖住, 放入高压蒸汽消毒器中加热, 在3 0 m i n内 温度升到1 2 1 士1 C并维持3 0 m i n , 在3 0 m i n 内使瓶塞冷却至室温, 取出。 在6 0 条件下烘6 0 m i n , 贮存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备用A 3 上述瓶塞供针刺落屑和穿刺力试验用。 附录B针刺落屑的测定方法 ( 补充件)B 1 原理 本试验是测量瓶塞的针刺落屑 性能。 由于测量值受诸多因素影响, 如瓶塞的预处理, 封盖器具的结构形式、 密封力、 注射针尖的锋利度、 针上润滑剂的涂量及操作者的视力等, 必须对这些变量加以控制以获得可比结果。 故被测瓶塞应与已知样品进行比较。B 2 仪器和器皿B 2 . 1 注射瓶: 与瓶塞配套。B 2 . 2 铝盖: 与瓶塞配套。B 2 . 3 手动封盖机B 2 . 4 快速滤纸及布氏漏斗。B 2 . 5 注射针: 外径0 . 8 m m,B 2 . 6 注射器: 5 m L ,B 3 测定步骤B 3 . 1 取5 。 只与 被测瓶塞配套的注射瓶, 每只瓶中注入半瓶水。 在2 5 只瓶上各放一只被测瓶塞, 另2 5 只瓶上各放一只己知其针刺落屑性能的瓶塞, 瓶塞均按附录八( 补充件) 规定处理过 加t - 铝盖, 用乎动封盖机封L l , 按图B I 所示排列, 打开铝盖针刺部位。Y Y 0 1 6 9 . 2 一 9 4第一排第二排试验瓶塞已知针刺落周瓶塞鹅123瓶塞与瓶组合号 12 6 22 7 3 2 8 4 2 9 5 3 0 6 3 1 73 2吕每支针只能刺2 0 次 图B 1 针刺落屑试验程序B 3 . 2 用丙酮或甲基一 异丁基酮擦拭注射针, 并装在注射器上.B 3 . 3 将注射器充水并除去针头上的水。B 3 . 4 使1 号瓶保持直立, 手握注射器垂直向1 号瓶塞标记区域内针刺, 拔出针头。B 3 . 5 按B 3 . 4 步骤再做三次, 最后一次拔出针头前, 将1 m L的水注入瓶内。B 3 . 6 对2 6 号瓶塞( 即第二排中第1 个瓶塞) 重复B 3 . 3 至B 3 . 5 步骤。B 3 . 7 两排瓶塞按图B l 箭头所示交替重复B 3 . 3 - B 3 . 6 的 步骤, 直至每只瓶塞被针刺四次。B 3 . 8 每针刺2 。 次后, 更换一支注射针, 重复B 3 . 2 步骤。B 3 . 9 取下第一排被测瓶塞, 将瓶中水全部通过快速滤纸过滤, 确保瓶中不残留落屑。 在一般条件下,眼与滤纸距离为2 5 c m, 用肉眼观察并记录快速滤纸上的落屑数。B 3 . 1 0 对第二排已知针刺落屑性能的瓶塞重复B 3 . 9 步骤,B 4结果表示报告各排瓶塞1 0 。 次针刺所记录的落屑数。有效性判断如果已知瓶塞的结果与先前测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则应判试验瓶塞测得的结果有效。 反之, 则无B5效 附录C穿刺力的测定方法 ( 补充件)c 1 仪器和器皿C 1 . 1 注射针: 外径。 . 8 m m .C 1 . 2 注射瓶: 与被测瓶塞配套。Y Y 0 1 6 9 . 2 一 9 4C 1 . 3 铝盖: 与瓶塞配套。C 1 . 4 手动封盖机。C 1 . 5 针刺装置: 装置中针刺器能以2 0 0 m m/ m i n 的速度垂直运动, 运动期间针刺器受到的反作用力能被指示和记录, 精度为士2 N. 注射瓶能放进装置并保持同轴, 以能对瓶塞中心针刺。C 2 测定步骤C 2 门用丙酮或甲基一 异丁基酮擦拭注射针后, 装于针刺装置上。C 2 . 2 取1 0 只瓶, 分别放上一只按附录A( 补充件) 规定处理的瓶塞, 盖上铝盖, 用手动封盖机封盖。C 2 . 3 打开铝盖针刺部位, 将瓶放入针刺装置中, 使注射针垂直刺向瓶塞, 记录刺穿瓶塞时所施加的力C 2 . 4 重复C 2 . 3 步骤, 使所有被测瓶塞针刺1 次。C 3 结果表示 报告被测瓶塞中最大穿刺力的值。 附录D瓶塞与容器的密合性和自 密封性的测定方法 ( 补充件)D1 原理瓶塞与瓶密合性的测定( 包括经针刺和未经针刺的瓶塞) , 是通过外部局部真空抽出瓶中空气, 观察有色溶液是否被吸进负压瓶中。D2试剂1 0 g / L亚甲 蓝溶液: 称取1 . 0 g 亚甲 蓝, 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 0 0 m L ,仪器和器皿注射瓶: 与瓶塞配套。铝盖: 与瓶塞配套。手动封盖机。注射针: 外径为 0 . 8 m m,针刺装置: 同附录C ( 补充件) 中C l . 5 条。真空箱。烧杯: 1 0 0 0 m 1 。高压蒸汽消毒器。恒温干燥箱.弓乙qJ月叼反J行b7lnOO. ,:qJ,J门工JqJ巧J勺J,J,JqJ八D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