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电影节及电影奖项.doc_第1页
著名电影节及电影奖项.doc_第2页
著名电影节及电影奖项.doc_第3页
著名电影节及电影奖项.doc_第4页
著名电影节及电影奖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著名电影节及电影奖项 著名电影节及电影奖项前言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个“国际电影节”?这几乎是说不清的。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六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单独举办或轮流举办的各种名目的国际电影节已超过三百个。欧洲是国际电影节的发源地,现有24个国家,先后举办过144个电影节。其中意大利27个,法国26个,西班牙23个;三个国家共76个,占欧洲总数的一半左右。 提起“国际电影节”,也许不少人会以为“奥斯卡金像奖”就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其实“奥斯卡”只是美国本国的电影奖而已。为了增加一点国际性,奥斯卡从1948年起又增设了一个“最佳外语片奖”。从上世纪70年代起,每年颁奖仪式都由通讯卫星向全世界作实况转播,“奥斯卡金像奖”就更具全球性的影响了。本文主要是介绍“国际电影节”,“奥斯卡”就不多说了。下面着重介绍一些在世界具有影响的国际电影节及其奖项。第一部分:名词解释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排名有先后之分)。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1.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金棕榈奖;2.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金熊奖;3.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金狮奖;4.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金贝壳奖;5.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东京大奖;6.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圣.乔治奖;7.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创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水晶球奖;8.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金字塔奖;9.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每年6月上旬,金爵奖;10.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美洲大奖;11.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金树商陆奖。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第二部分:a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电影节中的王中之王,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可以说是最好的主流电影节.每年五月份举行, 为期两周左右,几乎所有的获奖影片日后都成为经典。1939年9月1日,德国坦克军团开过了波兰边界线,使那天变成20世纪最重要的日子,它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戛纳电影节,原本定于9月1日正式开幕的首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战火纷飞中夭折。 戛纳的建立,有一半缘自威尼斯电影节,但不是效仿,不是合作,而是批判与反对。1938年,数位应邀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几位法国评审心情极其郁闷,两个大奖,一个给了墨索里尼儿子监制的意大利纳粹电影,另一个给了希特勒掌权那届奥运会的德国纪录片。回国之后,法国外交部艺术交流司官员菲利普艾尔朗想,威尼斯如此不得人心,为什么不能在法国也办个电影节,接过世界电影艺术的权杖?菲利普艾尔朗的这场郁闷,没想到在欧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浓郁的战争阴云中,竟催生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文化部的联合下,法国文化界、各大电影机构以及地方政府最后决定把电影节举办在法国南部小城戛纳。在此之前,戛纳仅仅是鱼友、牌友们夏季垂钓偷闲的乡村小镇,但戛纳拥有可与威尼斯相提并论的白色沙滩和迂回的天然港湾,更有地中海沿岸独一无二的迷人风景。 当时的组委会里都是些只有想法、没有经验的理想主义者,在政局动荡和资金紧张的环境中,他们决定搬动“法国电影的基石”路易卢米埃尔,以“世界电影之父”的名义“炒红”戛纳的地皮。1939年7月,把电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路易卢米埃尔65岁,他携着衣着整洁的妻子,带着流行一时的白色宽沿太阳草帽,挺着他那著名的肚子乘坐火车从巴黎来到戛纳。 在决定担任首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之后,卢米埃尔开始听到来自欧洲各地的风言风语,说法国要拉拢自己的友国为自己的电影加封晋爵,又说法国人妒忌威尼斯越来越体面的主人风范,说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但这对于卢米埃尔来说并不重要,他一直梦想能用一种“法国方式”改变电影制作和创作,并把她发展成为一门辉煌的独立艺术。 原本以为自己可以低调来到戛纳,可一下火车,戛纳市长就带着一群记者出现在站台里,这个迎接仪式对于卢米埃尔有些突然,但却留下了1939年戛纳唯一的闪亮瞬间。当时,小城戛纳的市民在关心物价和法西斯,或考虑买掉祖屋奔向北美,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里会变成名星云集、寸土寸金的黄金宝地。 9月1日,戛纳正式开始,却也正式夭折。几天后,法国、英国宣布开战,从此,戛纳的历史永远地与战争捆在一起,这也许是历史上许多经典战争影片能在戛纳折下棕榈枝的原因。在战火中,卢米埃尔和法国电影人的梦想无限期地搁置起来,直到和平再次出现在欧洲上空。1946年9月20日,虽然整个世界都处在战争余痛与经济恢复中,报名的电影不多,质量不高,国家也有限,可真正的第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还是拉开了帷幕,并一口气发了20个大奖,创造了历史上的“大奖之最”。因为这曾是卢米埃尔的梦,一个法国电影人人的梦,可卢米埃尔再也没有来过戛纳,他病卧床前并于2年后告别人世。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音乐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戛纳国际电影节旨在展示和提高将电影作为艺术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影作品的质量。戛纳国际电影节通过强大的媒体宣传,确保入选作品能立即介绍给世界观众,还提供了电影创作者与买主接触交流的机会。电影节的内容由电影节理事会在外国影片、法国影片和短片三个委员会的帮助下确定,由10位艺术家组成的评委会影片评奖。无极主创亮相戛纳中国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结缘许久。1956年导演蔡楚生到戛纳参加电影节,但是没有参赛影片。1975年电影侠女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陈凯歌的孩子王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张艺谋的菊豆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王家卫的春光乍泄、花样年华,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都曾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摘得重要奖项。而中国著名影星巩俐应邀担任评委会委员。去年,王小帅执导的青红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欧洲电影文化的又一圣地,近年势头有些下降,每年春季举行,已经举行了五十届。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主要奖项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每年秋季举行,为期两周。1932年8月6日由贝尼托*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促进电影工作者的交往和合作,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后来人们称之为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取消“墨索里尼杯”。早期的威尼斯电影节并未设立具有国际意义的金狮奖,而是地方色彩较重的“最佳意大利电影”、“最佳外国片”等奖项,直到1949年,威尼斯才正式确立了“圣马克金狮奖”,将其作为电影节最高荣誉,1953年又将“最佳意大利电影”改为“圣马克银狮奖”,从而彻底洗去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地方色彩,确立了其国际级的电影节形象。从1943年到1945年,威尼斯电影节由于战争的原因一度停赛,1946年重新开办,并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树立了其国际化、艺术化的形象。相对于戛纳和柏林,威尼斯电影节更注重参赛者对电影艺术的创新,对具有实验性的独立制作尤其偏好,而非过多强调意识形态和商业与艺术的兼容,这一特色充分体现在威尼斯的口号“电影为严肃艺术服务”之中。以发掘新导演著称的威尼斯电影节被誉为“电影大师的摇篮”,黑泽明、沟口健二、塔尔科夫斯基等名导都崛起于威尼斯。1951年,威尼斯选出罗生门为金狮奖得主,这是西方电影界首次将目光投入亚洲电影,对黑泽明本人也具有重大意义,当时黑泽明因罗生门在日本国内受到冷落几乎落入自杀的境地。对美国电影的不屑一顾使威尼斯成为亚洲电影的天堂,张艺谋、侯孝贤、蔡明亮都曾获得过威尼斯的青睐。如今的威尼斯电影节虽然在商业经营上落后于戛纳,但其独特的风格仍然受到国际电影界的高度评价。相比戛纳金棕榈枝仅青睐过霸王别姬一次的吝啬,威尼斯电影节对华语电影的慷慨有目共睹。金狮最佳影片奖(多达4座!)、银狮评委会大奖、最佳导演奖、影帝、影后,5大奖项均被中国电影人收入囊中(戛纳的最佳导演奖,至今无中国电影人问鼎)。 威尼斯电影节对中国电影的青睐有加,重要原因之一即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先生。这位意大利“中国通”上世纪70年代曾于我国第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留学,不仅学得一口流利的汉语,更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了浓厚兴趣。由此,国际友人穆勒与华语电影亦结下了不解之缘。80年代,穆勒回到意大利,在都灵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中国影片展,100多部经典作品亮相亚平宁半岛,如飓风登陆,极大震撼了业界,令西方电影人眼前一亮。同时,穆勒还积极推荐中国的新锐导演亮相海外陈凯歌的早期作品黄土地正是经其大力推荐,才得以远征洛迦诺电影节。总之,无数中国电影人在水城有所建树,与他老人家的选片、推荐有着密切关联,在中国电影百周年欢庆之际,让我们对穆勒先生表示由衷地感谢!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西班牙第一个、也是该国最大的国际电影节(全称为:多诺斯蒂亚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欧洲重要的电影节之一,也是拉美电影很好的展示场所,被称为“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之父”。1953年创办,每年一次,原在9月举行,1961年至1972年改为6月或7月,1973年以后又恢复在9月,为期10天左右,地点在海滨地市圣塞巴斯蒂安。开始两届只有西班牙语电影参展,以后影响逐渐扩大,现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世界各国电影界人士进行合作,以促进世界电影艺术和电影事业的发展。主要奖项有“金壳奖”、“银壳奖”。1959年有“珍珠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导演、男女演员、摄影等。此外,还有评委会特别奖、国际评论奖,圣塞巴斯蒂安城市奖等。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俄罗斯(前苏联)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1959年创办。两年一次,1999年起改为一年一届,原定7月举行,1979年为了纪念苏联电影事业诞生60周年,改为8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地点在莫斯科市,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主要活动项目有:由 3个评委会分别对故事片、儿童片、短片进行评奖;举行会外映出和专场映出;分别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举办回顾展;开设电影市场。故事片奖项原来分为大奖、金质奖、银质奖3种。1969年起取消大奖在,相应增加金质奖和银质奖的数量。以上奖项授予最佳故事片、儿童片、短片。此外,还有最佳导演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荣誉奖、纪念奖等。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历史最久的电影节之一。1946年(第1届)至1949年(第4届)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1950年(第5届)起改在疗养地卡罗维发利举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举行外,每年举行一次。1959年苏联创办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后,为了与之交替举行,便改为两年一次,在67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1948年起正式授奖。最高奖为“水晶地球仪”(分为大奖和主要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利迪策玫瑰奖”。此外,还有导演奖、男女演员奖,编剧奖、摄影奖、荣誉奖、世界进步奖、为新人斗争奖、自由斗争奖、国际友谊奖等。我国影片白毛女于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祝福于1957年获得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奖。 我国影片良家妇女(1985年 黄建中导演)获第2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主要奖和国际评委奖。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非洲最大的电影节之一,由埃及电影作家和评论家协会主办。创建于1976年,每年一届。原为非竞赛电影节,是世界上三大非竞赛电影节之一,从1991年起增加了竞赛单元。它规定参赛片必须不带政治色彩,不得在 其它电影节上放映过设大奖“娜妃蒂之金像奖”授予最挂故事片、最佳纪录片和最佳短片,“娜妃蒂之银像奖”授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娜纪蒂之铜像奖”授予有特殊价值的影片。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海国际电影节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国际制片人协会同意的中国唯一的国际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目前中国尚可称得上电影节的,每两年举行一次.对于热爱电影的人是一次难得的观影机会.如何更加国际化,减少非电影因素对电影节的影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电影节的主要活动项目有:(1)进行故事片比赛;(2)组织会外放映;(3)举办各种专题电影展览;(4)召开艺术研讨会;(5)举办影片交易活动等。设“金爵奖”为最高奖项。上海国际电影节始办于年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1977年由魁北克省文化事务部在蒙特利尔市创办首届非比赛性电影节,次年起改为比赛性。该节每年89月之间举行,为期10天左右,主要目的是鼓励各国影坛人士间的往来,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并使蒙特利尔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场地。主要活动有:故事片和短片比赛、故事片和短片会外映出、每届举办一个国家影片的专场映出、专业人员的观摩性映出、本国影片专场映出、美洲影片专场映出、表彰新老电影工作者大会、举办回顾展、召开研讨会、开办国际电影市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蒙特利尔电影节,地处加拿大法语区,艺术电影的又一集散地,同时也是中国电影重要的海外展示场所。主要评奖有:故事片的美洲大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短片的蒙特利尔大奖、评委会特别奖;此外还有鼓励奖、奖章、国际评论奖和加拿大航空奖等。 国产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1982年)获83年加拿大第7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最佳影片美洲大奖。我国第四代导演谢飞凭借影片黑骏马获得9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19届世界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音乐艺术成就奖。霍建起导演的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在99年度的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上获最受观众喜爱奖。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1989年创办于阿根廷,于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举行,最高奖名称为“金树商陆奖”。第三部分:其他知名国际电影节欧洲英国爱丁堡电影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爱丁堡电影节始于1947年,是英国的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由爱丁堡电影节日学会主办,由英国电影协会、苏格兰艺术委员会、苏格兰电影委员会、苏格兰教育技术委员会、爱丁堡区议会赞助,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举办一次,为期两周左右。电影节不举行比赛,主要是放映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加强国际电影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与交流。电影节接受各种艺术思潮和文化背景的影片,包括故事片、记录片、美术片、科教片、短片、电视片等,近年来尤其重点推荐青年电影作者摄制的影片和独立制片人制作的有创造性的影片。因电影节不举行比赛,所以不设奖品,凡选中放映的影片,电影节发给一张荣誉证书以作纪念。英国伦敦电影节(london film festival)英国最重要的主流电影节,欧洲优秀电影节之一。1957年,由英国国家电影院承担具体工作,并与英国电影协会、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联合创办了本电影节。以后,在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举行一次。1978年起,由原来为期三周改为两周左右。此综合性国际电影节的宗旨可概括为:评旧赏新,促进发展,加强合作。因该电影节属非比赛性质,所以谈不到主要奖项,但一些零星奖有所颁发,如1980年,我国故事片舞台姐妹获英国电影协会年度奖。作为非竞赛性电影节,伦敦电影节不设评奖,没有竞赛,电影人们来这儿寻找的是艺术交流、展示的机会。比较起来戛纳、柏林、威尼斯电影节等,伦敦电影节偏重于艺术探讨,它的商业气息不浓。它给电影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探讨电影艺术的场所。也给许多新电影、独立制作电影和艺术电影提供放映的机会。 说起伦敦,人们总会想到大笨钟。来伦敦总要去看大笨钟。而看到大笨钟,使我想了那个惊险的39级台阶。是啊,时间太久了,记不得了,人们追忆历史,也要愿意尊重现实、向往未来。在市中心leisester广场,这个著名的文化区,这里有人在寻找着电影节上那些最新的电影。这儿聚集了众多的电影院剧场,是电影节的主要放映场所,电影节期间要放映200多部影片,有数十万人汇集到这儿看电影。 伦敦电影节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伦敦人提供看电影的机会,来这儿的大部分电影都是不进入商业发行的。一年一度的伦敦电影节是伦敦人得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的唯一机会。我不知道是否有许多伦敦人会珍惜这一机会。因为电影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生活中决不可以没有电影。 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the festival of the 3 continents)1979年由法国阿兰雅拉杜和菲力普雅拉杜两兄弟发起。在法国卢瓦雷省省会南特市创办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电影节,简称南特三大洲电影节受到法国艺术片和实验片协会的支持与协助。每年11月至12月举办。为期6天左右。在南特市电影院公映参展参赛影片。以介绍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为宗旨,展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优秀影片,增进三大洲电影工作者的友谊与合作。发现70年代末以来在法国各电影节上不被重视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影片,以便重新估价各种文化。选片的标准侧重于导演风格、摄影技巧等。评委会由6人组成。评奖项目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摄影、最佳音乐等。33年来,法国的贾拉迪奥兄弟(jalladeau brothers)一直致力于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搜寻电影佳作,将这些影片不远万里带到法国美丽的小城市:南特。在这些年里,贾拉迪奥兄弟举办的南特电影节发现了例如阿巴斯、侯孝贤、蔡明亮等重要的电影导演,也正是在这里,很多原本默默无闻或遭到嘲笑的电影作品被发现了真正的价值。在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上获得过最佳导演荣誉的电影导演包括 souleymane cisse (1979), amir naderi (1985 & 89), stanley kwan (1988), go takamine (1990), abolfazl jalili (1996), 陈果(1998)。尽管这个电影节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参展人数,每年可达到3万人,但在最近几年里,贾拉迪奥兄弟却已经感觉到一些不很乐观的现象:三大洲的电影正陷于危机之中。世界电影生产的形势正在恶化,特别是在非洲。1999年,仅有一部电影参加了南特电影节:sissoko的 the genesis。电影节的数量在增加,越来越多的电影节希望获得影片的首映权。一些电影节(例如鹿特丹电影节)为此资助电影的后期制作,甚至是剧本写作,一早就将一些电影延揽入他们的计划当中。不过,近来一些伊朗电影导演的涌现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电影的优秀表现(如日本始终是该电影节参展的主力军)毫无疑问帮助这个重要的电影节发现了很多激动人心的作品。1991年11月,张元导演的影片妈妈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评审委员会大奖和公众大奖。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tori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都灵国际电影节是圣诞节前欧洲最后一次电影盛会。都灵影展一直以鼓励艺术探索享誉影坛,但现在也挑选了少数类型商业电影入围参赛,以强调艺术与商业的平行。中国导演贾樟柯曾获邀出任电影节国际评委工作,由他领导的都灵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单元评审团成员还包括以秘密选举获威尼斯影展银狮奖的伊朗导演巴贝塔,及获1994年获圣丹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美国女导演凯丽等四名国际著名导演。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鹿特丹国际电影在电影界深获好评的国际电影节,展出约200多部非商业电影与纪录片作品,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将于1月举行。第六代导演张元凭借影片北京杂种1993年获22届荷兰鹿特丹电影节最有希望导演奖,他的另一部作品儿子(1995年)获25界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另一位第六代导演娄烨的影片苏州河(1999年)获荷兰鹿特丹电影节金虎奖。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起源于1990年。多年来,电影节以求新求异为选片宗旨,力求将电影节打造成电影界新秀与观众和评论家交流的平台。电影节评委规定角逐电影节最高奖铜马奖的参赛片导演最多只执导过3部作品,以鼓励各国电影新秀崭露头角。德国国际妇女电影节(international womens film festival)本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致力于推广介绍由妇女起主导作用:导演、编剧、摄影师、录音师或剪接师的作品,是一个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电影节。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瑞士第一个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创办于1946年(另一说是1948年)。每年 7月至8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每年有2030个国家参加,放映几十部影片。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放映瑞士从未看过的外国影片,鼓励各国青年导演或新导演拍摄具有新风格和新内容的影片。第四部分:世界著名电影奖美国奥斯卡金像奖(academy awards)(附见最后)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第一次颁发欧洲奥斯卡-欧洲电影奖。该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意在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原来欧洲电影奖总部一直设在德国柏林,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1988年1996年德国电影导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导演ingmarbergman担任拥有1000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法国凯撒奖(csar awards)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勒达西尼凯撒命名(因凯撒奖奖座由他设计)。始于197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个单项奖,即最佳法国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982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美国电影学会奖(afi awards)美国电影协会创办,2002年1月15日颁发第一届学会奖。简称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届。美国电影学会1996年为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年,举办了美国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的票选活动,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后每年都针对不同主题举办盛大票选,2001年起更设立了年度十大美国电影,表扬这十部电影的幕前幕后所有主要电影工作者,不细分奖项,皆大欢喜。美国影评人协会奖(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作为美国五大影评人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奖项,国家影评奖历来被视作奥斯卡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有95年历史,成员包括电影历史家及电影艺术系学者等。它的各个奖项是由一个150人的委员会以及12人的审查小组票选产生。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美国奥斯卡的风向标之一。美国洛衫矶影评人协会奖(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始自1975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称之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目前,该协会拥有53名会员,涵盖洛城当地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频道的有名影评人,是所有影评人协会中会员成分最广泛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从来不像纽约同行们一样标榜品味,该奖根本无惧于选择那些票房巨片,同时也愿意肯定那些艺术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评奖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成员还积极参与电影相关事物当中。在过去三十多年来,该协会曾资助和举办了很多电影界的盛事,并捐赠了不少基金给洛城的电影机构,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电影资料保护的项目。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美国金草莓奖(razzie awards)由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设立,由“金草莓奖基金会”组织评选,是与奥斯卡唱对台戏、专评好莱坞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员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得奖名单在每年3月24日即奥斯卡颁奖前夜公布。得奖名单有时并非该年度最烂(但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以亏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电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会因树大招风而中奖!每年还故意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公布得奖名单。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1985年成立。专门表扬低成本电影,现今已成为美国独立制片界的最高荣誉奖,不容小觑。每年三月下旬举行颁奖典礼。日本电影旬报电影奖创刊于1919年的电影旬奖于1924年开始进行年度佳片评选,最初只选出最佳外国电影;1925年起对外国片分艺术片、娱乐片两类开展评选;1930年起又分“日本现代电影”、“日本古装电影”、“外国无声电影”、“外国有声电影”进行评选;之后,固定为年度10部最佳日本电影、10部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日本影片导演、最佳外国影片导演四个项目的评选, “年度十佳”是战前最权威的电影奖项。随着战后电影繁荣时期的到来,电影旬报年度评选项目越来越多,渐趋“奥斯卡化”,分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国影片、最佳导演、编剧、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员等,并扩大了读者参与程度,上述奖项,由读者同样选出一遍。internet电影奖(internet movie awards) 参与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线电影奖项,所有获奖电影无一例外是好莱坞大制作。 第五部分:中国著名电影节及电影奖中国长春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与中国电影华表奖隔年举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长春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厅、中国电影发行放映输出输入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承办 。本届电影节的宗旨是:友谊、交流、发展。电影节组委会将聘请电影界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本届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各奖项提名奖1-3个,根据具体情况另设评委特别奖。对获奖影片、编剧、导演、摄影、音乐、演员分别颁发“金鹿奖”。长春电影节的口号是“电影搭台,经贸唱戏”,内容上集电影、文化、经济、贸易、科技、旅游于一体,艺术上强调“弘扬时代主旋律”,追求“电影文化大普及,经贸活动大丰收”和“质量高、效益好、影响大”。 中国珠海电影节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首届于1994年6月在珠海市举行。 电影节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海峡两岸及香港地区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宗旨,口号是:团结、交流、创新、繁荣。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分别颁发奖杯和奖金。 中国珠海电影节是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由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永久性的国家电影节。 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 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不但赢得电影创作者和大学生观众的青睐,还获得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同,在广电部2001年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中,赵实部长两次提到大学生电影节对我国电影事业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电影节日益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民间电影活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80余家媒体对电影节进行系列报道,电影节闭幕暨颁奖晚会在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欢聚一堂栏目、北京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多次播出,取得较大反响。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目前,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 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电影节主会场设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此外还将在北京20余所著名大学放映参赛影片,观影人次达20余万人次。大学生电影节还将举办专题影展、专题讨论和专题讲座等众多学术活动,集中学界、业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讨最新热门影视话题。老中青年导演与演员,在新片首映式、参赛片剧组见面会、著名导演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中与大学生欢聚一堂。大学生电影节不仅是大学生的电影盛会,也是电影人的青春聚会。大学生电影节还对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作品进行评奖。大学生录像作品大赛是国内唯一面向大学生的影视文化赛事。今年的参赛片规模和评奖规模进一步扩大,参赛对象扩展到香港,关注群体成直线上升。中国台北电影节由台北市政府主办、台北市文化局承办,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台湾艺术大学执办。始于1998年,每年一届。 是台湾地区重要的电影盛会,从第四届开始把主题定位于“城市、市民、学生”,并由以国际城市为主题的“城市影展”、以“台北电影奖”“台北主题奖”为况赛单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国内外学生作品为主的“国际学生电影金狮奖”三部分级成。中国电影金鸡奖 该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奖杯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舞、奋发前进的意义。该奖每年评选一次。大众电影百花奖该奖始创于1962年,1964年停办。1980年恢复举办。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所属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经由广大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众性电影奖。它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好的影片。该奖每年评选一次。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历史悠久,影响深广,她的前身是大众电影百花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颁奖活动。百花奖(1962年创办)和金鸡奖(1981年创办)是经中共中央批准的两项常设全国性文艺大奖,也是我国电影界历史最长、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两项评奖,从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奖项隔年揭晓,单数年评选金鸡奖,偶数年评选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举办,2005年后正式改为两年一届,与中国长春电影节隔年举办,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中国电影童牛奖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是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1985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受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委托创办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其宗旨是团结少年儿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我国儿童少年电影的创作水平,为广大小观众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少年电影,让健康优秀的精神食粮伴随孩子们成长。香港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于1977年由当时的市政局创办,最初几届为期只有一星期时间,后来由于受到各界支持,逐渐发展为如今由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的规模。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电影金像奖”於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这是从电影双周刊每年邀请影评人评选十大电影的扩大和延续。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亦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亦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贸素,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1982年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第一届的颁奖礼,当时只有十大华语及外语片奖及五个奖项。其后与星岛报业合办第二届与第三届,以后就由电影双周刊独力举办。 中国香港电影金紫荆奖香港电影金紫荆奖(golden bauhina awards)由香港影评人协会(hkfca)主办,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本协会共有会员四十多人,其中包括电影教育、电影研究、电影工作者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及学者。目的是推动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鼓励创作更多优秀电影,总结一年香港影坛的成绩。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始于1995年。每年1-2月举行评选,评选范围为上一年度在香港公开上映的华语电影。 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金马奖是台湾为促进华语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华语片以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该奖创办于1962年,由台湾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每年举办一届(其中1968、1974年停办),主要评选对象为台湾电影,后扩展了香港电影,九十年代后将大陆电影也纳入评选范围。现在是一个世界华语电影年度评选的奖项,至1999年一共举办了36届,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中国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是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旨在通过两岸三地电影人的交流,电影的多方面对比,创造一个更开放、活泼、新锐的电影评论环境,全面推动中国电影的创造。 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略)附:奥斯卡介绍 “奥斯卡金像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